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喜好、观念都在逐渐发生变化,对高档牛肉的需求不断增加,促使中高档肉牛生产走向规模化发展的道路。而中高档肉牛规模化生产的基础是品种的繁育,通过对日本和牛、安格斯牛、复州牛、沿江牛等高档肉牛品种分析,探讨辽育白牛繁育、夏杂牛和西杂牛繁育、日本黑牛和安格斯牛杂交繁育、利用黄牛地方良种牛组织中高档肉牛繁育等几种繁育方法,为中高档肉牛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吴炳坤 《中国蚕业》2001,22(1):23-23
丰1、54A是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繁育的1对秋用蚕品种,具有抗氟性强,繁育系数高等特点.本场自1991年开始饲育该品种,不断探索丰1、54A的品种性状,并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连续几年获得稳产高产,2000年平均克蚁单产达到了23.93张,公斤茧制种量达到4.74张.  相似文献   

3.
繁育丰_1、54A的几点体会湖州市农业局吴芝萍,朱根生丰1、54A是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育成的抗氟夏秋用蚕品种。本市自1990年春开始试养繁育,至今已春繁6年,秋繁4年,从近年繁育情况看,该品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是一对受蚕农欢迎的品种,将成为我市?..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我国瘦肉猪生产中不能持续合理利用地方猪种的问题,以山东莱芜猪为例,提出一种能够持续利用地方品种猪的终端一轮回杂交繁育体系。该杂交体系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由莱芜猪、大约克、长白猪三品种组成的轮回杂交体系,用于繁育杂交母猪;二是杂交母猪与终端公猪组成的终端杂交体系,用于生产杂优商品猪。并从生产实践和理论角度分析了该杂交繁育体系的利弊、对莱芜猪保种的影响以及繁育体系建立和运行中的相关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该终端一轮回杂交繁育体系具有简便高效的特点,总体优于土洋品种猪多元经济杂交,繁殖性能和肉质等方面优于洋三元猪生产模式,并有利于地方猪种合理持续利用,适合在我国农村建立的瘦肉猪繁育体系中推广。  相似文献   

5.
菁松、皓月是通过国家审定推广的优质、高产春用多丝量蚕品种。我场于上世纪90年代初引进原原母种进行繁育推广,由于90年代末压缩选原种繁育规模,取消了本品种的选原种繁育,通过购买原种繁育一代杂交种。新世纪初,随着蚕业区域重心的转移及用户对该品种需求量的增加,我场于2001年春季从四川省阆中、三台种场重新引进了该品种的原原母...  相似文献   

6.
不同蔟中环境对872结茧影响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仕叶  詹永发 《蚕学通讯》2000,20(3):9-10,13
872品种是中国蚕研所育成的日×日杂交固定原种,它与871对交繁育的一代杂交种是全国推广的春、秋兼用二化性多丝量品种,深受广大蚕农的喜爱。我所自1999年引进繁育推广以来,发现872于五龄老熟上蔟后,普遍存在着不结茧蚕现象,且数量偏大。为此,笔者于2000年春季,对该品种发生不结茧蚕的原因进行了试验分析。1 材料和方法1.1 供试材料 中国蚕研所培育贵州省蚕业科学研究所引进繁育生产的桑蚕872原种,蔟具为16峰普通塑料折蔟。1.2 试验地点 贵州省蚕研所桑蚕良种繁育推广科育种蚕房。1.3 试验方法 蚕…  相似文献   

7.
2016年秋季开始,阆中蚕种场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引进高品位茧丝新蚕品种"芳·绣×白·春"进行繁育推广。经过近三年持续不断的种性维持和改良,该品种的繁育性状已明显改善;经过近三年秋季一代杂交种的试养试繁,繁育成绩趋于稳定;经过近三年的大面积推广,用种单位反映该品种易饲养、单产高、茧丝质优、效益好。  相似文献   

8.
沈文静 《中国蚕业》2001,22(1):22-23
秋丰、白玉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育成的一对夏秋用蚕品种,其一代杂交种不仅强健好养,产量高,丝质优,且还具有耐氟性能强等优点.1999年该品种占浙江省夏秋出库蚕种的32.8%,占春期出库蚕种的18.3%.杭州蚕种场从1990年开始繁育秋丰、白玉共15期,已掌握该品种的繁育特点,目前已达到稳产高产繁育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主要有纯种繁育和杂交繁育两种。纯种繁育,是指在一个品种内,通过选种、选配、品系繁育、改善培育条件等措施,培育出许多独特的优良品系,然后进行品系间的杂交。这种繁育方法,即保持原品种的纯度和原品种的优良特性,又达到提高和发展整个品种质量的目的。另外还可通过有计划的系统选育,培育出新的品种和品系。  相似文献   

10.
“野三元”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选育的耐粗饲兼抗性强的三元杂交种,因该品种是利用野桑蚕的抗性与春用多丝量家蚕品种复合杂交而成,故称“野三元”。2008年春,该品种首次在陕西石泉县、安康、汉阴等蚕种场进行繁育,现对其性状及繁育要点归纳如下:1原种品种性状1.1催青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我国瘦肉猪生产中不能持续合理利用地方猪种的问题.以山东莱芜猪为例,提出一种能够持续利用地方品种猪的终端——轮回杂交繁育体系:该杂交体系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由莱芜猪、大约克、长白猪三品种组成的轮回杂交体系.用于繁育杂交母猪与终端公猪组成的终端杂交体优商品猪。并体系的利弊、运行中的相关交繁育体系具杂交母猪:二是系.用于生产杂从生产实践和理论角度分析了该杂交繁育对莱芜猪保种的影响以及繁育体系建立和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该终端——轮回杂有简便高效的特点,总体优于土洋品种猪多元经济杂交.繁殖性能和肉质等方面优于洋三元猪生产模式,并有利于地方猪种合理持续利用,适合在我国农村建立瘦肉猪繁育体系中推广。  相似文献   

12.
限7×平48是浙江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利用改良后的性连锁平衡致死系与我国优良常规品种组成的夏秋用雄蚕杂交种,该品种于2005~2008年参加浙江省实验室和农村鉴定,综合经济性状优良,于2009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将其品种性状及繁育、饲养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江苏蚕业》2017,(3):18-19
家蚕品种的繁育是家蚕育种工作的继续,是优良品种增产、增量、增效的主要环节。在"苏豪×钟晔(抗)"原种繁育中,坚持蚕种质量为重点、蚕种效益为核心的原则,整理了该品种原种繁育的技术要领。  相似文献   

14.
赵邦美 《四川蚕业》2004,32(1):10-13
选原种工作担负着繁育良种和保持品种种性的双重任务,鉴于原原种、原种繁育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我省一直把原原种、原种作为资源来统一管理。保持品种的优良生产性能,延迟品种使用年限,充分发挥蚕品种资源的效益和作用,是提高蚕茧单产和质量的关键,是蚕业管理部门和选原种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15.
春蕾×镇珠在繁育过程中出现了不结茧蚕增多,蔟中死蚕偏多,死笼率偏高,制种成绩下降;在普种的饲养中常在5龄第3d后规模性发生蚕病。通过试验表明,蚕品种春·蕾、镇·珠在原种繁育和普种繁育中,不结蚕多和死笼率偏高,是受生理、病理、遗传和环境等多因素的影响,应从品种繁育选择方面和不断改善饲育条件等各方面加以改造提高。  相似文献   

16.
平阳特早茶良种短穗扦插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阳特早茶”良种是“国内罕见的开发名优早茶的珍贵品种资源”,具有发芽特早、无生殖生长、适应性强、适制性广、产量高等特点,是平阳县茶树当家品种。由于该品种无生殖生长这一特性,苗木繁育主要采用短穗扦插技术来进行,平阳特早茶良种繁育技术标准具体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重庆市主导品种洞庭×碧波种性下降,为加快繁育推广适应重庆市复杂气候特点的新蚕品种,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于2016年进行了家蚕品种苏菊×明虎试繁试验.结果显示,该蚕品种具有孵化好、发育齐、健康好养、对不良环境适应强、繁育系数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浙蕾×春晓是一对优质、好养、高产的春蚕新品种,正在生产上逐步推广,蚕农和丝厂都很欢迎。但该品种原蚕繁育系数较低,种场经济效益差,影响了新品种的推广。近年来通过育种单位对浙蕾、春晓的改进提高及蚕种场在繁育中摸索性状,总结经验,采取了一些针对性技术措施,使克蚁制种量逐年有所提高。1987年春本场第1次繁育浙蕾×春晓,蚕期前多次派员走访科研单位和繁育过该品种的蚕种场。根据2个原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引进芙蓉·932×湘晖·7532(两广二号)蚕品种进行饲育试繁试验调查,该品种具有耐高温,容易饲养,成本低,具有茧形好、丝质优、用桑量少、良卵率高、繁育系数高的特点,是理想的夏秋用蚕品种。总结出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单产,增加效益的饲养技术经验,为今后繁育该品种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罗建秋 《蚕学通讯》2007,27(1):30-31
871×872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育成的蚕品种,1995年通过全国蚕品种审定.我场于1999年从该所引进该品种,并在重庆市逐步推广.871在生产繁育过程中有生种发生率高的现象,特别是在秋季繁育时,原原种、原种生种发生率高时有30%~40%,一般情况生种发生率在10%~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