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鹧鸪 (石鸡 )1986年从美国引进。 1993- 1994年跌入低谷, 1996- 1997年再次升温。一般中小城市的需求旺盛。出口量很大。鹧鸪是一种集药用,食用、观赏于一体的特新品种,他以投资少、见效快,易 于饲养被广大养殖者所接受。   引进的良种鹧鸪,一般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种鸪平均年产蛋量 80- 100个,少数产蛋性能以及饲养管理条件好的可产蛋 150个。受精率和孵化率平均在 90%左右,可提供健雏 60- 80只。商品代生长快,饲养 2.5- 3个月,平均体重达 0.5- 0.6公斤,耗料比 4.0- 4.5∶ 1,经济效益显著。   一 .孵化与育雏   1.孵化…  相似文献   

2.
一.发病情况   山西省榆次市某养殖专业户,共饲养种鹧鸪 380只,长大后产蛋、孵化、出雏均正常。第二批一共孵出 260只,小鹧鸪在 15天前生长发育良好,但到 156天后不断出现死亡,每日死亡数只到 10余只不等,先后共死亡 80余只。曾用土霉素、恩诺沙星、阿莫西林等抗菌药治疗无效。主诉以前第一批 200余只几乎全部死亡,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与第二批相似。   二.临床症状:   病鸪精神不振,吃食减少或不吃,羽毛松乱,两翅下垂,闭目呆立,拥挤成堆。拉稀,粪便呈黄绿色,污染肛门附近。腹部膨大,部分病鹧鸪临死前头部皮肤呈暗紫色…  相似文献   

3.
一、发生情况 1984年4,5月份,永安县食品公司将两批在仙逊县订购和孵育的罗斯种鸡卵,于4月上旬和5月中旬分两批嘌蛋至永安食品公司。第一批4,000个,出雏2,453只,分给8个专业户饲养,一周内死亡42%以上,至一月龄时,成活率仅30%;第二批4,000个,出雏3,130只,分给5个专业户饲养,一周内死亡1,630只,死亡率为52.1%。  相似文献   

4.
一、发生情况 1984年4,5月份,永安县食品公司将两批在仙逊县订购和孵育的罗斯种鸡卵,于4月上旬和5月中旬分两批嘌蛋至永安食品公司。第一批4,000个,出雏2,453只,分给8个专业户饲养,一周内死亡42%以上,至一月龄时,成活率仅30%;第二批4,000个,出雏3,130只,分给5个专业户饲养,一周内死亡1,630只,死亡率为52.1%。  相似文献   

5.
今年四月份,太平洋家禽育种公司受上海青青旅游世界的委托,代为孵化一批孔雀种蛋。第1次入孵种蛋19个,剔除2个无精蛋,其余17个受精蛋全部出壳。第2次入孵14个种蛋,剔除1个无精蛋,其余13个受精蛋出雏12只小孔雀。目前,这两批孔雀共29只在园林工人的精心饲养照料下,生长健康良好,雏苗成活率达100%。  相似文献   

6.
一、发病经过 1986年1月李某由广州购进美国鹧鸪12只,其中公4母8。养至10月开始产蛋,又至翌年7月,共孵化5批出雏133只。养至10日龄以后开始发病死亡,以后每天死亡3~5只不等,持续17天,共死亡71只。发病后曾用青霉素、土霉素,痢特灵饮水治疗,但均不能控制发病和死亡。后确诊为大肠杆菌病,选用氯霉素治疗,并结合改善饲养管理,发病、死亡迅速停止。  相似文献   

7.
1 发病情况 该场于 2 0 0 0年 6月从某养殖场购进种用鹧鸪 5 0套 2 5 0余只 ,当年 8月份进行第 1次孵化 ,按计划免疫接种 ,饲养情况正常。 2 0 0 1年 3月底进行第 2次孵化 ,每星期出雏 1批 ,每批出雏 80 0只左右 ,7日龄时用新城疫 系加 H12 0 疫苗滴鼻、滴眼进行首免 ,2 8日龄进行第 2次免疫。 6月上旬 ,已孵出 7批共有 5 0 0 0余只小鹧鸪 ,突然第 1批 ( 4 5日龄 )至第 5批 ( 1 7日龄 )出现死亡 ,第 1天死亡 40余只 ,第 2天死亡近 1 0 0只 ,第 3天后每天死亡 1 5 0只左右 ,用抗生素治疗无效 ,前后持续 2 0多天 ,期间新孵出的小雏只要达…  相似文献   

8.
2001年6月,山西省阳城县某特种养殖场饲养的5000余只鹧鸪突然发生以两腿麻痹、垂头缩颈、呼吸困难、排绿色稀粪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死亡率达60%以上。经流行病学调查、临诊检查、病原分离和鉴定,诊断为新城疫,同时并发大肠杆菌病。随即采取了紧急防疫措施,辅以抗菌药物治疗,口服电解多维,获得了理想的防治效果。一、发病情况该场于2000年6月从某养殖场购进种用鹧鸪50套250余只,当年8月份进行第一次孵化,按计划进行免疫接种,饲养情况正常。2001年3月底进行第二次孵化,每周出雏一批,每批出雏800只左…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太谷县某公司饲养美国的七彩山鸡种鸡8000余套,每7天孵化1批,每批出雏10000只左右。1995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连续3批4~10日龄雏山鸡,发生大批死亡,共死亡雏山鸡26000余只,死亡率为85%,直接经济损失20余万元。 发病情况 3批山鸡,在孵化过程中,受精率90%以上,出雏率超过85%。进入育雏笼后,1~3日龄,饲料中拌有0.02%的痢特灵,饮水中加入速补14、青霉素2000单位/只·日。生长发育未见异常,只是饮水量较大。从第4日龄开始,出现病死鸡。病鸡表现精神委顿,运动失调,两脚无力或麻痹,食欲废绝,口渴,饮水量  相似文献   

10.
组织滴虫病即盲肠肝炎,是由鸡或火鸡的组织滴虫所引起的寄生虫病。雏鹧鸪易感性较高,如不及时治疗,10天左右即可衰竭死亡。笔者最近接诊某特种禽养殖场的一批鹧鸪,现将其具体情况报道如下。一、发病情况该场前后共孵化了4批鹧鸪进行饲养,每批400只,共1600...  相似文献   

11.
雏鹧鸪暴发鸡白痢沙门氏菌病诊治经过杨开荣(广东省汕头市兽医防检站515064)1发病经过汕头市某鹧鸪养殖场,有成年种鹧鸪2210羽,每5天出雏一批约3000只,1997年出雏率达95%,成活率也在90%以上。1997年12月30日出雏一批2900只,...  相似文献   

12.
1发病情况新疆霍城县六十四团某饲养户2001年饲养种番鸭320只,一直无疫情,于2002年5月开始用水炕自孵雏番鸭105只,同炕还孵化出雏鹅、雏鸡、雏火鸡等,当雏鹅7日龄时,售后余下的10只雏鹅开始发病,死亡8只,死亡率为80%,同时,售后余下的30多只雏番鸭相继开始病死,而同舍饲养的雏鸡、雏火鸡均健康。此后又孵化雏番鸭四批约2000只,均在7~13日开始陆续发病,死亡率在36.5%~65%之间,平均死亡率达51%,发病期间曾用氟哌酸、左旋氧氟沙星、炎瘟清、氯霉素、土霉素等药物治疗均无效。2临床症状6~13日龄为易发期,雏鸭突然发病,迅速波及全群,患鸭表现精…  相似文献   

13.
雉雏死亡的病因分析田致甲闫金坤(河北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牧医系,永年057150)我校近邻海后于1995年初从外地引进50只产蛋成雉鸡(美国七彩山鸡)。所产的蛋从4~7月份共孵化7批,其平均受精率为85%左右,中后期死胚占40%~50%,出雏率约50...  相似文献   

14.
雏鹧鸪发生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链球菌混合感染症的诊断陈伟斌(广东佛山农牧高等专科学校禽病研究中心528231)广东某珍禽场共养鹧鸪种群1200多只,实行自繁自养。93年上半年出雏成活率70%以上,8月中旬开始,每周出一批雏鸪,平均每批800-1000...  相似文献   

15.
我县某种鸡场今年孵出的一批雏鸡,共12000只。各专业户饲养后均在一周内大批发病死亡,致使孵化工作一度终止,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经临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鸡副伤寒,病原为鼠伤寒沙门氏杆菌。本次疾病的发生是在出雏器内的雏鸡被该菌污染而传染的。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了疫情。 发病经过 该种鸡场共养海兰白壳蛋鸡父母代种鸡3000只,种鸡及孵化情况一切良好。1995年1月开始孵化,出雏率很高。雏  相似文献   

16.
孔海苏 《当代畜牧》2006,(11):45-46
经过对石鸡人工驯养及繁殖试验,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所饲养的20只母石鸡在1个产蛋周期共产卵362枚,平均每只产卵18.1枚,平均卵重19.8g,平均大小39.6×30.7mm。入孵种蛋3批313枚,受精率96.5%。第22d开始出雏,24d出雏结束,共出雏191只,出雏率61.0%;育活101只,育成率为52.9%。其孵化出雏时间比家禽长2~3d。  相似文献   

17.
<正> 本县牛山乡畜牧兽医站为了综合办站和发展“三禽”生产,于1984年初购进电孵机设备,试搞孵化工作,历时4年,累计上炕39批,入孵量达234172枚,其中受精蛋182207枚,受精率为77.8%,出雏苗鸡161425只,出雏率为88.6%;中途死亡10773枚,中死率为5.9%;死胚蛋10007枚,死胚率为5.5%.炕孵鸭蛋(康贝尔、狄高)15500枚,受精11195枚,受精率达72.2%,出雏苗鸭6040只,出雏率为54%;炕孵鹅蛋1860枚,出雏苗鹅1300只。为了掌握孵化技术,提高孵化率,在三禽电孵生产实践中,初步体会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梅县某场饲养的300只种用绿头野鸭,饲养一段时间后,开始产蛋,每5天就有一批约400只雏鸭出壳。刚出壳的雏野鸭生长良好,到4天龄时突然发病,很快死亡,死亡率达90%以上。连续几批雏野鸭都是这样,用各种药物治疗均无效。经临床症状观察和进行病理剖解,疑为雏野鸭病毒性肝炎,后来经梅县兽医站实验室检查进一步确诊。确诊后,为了及早控制此病,迅速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一、栏舍用具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1.整座鸭舍、运动场及水池进行彻底的清理,并用1∶200的百毒杀消毒。2.各种用具、饲具等清洗干燥后,用1∶2…  相似文献   

19.
刘景霞  李德辉 《中国家禽》2003,25(22):34-35
近两年来群众饲养鹅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规模逐渐扩大。尤其今年饲养量猛增,仅五月份,全市饲养量达40万只。因此,鹅 雏紧张,种蛋缺乏,于是各孵化厂四处购种蛋,发漂蛋。在引种蛋的同时,把疫病也引了进来。造成5月上旬小鹅瘟疫病流行,使部分养鹅户雏鹅死亡率高达100%,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5月下旬,市兽  相似文献   

20.
育成期即育雏阶段过后至开始产蛋之前的阶段,也称后备阶段。饲养管理育成期鹧鸪的目的和要求是将雏鹧鸪培育成为体质健壮、体重适宜、适时开产、迅速达到产蛋高峰和蛋多蛋大的优良与高效的产蛋种鹧鸪。 1 种鹧鸪的选择 (1)日龄在80天左右的健康鹧鸪;公母鹧鸪的体重每只分别为350克和400克以上,体重适中; (2)外貌一致,羽毛生长良好、脚和胸骨正常,背宽平,胸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