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霍淑娟  吴结革 《畜禽业》2006,(22):22-23
21周龄罗曼种公鸡60只,随机分成3组,分别饲喂粗蛋白水平为18%、14%、10%的饲粮,采集32~42周龄精液,研究不同粗蛋白水平对种公鸡精液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粗蛋白水平14%组的精子密度和平均精液量显著高于粗蛋白水平10%组和粗蛋白水平18%组;粗蛋白水平14%组的精子活力分别比粗蛋白水平10%组和粗蛋白水平高4.0%和1.3%,但差异不显著;粗蛋白水平14%组的受精率分别比粗蛋白水平10%和18%组高2.4%和1.8%。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鸡的人工授精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大批量的鸡胚生产;同时,为了延长精子体外保存的时间和增加精液容量,常常对精液进行稀释。若公鸡精液稀释液使用和稀释精液保存不当,将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为此,特进行此试验,以选出较好的稀释液。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稀释液 生理盐水;5%葡萄糖注射液;卵黄稀释液。   1.2 试验鸡 为本场170日龄的海兰褐壳商品代蛋鸡720羽,产蛋率为95.08%。   1.3 精液来源 为本场公鸡精液。  相似文献   

3.
采用饲养试验和代谢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营养水平的饲粮对产蛋期美国鹧鸪种蛋品质和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营养水平的饲粮对种蛋品质的大多数指标影响不显著(P>0.05),而对种蛋蛋白高度、哈氏单位等少数指标有显著性影响(P<0.05),第4组的种蛋蛋白高度最大,为4.73mm,分别比第5、3、2、1组高2.54%、4.44%、5.71%、8.46%,其中第4组与第1、2、3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而与第5组差异不显著(P>0.05);第4组种蛋哈氏单位为84.66,分别比第5、3、2、1组高1.75%、1.91%、2.41%、3.01%,其中第4组与第1、2组差异显著(P<0.05),而与第5、3组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营养水平的饲粮对产蛋期美国鹧鸪的代谢也有影响,第4组能量代谢率最大,达76.25%,分别比第3、5、2、1组高1.11%、1.42%、2.09%、2.10%,其中与第1、2组差异显著(P<0.05),而与第3、5组差异不显著(P>0.05);第4组蛋白质日沉积率最高,是79.43%,分别比第1、5、2、3组高1.35%、1.79%、1.88%、2.58%,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蛋白质与饱食度对工厂化养殖半滑舌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封闭循环水养殖条件下,进行5×3双因素随机设计动物试验,即5种饲料蛋白质水平(43%、46%、49%、52%和56%;以A—E组表示)和3种饲喂饱食度水平(100%、90%和80%;以I、Ⅱ和Ⅲ水平表示),共15个处理,每处理3重复,试验期108d。探寻蛋白质营养与饱食度对工厂化养殖半滑舌鳎幼鱼(110±25g)生长与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蛋白水平与高饱食度投喂的增重效果最佳,E组增重率极显著高于其他组13.75%~50.16%,工水平比Ⅱ和Ⅲ水平分别极显著提高7.57%和14.08%;中蛋白水平蛋白效率较高而死亡率最低,C组死亡率比其他组降低50%~759/6;低饱食度的饲料利用率和蛋白质效率最高,Ⅲ水平比I、Ⅱ水平分别显著高4.78%和5.32%。(2)中蛋白水平和高饱食度有利于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C组比其他组显著提高4.2%~34.79%,I水平分别比Ⅱ和Ⅲ水平极显著高15.27%和25.70%;中蛋白水平和90%饱食度有利于提高溶茵酶(LZM)活力,C组比其他组极显著提高4.61%~18.07%,Ⅱ水平比工和Ⅲ水平分别极显著高12.03%和4.58%;中高蛋白水平和高饱食度有利于提高补体C3和C4活力。(3)获得工厂化养殖半滑舌鳎幼鱼最大生长的饲料蛋白质水平为56%;最佳免疫力和蛋白效率的饲料蛋白质水平为499/5~52%。  相似文献   

5.
不同周龄绿头野鸭屠体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不同周龄研究了绿头野鸭(Anas platyrhynchos)的屠体品质。结果表明:9周龄与10周龄绿头野鸭的体重、屠宰串、半净膛率、奎净膛串、胸肌率、腿肌率、胸腿肌率、腹脂率、皮脂率分别为:890g,1015g;85.1%,85.7%;79.5%,78.3%;72.3%。70.5%;10.3%,13.1%;14.%。12.9%;25.2%。26.0%;0.4%。0.6%;16.3%,143%。比较分析10周龄绿头野鸭胸肌率极显著高于9周龄绿头野鸭,腿肌率极显著低于9周野鸭,其它各项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试验选用10周龄时个体发育良好.冠髯大而鲜红的海兰褐种公鸡907,,随机分为6组,每组15只。CK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在Ⅰ、Ⅱ、Ⅲ、Ⅳ和Ⅴ组日粮中分别添加0.2、0.4、0.6、0.8和1.0mg/kg的铬,以此来研究铬对种公鸡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种公鸡饲粮中铬的添加量在0.2-0.8mg/kg时,随着添加量的增加.体重、第二性征及性腺的发育均趋于增加趋势,对提高体重、性腺发育及繁殖性能有极显著影响(P〈0.01),铬添加水平达1.0mg/kg时平均射精量、受精率、精子密度及精予活力均逐渐呈减弱趋势,而畸形率则呈增长趋势,该组与CK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综合分析,日粮中理想的铬添加量是0.8mg/kg,可有效地提高海蓝褐种公鸡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06,(12):54-54
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程泽信等,选用长大二元杂交断奶仔猪36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头,试验1、2组的仔猪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8mg/kg、1.4mg/kg碘的饲料,对照组仔猪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为30d.结果表明:试验1组和试验2组的试验末重均比对照组高,且差异显著(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高,饲料利用率也优于对照组;在经济效益方面.试验1组及2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4.9%和13.1%。  相似文献   

8.
马翠然 《畜禽业》2000,(5):42-42
种公鸡的精液质量直接影响着种蛋的受精率,即直接影响着种鸡场的经济效益。而影响精液质量的因素很多,现将精液质量差的原因及解决对策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1 造成种公鸡精液质量差的原因 1.1 遗传因素 不同品种类型的种公鸡精液质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饲养后期,肉用种公鸡的精液质量比蛋用种公鸡的精液质量差,重型的种用公鸡比轻型的差。同一个品种个体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1.2 年龄因素 种公鸡随着日龄的增大精液质量也逐渐下降,一般种公鸡在20~22周达到性成熟,24~48周是种公鸡性机能旺盛期,精液质量最好,50周以后性机能减退,精液质量下降。因此,幼龄公鸡和老龄公鸡的精液质量都较差。  相似文献   

9.
试验选用10周龄时个体发育良好,冠髯大而鲜红的海兰褐种公鸡9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5只。CK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在Ⅰ、Ⅱ、Ⅲ、Ⅳ和Ⅴ组日粮中分别添加0.2、0.4、0.6、0.8和1.0 mg/kg的铬,以此来研究铬对种公鸡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种公鸡饲粮中铬的添加量在0.2~0.8 mg/kg时,随着添加量的增加,体重、第二性征及性腺的发育均趋于增加趋势,对提高体重、性腺发育及繁殖性能有极显著影响(P<0.01),铬添加水平达1.0 mg/kg时平均射精量、受精率、精子密度及精子活力均逐渐呈减弱趋势,而畸形率则呈增长趋势,该组与CK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综合分析,日粮中理想的铬添加量是0.8 mg/kg,可有效地提高海蓝褐种公鸡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选用15周龄个体发育良好、冠髯大而鲜红的海蓝褐种公鸡108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8只,3个重复。CK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Ⅰ、Ⅱ、Ⅲ、Ⅳ和Ⅴ组添加水平分别为VA10000IU/kg+VE15mg/kg、VA12000IU/㎏+VE30mg/㎏、VA14000IU/Kg+VE45mg/㎏、VA14000IU/㎏+VE60mg/㎏和VA18000IU/㎏+VE75mg/Kg。结果表明,(1)试验Ⅲ组睾丸重量极显著于其他各组(P<0.01);Ⅰ~Ⅴ组睾丸纵径均极显著于CK组(P<0.01);Ⅲ组处理睾丸横径显著于CK和Ⅳ、Ⅴ组(P<0.05);(2)Ⅴ组处理射精量均极显著于其他组(P<0.01);Ⅲ组和Ⅴ组处理精子密度均极显著于其他组(P<0.01);Ⅲ组处理精子活力极显著于其他组(P<0.01);Ⅲ组和Ⅳ组受精率显著于其他各组(P<0.05);(3)各组间精子pH值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分析不同VA和VE水平对试验种公鸡繁殖性能指标的变化,本试验研究表明:VA和VE的适宜添加量为VA14000IU/kg+VE45mg/㎏。  相似文献   

11.
选用800只笼养罗曼产蛋鸡分成4组,观察不同剂量的福乐宝对49-54周龄产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09%、0.015%、0.02%“福乐宝”与对照组相比,产蛋率分别提高1.73%和2.84%、3.33%;饲料报酬改善5.85%、6.69%、7.11%;死淘率分别显著下降47.1%、70.6%、76.5%。由此可见添加福乐宝有提高蛋鸡生产性能、降低死淘率的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草药免疫增强剂对银鲫促生长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饲料中分别添加1%的党参、黄芪、黄芩、刺五加、大蒜、黄连、螺旋藻,对银鲫均有促生长的作用,其中以螺旋藻组生长最快,增重率比对照组提高11.55%(P<0.01),饲料系数比对照组下降了11.48%。增重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的还有党参组、大蒜组、黄芪和刺五加组,分别提高了10.18%、7.99%、7.36%和7.29%,黄连和黄芩组增重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04%、2.00%,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不同硒水平对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不同水平的硒对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9头种公牛,随机分成3组,分别饲喂不同硒水平的日粮,硒的添加水平为0.2、0.6、1.0mg/kg,结果表明:不同硒水平对种公牛的精子活率、畸形率和顶体完整率影响显著(P〈0.05),精液的采精量和精子密度差异不显著。综合上述结果,种公牛饲粮硒的添加量以0.6mg/kg较为适当。  相似文献   

14.
用3种不同蛋白含量(26.1%、38.3%、52.7%)的配合饲料投喂华鲮幼鱼153d,随着饲料蛋白质含量从26.1%上升到52.7%,平均日增重从0.08g/d上升到0.33g/d,3组之间的日增重和体重有显著差异(P〈0.05);饲料系数从4.82下降为2.18,3组之间的饲料系数有显著差异(P〈0.05)。3种不同蛋白含量(26.1%、38.3%、52.7%)的配合饲料的成本分别为2.53元/kg、3.75元/kg、5.57元/kg;鱼体每kg增重所需饲料成本分别为12.19元、10.39元、12,14元/。初步认为蛋白含量为38.3%的配合饲料更适合华鲮幼鱼的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5.
乌龟肌肉营养成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  刘楚吾 《内陆水产》2005,30(12):20-21
乌龟肌肉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及总糖含量分别为78.47%、18.25%、0.93%、1.02%和1.07%;游离氨基酸组成中,富含牛磺酸、缬氨酸、苏氨酸和谷氨酸;Ca、Fe和Mg3种矿物质元素含量都较高。  相似文献   

16.
通过TCMI不同添加量在草鱼、鲫鱼、鳊鱼等常规鱼类养殖上进行了鱼病预防试验和生长安全性试验,以及小网箱治疗鲫鱼出血病试验。TCMI预防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草鱼的成活率分别提高了22%、27%、28.5%,鳊鱼的成活率分别提高了23%、26%、27%,鲫鱼的成活率分别提高了5%、7%、8%;TCMI药饵的生长安全性效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饲料系数、净增重倍数有显著优势(P〈0.01),但试验组之间增重成本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与对照组相比成本分别降低了13.7%、15.4%、18.2%;小网箱治疗鲫鱼出血病试验结果表明,用TCMI小网箱治疗鲫鱼出血病,试验鱼成活率比大蒜京高9.0%,免疫保护率达80.9%。上述试验结果表明,TCMI具有促进生长和提高常规鱼类免疫力的作用,在水产养殖中应用TCMI防治鱼病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以鲫为对象进行投饲试验,研究复合氨基酸、小肽及几种中草药对鲫在摄食方面及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0.1%复合氨基酸组和0.5%木香组的鱼明显集中抢食,15d的摄食率结果为0.1%复合氨基酸组和0.5%木香组的鱼体活力明显强于其他组,即0.1%复合氨基酸和0.5%木香组的鱼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SGR)明显高于其他组。饲料中添加0.5%木香组比对照组增重率高18.9%,比0.1%复合氨基酸组高6.3%,表现出明显的增重作用;而0.5%动物肽纽增重可能由于添加量的不足而没体现出增重作用。  相似文献   

18.
宁丽军  陈森  荣华  陈晓瑛  郑佳  张浩田  潘庆  李远友 《水产学报》2022,46(10):1927-1939
为研究不同糖脂比饲料对罗非鱼幼鱼生长、生理生化指标、肠道菌群组成和抗病力的影响。实验选取平均体重为27g的罗非鱼幼鱼为研究对象,分别用等氮等能的五种不同糖脂比饲料: 44.2/4(D1)、39.6/6(D2)、35/8(D3)、30.4/10(D4)、25.6/12(D5),饲喂10周,采用营养学、生化分析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展了相关测定研究。结果显示,糖脂比饲喂前期对罗非鱼生长具有显著影响,高糖或高脂饲料均生长较差,但饲喂到10周后,所有组间生长无显著差异 (P > 0.05)。相比之下,10周糖脂比在脏体比、肠系膜脂肪指数、肝体比、全鱼粗蛋白、肝脏甘油三酯、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和尿素、抗病力、菌群组成等方面存在显著效应。低糖脂比D4在脏体比上显著高于高糖脂比D1 (P < 0.05),而在血清尿素和抗病力上显著低于D1 (P < 0.05),在肠系膜指数上显著高于高糖脂比D1和D2 (P < 0.05),但在全鱼粗蛋白上显著低于D1和D2 (P < 0.05)。另外,D1不仅在肝体比上高于低糖脂比D5 (P < 0.05),而且在LDL和糖耐受能力上均高于其它各组 (P < 0.05)。与之相比,糖脂比虽在肠道微生物物种丰度和均一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P < 0.05),但在物种组成和热图显示低糖脂比D4与其它组肠道菌群组成不同。D4在聚类关系上单独一支,其门水平上衣原体门、绿弯菌门、放线菌门高于其它各组,特别是D2和D1,但厚壁菌门低于其它各组,特别是D2; 属水平上,D4组幽门螺杆菌属明显多于其它组,而乳杆菌、双歧杆菌属明显少于除D3外的其它组。综上所述,罗非鱼对不同糖脂比饲料有很强的适应和利用能力,但高糖比饲料利用上强于低糖脂比。本实验条件下,高糖组中39.6/6(D2)饲料组虽然在生长上与其它各组无显著差异,但其鱼体粗蛋白含量在各组中最高,肠道菌群组成上也优于其它各组,是罗非鱼适宜的糖脂比水平。  相似文献   

19.
马氏珠母贝精子的超低温保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比较不同pH值(5.5-9.5)、不同盐度的海水等作为基础液对马氏珠母贝精子保存的影响,选择其中无激活精子作用又对其生理特性(活力,寿命,受精能力等)无影响者,加入二甲亚砜抗冻剂配制成超低温保存的抗冻保护液,精液与保护液按1:10和1:20的比例混合,样品按4组不同的降温程序平衡后转入液氮冷冻,比较其超低温冻存的效果。结果表明:以海水(pH7.5—8.0)为基础液,配制10%DMSO作为抗冻保护液,精液与保护液比例为1:20,在低温(0-4℃)中平衡约30min,在距液氮面15cm、5cm处分别停留5min、10min后转入液氮(-196℃),冻存精子效果良好。冷冻24h、48h及5个月后,在38—40℃下水浴解冻复苏后,用终浓度0.25‰的氨海水刺激,精子存活率可超过60%,受精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20.
选配3组虹鳟鱼种饲料配方。通过网箱养殖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配方饲料与2^#、3^#配方饲料有显著差异。2^#、3^#配方饲料差异不显著;1^#配方饲料含粗蛋白37.0%、粗脂肪22.3%、可消化能1.76MJ/kg,饲养鱼种平均成活率为96.85%。鱼种平均尾重167.2g,总增重931.2kg、增重12.67倍,饲料系数为1.29。建议生产上使用1^#配方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