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竹林扩张遥感监测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为解决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林扩张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矛盾日益尖锐的问题,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监测该自然保护区在1985年,1991年,2003年3个时期毛竹林的面积及其变化。结果显示,区内毛竹林面积以平均4.47 hm.a-1的增长速度迅速扩张,并有继续快速蔓延的趋势,严重蚕食了周围原始植被(特别是阔叶林分),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该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及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认为毛竹林迅速扩张的原因主要是人为干扰极少,毛竹林盖度大(>79%),林下其他植被更新难等。最后提出了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建议。图2表1参8  相似文献   

2.
经营强度对毛竹林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由天然针阔混交林或天然阔叶林经过人为改造和抚育转变成的4类毛竹林(即成林原因相同的4种林型—强度干扰下的毛竹纯林,较强干扰下的竹杉混交林,较弱干扰下的竹阔混交林,弱度干扰下的竹杉阔混交林)的层次结构、物种组成、物种丰富度、α多样性及群落相似性经营强度对毛竹林植物多样性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这4种人工毛竹林随着经营强度的加大,层次结构逐渐简单化,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迅速下降,且物种组成发生显著变化。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生物多样性总体也呈下降趋势,但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生物多样性竹阔混交林类型反倒略高于经营强度最弱的竹杉阔混交林类型。而且不同经营强度下所形成的这4种类型毛竹林的群落相似性也随着经营强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中毛竹纯林与其他3类的相似性最低。  相似文献   

3.
不同经营措施桉树林下灌木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经营措施桉树林下灌木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经营措施对桉树林下灌木多样性影响显著。粗放经营桉树林下灌木层物种丰富度、Simpson生物多样性指数和生产力分别是对照黑荆林(CK)的59.1%、79.76%、70.3%;一般经营为CK的90.9%、98.81%、89.2%;中等集约经营为CK的77.3%、85.71%、81.1%;高度集约经营的措施可以有效缓解物种丰富度、Simposon多样性指数和生产力下降,其值分别为CK的90.9%、97.62%和94.6%。采用抚育和施肥结合的高度集约经营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桉树人工林林下灌木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2013年7月份,采用干漏斗法对浙西南山区3种不同经营强度下的毛竹林(粗放经营毛竹林、笋竹两用林和笋用林)的土壤动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随着毛竹林经营强度的增大,各功能种团土壤动物类群数、个体数明显下降;粗放经营的毛竹林和笋竹两用林土壤动物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较高,毛竹笋用林相对较低,优势度指数在各经营强度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粗放经营毛竹林相比,集约经营的毛竹笋用林地土壤密度增大,土壤有机质和全N质量分数降低。弹尾目、蜱螨目等主要优势类群,个体数与土壤密度呈负相关,与土壤p H值、有机质及全N质量分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通过最大似然分类法从不同时期陆地资源卫星Landsat-5 TM影像中提取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林信息,利用变化幅度和动态度2个指标对浙江省安吉县近30 a毛竹林面积时空动态特征进行了监测、评价与分析,并初步估算了各时期竹林地上总碳储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①各个时期影像分类总体精度和毛竹林信息提取的精度比较好,其中总体分类精度都在85%以上,而毛竹林Kappa系数为0.80~0.95。遥感估算的毛竹林面积与森林资源清查结果相吻合,两者决定系数(R2)达到0.981;②1986-2008年期间,除昆铜乡毛竹林面积呈负增长外(变化幅度为-8.49%),其他各乡镇的毛竹林面积呈上升趋势,变化幅度为14%~86%,以孝丰镇增长幅度最大,天荒坪镇增长幅度最小;③针叶林、阔叶林以及农业用地的变化对毛竹林总面积增加的贡献最大;④根据毛竹林动态监测结果和毛竹林地上碳密度(20.297 Mg.hm-2)估算得到1986,1991,1998,2004和2008年5个时期安吉县竹林地上碳储总量分别为1.106,1.213,1.327,1.413和1.466 Tg,呈逐渐增加趋势。图2表4参31  相似文献   

6.
对低产毛竹林采取不同抚育经营措施,研究其改造低产毛竹林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深翻施肥能极显著增加低产毛竹林立竹株数、胸径生长量、竹林均匀度、整齐度等,林分结构也得以快速改善,达到笋竹两用林丰产结构指标;越是集约经营,改善毛竹林分结构越快越好。  相似文献   

7.
天目山皆伐毛竹林自然更新群落类型与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是中国亚热带区域近30 a来不断扩展的森林群落类型之一,物种多样性单一、生态功能不强。近年来,毛竹林蔓延和入侵越来越严重,已威胁到竹林周边植被,势必要进行更新改造。本研究旨在探讨毛竹纯林皆伐后自然更新形成群落类型、生物多样性特点和影响因素。  方法  基于天目山毛竹林皆伐自然更新后形成的次生群落的监测数据,利用TWINSPAN分析方法对自然更新群落进行了分类,比较了不同群落之间α多样性之间的差异性,用冗余分析法分析环境因素的影响。  结果  毛竹林皆伐后自然更新群落物种和类型多样,可分成11个不同的群落,不同群落之间α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冗余分析发现:在海拔、坡向、坡度3个地形因子中海拔是决定自然更新群落木本层以及草本层α多样性大小的主要因子,且与其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  结论  揭示了毛竹林皆伐后演替初期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分布格局,为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内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图3表3参38  相似文献   

8.
毛竹向杉木林扩张后的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戴云山自然保护区毛竹向杉木林扩张过程中形成的3种林分:毛竹林、毛竹杉木混交林、杉木林为对象,研究毛竹扩张对立竹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毛竹杉木混交林中立竹高度>9 m以及胸径>9 cm的立竹比例显著高于毛竹林中的比例,混交林中毛竹通过增大立竹高度和立竹胸径获得更多的养分和光照等资源,从而促进毛竹的快速生长以及扩张。毛竹向杉木林扩张过程中,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数量呈增加趋势,当杉木林完全演替为毛竹林后,物种数量显著增加。毛竹扩张对灌木层物种分布均匀度无明显影响,但会增加草本层物种分布均匀度。研究结果可为毛竹林扩张控制的人工干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海南岛是我国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极为丰富的热带地区,但因环境的破坏、生物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和外来物种的入侵等原因,使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主要体现在:热带雨林及其它天然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森林植被覆盖面积减少;物种数量总体减少,濒危物种日益增多;大量当地农作物及其生物资源种质不断丧失;外来物种入侵严重;环境污染;生物资源过度开发等。应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强对海南岛生物多样性保护。  相似文献   

10.
杉木林采伐迹地不炼山营造毛竹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杉木林采伐迹地采取炼山与不炼山二种造林方式营造毛竹林,对林分生长、土壤肥力及林分物种多样性的对比试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8年生毛竹林不炼山与炼山比林分生长稍好,土壤肥力有所改善,而且提高了林分物种多样性。在杉木采伐迹地不炼山营造毛竹是一种较好的造林方式,不仅可提高林分生长,而且有显著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可以在南方林区适宜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计划烧除对思茅松天然林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云南省景谷县思茅松天然林的群落结构、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等特征的分析,揭示计划烧除对云思茅松天然林的影响,以期对其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计划烧除显著影响到思茅松天然林各群落层次的物种组成,计划烧除后乔木层物种丰富度由42种减少为24种,灌木层物种丰富度没有显著变化,但物种组成发生显著变化,草本层物种丰富度由23种增加到35种,计划烧除后紫茎泽兰重要值降低,蕨菜重要值明显增加。计划烧除显著降低了思茅松天然林的物种丰富度,物种随面积增长受到显著影响,物种累积率下降,思茅松天然林的Shannon-Wiener指数降低,Pielou指数增加。计划烧除显著提高了小径级乔木物种多度。  相似文献   

12.
黎录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3234-3237
运用植物群落学研究方法,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华中樱群落的组成及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华中樱群落共有维管植物210种,隶属于89科145属;种—面积曲线说明华中樱群落的最小群样面积为1 100 m2,当取样面积为1 700 m2时物种数趋于饱和;种—多度格局及Raunkiaer频度定律分析均表明,该群落优势种与散生种较多,物种的个体数少及出现频率低。群落层次结构简单,多分布于次生林中或成熟林的边缘地带,各样地的群落种类组成差异较明显。乔木层主要物种为华中樱、毛竹、甜槠、拟赤杨、杉木等,其重要值分别为32.61%、11.87%、10.48%、9.35%和7.66%;灌木层主要物种为阔叶箬竹、格药柃、檵木、细齿叶柃等,重要值分别为13.44%、11.28%、8.23%和6.93%;层间植物较为丰富,草本层植物较少。  相似文献   

13.
小兴安岭过伐天然林结构特点及经营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标准地调查,对小兴安岭过伐天然林与原始阔叶红松林在树种组成、结构特点、生物多样性、建群种红松的数量、径级分布规律及演替趋势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小兴安岭过伐天然林与原始阔叶红松林的林分结构特点,并提出了小兴安岭过伐林的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14.
川西亚高山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对川西亚高山6种典型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各类型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表现为常绿、落叶阔叶林>云杉冷杉混交林、云杉白桦混交林、冷杉糙皮桦林>冷杉纯林;②在海拔800~3150m范围内,各类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③植物生长型与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关系表现为灌木层与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相近且明显高于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则表现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的规律;④从群落起源看,人工林群落上层结构比天然林群落简单,且人工林群落中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层次;⑤人工林群落高位芽植物明显少于天然林群落,地下芽植物和一年生草本植物则高于天然林群落;在天然林群落中高位芽植物在生活型谱中占绝对优势;⑥在森林经营中,应根据生境特点调控亚高山森林群落结构,丰富物种多样性,促进群落结构优化;同时,减少对天然林群落的人为扰动,保护生物多样性,从而充分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5.
新西兰辐射松人工林产业发展经验值得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辐射松Pinus radiata自19世纪从美国引入新西兰后,经过新西兰人的不懈努力,如今已形成了育种、经营、加工等完整的产业化体系,为世界人工林产业的发展树立了榜样.重点介绍了新西兰辐射松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主要经验以及新西兰辐射松集约经营和加工利用方面的主要做法.我国应借鉴新西兰的经验,大力发展人工林产业,以保护天然林,提高林业产业效益.参6  相似文献   

16.
Strong DR 《Science (New York, N.Y.)》1974,185(4156):1064-1066
The number of cacao insect pests is described by a species-area curve. Either annual cacao productivity or area in cultivation of the crop predicts the number of associated insect pest species, when the world's cacao-producing regions are compared. Analysis of covariance does not discriminate different species-area regressions for native as opposed to nonnative cacao-producing regions; the numbers of insect pest species per unit area of cacao in regions of long-standing cultivation do not exceed the numbers in regions of recent introduction. This demonstrates that the number of cacao insect pest species rises rapidly to an asymptote set by the area in cultivation in each region.  相似文献   

17.
Pine plantation management did not initially convert natural forests to monocultures; rather it increased plant species richness and diversity. During a 5-year study of two natural watersheds in Florida that were converted to plantations, woody species diminished, but herbaceous species increased. Number of plant species on permanent transects and plots increased. Diversity of cover, frequency, and biomass did not diminish or else increased after harvest.  相似文献   

18.
突脉青冈天然林物种多样性及其多度的Weibull分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运用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方法对福建省宁德市支提山突脉青冈天然林的物种数量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值均较大,群落结构复杂,物种丰富,群落物种多度分布符合Weibull分布。研究结果为保护该地域森林植被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戎晓红  张文秀  刘自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539-1540,1542
选取雨城区4个乡镇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就农户对退耕还林的认可、管护、期望及退耕还林对农户经济收入的影响等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退耕还林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政策宣传不足,退耕后缺乏管护和技术支持及农户增收缓慢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长白山次生针阔混交林乔木多样性维持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温带森林的生物多样性形成和维持机制仍处于理论探讨阶段。本文利用单物种-面积关系模型,检验了样地 中21 种木本植物对局域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树种对邻域多样性格局影响存在差异,在0 ~ 50 m 空间尺度上白桦、水曲柳、长白落叶松、怀槐、鱼鳞松、红松、青杨、山杨、臭松、紫椴、春榆、色木槭、青楷槭和花楷槭 表现为多样性促进种;枫桦和假色槭表现为多样性抑制种;黄檗和蒙古栎在绝大多数空间尺度上表现为中性种;裂 叶榆和糠椴在部分空间尺度上抑制了局域群落多样性。2)在0 ~50 m 空间尺度上,多样性促进种比例明显高于中 性种和抑制种,并且促进种比例随着空间尺度增加而下降,具有明显的尺度依赖性;在所有研究尺度上抑制种和中 性种比例始终维持在20%左右。因此,生物多样性促进种在群落多样性格局组建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研究结果进 一步验证了生态位理论在温带森林群落多样性维持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中性种所代表的随机过程在群落组建 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