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小麦机条播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水稻秸秆全量还田能避免因稻草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途径。该文重点介绍水稻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下的小麦机条播高产栽培技术,以及水稻秸秆切碎、机械还田及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田间管理措施,以期为水稻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小麦机条播麦区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与水稻机插秧集成技术,包括秸秆切碎、撒施基肥、放水泡田、还田作业、机插作业等内容,以期促进该技术的推广,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3.
邓建平 《农家致富》2009,(15):47-47
一、主要方式 在小麦机械化收获后,将麦秸全量还田.上水泡田后浅水旋耕整平.再进行播栽水稻的一种技术体系,集秸秆还田、免(少)耕、抛秧、机插、直播等于一体.具有多重优势。主要有3种方式:(1)将切碎的麦秸全量还田.浅旋耕后机插。(2)将切碎的麦秸全量还田,浅旋耕抛秧。(3)将切碎的麦秸全量还田。浅旋耕后直播。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的分析,针对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与小麦机播集成技术,提出了适 合当地的稻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集成技术路线,探索适合当地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的长效发展机制,改善 现有稻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集成技术路线,优化当地农业循环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5.
我市自1990年以来,由于农村燃料结构、饲料结构与肥料结构的改变,以及农业机械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每年稻麦两熟秸秆还田面积已逐渐发展到35万亩左右.秸秆还田方法有部分还田与全量还田、直接还田与速腐还田、当季还田与堆放后下季还田等.为明确秸秆不同还田方法对稻麦的增产效果,1997~1999年在我站试验基地进行了秸秆还田定位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是以机械方式将田间农作物秸秆直接粉碎并抛洒地表,增施氮素肥料,随即耕翻入土,使之腐烂分解,从而培肥地力,实现农业增产增收。机械化秸秆还田是当今世界上普遍重视的一项培肥地力的措施,在杜绝秸秆焚烧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的同时,还可以改善土壤物  相似文献   

7.
施赞红 《农家致富》2009,(18):46-46
一、秸秆全量机械化还田 江苏省苏州市将秸秆全量机械化还田作为秸秆综合利用的重点,在抓秸秆机械化还田过程中,重点解决机械配套和建立农机专业化服务组织。将手拖耕翻改为中拖耕翻、中拖配套的小犁刀旋耕机改为大犁刀旋耕机,在耕翻上水后用中拖配套秸秆翻埋机进行水耙压草,提高秸秆翻埋效果。  相似文献   

8.
一、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 1、秸秆还田方式 方式一:人工摘玉米穗-机械切碎秸秆抛撒还田 方式二:玉米收获机摘穗并切碎秸秆抛撒还田 方式三:人工摘玉米穗-秸秆青贮收获(一旋耕灭茬)  相似文献   

9.
李德智 《北京农业》2005,(11):35-36
新型免耕播种机为了解决秸秆聚积阻塞难题,确保免耕播种机顺利播种,天津市蓟县农机推广站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试制成功了既具有秸秆切碎功能,又能一次完成秸秆处理、破茬松土、化肥深施、玉米播种、覆盖镇压等作业工序的新型玉米免耕播种机。它的突出特点是:在保持玉米免耕播种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秸秆切碎功能。可在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实现直接播种。不仅提高了功能、降低了成本,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解决了秸秆聚积难题,实现秸秆覆盖还田,杜绝了秸秆焚烧,是对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的一项创新。目前该机已开始小批量生产。小麦免耕播种…  相似文献   

10.
1.新型播种机 蓟县农机推广站试制成功了既具有秸秆切碎功能,又能一次完成秸秆处理、破茬松土、化肥深施、玉米播种、覆盖镇压等作业工序的新型玉米免耕播种机。它的突出特点是:在保持玉米免耕播种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秸秆切碎功能。可在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实现直接播种.不仅提高了功能、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机械化还田是水稻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实践表明,早稻秸秆适合机械化全量还田利用,晚稻秸秆由于草量大、韧性强、腐解难,可以部分还田。1.大中型拖拉机稻草还田作业①使用半喂入收割机机械收割水稻、切碎稻草。要求收割后稻草切碎长度5~10厘米、留茬高度≤10厘米,切碎质量直接影响秸秆还田质量,为此切碎刀片要齐全、锋利。②匀草。收割作业时,收割机无抛撒装置或抛撒质量不高,可以人工匀草。③犁耕、秸秆还田作业。选用大中型拖拉机(55千瓦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水稻秸秆全量还田的可行性,2011年开展了水稻秸秆全量简易还田技术试验。结果表明,秸秆全量还田后,小麦出苗早,苗数足,生长稳健,同时抑制杂草生长,减轻杂草为害。在技术环节上,应重点抓好小麦套种,在水稻收割后1~3d进行,播种时应注意田间土壤墒情和天气变化情况,对水稻切碎秸秆抛撒均匀,注意田角四周适当补种。  相似文献   

13.
一、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的内涵 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就是运用秸秆还田机、青饲收获机、铡草机及其他秸秆加工处理机械设备和技术手段,使农作物秸秆转化为肥料、饲料等,实现农作物秸秆的科学利用.  相似文献   

14.
不同稻作方式下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技术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大区试验、示范表明:(1)在太湖地区,实施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后进行旱撒播和旱条播是可行的,且对水稻有增产效果;(2)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后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通透性和保水能力,本试验条件下实施秸秆全量还田与对照相比,土壤容重低12%,总孔隙度增5.73%;(3)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后旱直播水稻的关键技术环节要抓好切碎还田、适期早播、适量匀播、间歇灌溉和化学除草.  相似文献   

15.
唐瑞森 《农家致富》2013,(18):46-46
稻秸秆全量还田是用加装切碎装置的联合收割机收割秸秆以后,再用与大中型拖拉机相配套的高性能秸秆还田埋茬耕整机一次性完成作业,实现农业生物技术与农机工程和农艺措施配套相结合的一项综合  相似文献   

16.
《新农业》2017,(12)
<正>水稻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项目针对水稻秸秆综合利用模式(五化:肥料化、饲料化、原料化、基料化和燃料化)是优势最明显的,秸秆就地利用省去搂草、打包、运输、加工、再运输等环节。秸秆全量还田后,到底对水稻机械化作业产生什么影响,对水稻生长产生什么变化,通过秸秆100%还田,200%还田(极限试验)和秸秆焚烧处理的三种条件对比,分析秸秆全量还田后作业影响及土壤理化性变化及最终测  相似文献   

17.
1.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是指将农作物秸秆(含水量为65%~75%)在田间用机械实施耙切耕翻等作业。秸秆还田把作物秸秆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肥料,实现了农作物秸秆的科学利用。秸秆还田后,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相似文献   

18.
《现代农业科技》2015,(18):262-263
分析小麦秸秆还田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为小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周海  唐志平 《农家致富》2012,(16):46-47
水稻秸秆是重要的有机肥源之一,秸秆直接还田是秸秆不经腐熟直接施入土中作肥料的一项技术。作物秸秆直接还田作肥料,可以将作物吸收的大部分营养元素,尤其是钾、钙、镁和部分微量元素归还给土壤,对提高土壤肥力起着积极的作用。稻草覆盖全量还田重点技术环节主要包括覆草还田和大田管理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开展水稻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试验,研究其对秸秆干物质失重率和水稻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配合施用液体秸秆发酵剂,秸秆干物质失重率为79%,比未喷施液体秸秆发酵剂的对照高18%;水稻产量较常规栽培对照显著增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