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2010-2019年河南省年种植面积0.67×104hm2以上玉米品种的种植面积及育种单位信息,分析河南省玉米品种利用及育种单位推广情况,为河南省玉米生产选种及种业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2010-2019年河南省年种植面积0.67×104hm2以上的品种200个,累计种植年数4年以上的品种73个,累计种植面积33.33×104hm2以上的品种19个,其中,16个已过种植高峰期,生产上面临品种更新换代压力。种子企业和科研院所是品种选育的主要力量,随着年份更替,种子企业选育品种数量及种植面积占比不断攀升,远超科研院所。外省选育品种种植面积占比呈上升趋势,外资进入对河南省玉米种业造成一定冲击,河南省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育本省种业品牌。近几年,河南省先后建设了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及神农种业实验室,积极推进现代种业强省建设,努力为我国打好种业翻身仗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阜阳市是安徽省甘薯种植面积最大、最集中的地区,占全省种植面积30%以上。目前生产上使用的品种多是食用和兼用品种,而高干高淀粉品种较少。以甘薯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是世界发展趋势,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育种人员调整了育种目标,将重点转移到高干高淀粉品种的选育上来。阜徐薯20具有高产、高干高淀粉特性,是目前少有的燃料乙醇用甘薯新品种,符合国民经济的需要、能源安全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宋协良  宋雷  宋雨  缪玲敏 《作物研究》2007,21(3):302-303
目前,我国的玉米生产呈现出面积稳定增长,总产、单产逐年上升的好形势,这与育种水平的提高和更新速度的加快密切相关.在资源有限、生产投入有限、栽培条件有限的状况下,如何继续保持玉米生产力稳定提高是玉米育种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良玉1号是丹东登海良玉种业选育的优良玉米杂交新品种,该品种在2003-2006年东华北各地、各级试验和示范中表现高产、优质、抗病、抗倒、稳产性好,耐瘠性强,晚熟.需≥10℃有效积温2950℃,适宜在东华北春播区种植农大108、丹玉39的晚熟玉米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由于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实施解决了甘肃省干旱半干旱区玉米种植和提高玉米产量的瓶颈难题,加速了玉米产业的飞跃发展。然而,近几年我省玉米育种工作者通过育种攻关选育出了几个适应不同生态区种植的品种,但适应范围小,推广面积上不去,远远跟不上我省玉米生产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强玉米新杂交种选育,选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合在我省玉米主产区和干旱半干旱区种植的高产、  相似文献   

5.
提出在新种子法实施和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形势下以及我国玉米生产季节面临气候条件多变和种业面临严重竞争压力前提下,玉米育种家和种子经营者应该根据不同玉米生态类型区、不同环境和市场的需求,在玉米育种过程中选育出满足不同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品种组成优势互补的品种群,从而化解品种过于单一给玉米生产和企业带来的潜在风险,为品种多元化利用和玉米生产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6.
玉米育种是以利用杂种优势为主,从具有优良农艺性状、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高的自交系为原材料进行选育。就玉米杂交种而言,一般5~7年更换1次。近几年甘肃省玉米育种工作者通过育种攻关,选育出了几个适应不同生态区种植的品种,但适用范围小,推广面积上不去,跟不上全省玉米生产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黄淮海夏玉米区玉米育种现状及创新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黄淮海夏玉米产区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30%以上,生产上用的主栽品种较少,种质基础狭窄,抗风险能力较弱。解决的关键是在加强育种技术创新和种质创新的基础上,不断培育出能够支撑玉米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新自交系和杂交种。  相似文献   

8.
姚志龙 《玉米科学》2002,10(Z1):038-039
本文在近年来陇东地区频繁出现的灾害性气候条件下,对许多外引品种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地主推种植的部分外引品种和本地自育品种田间生长及产量表现等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一些外引品种在气候状况年际变化较大的条件下,适应能力较差,增产潜力得不到充分地发挥,稳产性差,生产效益低下;本地自育品种抵御灾害性气候的能力较强、丰产性和稳产性都较好.提出了严格引种程序,谨慎推广外引品种,扩大自育品种的种植规模,节资增收的种植策略.近年来,陇东地区玉米生产所依赖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玉米生产的风险加剧,对种植品种的适应性要求也愈加严格,在这种特殊生态环境下,品种不但要抗旱、抗寒、抗病、抗风倒及适期成熟,而且对生育期内各种反常的气候因素要有较强的适应和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9.
玉米是山西省主要的粮食作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玉米育种提出了更高要求。山西省气候和地形复杂,要因地制宜明确育种方向和采用先进的育种技术,选育适合的品种,使其能有效地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提高玉米单位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10.
赵克明 《玉米科学》1993,1(1):079-081
山西省发展玉米生产有较大的优势,建国42年间,无论是面积、总产、单产都稳步增长。玉米种植面积60余万公顷,占粮食作物面积18%,总产占粮食总产30%以上,预计2000年玉米总产可占粮食总产1/2。玉米产量增长过程中品种的遗传改进的作用居首位。改革现行育种体制,改进育种方法,提高种质利用的针对性,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推行实质性的协作攻关,组织优秀队伍,发挥技术优势及育种材料优势,有限经费合理使用等措施是提高育种水平所必需的。在商品流通领域中,玉米育种的特点是水平和时间的竞争,竞争的落脚点是品种开发的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