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是世界上旱区面积较大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干旱和水土流失导致旱区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民群众生活处于贫困状态。集水农业通过解决旱区生态经济系统中的脆弱环节-水的问题,来促进旱区整个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有效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我国的集水农业目前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但实践证明,发展集水农业是解决山区干旱和防治水土流失的有效途径,也是发展旱区  相似文献   

2.
生态旅游休闲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而水土流失是农业生态环境最突出的问题,要怎样解决发展与环境、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湖南省辉耀生态科技园对此进行了实践与探索,以期进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3.
通过福建省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阐明山地水土流失治理与循环农业开发有效结合的协同性,并以长汀县、宁化县、平和县等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县为例提出提升建议。结果表明:1)进行山地植被恢复,可推广"乔-灌-草"立体覆盖种植;2)山区开展生态养殖,可采用"林-草-牧-肥"优化耦合模式,有利于农牧结合优势的充分发挥;3)应用固液分离收集处理猪粪技术,生产果树专用肥,COD累积去除率达99.8%;4)长汀县79.94%耕地适宜烟稻轮作,并可循环利用秸秆培肥地力;5)紫色土壤区的山地适宜发展"草-牧-沼-油茶"生产模式。提出的提升建议:水土流失治理要实施系统工程,水土保持应与循环农业发展紧密结合,促进双赢互利发展;要健全政策机制,鼓励更多企业、个人投入山地水土流失治理与循环农业综合开发之中,以取得经济、社会与生态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4.
基于略阳县水土流失发展现状及趋势,根据水土保持区划原则及分区依据,将略阳县划分成4个水土流失防治分区。针对分区水土流失特点,提出防治措施布局:西北部山地轻度水蚀综合治理区以小流域为单元,结合粮食生产、特色生态产品生产、秦蜀古道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县城周边景观建设,进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东北部山地微度水蚀水源涵养区以涵养水源、保护土壤为目标,采取封山育林措施,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增强森林水源涵养能力,促进植被自然恢复;西南部山地轻度水蚀预防保护区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改善和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东南部山地轻度水蚀生态修复区以加强矿产资源类生产建设项目监督管理及矿区生态修复为主,促进区域水土流失治理。  相似文献   

5.
干旱缺水与水土流失并存是制约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二大瓶颈因子,也是导致该区生态脆弱的根本原因。这一问题不仅是国家关注的重点,也是科学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长期以来,由于水土流失与干旱缺水互为矛盾,甚至互为因果,很难同时实现这二大问题的同步解决。我们在20世纪末曾提出“以降雨径流调控与利用”为主要手段,通过山地降雨径流的调控消除水土流失动力,通过现代农业节水技术实现有限径流的高效利用,从而同步解决上述二大难题的构想,并进行了多年探索与实践,系统地研究了人工汇集雨水利用技术及雨水高效集蓄利用技术,并在生产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山地栽植槟榔的水土流失问题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槟榔是海南岛东部、中部和南部山区200多万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山地栽植槟榔所引发的水土流失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除自然因素外,农民生态意识淡薄、天然林地毁坏和重种轻管的栽培方式是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为此,农业主管部门应加强生态环境知识的宣传与教育,使农民转变观念,提高生态意识;科学引导农民发展槟榔生产,加强栽培管理。  相似文献   

7.
紫色土水土流失山地土壤固结性、透水性和持水性差,土层单薄,甚至母质、母岩裸露,生态环境恶劣,严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而油茶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特点,在紫色土水土流失山地能种植,且产出的茶油品质上乘。本文结合水土保持措施,从园地建设、育苗定植、园地管理三个方面介绍紫色土水土流失山地种植油茶技术,既能治理紫色土水土流失山地,又能促进油茶生产、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浅谈种植琯溪蜜柚治理山地水土流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琯溪蜜柚属亚热带多年生常绿果树,对土壤条件适应性较广,具有速生快长、高产稳产、品质优良、经济效益好的特点,是群众喜爱种植的果树,是平和县著名的地方传统珍贵名果,它同时也是治理水土流失植物措施的很好选择.要在山地水土流失区种植琯溪蜜柚,必须做到山地水土流失区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密切结合,建立“保水、保土、保肥”的农业生态果园  相似文献   

9.
在对三峡库区自然环境及生态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类比方法估算了三峡库区农业系统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结果显示2008年三峡库区耕地CO2,CH4,N2O的排放量分别为10,7,0.5万t/a。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山地综合立体开发模式、立体生态渔业养殖模式、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模式、特色循环生态农业复合模式4种低碳农业发展模式及相应的减排对策。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安溪县针对农村薪柴奇缺,乱砍滥伐严重,山地水土流失面积大的实际问题,从开辟农村能源,解决农民生活、生产用能问题入手,有效控制破坏森林植被行为,有力推进封山育林育草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加快防治水土流失步伐,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本文介绍开辟农村能源的几种做法及生态修复的主要成效。  相似文献   

11.
王赞红 《水土保持研究》2001,8(2):88-89,156
分析了冀西北山地水土流失的现状与原因,认为造成其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是脆弱生态因子导致山地生态系统的退化.而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应依靠含有人工投入的生态重建方式.提出治理冀西北山地水土流失的有效生态重建途径是植被建设体系、径流调节体系、经济开发体系和社会行为体系.  相似文献   

12.
小兴安岭是我国东北重要的生态屏障,近年来水土流失问题逐渐凸显。在系统分析小兴安岭山地丘陵生态维护保土区的水土流失现状、水土保持现状和水土流失危害基础上,提出了该区的水土流失防治途径和水土保持技术体系,希望为该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贵州高海拔山地风电场工程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贵州高海拔山地风电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和现场调查工作实践,在分析和总结风电场工程及其水土流失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水土流失防治经验及技术.旨在为贵州高海拔山地风电场及国内其它山地风电场的水土流失控制、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泉州市山地茶园水土流失现状及主要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当前,我市山地茶园水土流失严重,已影响和制约着茶产业乃至茶产区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探索和解决山地茶园水土流失问题,重视和加强茶园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对于推进山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分析甘肃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特征,探讨了基于宏观调控、生态防护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与配套设施、梯田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甘肃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并建议今后应进一步加大投入,保障水土流失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继续搞好重点工程建设,推进区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注重产业开发,保证效益持续发挥;加大预防保护力度,强化监督管理工作等。  相似文献   

16.
兴国县水土流失治理历程与新时期重点治理方向及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时期水土流失遥感图片解译数据的文献检索与比对,分析了兴国县水土流失变化历程,指出了未来兴国县水土流失治理重点方向及策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兴国县水土流失治理历程大致分为水土流失加速阶段、缓和阶段、快速消减阶段和稳步消减阶段,与国家发展和水土流失治理大政方针休戚相关。新时期,兴国县需强化崩岗及侵蚀劣地、坡耕地与经果园地、林下裸露稀疏马尾松林地、生产建设项目场地的水土流失重点治理;提升次生山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生态服务功能,大力发展生态立体、循环农业和特色休闲农业,遏制山区二次开发利用的水土流失风险;创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信息化监管平台与决策支持系统,推动水土保持综合效益持续发展,促进山区建设美丽乡村,实现全面小康。  相似文献   

17.
几种典型生态农业模式的优点及实现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括了集约化农业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如水土资源枯竭、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污染等,简介了生态农业模式的特点和优点,总结归纳了生态农业在我国的3种模式及其成功案例,即以"食物链"原理为依据发展起来的良性循环多级利用型模式、根据生物群落演替原理发展起来的时空演替合理配置型模式、生态经济学原理指导下的系统调控型模式,提出标准化是集约化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变的关键,介绍了农业标准化系统工程及实施农业标准化的方法、步骤,并举例说明农业标准化在生态农业模式中的应用实例,如农田立体式、山地立体式和果园立体式。  相似文献   

18.
近半个世纪 ,现代化农业的大发展十分显著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使农产品日益丰富。但与此同时 ,也带来了环境、资源、生态等方面的问题。如何解决农业发展带来的问题 ,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 ,稳定持续协调地发展农业 ,同时又保护环境和生态 ,是当前农业研究的一个前沿性问题。该文针对工厂化养鳖进行了农业生产废弃物—养鳖废水及空气进行营养物的循环再利用及二氧化碳、热量再利用的研究 ,将养鳖生产中的废水用于水培蔬菜生产 ,将养鳖温室中空气用于对蔬菜的二氧化碳施肥 ,利用诸多现代化农业设施 ,实现了废水和空气的再利用 ,使农业…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农业生态环境障碍性因素主要包括土地退化、水资源水环境问题突出、区域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下降等,应采取如下综合调控措施:加强农业和农村发展规划,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水土资源,通过合理耕作和水土保持措施减少水土流失,养地培肥、增加土壤有机质,解决土地荒漠化问题;依托水利工程和灌区建设,结合农业节水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解决农业用水与生态用水矛盾问题;推广精准农业、减少面源污染,结合生态拦截型沟渠系统和人工湿地建设,加大环境容量,解决水污染问题;结合区域生态环境现状,构建起生态要素多样化、结构相对稳定、功能相对完善的复合生态系统,以提高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自我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由于矿山大规模开采,带来的水土流失问题日益突出,治理矿区水土流失,恢复和重建矿区生态,建设绿色矿山,是协调矿业发展和生态保护关系,实现矿业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探讨南方红壤花岗岩矿区水土流失治理对策,以德庆县花岗岩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矿区水土流失治理状况进行现场调查,查阅相关资料,分析矿区水土保持现状及存在的水土流失问题,提出花岗岩矿区水土流失治理需完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落实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科学合理选择植被恢复物种种类和加强水土保持监测的对策及举措,以期为南方红壤花岗岩矿区水土流失治理及生态保护修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