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口胭脂鱼 (Ictiobuscyprinellus )又名巨口牛胭鱼 ,俗称美国鲫鱼 ,原产于北美洲。 1 993年我国从美国引进并试养成功。上海市嘉定区于1 997年从浙江省引进该鱼的苗种 ,当年就养成商品鱼。 2 0 0 1年和 2 0 0 2年嘉定区望新水产良种场进行人工繁殖试验获得成功 ,分别获得鱼苗 2 4 0万尾和 92 5万尾。现将其人工繁殖技术介绍如下。一、亲鱼的培育1 .亲鱼的选择亲鱼主要从养成的商品鱼中挑选 ,选择个体大、无伤、无病、体质健壮的成鱼 ,放在专用塘中进行培育。繁殖用的亲鱼再从亲鱼培育池中挑选 ,年龄要求在 3龄以上 ,体…  相似文献   

2.
长江野生长吻鮠人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峰 《内陆水产》2003,28(2):18-19
长吻鱼危,主要分布在长江干流,是我国特有的名贵淡水经济鱼类。长吻鱼危肉质腴美,营养丰富,历来被视为鱼中珍品,特别是它那硕大厚实的鳔干制成的“鱼肚”,更是享誉海内外。扬中地处长江中游,采集天然野生长吻鱼危亲本较为方便。1998年江苏省扬中市水产技术研究所开始野生长吻鱼危人工繁殖试验,经过几年的研究,已掌握了一套野生长吻鱼危人工繁殖技术。1亲鱼亲鱼来源每年4月下旬至5月是长吻鱼危繁殖的季节,我们一方面派车直接从附近渔船上选购成熟亲鱼;另外从市场上选购一些比较满意的亲鱼。亲鱼选择作为催产亲鱼要求体质较好、未受伤且性腺发…  相似文献   

3.
胭脂鱼人工繁殖和鱼苗培育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胭脂鱼 (Myxocyprinusasiaticus)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鱼类 ,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近二、三十年来 ,人们对胭脂鱼的移养驯化 ,人工繁殖作了许多研究。但与四大家鱼相比 ,由于胭脂鱼种群数量小 ,繁殖习性特殊 ,其人工繁殖技术远没有四大家鱼那样成熟稳定。 2 0 0 1年 3~ 4月 ,作者对一组蓄养了 8年的胭脂鱼亲鱼开展人工繁殖和鱼苗培育试验 ,并获得成功。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材料鱼 亲鱼系由 1993年人工繁殖的鱼苗 ,在 1 8亩的池塘中专池培育而成。池塘中混养少量的叉尾鱼回和鲢、鳙、鲤、鲫 ,平时投…  相似文献   

4.
长吻鱼危俗称鱼回鱼 ,主要分布在长江干流中 ,是我国特有的名贵淡水经济鱼类。长吻鱼危属温和的肉食性鱼类 ,肉质细嫩腴美 ,营养丰富 ,历来被视为鱼中珍品 ,特别是它那硕大厚实的鳔干制成的“鱼肚” ,更是享誉海内外。扬中地处长江之中 ,采集天然野生长吻鱼危亲本较为方便 ,1 998年已在扬中市水产技术研究所开始野生长吻鱼危人工繁殖试验 ,经过几年的研究 ,现已掌握了一套野生长吻鱼危人工繁殖的技术 ,年繁长吻鱼危夏花 2 0万尾左右。野生长吻鱼危亲本由于它们亲缘关系较远 ,繁殖的后代生长快 ,抗病能力强 ,深受广大养殖单位的欢迎。1亲鱼1 …  相似文献   

5.
鄱阳湖黄颡鱼胚胎发育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颡鱼 (Pseudobagrusfulvidraco)是江西各类型水域中常见的经济鱼类。我们对鄱阳湖黄颡鱼进行了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 ,并对该鱼的胚胎发育进行了观察。本文就鄱阳湖黄颡鱼的胚胎发育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黄颡鱼亲鱼于 2 0 0 1年早春从鄱阳湖水系的江河、湖泊、水库和池塘等水体收集。选择纯种 ,体质健壮且已达性成熟的鱼作为繁殖用亲鱼专池培育。6月上旬 ,选择成熟度好的雌雄亲鱼以 1∶1配比进行催产。雌鱼催产剂量为 :LRH—A2 3~ 5 μg kg亲鱼重 +HCG80 0~ 12 0 0IU kg亲鱼重 +DOM 3~ 5mg kg亲鱼重 +催产灵 80 0~ 10 …  相似文献   

6.
繁殖前亲鱼的体质和性成熟度是人工繁殖成功与否的关键,因而对亲鱼的培育和挑选十分重要。1 亲鱼培育1.1 亲鱼来源 可由四方面获得产卵亲鱼:生殖季节盛期直接捕捞自然成熟亲鱼。(2)于生殖季节前从海里捕捞接近性成熟的亲鱼,在人工条件下暂养一段时间。(3)人工繁殖的黑绸鱼苗在水泥池或土池中直接养成亲鱼。(4)从网箱养成的黑鲷中挑选成熟亲鱼。1.2 海捕亲鱼的暂养海区捕来的亲鱼先用5~10ppm高锰酸钾溶液浸洗5~10分钟,进行体表消毒。依其外部特征区分雌雄,  相似文献   

7.
长吻鱼危 (Leiocassislongirostris)隶属鲇形目、鱼尝科、鱼危属 ,是长江水系的名贵鱼类。近些年因酷渔乱捕 ,其天然资源已严重枯竭。 1 999~ 2 0 0 0年 ,我们在地处淮河流域的江苏省三河闸管理处开展了长吻鱼危鱼种和成鱼的池塘养殖试验。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养殖池为面积 1 3 3 0m2 的长方形池塘 ,平均水深 1 5m ,底层有 2 0cm的淤层 ,水源充足 ,排灌方便。池中配 1台 0 75kW的叶轮式增氧机。鱼苗下塘前 1 0d ,用 2 0 0kg生石灰彻底清塘 ,杀死敌害生物。1 999年所用的一龄鱼种来自湖北荆州和广东顺…  相似文献   

8.
黄颡鱼人工繁殖及夏花苗培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颡鱼 (Pelteobagrusfulvidraco)隶属于鲶形目鱼尝科 ,地方名黄姑、黄腊丁 ,是我国江河湖泊中常见的经济鱼类。为适应市场的需求 ,开发其养殖 ,解决放养苗源问题 ,我们在1 999年开展初繁试验的基础上 ,于 2 0 0 0年 6至 8月 ,在本区蔡潭湖渔场和幸福水库鱼苗场再次开展了黄颡鱼的人工繁殖和“夏花”培育试验 ,获得成功。得鱼苗 995 40尾 ,培育“夏花”82 970尾。1 试验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场条件 :蔡潭湖和幸福水库两试验场 ,分别位于境内“1 0 6”国道北面和东面约3km处的湖泊东岸和水库坝下。两场鱼苗繁殖设备…  相似文献   

9.
为摸索出适宜养鱼专业户操作的红鱼人工繁殖、养殖一条龙的生产模式,我们在滁州市曲亭进行试验、示范获成功,共催产极鱼9组,催产率66.67%,受精率巧.l%,培育喂鱼夏花1.24万尾,成活率612%,转入池塘养殖,第二年3月规格达450-900克/尾。一、亲鱼的选择和培育及每亲鱼来源于城西水库,在繁殖季节在水库中捕获一尾重3.5公斤的雌鱼及几尾雄鱼,当即实施人工授精,将受精卵带回实施人工孵化,得到少量鱼苗培育而成,繁殖用级亲鱼宜搭养在成鱼或鱼种池中,以保证性腺较为成熟,当年繁殖的鳅鱼第二年已可用于繁殖,但以3—4龄,体重1…  相似文献   

10.
长吻鮠的网箱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会涛 《淡水渔业》2000,30(12):24-25
长吻鱼危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 ,深受消费者喜爱 ,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1998~ 1999年度 ,我场在水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大力协助下 ,成功地进行了长吻鱼危的人工试养工作 ,现将其养殖情况介绍如下 :1998年 5月 13日 ,我场从外地运回规格为 2 5~ 3 0cm的长吻鱼危鱼苗 4 0 0 0尾 ,由于长吻鱼危苗种的规格小 ,体质弱 ,不宜进入网箱养殖 ,故决定先放入水泥池中进行强化培育 ,长到一定规格后 ,再放入网箱中进行养殖。1 水泥池强化培育 :1 1 水泥池的规格和要求 :我场的水泥池规格为 10m× 6m× 1 5m。池的转角都抹成圆弧 ,进排水方便 ,且…  相似文献   

11.
长吻鮠属鲶形目,鲿科、鮠属,俗名江团。在我省人工繁殖时间为5月下旬至6月下旬,当年鱼种生长时间短、规格小,这给当年鱼种越冬和来年成鱼上市带来一定困难。同时,在长吻鮠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技术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为此,我们决定利用火电厂余热水,对长吻鮠亲鱼进行冬季培育,提早繁殖,同时在长吻能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方面作进一步探索。经过两年实践,我们成功地将长吻鮠繁殖时间提早1个月到1个半月,苗种平均成活率2002年为45%,2003年达94%,并在长吻鮠鱼病防治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及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锦鲤的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河口水库渔场2015年4月引进锦鲤进行试验研究,取得较成功的经验。本文总结了锦鲤鱼培育、人工繁殖、鱼苗培育、成鱼养殖等各个环节养殖技术,重点介绍了强化亲鱼培育、肥水下塘、水质调控、日常管理、病害防治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1996年5月上旬,进行了长吻的人工繁殖试验。采用高效鱼类催产合剂3号(该药是宁波市激素制品厂的新产品)它是由马来酸地欧酮(DOM)和鲑鱼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SGnRH-A)组成。关于该药在长吻脆的人工繁殖中效果还未见报道。现将我们在试验中得到有关技术方面的经验报告如下。三材料和方法1.1材料催产用的长吻亲鱼,是1996年2月2日在广东省顺德市乐从镇平步村培德水产养殖场采购的。培德场是从四川省水产研究所购进人工繁殖的长吻跟寸片,经四年精心培育而成的长吻亲鱼。雄鱼体重3.5-50公斤;雌鱼体重2.5-4.0公斤。…  相似文献   

14.
目前繁殖鱼苗用的亲鱼,主要是来自江河、湖泊,水库。但在亲鱼的运输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1)运输成活率低。(2)运输中的缺氧对亲鱼的生理影响和鱼体的损伤,当年多不能用于催情产卵。(3)运输量少,费力大,成本高。因此,寻求运输亲鱼的新方法,便成为家鱼人工繁殖中需要解决的新课题。从1965年起,我们与生产单位协作,开展了用巴比妥类药物进行麻醉运鱼的试验研究,通过多次运鱼的生产实践,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在长吻(鱼危)的人工繁殖和鱼苗培育过程中,对成鱼的活动、取食、御敌及繁殖行为和幼鱼的栖息、取食行为作了观察,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幼鱼培育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东北地区黄颡鱼人工繁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颡鱼 (Pelteobagrusfulvidraco)在东北地方名嘎牙子 ,在我国北方的江河、水库、湖泊中都有自然群体生存 ,它以其肉质细嫩 ,无肌间刺 ,味道鲜美而深受东北地区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吉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经多方考察 ,与前郭县余热鱼苗繁殖场联合建设了省名特优鱼类繁育基地 ,并于 2 0 0 2年 5月至 6月开展黄颡鱼规模人工繁殖试验 ,当年催产黄颡亲鱼 3739组 ,获得鱼苗 192 5万尾 ,销售乌仔 10 3万尾。其繁殖方法及主要技术经验小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自然条件与设备吉林省名特优鱼类繁育基地位于松原市前郭尔罗…  相似文献   

17.
斑鳠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斑 (Mystusguttatus)属鲶形目 ,鱼尝科 , 属 ,俗称西江鱼甘、白须鱼甘 ,主要分布于珠江水系的西江、北江 ,是江河中大型名贵鱼类。其肉质嫩滑、肉味鲜美 ,是上等“河鲜” ,深受粤、港、澳食家青睐 ,与鳜鱼、卷口鱼、鲈鱼一起被誉为西江四大名鱼。斑人工繁殖技术难度大 ,生产操作要求高 ,我公司经过几年研究 ,从 1997年起连续四年成功生产繁殖出鱼苗。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亲鱼培育1 1 1 亲鱼选留 亲鱼应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年龄 4冬龄以上、体重 3公斤以上的个体 ,雌雄比例按 1∶1进行蓄养 ,…  相似文献   

18.
长吻鮠内塘人工繁殖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池塘中从长吻鲍的鱼苗育至性成熟4~5龄亲鱼、人工繁殖以及鱼苗培育等方面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双斑东方 (Takifugubimaculatus)是近海暖温性底层鱼类。近年来 ,作为海水鱼类养殖新品种 ,生产发展较快 ,其苗种已供不应求。笔者自2 0 0 0年起在宁海县双斑东方人工繁殖的研究 ,课题历时三年 ,突破了人工繁殖技术关 ,还在工厂化育苗方面取得了成功。三年来 ,育出鱼苗 1 5 5万尾 (其中 :2 0 0 0年 1 5万尾 ,2 0 0 1年 65万尾 ,2 0 0 2年 75万尾 )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现将试验情况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   1 .亲鱼来源   2 0 0 0年和 2 0 0 1年繁殖用的亲鱼全部采捕自三门湾和象山港海区 ,2 0 0 2年繁殖用的…  相似文献   

20.
邬勇杰 《内陆水产》2003,28(6):31-31
我所于1998年从广东引进长吻鱼危亲鱼,开展了该鱼的人工繁殖试验。由于长吻鱼危的精巢是呈扁带状,多树枝状分叉,催产后仍很难挤出精液。四川省水科所的做法是杀雄鱼采精液,然后进行人工授精。但这种方案对于我们初步试验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雌雄鱼发情的时间很难控制同步,而且在人工授精过程中需要杀鱼取出精巢,且将精巢研碎,时间上十分仓促,造成受精率低下。于是我们考虑使用鱼类精子的保存方法以解决此问题,并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因长吻鱼危亲鱼价格昂贵,数量又有限,我们先选择了低值的鲤鱼做前期试验,对其精子的低温保存进行了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