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复合生态茶园与乡村旅游的理解,以樱花茶园为例,分析复合生态茶园建设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的情况。分析认为,在我国农村,特别是山区,建设休闲观光茶园,可以很好地融合观光、休闲产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休闲观光茶园的建设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茶园害虫生态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茶园害虫生态调控产生理论依据、茶园害虫生态调控措施研究进展以及茶园害虫调控技术应用实例,为茶园害虫生态调控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茶园生态鸡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州市吴中区有茶园2万多亩,2003年以来,茶园业主利用茶园发展养殖生态草鸡,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至2005年底,已涌现出苏州光福茶场养鸡场、苏州市西山天王山茶场养鸡场、苏州市西山缥缈茶场养鸡场等生态草鸡养殖基地,通过这些基地还带动了部分茶农发展养殖生态草鸡.茶园养鸡注重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鸡粪为茶树提供有机肥料,解决了鸡粪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同时鸡在茶园放养,吃虫子、吃青草,替代了化学品的使用,减少了化肥、农药施用量,保护了生态环境.茶园养鸡以无公害和生态技术为核心,因此生产出来的草鸡具有安全、天然、肉质滑嫩、肥而不腻等特点,深受消费者欢迎,不仅提高了茶叶的品质,而且饲养效果也十分显著.目前,全区茶园养鸡面积已达3 000 多亩,年饲养茶园鸡100多万羽,茶园养鸡产值2 500万元,养鸡利润800多万元.现将茶园生态鸡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大别山地区茶园养鸡的主要生态模式,有茶-鸡综合生态模式、立体种养生态模式等,然而从业者素质、生产方式落后、疫病防控难度大、产业化程度不高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比提出了促进茶园养鸡生态模式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5.
发展良性生态茶园是促进茶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在剖析现代茶叶集约生产所引发诸多生态问题而影响茶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探讨了建设日照良性生态茶园的必要性、指导思想、指标要求、模式选择及主要技术等,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6.
1 生态茶园的概念所谓生态茶园即一种由树(果树为主)、茶、绿肥等组成复合群体的立体式结构茶园,目的是创造一个诸生态因素(树、茶、绿肥、微生物等)协调发展的有机整体,使茶园和茶树的物质、能量输入大于输出,使茶园的生态系统处于良性循环。据此,在建设新茶园或改造旧茶园时,要改变广种薄收的经营方式,树立集约经营的指导思想,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用于建设标准化生态茶园上来,以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同时尽可能避免因施化肥农药而造成的品质下降和污染,最终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丰收。2 建设生态茶园的要…  相似文献   

7.
金谷镇根据当地茶园特点,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各类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工程、绿色发展工程,高标准建设生态茶园,抓好茶叶卫生质量安全,推进茶产业标准化、专业化、生态化、集约化、精致化,推进茶产业做大做强,形成优势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8.
抓好生态茶园建设 恢复和促进茶园生态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生态茶园的目标 一是茶园内部生态应是良性循环,即害虫与天敌之间处于良好的依存制约关系,简称动态平衡。二是茶园外部生态,不但良好,无病虫灾害,而且园区周围树木多,植被丰富,鸟雀多,生物多样性好,茶树生长在园林化的美好环境中。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茶园生态环境的现状,概括介绍了人工生态茶园的优势,并就如何建立人工生态茶园撰写了几点意见和设想。  相似文献   

10.
茶林复合茶园的生态优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茶林复合茶园的生态优势王正周(浙江农业大学)建国以来,我国茶叶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也暴露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在茶园建设中一般都强调集中连片,发展单一种植的茶园,茶树夏天受烈日暴晒,冬天遭寒风袭击,茶园水土流失严重,病虫害猖獗,既制约茶叶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据江西省农业厅相关文件公布,狗牯脑、婺源绿茶、庐山云雾等5个区域品牌成为江西茶叶省级重点整合品牌,省政府2015年整合1亿元涉农专项资金对5个茶叶区域品牌进行重点整合和扶持。茶叶区域品牌整合是依托江西省现有茶叶品牌,选择已有一定品牌基础茶叶区域品牌,集中力量从品牌宣传、创新研发、标准制定、质量监管、生态茶园建设、低产茶园改造、加工设备升级、专业仓储转运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扶持,通过地方财政和企业资金的共同支持,加强科研、标准和监管体系建设,推进茶园建设标准  相似文献   

12.
茶园养殖生态土鸡即是利用茶园里天然的青饲料和昆虫、蚯蚓等动物性饲料资源,以放养为主、补饲为辅的方式发展本地鸡。这种放养方式隔离条件好,疾病发生少,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3.
<正>茶叶是福建省安溪县的特色产业,全县拥有4万hm2茶园。为全面提高山地茶园开发效益,近年来,许多农户充分利用山地茶园饲养本地鸡或土杂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茶园养鸡是一种高效生态立体养殖模式,通过农牧结合,种养配套,实现了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1山地茶园生态养鸡的优点1.1节省成本一是节省土地。利用茶叶基地资源,放养鸡群节约用地。二是节省劳动力。茶  相似文献   

14.
对高复合度香樟生态茶园、较高复合度的樱茶观光茶园、低复合度的银杏茶园和纯茶园的主要害虫及益虫进行的调查表明,不同复合程度的茶园全年益害虫消长规律不同.纯茶园从6月1日开始至9月底,害虫数量大于益虫数量,且有3个明显的峰值,是治虫的高峰期.低复合度茶园,在6月中旬出现一个大的峰值,且害虫与益虫数量相当,其他时间益虫数量始终高于害虫数量.高复合度香樟生态茶园、较高复合度的樱花观光茶园中益虫数量远远高于害虫数量.说明不同生态环境的茶园,益虫与害虫数量有较大的差异性,复合程度大的茶园,益虫数量远高于害虫数量,也说明良好的茶园生态环境可以降低茶园害虫的数量,减少生物、化学防治次数,对提高茶叶质量安全、改善茶园生态环境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15.
正现阶段,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鸡肉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着土鸡养殖业的发展。在土鸡养殖的过程当中,积极的应用生态养殖技术,不仅省时省力,而且还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首先概述了土鸡生态养殖模式;其次分析了土鸡生态养殖的饲养管理策略;最后探讨了常见鸡病的防治措施。1土鸡生态养殖模式1.1茶园土鸡的养殖所谓的茶园土鸡生态养殖,简单来说就是充  相似文献   

16.
茶园铺草的生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园铺草是我国茶区农民的传统经验。实践表明,茶园铺草能有效地促进茶树生长和茶叶增产。其原因主要是茶园铺草能为茶树生长创造有利的生态环境。本文仅就茶园铺草的生态意义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7.
生态茶园土壤培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良好的土壤条件是实现生态茶园优质、高产、高效的基础.生态茶园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必须通过合理的土壤培肥技术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满足茶树生长发育需要,提高茶叶品质.  相似文献   

18.
为掌握婺源秋茶期茶树常见害虫种类、害虫优势种群以及防治现状,对婺源紫阳、秋口、中云、江湾等镇十多个村(场、所)茶园的茶树害虫进行了调查,并实地查访茶农秋茶期茶树害虫的防治情况。已查到并鉴定了种名的婺源秋茶期的茶树害虫有:害茶昆虫84种,害茶螨类5种。局部茶园爆发成灾害虫为茶尺蠖、假眼小绿叶蝉。用农药防治的茶园少,大部分茶园的害虫都在利用生态控制。婺源茶区秋茶期害虫种类多,成灾大的少,茶园用农药防治的面积小,多数茶园的茶树害虫处于生态调控下。  相似文献   

19.
茅山丘陵地区茶园秋季杂草种群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茅山丘陵茶园秋季杂草的发生种类、数量、高度等进行调查,将其转换成相对多度和重要值数据,在此基础上计测了茅山丘陵茶园22种主要杂草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结果表明:茅山丘陵茶园秋季杂草共发现80种,隶属36个科、74个属。其中,发生频率20%的杂草有22种。22种杂草中,马唐、小飞蓬、小旱稗、牛筋草等4种杂草实际生态位较宽,为茅山丘陵地区茶园秋季优势杂草;马唐、小旱稗小飞蓬、牛筋草、酢浆草、泥胡菜、繁缕、铁苋菜、族生卷耳、苦苣等杂草生态位重叠值较大,说明它们对资源的竞争较为激烈。  相似文献   

20.
茶园生态养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茶园进行生态养鸡 ,生产优质无公害肉鸡 ,鸡粪作茶树肥料 ,鸡在茶园捕虫食草 ,生态效益显著 ,发展前景广阔。1 鸡种与茶园选择茶园放养的鸡种 ,应选择适应性、抗病力、觅食能力强的本地鸡种 ,如仙居鸡、岭南黄、新浦东鸡等。茶园则宜选择平坦的生态茶园即可。2 育雏房与避雨棚设置育雏房的面积可根据饲养量确定 ,以 30羽 / m2计算。选择避风向阳 ,地域开阔 ,地面干燥 ,水源充足 ,交通便利的地方建造育雏房。另外 ,可根据鸡群大小和茶园地形面积 ,适当搭建草棚或油毡棚 ,防止鸡群雨淋、日晒。3 放养密度与规模放养密度以每亩 (1亩 =6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