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荔枝蝽即荔枝椿象,俗称臭屁虫,是福州各县(市)区荔枝、龙眼的主要害虫.它的成虫与若虫均能为害,刺吸嫩梢、花穗或幼果的汁液,导致落花落果.大发生时会严重影响产量,受惊动时射出臭液,触及人的眼睛或皮肤,引起辣痛,花、嫩叶和幼果沾上臭液也会变枯焦.据报导,荔枝蝽还是龙眼鬼帚病的传毒媒介,必须通过治虫以达到防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同安区马巷镇几年来对龙眼的病虫草鼠害进行综合防治 ,收到很好效果。现介绍于下。1 化学防治 ,扫净害虫7月至 8月上旬 ,是荔枝蒂蛀虫等各种害虫盛发期。须采用高效低残留农药防治 ,把荔枝蒂蛀虫、荔枝尖细蛾、白蛾蜡蝉、荔枝蝽象、蚱蝉等各种害虫尽量扫净。防治方法应根据测报 ,一般于第 5代蒂蛀虫卵始盛孵期和第 6代蒂蛀虫卵始盛孵期各喷药防治1次 ,防治农药可用 2 0 %灭扫利 1 0 0 0倍液 ,4 5%高效氯氰菊酯 1 0 0 0倍液 ,1 0 %氯氰菊酯 1 0 0 0倍液等。树冠内外都喷到。此前此后一般不喷药 ,以充分发挥采果后精心培育起的天敌种群如鸟…  相似文献   

3.
广西三角新小卷蛾等龙眼卷叶蛾的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忠实  邓国荣 《果树学报》2006,23(2):304-306
为有效、持续控制龙眼卷叶蛾,协调运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药剂防治等综合治理龙眼卷叶蛾类害虫的结果表明,综合治理区龙眼夏梢和秋梢幼叶的卷叶率分别为3.76%和2.34%,常规防治区的夏梢、秋梢卷叶率分别为5.49%和4.44%;综合治理区的夏梢期和秋梢期卷叶蛾幼虫被寄生蜂寄生率分别为22.58%和27.50%,而常规防治区的夏梢期和秋梢期幼虫寄生率仅分别为6.81%和8.47%,两者差异极显著。此外,综合治理区荔枝蝽卵粒寄生率、蒂蛀虫的蛹茧寄生率也远高于常规防治区。综合治理区不仅控制了卷叶蛾,且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4.
龙眼园已发现害虫有 50多种 ,其中在仙游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有荔枝蝽蟓、荔枝尖细蛾、荔枝蛀蒂虫、龙眼亥麦蛾四种。 1 994 -1 996年我们在省农科院植保所陈元洪研究员等同志的精心指导与大力支持下 ,对龙眼主要害虫在本地区的生活习性开展研究 ,初步掌握其发生规律 ,探索了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为龙眼园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一、发生概况1、荔枝蝽蟓 :本地年发一代 ,以成虫在树冠浓密的树上或屋檐下越冬 ,翌年三月春分前后到枝梢或花穗上活动取食 ,交配产卵 ;4月初卵开始陆续孵化 ,以成虫、若虫刺吸嫩梢和花穗及幼果汁液 ,导致落果 ;…  相似文献   

5.
荔枝蝽是龙眼的主要害虫之一 ,发生量大 ,为害龙眼的花、果、嫩梢 ,若虫为害较成虫尤重。被害枝条发育缓慢 ,严重的枯死 ,受害的花果容易脱落 ,影响产量。我区是龙眼主产区 ,栽培面积 0 83万hm2 ,为减少荔枝蝽的为害 ,提高龙眼产量和品质 ,1 991年以来连续 1 1年推广应用平腹小蜂进行防治 ,荔枝蝽虫口密度明显下降。现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平腹小蜂来源 由福建农业大学生物防治研究所以蜂卡形式提供。蜂卡用柞蚕卵做为平腹小蜂的寄生卵 ,纸制蜂卡长×宽为5 5cm× 3 5cm ,单面粘有平腹小蜂寄生的柞蚕卵 30 0粒左右 ,每片蜂…  相似文献   

6.
"树干注射法"对荔枝蝽生防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荔枝蝽象属半翅目蝽科,是为害荔枝最严重的害虫.以成虫、若虫刺吸嫩梢、花穗、幼果汁液,被害处呈红褐色斑块,导致落花落果;受惊扰时射出的臭液在嫩叶、幼果等处,使其造成灼伤状,果壳变成焦褐色;臭液触及人的眼睛及皮肤,可引起灼痛,大发生时严重影响产量.目前,防治荔枝蝽多采取单一的化学措施,导致污染环境,增强害虫的抗药性,提高防治成本,特别是杀伤天敌和蜜蜂等有益昆虫,给生物防治技术的推广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此,进行了"树干注射法"试验,探讨其对应用平腹小蜂生物防治效果的影响,为荔枝蝽的综合防治提供探索性的建议.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龙眼、荔枝是福清市的主要经济作物 ,栽培面积达 330 0多公顷。近年来 ,爻纹细蛾的为害逐年加重 ,已成为龙眼、荔枝最主要的害虫。 2 0 0 1年龙眼秋梢受害率达 6 6 % ,2 0 0 2年龙眼果实受害率达 2 2 %、荔枝果实受害率达 6 0 %。为了有效控制爻纹细蛾的发生为害 ,对其为害特性、发生世代与防治方法进行了调查研究。1 为害特点1 1 钻蛀取食爻纹细蛾仅为害荔枝和龙眼 ,不仅蛀果 ,也蛀害嫩梢和花穗。其幼虫从果蒂附近蛀入果实 ,破坏果蒂的输导组织 ,引起幼果脱落 ;蛀食近成熟期果实 ,在果蒂内充满虫粪 ,严重影响食用价值。幼虫从梢端蛀入 ,…  相似文献   

8.
荔枝蝽蟓(TessaratomapapillosaDrary)是龙眼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在我县年发生一代,但成虫寿命长,产卵量大,每只成虫可产卵70~140粒,成虫和若虫为害龙眼的新消、花穗及幼果,直接影响龙眼的产量。为寻找防治该虫的有效的安全的药剂,我们引进2.5%功夫乳油在龙眼园内进行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有2.5%功夫乳油(英国捷利康公司提供),80%敌百虫结晶体(广东江口农药厂)。试验在本县优质龙眼生产基地进行,树龄为15年生。选择生长较一致、荔枝蝽蟓发生较重的龙眼树进行试验。设2.5%功夫乳油200…  相似文献   

9.
高压注射法防治龙眼蛀梢害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眼亥麦蛾、荔枝尖细蛾和荔枝蛀蒂虫是福建省龙眼产区为害枝梢的最普遍的害虫 ,枝梢被害率一般在 2 0 %~ 30 % ,严重的高达 70 %~ 80 % ,梢受害后 ,由其延伸的梢多分枝 ,影响翌年结果母枝的培养 ,还造成大量的落花落果。目前防治龙眼蛀梢害虫多采用喷药法 ,但蛀梢害虫种类多 ,世代重叠 ,且树冠大 ,梢期不一 ,喷药效果不理想。我们于 1 999年进行高压注射法防治试验 ,用高浓度、内吸性较强的农药直接注入树体 ,借助果树蒸腾作用 ,促进运输和分配 ,使果树快速、均匀地获得所需的药物 ,达到经济、高效的治虫目的。1 三种蛀梢害虫发生特点及…  相似文献   

10.
攀西地区龙眼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及综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随着攀西地区 (指四川省攀枝花市和凉山州西昌地区 )龙眼种植规模的迅速扩大 ,龙眼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工作已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根据几年来对龙眼主要害虫的调查研究及防治试验 ,笔者对这一问题加以探讨。1 攀西地区龙眼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我区未大面积种植龙眼以前 ,为害龙眼的害虫以荔枝蝽、荔枝蒂蛀虫、荔枝小灰蝶、龟背天牛和荔枝瘿螨等 5种为主。其中 ,荔枝蝽和蛀果虫类为普遍发生的主要害虫 ,为害比较严重 ,龟背天牛以为害老树为主 ,荔枝瘿螨为局部或个别年份发生的害虫 ,为害相对较轻。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以后 ,…  相似文献   

11.
<正> 荔枝蝽象俗称石柜,属于半翘目蝽科,是我国龙眼产区的主要害虫。其成虫及若虫都能为害龙眼、荔枝的花、果实及嫩梢,若虫较成虫为害尤重,被害枝梢发育缓慢,严重时枯死,受害的花、果实全部脱落,造成龙眼严重减产。目前,我省对蝽象主要采用化学防治方法,用90%敌百虫800—1000倍液喷杀,在大面积喷药时,只要掌握好喷药时间和浓度,防治效果较好,且能兼治其他一  相似文献   

12.
荔枝蝽象(Tessaratoma papillosa Drury)是龙眼、荔枝的大害虫。以成虫或若虫危害龙眼、荔枝的嫩梢、花穗和果实。每年出于此虫的发生为害,往往使花穗干枯,果实大量脱落,造成严重减产。如泉州市双阳华侨农场坪山果林队1500余株龙眼树,1982年由于荔枝蝽象普遍发生未及时防治,5月底至6月上旬大量落果,减产损失达三分之一。1983年该  相似文献   

13.
利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象示范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荔枝蝽象是荔枝、龙眼的重要害虫。八十年代以来,我省荔枝、龙眼连年遭受为害,一般年分损失2—3成,重者达5—6成以上。近几年,虽然各级领导和果农对荔枝蝽象的防治工作比较重视,但是在防治技术上仍是以依靠化学农药为主,因此在防治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1)农药紧  相似文献   

14.
一、合理施肥。重施花前、采前肥、巧施幼果期壮果肥,N、P、K合理搭配,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根外追肥作补充。二、科学修剪。龙眼树修剪首先要做到层次分明,各校组结构合理,“留校不废、废枝不留”,修剪、整芽结合,达到透风透光,利用修剪调节梢期,培养良好结果母枝和自然开心的结果树型。三、防治病虫害。春季以防治蝽蟓、白鸡、金龟子等为主,夏秋季要特别注意枝梢害虫,近年来龙眼木凳蛇类和荔枝光细蛾、荔枝果蛀虫类在我省范围内为害荔枝、龙眼的枝梢、花穗及果实越来越严重,因此,在冬季要特别注意消灭越冬虫代,各新消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莆田荔枝蛀果害虫逐年加重为害 ,主要有荔枝蒂蛀虫、荔枝尖细蛾、荔枝小灰蝶、龙眼亥麦蛾和卷叶蛾等 ,其中荔枝蒂蛀虫是果蛀虫中的最主要害虫 ,为害荔枝枝梢、花穗及果实 ,但不为害叶。在莆田县梧塘镇年发生 1 0代 ,世代重叠。成年树为害较重 ,虫果率 81 9% ,虫梢率 5 9 0 % ,造成枯枝枯叶 ,落花落果 ,并在果内留有虫粪 ,影响荔枝品质。当前生产上常用的药剂有 40 %乐果EC、 90 %敌百虫晶体、 1 8%杀虫双AS、 2 0 %杀灭菊酯EW、 40 %氧化乐果EC等常规农药 ,由于多年连续使用 ,蒂蛀虫抗药性增强 ,防效明显下降。为了筛选高效…  相似文献   

16.
梨蝽象俗称臭斑虫,属半翅目、蝽科。近年来,该虫在陕西各地梨园的为害率高达51%~67%。现将其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1 生活史及习性 梨蝽象在陕西省1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在主干、主侧枝裂缝及老翘皮下越冬。春季果树发芽时出蛰,4月下旬以后逐渐分散到枝梢上为害.刺吸汁液。6月中旬刊7月中旬为成虫羽化盛期,产卵盛期8月下旬到9月上旬,卵成堆产于树干粗皮裂缝间  相似文献   

17.
李树桑白蚧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在永泰县1年发生4代,以若虫和雌成虫群集枝干表面刺吸汁液,当虫口密度大时,也危害果实和叶片。各代卵孵化高峰期为:第1代3月下旬末至4月上旬,第2代5月下旬中期至6月上旬中期,第3代7月下旬初至8月上旬初,第4代9月下旬初至10月上旬初。在生产上,要注意保护利用天敌;在防治上,要抓住越冬2龄若虫脱出蜡堆时(2月下旬至3月上旬)和卵孵化高峰期用药防治,用40%速扑杀EC 1200倍液,或48%乐斯本EC 1200倍液,或25%吡蚜酮WP 2000倍液+25%噻嗪酮WP1500倍液喷雾,间隔7 d喷药1次,连续喷药2次,虫口减退率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几种药剂防治荔枝椿象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枝椿象Tessaratoma papillosaDrury是荔枝、龙眼上的重要害虫,由于此虫成虫寿命长,多次产卵,若虫、成虫共同取食,且为害期长,致使一年中花果和各期新梢受其反复为害。该虫以若虫和成虫刺吸幼果、嫩芽和嫩梢的汁液,植株被害部分发育缓慢,受害花、果脱落,受害严重的植株甚至枯死,大发生的年份严重影响荔枝、龙眼的产量,一般受害减产20%~30%,严重的减产70%~80%,甚至绝收[1]。为了探索防治荔枝椿象有效的药剂,笔者应用16%马拉硫磷·氯氰菊酯乳油、4·5%氯氰菊酯乳油等几种农药对荔枝椿象进行了大田防效试验。1材料与方法供试药剂为:16%马拉硫…  相似文献   

19.
通过剖检荔枝蝽越冬雌虫卵巢发育等级,对该虫的产卵盛期进行预测;测定产卵盛期前7 d或产卵盛期当日施药防治荔枝蝽的田间防效,测定7种药剂对荔枝蝽成虫和9种药剂对荔枝蒂蛀虫成虫的致死作用以及其中3种药剂对两种害虫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以荔枝蝽3级卵巢的发生情况,推算4级卵巢的发生时间,可准确预测雌虫的产卵盛期。在产卵盛期前7 d或产卵盛期当日喷施5 225 g/L氯氰·毒死蜱乳油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对荔枝蝽有较好防效,药后3 d的防效达71.3%~84.0%;但药后7~10 d,防效明显下降;产卵盛期当日施药的防效略高,防效下降的幅度也较小。此外,噻虫嗪、啶虫脒和呋虫胺等3种药剂对荔枝蝽和荔枝蒂蛀虫成虫均有明显的致死作用,田间防治效果也较好。这3种药剂对荔枝蝽的田间防效为80.5%~87.0%,对荔枝蒂蛀虫的田间防效为81.5%~88.9%。这3种药剂在荔枝果期施用可有效减少荔枝蝽发生,并兼治荔枝蒂蛀虫。  相似文献   

20.
1 果花期和幼果期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果花期和幼果期最主要的病虫害有炭疽病、白粉病、扁喙叶蝉和横线尾夜蛾等.果炭疽病是有潜伏侵染性的病害,为害果嫩叶、嫩梢、花和果实,是果生长期和后熟期的主要病害之一.其病菌在旧病部越冬,由雨水、风或昆虫传播,从植株气孔或伤口侵入,高温高湿时易大量发生.花穗感病后先出现小斑点,后变黑腐烂;幼果感病后呈畸形,变黑脱落.幼果期入侵的病菌可潜伏至果实后熟期才引发病变.因此,该病的早期防治十分重要.果白粉病主要为害花序、幼果和嫩梢.感病部位最初出现分散的白粉状小块,后斑块连成一层白粉状物.花序受害后停长,不能开花,随后脱落.幼果感病后果面布满白粉,病果长至豌豆大时脱落.本病潜伏期短,来势迅猛,常在每年2~4月果花期发生或流行.果扁喙叶蝉在花期和幼果期以成虫和若虫刺吸花穗和果柄汁液,引起枯穗、落花和落果,同时分泌蜜露,诱发煤烟病.果横线尾夜蛾则以幼虫钻蛀花穗,造成枯穗,直接影响当年产量.在目前生产条件下,化学防治仍然是主要的防治措施 ,但关键在于药剂的选择和喷药时期的把握.果炭疽病重点是保护花序,提高穗实率和减少幼果期的潜伏侵染,盛蕾期、始花期和幼果期各喷一次药,重病区应在花期至幼果期每7 ~ 10天喷药一次.适用药剂有:25%施保克乳油750~1 000倍液、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等.白粉病的喷药时期与防治炭疽病相同.可选药剂有:50%硫胶悬剂200~400倍液、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5 00~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防治果扁喙叶蝉应在花穗抽出5~10cm时、开花始盛期及幼果期各喷药一次.药剂有: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 000~5 000倍液或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等.防治果横线尾夜蛾应在花穗刚抽出3cm左右时第一次喷药,每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药剂有:98%巴丹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5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3 000倍液等(后两种药剂在开花前或谢花后使用). 应当指出,防治果花期和幼果期病害不应只顾“有病就治“、“见虫就杀“这样的短期行为.化学防治是应急措施,应从综合防治的角度出发,在搞好冬季清园,剪除病虫枝减少病虫源,加强栽培管理,增加通风透光和保护天敌等一系列工作的基础上,适时补以化学防治,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