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本地土种羊×萨福克羊、本地土种羊×多浪羊以及本地土种羊×本地土种羊杂交一代进行对比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萨福克羊与本地土种羊杂交一代比多浪羊与本地土种羊杂交一代的舍饲适应性、生长发育速度都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多浪羊与本地土种羊杂交一代比本地土种羊杂交一代在生长速度、出肉率上都表现出一定的优势。萨福克3月龄杂交一代羊的空腹活体质量平均为(34.35±1.4)kg,与本地土种羊3月龄杂一代的(34.65±0.21)kg差异不显著(P0.05);萨福克杂交一代羊的屠宰率比本地土种杂交一代羊提高了4.5%,净肉率增加了7.5%,尾脂含量减少了3.30 kg。多浪3月龄杂交一代羊的空腹活体质量平均为(32.65±3.41)kg,与同龄的本地土种杂交羊差异显著(P0.05);多浪杂交一代羊比本地同龄羔羊的屠宰率也提高了4.5%,净肉率增加了4.85%,尾脂含量减少了2.34 kg,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从2001年起,威宁县开始引入波尔山羊对本地黑山羊进行杂交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杂交一代公母羊初生、4月龄、6月龄、12月龄、成年体重,公羊依次提高44.26%、12.75%、17.97%、25.22%、51.93%,母羊依次提高39.66%、17.42%、27.28%、27.53%、26.73%,差异显著(P<0.05);杂交一代周岁羊胴体重17.07kg,比同龄本地黑山羊提高25.42%,差异显著(P<0.05);杂交一代羊产羔率178.72%,比本地黑山羊提高29.97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萨福克羊与青海藏羊杂交一代羊初生、3月龄、6月龄的体尺、体重及6月龄的产肉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面:萨杂一代羊初生、3月龄、6月龄的体尺、体重及6月龄的产肉性能均高于青海藏羊初生、3月龄、6月龄的体尺、体重及6月龄的产肉性能(P0.01),6月龄萨杂一代公、母羊屠宰率分别为45.38%和42.58%,杂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用波尔山羊与黑山羊进行杂交,产生杂交一代,然后再将杂交一代母本与波尔山羊杂交。杂交羊4月龄体重可达25~30kg,相当于本地羊的成年体重;在放牧条件下,10月龄产肉量为12.5kg,产肉量是本地品种同龄羊的2倍。  相似文献   

5.
利用优良肉用陶赛特种公羊,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对本地四个绵羊品种进行杂交改良,测定了陶赛特杂一代羊初生、3月龄、6月龄、12月龄体重,并于当地山谷型藏系羊进行了对比,其体重分别提高了0.7kg,9.51kg,12.5kg,9.9kg,表明杂一代羊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尤其是与寒藏一代的杂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金堂黑山羊与本地山羊杂交改良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金堂黑山羊对贵州白山羊、黔北麻羊、贵州黑山羊(统称本地山羊)进行杂交改良,对其杂交一代羊的初生重、季度重、周岁重及周岁体长、体高、胸围、管围至屠宰性能等进行了测定.其结果为:初生重、3月龄重、6月龄重、9月龄重、周岁重分别比本地山羊提高74.5%、93.56%、113.2%、118.16%、123.24%;周岁体长、体高、胸围、管围分别比本地山羊提高42.3%、21.67%、16.5%、24.8%;屠宰率比本地山羊提高21.2%,净肉率提高23.3%.杂交优势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为了客观评价黑头杜泊羊与和丰本地绵羊杂交后代羔羊的生产性能和肉品质,挑选杂交后代羔羊和本地绵羊羔羊各60只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各项指标.结果表明:初生、1月龄杂交后代羔羊的体重显著高于本地绵羊羔羊(P<0.05),2月龄、3月龄、4月龄杂交后代羔羊的体重均极显著高于本地绵羊羔羊(P<0.01).4月龄...  相似文献   

8.
为从形态学角度理解内分泌调节过程,揭示抑制素对绵羊卵巢调节作用机制,对多浪羊和卡拉库尔羊卵巢中抑制素分布进行免疫组化SP方法定位。分别选取相邻的5张连续切片,电镜观察,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多浪羊、卡拉库尔羊抑制素阳性物质主要见于膜细胞和细胞间质。多浪羊与卡拉库尔羊在其初级卵泡和次级卵泡中抑制素的阳性细胞率显著高于原始卵泡和成熟卵泡(P0.05),且抑制素水平在腔前卵泡之前达到高峰,随后下降。  相似文献   

9.
以引进的乌骨羊为父本与湖羊进行杂交,通过分析乌湖杂交一代羊的体貌特征、抗逆性、生长发育、屠宰性能以及繁殖性能,对其杂交效果进行了全面评估。结果显示:乌湖杂交一代羊体貌特征趋向于父本乌骨羊;抗逆、抗病能力强;初生、1月龄、2月龄、3月龄、6月龄、12月龄体重及日增重均极显著高于乌骨羊(P<0.01);初生体高、胸围均极显著高于乌骨羊(P<0.01),体斜长差异不显著(P>0.05);3月龄、6月龄、12月龄体高、体斜长、胸围均极显著高于乌骨羊(P<0.01);性成熟较乌骨羊早1~2个月,初配年龄早2~3个月,受胎率差异不大,产羔率提高72.5%,初产母羊胎次产羔数达1.7只;宰前活重、胴体重、骨重、净肉重、尾脂重均极显著高于乌骨羊(P<0.01);屠宰率、净肉率均显著高于乌骨羊(P<0.05);肉骨比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乌湖杂交一代羊抗病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繁殖性能好、肉用体型佳,杂种优势明显,可作为理想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0.
在高寒农区放牧加舍饲条件下,分别采用优良肉用无角陶赛特、特克塞尔公羊与当地藏系羊杂交,利用杂交优势进行羔羊肉生产.陶藏F1和特藏F1羔羊平均初生重分别为3.40㎏和3.35㎏,3月龄重分别为11.45㎏和12.32㎏,6月龄断奶重分别为28.24㎏和27.67㎏,6月龄羯羊胴体重分别为14.65㎏和14.24㎏,屠宰率分别为51.34%和51.1%,,净肉率分别为76.45%和76.27%,两品种肉羊与当地藏系羊杂一代羔羊的肉用生产性能显著高于藏系羔羊(P<0.01),在生产或育种方面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新疆多浪羊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多浪羊是新疆地方优良肉用羊品种之一。多年来,由于人为选择的削弱,混养串配,缺乏应有的本品种选育和保种措施,多浪羊存栏数量增长缓慢。另外,从国内外引进的肉用羊品种越来越多,杂交串配愈采愈严重,致使多浪羊的品种特征、特性混杂和退化。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多浪羊遗传资源保护体系,把保种与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开创多浪羊品种资源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波尔山羊改良板角山羊杂交一代羊的生长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波尔山羊(Boer)对本地板角山羊进行杂交改良,杂交一代公羊的初生、2月龄、4月龄、6月龄、8月龄、10月龄、周岁、成年的体重比同龄板角公羊分别提高了50.00%-91.41%,差异均权显著(P<0.01),出生至10月龄日增重达134g,是本地同龄板角公羊的1.95倍。杂交一代母羊的各发育阶段的体重比同龄板角母羊分别提高了50.、74%-80.12%,差异也均权显著(P<0.01),出生至8月龄日增重达123g,是同龄本地板角母羊的1.80倍。杂交一代公、母羊体尺分别高于同龄本地公、母羊,其中胸围尤其明显。由此可见,杂交一代羊生长发育效果显著提高,6月龄便可达到出栏屠宰体重,大大缩短了饲养期,节约了人工及草料,且极易饲养。因此建立以杂交利用为中心的波尔山羊杂交繁育体系是提高肉羊生产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退耕还草、草畜结合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3.
无角道赛特羊和特克塞尔羊与藏系羊杂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寒农区放牧加舍饲条件下,分别采用优良肉用无角道赛特、特克塞尔公羊与当地藏系羊杂交,利用杂交优势进行羔羊肉生产。道藏 F1和特藏 F1羔羊平均初生重分别为3.40 kg 和3.35 kg,3月龄重分别为11.45 kg 和12.32 kg,6月龄断奶重分别为28.24 kg 和27.67kg,6月龄羯羊胴体重分别为14.65 kg 和14.24kg,屠宰率分别为51.34%和51.1%,净肉率分别为76.45%和76.27%。两品种肉羊与当地藏系羊杂一代羔羊的肉用生产性能显著高于藏系羔羊(P<0.01)。  相似文献   

14.
在喀什地区以地方优良肉羊品种多浪羊为父本,塔什库尔干羊(下面简称塔羊)为母本,进行杂交试验。结果表明:半舍饲的粗放饲养管理的条件下,杂交一代早期生长发育、产肉性能均高于塔羊,在当地的放牧适应性、耐粗饲、抗病力优于多浪羔羊。初步认为多浪羊是开展肉羊生产品种中较理想的父本品种。  相似文献   

15.
利用陶赛特种公羊,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对本地四个绵羊品种进行杂交改良,测定了陶赛特杂一代羊初生、3月龄、6月龄1、2月龄体重,并与当地山谷型藏系羊进行了对比,分别提高了0.7,9.51,12.5,9.9kg,杂一代羊表现出了较强的杂种优势,尤其是与寒藏一代的杂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阜康市本地土种羊的生产性能,用世界优良肉用绵羊品种——萨福克羊进行改良。对萨福克羊与本地羊杂交一代的生长发育、产肉性能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杂一代羔羊体格粗壮,具有明显的父本肉用体型特征,胸深宽,肋骨较开张,背宽,后躯较丰满,生长快,毛色混杂等特点。杂一代增重效果明显高于当地土种羔羊(P<0.01),而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其中试验组F1的初生重比对照组F1高39.80%,断奶重比对照组高65.70%,10月龄体重比对照组F1高出50.66%,胴体重比对照组高6.70 kg。说明阜康市可以充分利用这种杂交优势,改良当地绵羊品种生产性能,发展规模化、产业化肉羊生产,推广羔羊育肥,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选择40头体况相近的修水黑山羊母羊,分组与金堂黑山羊进行杂交改良,结果显示,杂交一代初生重、1月龄、3月龄和12月龄体重分别提高28.6%、30.1%、32.64%和31.12%,表明金堂黑山羊改良修水黑山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陶赛特羊与藏系羊杂交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高寒牧区天然草地的放牧条件下,采用优良肉用品种陶赛特公羊与当地藏系羊杂交,利用杂交优势进行羔羊肉生产。杂交一代羔羊平均初生重3.12kg,月龄重10.89kg,4月龄继奶重27.14kg,4月龄羯羔胴体重12.52kg,屠宰率46.14%,净肉率74.36%,羔羊的肉用生产性能显著高于当地藏系羔羊,在高寒牧区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利用陶赛特种公羊,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对本地4个绵羊品种进行杂交改良,测定了陶赛特杂一代羊初生、3月龄、6月龄、12月龄体重,并与当地山谷型藏羚羊进行了对比,分别提高了0.7、9.51、12.5和9.9 kg,杂一代羊表现了较强的杂种优势,尤其是与寒藏一代的杂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巴尔楚克羊生长发育和肉用性能,笔者主要对喀什地区饲养的巴尔楚克羊1~2岁龄母羊进行体重、体尺测定。另对巴尔楚克羊1~2岁龄公羊进行屠宰测定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2岁龄母羊平均体重,体高,体长,胸围分别为50.35kg、68.65cm、83.00cm、92.68cm。屠宰率、净肉率、眼肌面积分别为51.61%、42.9%、14.34cm2。将本次测定结果与我区优良地方品种多浪羊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巴尔楚克羊的体尺与屠宰测定数据与多浪羊的体尺与屠宰测定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