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菜穴播移栽法,是一种油菜种植方法.插秧机是一种高效的秧苗移栽机械.将油菜穴播移栽法结合YRD插秧机栽插的原理,通过改变插秧机部分结构和功能,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型插植移栽机械的设计方法.可以实现油菜移栽法的苗穴生长,又能达到插秧机的高速栽插效果,省工省力.此改造设计是一种新农艺和农机的极好的结合方式,新机型具有低成本实现、高效率作业、方便推广的特性.同时规范的机械化栽插具有提高油菜种植收益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分析江西水稻种植及栽插设备发展现状,针对秧针式水稻插秧机和水稻钵苗移栽机的技术特性,分别从育苗和栽植环节进行对比,重点分析了当前秧针式水稻插秧机和水稻钵苗移栽机的各自优势与不足,总结江西省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2ZD-830型折叠式水稻插秧机,是四轮驱动乘坐式八行折叠高速水稻插秧机,为高端机型,拥有诸多先进功能,保证了高速高精度插秧,改善了插秧的作业环境.适合秧苗为块状秧盘育苗和钵盘育苗的栽插作业,机动性能好,插秧频率高,能同步进行深施化肥作业,秧箱可折叠.  相似文献   

4.
惠南镇是上海市南汇区中心城镇,经济、地理、气候等各方面条件均适宜发展农机化,水稻是惠南镇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10639亩。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上海郊区各村都有插秧机进行机插,当时的插秧机是针对大秧龄洗根苗特点开发生产的,栽插作业时,秧爪能控制自如,靠人工坐在秧拖板上摆秧,勾秧率、伤秧率高.  相似文献   

5.
正水稻在保山粮食生产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保山市大力开展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运用。合理的栽插密度是水稻获得优质高产的重要前提,为探讨保山市机插秧最适移栽密度及其配置,考查栽插密度对栽插质量、成穗率及产量的影响,为插秧机选型及机插水稻精确定量栽培与调控提供理论依据,特进行此试验。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品种隆科16为常规粳稻新品系,系  相似文献   

6.
第四讲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续2) 第四节水稻机械化摆秧技术一、机械化摆秧技术的产生和特点在推广机插秧、机抛秧技术之后,人工摆秧苗技术和摆秧机应运而生。所谓摆秧技术就是将水稻带土规格化育秧秧苗,按规定行距和株距抛摆在水田表面的一种浅裁技术。它兼有插秧和抛秧的优点,并克服了其缺点。摆秧机与插秧机工作机构不同,插秧机的栽插机构需模仿人手取秧插入土中,机构复杂,造价高,钩秧、伤秧率高,返青迟,难以达到水稻生育前期的农艺要求:摆秧机又区别于抛秧机的无规则抛撒秧苗,影响水稻生育后期的农艺要求。摆秧机吸取抛秧机抛落秧苗的优点,达到浅植早扎根,立苗快,分蘖早,适应水稻生  相似文献   

7.
水稻插秧机是把适龄水稻秧苗按农艺要求和规范,移插到大田的机具。实现水稻插秧机械化,有利于加速水稻栽培技术全面机械化,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插秧机具有:工作效率高,缩短插秧时间;质量好,株距、行距一致,秧苗均匀一致,提高水稻产量;减轻繁重体力劳动等优越性。判定插秧机作业质量的指标有:漏插率,要求不大于5%;伤秧率,要求不大于4%;相对均匀度,要求大于85%。作业时要求临界行距一致,不压苗,翻倒少,漂秧少,插秧均匀,深浅一致。插秧机的相对均匀度是插种机作业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现着重对其进行分析并作计算说明。插秧机均匀度是指所测…  相似文献   

8.
水稻的机械化插秧作业改变了传统的人工插秧模式,不仅减轻了水田作业的劳动力负担,还提升了插秧效率与实际品质,有利于秧苗均匀栽插,便于后期田间管理。针对现阶段水稻插秧机的应用情况,总结了机械化插秧的规范作业要求,希望驾驶员能够更好的发挥水稻插秧机的优越性能,实现高效的机械化生产作业效果。  相似文献   

9.
《农业机械》2012,(20):73
京田R系列插秧机,是以汽油机为动力装置的栽插机械,适用于水稻插秧作业。1.性能特点(1)RGO-6型。为乘坐式高速插秧机,主要由插栽装置、送秧机构、操纵机构、行走机构、机座和发动机等组成。主要特点:采用本田V形汽油  相似文献   

10.
工厂化育秧是指以培育带土规格化秧苗为目的的育秧方式.这种方法培育出的秧块宽度、长度、厚度都有一定的规格,与插秧机配套使用,可得到较好的栽插质量,同时秧块在水田内分布合理均匀,能较好地满足水稻种植农艺要求的栽种密度.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各省市在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推广上所采用的模式有机械化插秧公司、供苗公司、机手自育秧苗以带秧带机为农户栽插等三种.湖南目前在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推广上,必须走建立适度规模经营的区域性育插秧服务中心,培育和发展以育插秧跨区作业和区域内规模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走服务经营型机械化发展的路子.为此,提出了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力度、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推广的科学性、坚持"四结合"以实现插秧机推广跨越式发展、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措施来促进湖南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杂交水稻的发展为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提供了重要保障,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技术发展却十分缓慢,因制种过程中父本、母本秧龄不同需分开栽插,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使杂交水稻制种栽插环节已成为制约我国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发展的瓶颈。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母本的栽插群体数量远大于父本,因此采取插秧机育秧机插母本的方式能够很大程度地减少栽插环节劳动量,解放劳动力,提高劳动效率,为杂交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发展提供技术依托。本文旨在对两种插秧机机型进行机插母本效果的对比  相似文献   

13.
用插秧机来代替人工栽插水稻,是水稻种植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使用维护好插秧机,对推进水稻机插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和效益非常重要。笔者就插秧机的使用和维护谈谈一些经验和体会。(1)作业时,插秧机尽量直行,转弯时不能插秧。通过水渠或较高田埂时,要注意秧门不被碰撞,应搭木板或抬  相似文献   

14.
用插秧机来代替人工栽插水稻,是水稻种植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使用维护好插秧机,对推进水稻机插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和效益非常重要。笔者就插秧机的使用和维护谈谈一些经验和体会。(1)作业时,插秧机尽量直行,转弯时不能插秧。通过水渠或较高田埂时,要注意秧门不被碰撞,应搭木板或抬  相似文献   

15.
正(1)作业前检查调整。机插作业前须对插秧机做一次全面检查调试,以确保插秧机能够正常工作。特别是要根据秧苗的密度,调节确定适宜的穴距与取秧量,以保证每亩大田适宜的基本苗。每亩穴数应根据水稻品种和栽培要求而定,对粳稻品种平均每穴以3~4株苗、每亩基本苗以5~7万株、每亩穴数以1.8万穴为宜。(2)作业要求与检查。插秧作业时,应确保直行、足苗、浅栽,要求"不漂不倒,越浅越好",栽插深度控制在1.5cm以内。每次作业开始时要试插一段距离,以检查每穴苗数和栽插深浅,并及时调整取秧量和栽插深度。(3)插植部位保养。检查与调整横向纵向取苗量;检查  相似文献   

16.
水稻栽植机械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水稻栽植机械化是水稻种植机械化的主要方向,也是水稻全程机械化的研究重点和难点。本文分析了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现状、特点及制约因素,重点阐述了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与装备、机械化移栽技术与装备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秧盘育秧是实现水稻机械化移栽的前提,重点分析了秧盘育秧精密播种技术、作业自动化技术和精密播种智能化技术的研究进展。毯状苗机插秧和钵体苗机栽插是水稻机械化移栽的2种主要方式,移栽机械控制技术是移栽机械作业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基础和核心,在分析我国水稻机械化移栽方式与装备的基础上,对毯状苗机插秧技术和钵体苗机栽插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总结,对移栽机械控制和智能化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提出加强耕整地机械化技术研究与应用,解决杂交稻、超级杂交稻、双季晚稻和连作晚稻机栽植问题是水稻栽植机械化技术的研究重点,提升秧盘育秧精密播种技术的播种均匀性、解决低播量下精密播种育秧、毯状苗插秧机纵向送秧的精准性和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是突破毯状苗机插秧技术的关键,研发经济高效、轻简型的钵体苗栽插装备是发展钵体苗机栽插技术的核心,加强移栽机械控制和智能化技术研究是栽植机械化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农机具之友》2004,(4):31-35
一、对下列各肠给予准确的判断l;《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自2004年1o月l日起施行。 2.农业部、财政部共同制定了《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的第五章第二十条,享受补贴购买的机具,二年内不得擅自转卖或转让。因特殊情况需要转让的,须经县级农机主管部门批准,并报省级农机主管部门备案。() 3,插秧机大田栽插密度是由行距、株距所决定的,都是可以调节的。 () 4.插秧机作业时,秧箱内需要补充秧苗的时机,由操作手自由决定。 () 5.联合收割机作业中因故障等原因紧急停车后,排除故障恢复工作前必须空转一段时间,排空…  相似文献   

18.
如何抓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这一机遇,攻克水稻栽插机械化难题,解决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制约,提高浙江省农业机械化水平,已成为当前浙江农机部门的紧迫任务。1水稻栽插机械推广难的原因(1)一次性投资大。推广水稻栽插机械的前提是提高育秧技术。我们以建立一座可供秧面积200hm2的水稻育秧工厂为例看其投资:①主要机械设备投资费8万元。②秧盘购置费72万元。③厂房投资费15万元。④流动资金约10万元。(2)作业环节多。育秧农艺复杂,技术难度大,使用可靠性常受到影响。①作业环节多。水稻机插一般有育秧、拔秧、移秧和插秧等环节,机具功能…  相似文献   

19.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化插秧是用高性能插秧机代替人工栽插秧苗的水稻移植方式,主要包括高性能插秧机的操作使用、适宜机械栽插要求的秧苗的培育、大田农艺管理措施的配套等内容,突出机械与农艺的协调配合,以机械化作业为核心,实现育秧、栽插、田间管理等农艺配套技术的标准化。“十五”以来农业部对水稻种植和收获技术的研发进行了重点支持,并将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列为“十一五”期间农机化技术推广的重点,至2005年底,江苏全省累计拥有高性能插秧机1.3万台;湖北、广东、广西、海南、陕西、贵州、浙江、重庆等省(区、市)也在进行试验示范和一定面积的推广,所形成的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体系和技术规范已应用于水稻大田生产,实现了稳产高产。2006年四川成都市农机推广总站引进了一台日本洋马VP6高速乘坐式插秧机,先后在成都邛崃、崇州、新都、都江堰、彭州等地进行了水稻机械化插秧的试验示范,总结了大量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水稻插秧机是把规格化的秧苗移栽到大田的机具。保证和提高机插质量是高产栽培的主要措施之一。因此,水稻插秧机在进行田间作业时,必须达到作业质量指标:漏插率不大于5%,伤秧率不大于4%,相对均匀度合格率不小于85%;移栽作业的秧苗密度合理适宜,秧苗翻倒少,漂秧少,秧苗稳、直;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