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有农场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作为国家的一大战略,大批复转军人、科技干部、城市知青以及水库移民等在全国各地开荒填海,兴建了一大批国有农场。浙江国有农场总规模相对较小,但在全国农垦系统的地位比较突出。2005年,全省国有农场拥有30多万亩土地,约占全国的0.2%;职工3.97万人,约占全国的1.1%;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50多亿元,约占全国的6.1%。近年来,浙江坚持把农场的发展改革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进以国有资本和职工身份“双置换”为主要内容的农场体制改革,进一步激发了农场的活力。但由于各种历史原因,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如何深化农场改革、加快农场发展,着力解决社企不分、社会负担沉重、经营机制不活等问题,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2.
湖北农垦有52家国有农场,37万职工,18万离退休人员。如何解决农垦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问题,一直是困扰农场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2003年劳动部、财政部、农业部和侨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农垦企业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湖北省随后制定下发了《湖北省农垦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施意见》。农垦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解决了湖北农垦企业职工老有所养的问题,对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农场改革与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湖北农垦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工作  相似文献   

3.
北部湾总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农垦局下属企业,于2008年6月农场体制改革由广西农垦北海片6大农场(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湾农场、广西农垦国有星星农场、广西农垦国有三合口农场、广西农垦国有滨海农场、广西农垦国有前卫农场、广西农垦国有珠光农场)合并成3大农场,总部设在星星农场,下属有三合口农场和滨海农场(由滨海农场本  相似文献   

4.
坚持不懈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立足当前经济形势的谋划,更是着眼于未来长远大势的擘画。如何推动国有农场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深化农垦改革发展必须要回答的课题。近年来,浙江农垦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浙江省委省政府有关农垦改革发展的文件精神,聚焦机制创新,强化工作举措,积极开展现代国有农场创建工作,在推进国有农场高质量发展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农垦原有国有企事业农场11家,职工总数4265人,拥有土地3.8万亩。余杭的农场大多数分布在我区西部山区,地理位置偏僻,基础设施较差,生产、生活条件艰苦。但是,经过老一辈农场职工的开天辟地和艰苦创业,国有农场曾经有过一段辉煌的历程,为发展余杭农业、提供种子种苗作出了贡献。同时还承担政府困难,安置大批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垦》2020,(2):31-32
盘锦市大洼区位于辽宁省西南部、辽东湾北岸,全域为国有农场体制,下辖14个国有农(苇)场和1个农业开发区,总人口40万人,其中农场总人口24万人,在籍职工9.2万人,耕地面积92.5万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印发以来,盘锦大洼农垦集团紧紧抓住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主线,积极探索组建区域性农垦现代农业企业集团的路径方法,发挥集团公司引擎作用,推动垦区现代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进一步深化农垦改革必将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产权改革。如何认识国有农场的产权问题?如何界定国有农场产权?国有农场产权交易都有哪些形式?国有农场产权交易应把握哪些问题?本文结合实际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理论探索,可以作为改革参考。  相似文献   

8.
龙凯 《中国农垦》2012,(12):58-59
随着国有农场改革的不断深化,农场场办企业逐步退出国有系列,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不断完善,国有农场内部原有财务核算体制已不能适应农场新形势下服务农垦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加大农场财务管理力度,全面推进农场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化,体现会计工作监督和服务两大职能,国有农场组建了会计核算中心,在加强单位财务管理、规范会计核算、确保会计信息质量和防范资金风险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2007年7月9日至10日,农业部农垦局在哈尔滨召开了农垦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工作座谈会,27个垦区分管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工作的负责同志出席会议。与会代表汇报了垦区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工作进展情况,交流了经验,讨论了《国有农场农业职工负担管理办法(试行)》,对进一步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会议由农垦局副局长彭剑良主持。农垦局局长杨绍品在讲话中对农垦国有农场税费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了分析,对进一步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工作进行了布置。现将杨绍品局长的讲话摘要如下,供各垦区学习贯彻,标题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10.
2015年11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发〔2015〕33号)。明确了国有农场改革的方向是农场企业化,这对农场来讲无疑于一场深刻的革命,直接决定了农场的未来发展方向。因为农场企业化,从根本上明确了农场的属性,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对国有农场属性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定义,困惑农场多年的定位问题有了明晰的答案。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农垦系统共有29个国有农场和一个农垦科研所,全系统共有人口40万人,土地总面积532万亩。2006年实现农垦生产总值88.9亿元,在全国各垦区中排第5位;实现利税15.7亿元,人均GDP达到22212元,人均纯收入5289元。一、改革背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农场管理体制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管理体制运行不顺畅,农场应履行的职责和应享有的权利存在严重错  相似文献   

12.
《山东农业科学》2011,(9):4+126-F0002,F0004
山东济宁南船湖农场始建于1955年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北湖生态新城控制区之内是济宁市唯一一家国有农垦企业,现有土地总面积2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5万亩,  相似文献   

13.
2006年,我省农场工作以年初召开的全省农场工作会议为标志,进入了新一轮的发展时期。农场改革向纵深发展,农场的发展也出现了较好的势头。2006年全省国有农场实现生产总值31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利润总额6.53亿元,上交税金7.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加9%和6.5%。  相似文献   

14.
农垦信息化历经多年发展,信息化水平在整个农业行业中处于领先位置,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系统建设、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成果显著。本文介绍了农垦国有农场信息化发展概况,结合农垦国有农场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对农垦国有农场信息化建设提出了信息系统整合、信息资源共享、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国有农场大多成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在特殊时期、特殊体制下,由特殊群体从事的一项特殊事业。目前,全省农业系统有142家国有农场,分布在11个市、60余个县(市、区)。拥有土地总面积31.36万亩,总人口7.25万, 2005年末从业人员4.42万。近年来,通过深化体制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创新发展机制,加快开放开发, 农场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效益稳步提高, 各项社会事业得到有效改善,一些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国农垦前列。2005年预计国内生产总值23亿元,利润4.5亿元, 上交税金6.5亿元。这充分表明:小农场  相似文献   

16.
张韧 《中国农垦》2006,(2):10-12
2005年12月6~7日,全国农垦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农场验收总结会在京召开。农垦局副局长吴恩熙作了题为《积极发挥示范基地农场辐射带动作用, 全面提升农垦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讲话。讲话总结了农垦系统示范基地农场创建工作所取得的的成绩。 1、实现了100个示范基地农场的创建目标。示范基地农场的种植业产品示范面积已达到252.75万亩,牲畜产品示范规模134万头、禽类产品规模583万只、水产品示范面积7.06万亩。  相似文献   

17.
2008年以来,云南农垦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关于加强农垦国有农场农业职工负担管理的意见》精神,进一步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逐步建立防止国有农场农业职工负担反弹的长效机制,使党的惠农政策真正惠及垦区广大农业职工。我们的做法主要是:  相似文献   

18.
《山东农业科学》2010,(11):F0002-F0002,F0004
山东济宁南阳湖农场始建于1955年,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北湖生态新城控制区之内,是济宁市唯一一家国有农垦企业,现有土地总面积2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5万亩,总人口3000多人.职工1100多人。近几年来,农场深入创新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为理顺农垦国有农场社会管理渠道,进一步创新农场社会管理方式,我们通过面上调查和会议研讨等方式,对全国农垦国有农场社会管理及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对存在问题和进一步加强国有农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进行了认真研究,形成调研报告如下。一、农垦国有农场社会管理及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20.
<正>广西农垦国有黔江农场地处桂中旱区,是一家以甘蔗为主导产业的国有农场,全场共有土地面积3.8万亩,其中甘蔗种植面积2万亩,是广西农垦10家甘蔗基地农场之一、是广西万亩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近年来,黔江农场围绕"种好一根蔗,搞活经济一盘棋"的发展思路,强基固本重民生,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效地推动了农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2009-2012年,农场连续四年荣获广西农垦局"经济效益贡献奖"及"企业管理优秀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