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小麦赤霉病是危害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是麦区的重要病害,发生普遍,个别年份病情较重。直接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被危害的小麦穗部呈粉红色,所以叫赤霉病。它是一种真菌病害,主要发生在麦穗上,造成整穗或部分小穗腐烂。在多雨或者潮湿天气下,病穗会产生粉红色霉状物。一方面造成枯白穗,降低千粒重,影响产量;另一方面由于病菌分泌的毒素对人体有害而限制了食用性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小麦赤霉病是当前对小麦危害最为显著的病害之一,是麦区重要病害问题,情况比较普遍,但是如果出现病情严重的问题,也将直接对小麦产量和质量造成影响。被危害的小麦穗部分通常会呈现粉红色,所以也将其称之为赤霉病。这种病症是一种典型的真菌病害,通常发生在麦穗上,使得整个麦穗或是一部分麦穗出现腐烂的问题。特别是在多雨天气下,病穗也很容易出现粉红色霉状物,这种问题的出现不仅会造成枯白穗,大大降低产量,同时病菌所释放出的毒素也将对人体产生不利  相似文献   

3.
小麦赤霉病是危害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是麦区的重要病害,发生普遍,个别年份病情较重,直接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被危害的小麦穗部呈粉红色,所以叫赤霉病。是一种真菌病害,主要发生在麦  相似文献   

4.
正一、小麦赤霉病小麦赤霉病俗称"烂麦头",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也是一种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小麦扬花灌浆期遇到阴雨天气,空气中有大量病菌时,病害会大发生。阴雨和潮湿环境下,病穗会产生粉红色霉状物,因此称作赤霉病。(一)危害症状小麦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主要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其中为害最严重的是穗腐,会造成整穗或部分小穗腐烂,还会引起小麦出现白穗,降低千粒质量,影响产量。携带赤霉病病菌的小麦  相似文献   

5.
正小麦赤霉病又名烂麦头、麦穗枯,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多雨和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病穗会产生粉红色霉状物,因而得名"赤霉病"。小麦赤霉病在全国各麦区都有发生,近年来,该病害由长江、沿海地区向黄淮和北方麦区蔓延,对我们邯郸地区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病害发生后一般减产5-10%,严重的减产20-40%,不仅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而且麦粒中含有多种毒素,可引起人畜中毒,如呕吐、腹  相似文献   

6.
<正>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一旦暴发流行,不仅造成小麦严重减产,且病菌产生多种真菌毒素,尤其是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影响人畜健康,我国规定小麦赤霉病病粒不得超过4%。1小麦赤霉病发生趋势预报小麦赤霉病别名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是一种真菌性病害。赤霉病发生的症状表现为发病植株在干燥环境下整穗枯白或者半截穗枯白;气候潮湿时,病穗颖片合缝处或小穗基部产生粉红色霉层。  相似文献   

7.
80年代以来,穗蚜成为我县小麦生长后期的主要害虫,大发生几率不断增加,特别是1992年我县小麦穗蚜达到大至特大发生年,对小麦生产构成严重威胁.经测定,受害小麦一般减产一成,严重年份减产二成以上,超过赤霉病对小麦的危害.为此,我们对小麦穗蚜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方法进行了探索.一、穗蚜发生与危害规律穗蚜发生在小麦整个灌浆期,以成蚜和若蚜刺吸小麦汁液造成瘪粒而影响产量.穗蚜发生期大致可划分为始见期、始盛期、暴发危害期及自然消亡期四个过程.  相似文献   

8.
1发生规律小麦赤霉病是感染赤霉病菌造成的一种病害,以花期侵染为主,侵染后在小麦穗部形成粉红色胶质斑点或霉层,该病不仅造成小麦直接减产,更严重的是感病的麦粒含有毒素,  相似文献   

9.
小麦赤霉病别名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且在全世界普遍发生,主要分布于潮湿和半潮湿区域,尤其在气候湿润多雨的温带地区为害严重。小麦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主要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是穗腐。江苏省处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多雨寡照的特殊气候使得江苏省的小麦尤为容易发生赤霉病,造成严重减产。  相似文献   

10.
<正>1发生规律小麦赤霉病是感染赤霉病菌造成的一种病害,以花期侵染为主,侵染后在小麦穗部形成粉红色胶质斑点或霉层,该病不仅造成小麦直接减产,更严重的是感病的麦粒含有毒素,人畜食用后会  相似文献   

11.
正小麦赤霉病又被称为麦穗枯、红头麦等,是禾本科作物上经常发生的重要病害之一,是麦类作物上的典型气候新病害。小麦赤霉病主要在气候湿润、半湿润地区容易发生流行。近年来受到复杂多变气候条件的影响,咸阳市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程度逐渐上升,给小麦生产带来非常大的危害,可直接造成减产,给农户带来经济损失。因此研究小麦赤霉病的发病特点、危害及防治技术对小麦丰产丰收有重要意义。1发病特点小麦赤霉病的病原菌主要来源于上年遗留在玉米秸  相似文献   

12.
<正>南阳的小麦病害有30多种,其中小麦赤霉病、纹枯病、锈病发生最重,不仅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而且大大影响小麦品质。南阳市常年种植小麦在78万hm2左右,小麦赤霉病发生率占小麦播种面积的70%以上。小麦赤霉病别名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被害麦田一般减产为20%~30%,严重地块损失在50%以上。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肥水条件的改变和小麦播种密度的加大,该病有加重危害的趋势,如果防治不力将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3.
正一、发生危害情况小麦赤霉病别名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气候湿润多雨的温带地区小麦受害严重,是一种典型的气候性病害。小麦赤霉病是滑县小麦上的一种常发病害,一般减产10%~20%,严重者可减产30%~50%。赤霉病不仅造成麦类产量的减少,而且质量下降。同时,由于病菌的代谢产物含有毒素,人畜食用后还会中毒。根据国家标准(GB/T5494)规定,小麦中病粒超过4%,不能供人畜食用。  相似文献   

14.
小麦穗期的白穂现象在邳州市发生严重,直接造成小麦的产量和品质的下降,影响农民收入。详细介绍了小麦穗期发生白穂的原因即主要是由小麦纹枯病、赤霉病、全蚀病及根腐病等病害因素造成的,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广大小麦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小麦穗期是多种病虫害发生危害的主要时期,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此期病害发生种类主要有白粉病、锈病、赤霉病和叶枯病,虫害发生种类主要有吸浆虫、穗蚜、粘虫、麦叶蜂等.防治小麦穗期病虫害,要以药剂防治为主,严格按照防治指标,选择对路农药品种,尽可能减少施药次数,并注意保护利用天敌以发挥其控害作用,力争把主要病虫害的危害控制在允许的经济损失水平以下,确保小麦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16.
高产优质抗赤霉病小麦宁麦12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小麦赤霉病[Gibberrella zeae(Schw.)]是世界温暖潮湿和半潮湿地区广泛发生的一种毁灭性小麦病害。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东北东部春麦区,赤霉病为主要小麦病害,危害十分严重;并且,近年来随着气候的变化,小麦赤霉病已向淮河和黄淮流域蔓延扩展。全国赤霉病受害面积超过667万hm2,约占小麦总面积的1/4。在江苏省赤霉病不仅是淮南地区的主要病害,而且淮北地区近年也发生较重。据统计,一般大流行年(病穗率50%以上,减产2~5成)和中等流行年(病穗率20%~40%,减产1~2成)每2~3年发生一次,但几乎每年都有轻微发生。赤霉病不仅造成严重减产,而且严重恶化子粒…  相似文献   

17.
小麦赤霉病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赤霉病俗称"烂麦头"。小麦赤霉病主要发生在麦穗上,是一种真菌病害,可由多种真菌侵染所致,造成小麦穗子部分或全部腐烂。小麦赤霉病不仅能造成小麦的严重减产和品质降低,而且受侵染小麦子粒含多种真菌毒素,可引起人畜中毒和严重疾病。  相似文献   

18.
正一、发病特征及发生条件小麦赤霉病俗称烂头麦、半截穗,是由多种镰刀菌侵染引起的,属兼性寄生菌。赤霉病菌为害小麦穗部,严重影响麦粒品质(病麦籽含有致呕毒素及雌性毒素,人畜食后发生头晕、呕吐、腹泻现象,中毒严重时造成家畜死亡)。小麦赤霉病一般年份发生病穗率为5%~10%,大流行年份重病田病穗率高达30%。小麦赤霉病属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小麦抽穗扬花期遇阴雨天气极易导致病害流行。菌源量大,品种感病,4月下旬至5月上旬降雨偏多,  相似文献   

19.
小麦赤霉病别名麦穗枯、红麦头,是一种暴发性、流行性、气候性病害,近年随着气候、品种、栽培等条件的变化,在长葛市发生危害呈明显加重趋势,一般年份发生面积0.33万~0.53万hm2,后期多雨年份可发生1.33万~2万hm2。赤霉病不仅导致麦穗枯黄,子粒秕瘦,造成严重减产,还因病粒含有呕吐素、赤霉烯酮等毒素而严重影响小麦品质,对小麦生产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20.
正赤霉病是小麦生产中的首要病害。近年来,在长江中下游麦区普遍发生,病穗率和病情都比较严重,对小麦生产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也潜在地危害了人体健康。在赤霉病的防治上,目前普遍采用多酮、氰烯菌酯等药剂。由于长期使用这些药剂,赤霉病已经产生了抗药性;另一方面由于剂型的不合理,药剂在麦穗上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