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研究不同氮肥追适量对扶芳藤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规律,以期为其苗木繁育和造林中科学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以两年生营养繁殖苗木为试材,氮肥施用量设置Z1(CK)、Z2(6 g/株)、Z3(12 g/株)、Z4(18 g/株)、Z5(24g/株)5个处理,小区试验设计,3次重复。结果表明:Z4在5-8月份SOD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45.05%、69.36%、87.19%、105.09%,差异显著,5-7月Z5与Z4之间无显著差异,8月显著低于Z4处理;POD活性在6月份达到最高值,7-8月份表现出降低的变化,Z4在6-8月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51.05%、133.48%、134.95%,差异显著;PPO活性表现为随着生育期延后而一直升高的变化趋势,8月份达到最高值,Z4比对照提高了89.46%,差异显著,Z5低于Z4处理4.98 U/g,无显著差异。综合分析认为,Z4处理对提高扶芳藤保护酶活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对4年生元宝枫苗木生理特性的影响规律,以期为其育苗中科学合理的施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在田间条件下,设置氮肥施用量分别为0 g/株(CK,Y1)、8 g·株~(-1)(Y2)、16 g·株~(-1)(Y3)、24 g·株~(-1)(Y4)4个处理,所有处理钾肥施用量均为10 g·株~(-1),小区试验设计,3次重复。结果表明:5—9月,Y3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41.19%、96.20%、116.89%、135.20%、31.92%,Y4与Y3之间无显著差异,Y3显著高于Y2;6、8、9月Y3黄酮含量分别比Y4提高了2.98%、9.36%、5.01%,无显著差异,Y3显著高于Y2和对照;5—8月,Y3硝酸还原酶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40.59%、35.53%、37.76%、46.21%,Y4与Y3之间无显著差异;5—7月,可溶性蛋白含量Y1、Y2、Y3均显著高于对照,8—9月Y3分别高于对照26.53%、14.41%。综合分析认为,Y3处理为元宝枫育苗中的建议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不同营养元素对紫丁香叶片内生理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规律,为园林养护中科学追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在田间条件下,设置对照(Y1)、氮(Y2)、氮磷(Y3)、氮磷钾(Y4)、氮磷钾铁锰(Y5)5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8-9月Y5叶绿素含量比对照提高了53.45%、95.45%,Y4与Y5之间无显著差异;7-8月Y5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高于对照0.33mg/g、0.30mg/g,Y4显著低于Y5;5-9月Y5MDA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了2.02umol/g、1.05umol/g、1.92umol/g、3.58umol/g、2.18umol/g,Y3、Y4显著高于Y5;5月所有营养元素不会对ABA含量产生显著影响,6-9月Y5分别低于对照1.33ng/g、0.26ng/g、6.52ng/g、9.00ng/g。综合分析认为,Y5对改善紫丁香营养状况和协调生理活性物质含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红王子锦带生长季节养分不足问题,采取根外追肥的方式为其提供营养,并研究了根外追肥对保护酶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规律。试验在田间条件下,设置根外追施氮肥浓度分别为0%(T1,CK)、0.50%(T2)、1.00%(T3)、1.50%(T4)、2.00%(T5)5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4~9月,T4处理SOD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9.70%、30.07%、35.46%、50.04%、61.28%,差异显著,T5与T4之间无显著差异;POD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43.06%、51.97%、72.71%、92.15%、104.44%,5~9月T3显著低于T4;CAT活性表现为随着根外追施氮肥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其中T4与T5之间无显著差异,T4显著高于T3;4~6月T4处理MDA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了46.19%、62.80%、44.01%,差异显著,4月T5显著高于T4。建议红王子锦带生长季节根外追肥氮的浓度为1.50%。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水杨酸(SA)对NaCl胁迫下樟子松的生理响应机制,以期为降低樟子松育苗中NaCl胁迫危害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在盆栽条件下,设置了清水(对照T1)、NaCl胁迫(T2)、NaCl胁迫+SA(T3)、清水+SA(T4)4个处理。结果表明:5~8月,T2、T3 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T3分别比T2提高了5.59%、7.19%、10.49%、6.22%,T4与T1之间无显著差异;5~9月,POD活性T2、T3显著高于对照,T3比T2提高了53.86%、38.58%、16.25%、19.32%、13.75%;5~9月,CAT活性T2、T3显著高于对照,T3显著高于T2、T4与对照无显著差异;5~9月,T2显著提高了MDA含量,T3与T2相比分别降低了4.95%、11.56%、9.32%、12.61%、8.30%。综合分析认为:1.0mmol/L的水杨酸可以有效提高NaCl胁迫下樟子松保护酶活性并缓解盐胁迫。  相似文献   

6.
持续低温胁迫对大叶黄杨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人工持续低温对大叶黄杨生理特性的影响规律,以期为大叶黄杨初冬养护中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在人工控制低温条件下,设置自然条件对照(D1)、5℃(D2)、0℃(D3)、-5℃(D4)、-10℃(D3)5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电导率D2比对照提高了25.20%,无显著差异,D3、D4、D5分别比对照提高了42.71%、54.45%、115.54%,差异显著;D2处理MDA含量比对照提高了41.91%,无显著差异,D3、D4、D5分别比对照提高了56.79%、123.40%、145.74%,差异显著;SOD活性D5比对照提高了19.53%,无显著差异,D2、D3、D4分别比对照提高了62.47%、83.95%、43.82%,差异显著;POD活性第60小时4个低温处理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1.89U/g、16.06U/g、10.99U/g、18.09U/g,差异显著。综合分析认为,0℃以下持续36小时以上低温胁迫会对大叶黄杨生理特性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试验在人工设置低温条件下,设置D1(CK)、D2(-5℃)、D3(-15℃)、D4(-25℃)共计4个处理,低温持续时间共设3 d、6 d、9 d、12 d、15 d、18 d6个处理,3次重复,研究了紫叶矮樱离体枝条保护酶及电导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SOD表现为随着低温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升高的变化,第18天D2处理比对照提高了25.60%,差异显著;POD活性表现为随着低温持续时间延长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第15天D2与D1之间无显著差异,D3、D4均显著低于对照;电导率在3 d~12d D4始终处于最高值,15 d~18 d D3处于最高值,所有低温处理均显著高于对照。综合分析认为,持续低温会使紫叶矮樱离体枝条SOD、POD活性和电导率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8.
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毛白杨扦插苗干物质积累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规律,以期为其扦插育苗中科学合理的施用氮肥作为底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在田间条件下,设置氮肥施用量分别为0(对照,N1)、9(N2)、18(N3)、27 g/株(N4)4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N3处理根、枝条、叶、总干物质分别比对照提高了51.02%、40.41%、84.77%和55.82%,N4与N3之间无显著差异;5~9月N3 SOD活性分别比N2提高了11.91%、8.23%、9.75%、5.40%和7.10%,6、8月N4与N2之间无显著差异;N3 POD活性分别比N2提高了12.75%、18.46%、8.08%、11.25%和14.00%,5~8月N2显著高于对照;N3CAT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9.73%、56.45%、27.41%、39.90%和47.09%,N2、N4均显著高于对照。综合分析认为,毛白杨育苗中氮肥作为底肥适宜用量为18 g/株。  相似文献   

9.
在田间条件下,设置不同氮肥施用量的4个(T1、T2、T3、T4)处理,3次重复试验,测定不同处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POD活性、SOD活性和电导率,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升高,7—9月T3分别比T2提高了15.48%、18.55%、13.35%,差异显著,T4与T3之间无显著差异;SOD活性T3分别比T2提高了10.53%、11.22%、13.66%,差异显著,5—6月T2与T3之间无显著差异;POD活性6月、9月T3分别比T2提高了6.41%、6.63%,差异显著,5月、7月、8月无显著差异;T3电导率在5—9月分别比T2降低了16.92%、18.96%、11.45%、15.15%、17.64%,差异显著,T2与T1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综合分析认为,T3对改善紫丁香生理特性效果最佳,育苗中建议氮肥施用量为每株16.5 g。  相似文献   

10.
NaCl胁迫对银杏叶绿素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银杏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在园林中根据土壤盐碱程度合理应用银杏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通过盆栽方式,设置NaCl浓度分别为0%(T1,CK)、0.09%(T2)、0.14%(T3)、0.19%(T4)4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5-9月份T4叶绿素分别比对照降低了15.09%、21.43%、16.18%、19.67%、33.33%,T2、T3与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SOD活性分别提高了16.77%、14.73%、18.98%、20.51%、17.98%,T2、T3与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POD活性分别提高了29.72%、27.17%、52.76%、40.53%、46.85%,T2与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CAT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7.70U/g、9.89U/g、14.98U/g、15.59U/g、9.11U/g,T2与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综合分析认为,0.19%的NaCl浓度会对银杏叶绿素和保护酶活性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试验研究了施肥对连翘生理特性的影响规律,以期为连翘育苗中科学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在田间条件下,设置对照(CK)、常规施肥(T2)、改进施肥(T3)、建议施肥(T4)4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5-9月叶绿素含量T4比T2提高了35.93%、53.95%、38.77%、25.80%、27.92%,7-9月T4显著高于T3,T3与T2之间无显著差异;6-9月T3、T4与T2相比有利于脯氨酸含量升高,T4显著高于T3,T3在5、6、7、9月与T2之间无显著差异;5-9月可溶性糖含量T4比T3提高了52.38%、23.61%、26.43%、24.37%、21.74%,6-8月T3显著高于T2;5-9月,T4与T3相比显著降低了MDA含量31.25%、25.43%、23.23%、21.36%、17.65%,8-9月T3显著低于T2,5-7月T2显著低于对照。综合分析认为,建议施肥处理对改善连翘苗木生理特性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2.
淹水胁迫对香根草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完全随机化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淹水胁迫对香根草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全淹(Y3)、半淹(Y2)条件下POD活性随时间延长均升高,根淹(Y1)条件下先升高后降低;全淹、半淹条件下MDA含量随时间延长均减少,根淹条件下增加;全淹条件下相对电导率随时间延长变化不明显,半淹、根淹条件下降低;全淹条件下叶绿素含量随时间延长先升高后降低,半淹下升高,根淹下先下降后升高。淹水50d,各处理POD活性、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对照(CK);全淹、半淹的MDA含量低于对照,根淹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氮肥对木槿生理特性的影响规律,为木槿育苗和造林中科学合理施用叶面肥提供依据。试验以2年生木槿实生苗为试材,设置尿素浓度为CK(0)、G1(0.7%)、G2(1.4%)、G3(2.1%)、G4(2.8%)5个处理,小区试验设计,3次重复。结果表明:G3处理5~7月SOD活性均处于最高值,7月份比对照提高了116.76%,差异显著,G4次之,显著低于G3处理;G3处理POD活性在7月份比对照提高了220.55%,差异显著,G2、G4均显著低于G3;电导率G3在5~7月分别比对照降低了25.93%、35.43%、46.69%,差异显著;游离脯氨酸含量G3处理分别比对照提高了93.99%、79.92%、86.45%,差异显著,G4显著低于G3,G4显著高于对照。综合分析认为,喷施尿素浓度为2.1%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不同施氮量对油松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变化的影响规律,以筛选出油松育苗中适宜的氮肥施用量处理,为其育苗中科学施肥提供理论参考。试验在田间条件下,设置4个处理,氮肥施用量分别为0 g/株(对照,YS1)、6 g/株(YS2)、12 g/株(YS3)、18 g/株(YS4),小区试验设计,重复3次。结果表明:施用氮肥促进了油松株高增加,YS3与对照相比提高了20. 68%;叶绿素含量YS4最高,YS3与YS4之间无显著差异;根系活力YS3,YS4显著高于对照和YS2处理,YS3与YS4之间无显著差异; 5—9月,YS3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高于对照40. 20%,70. 80%,72. 03%,75. 27%,87. 60%;可溶性糖含量YS4与YS3之间无显著差异,6—9月YS3均显著高于对照和YS2处理。综合分析认为,3年生油松苗适宜的氮肥施用量为12 g/株。  相似文献   

15.
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华北落叶松生长与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规律,以期为其早春施肥和培育优质壮苗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NPK处理4~6月份苗木高度分别比对照提高14.74%、18.53%、23.61%,两个处理之间差异显著,NK处理与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5~6月份T4处理地径分别比对照提高25.82%、36.17%,差异显著,6月份纯N处理显著高于对照;SOD活性NPK处理处于最高值,4~6月份分别比对照提高73.72%、56.34%、48.85%,两个处理之间差异显著,5~6月NK处理显著高于对照;POD活性NPK处理最高,4~6月分别高于对照65.93%、77.29%、36.15%,两个处理之间差异显著,纯N和NK处理与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综合分析认为,NPK混合施用对促进华北落叶松生长和提高保护酶活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试验详细分析了不同种类肥料对银杏生理特性的影响规律,以期为育苗中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在田间条件下,设置无肥(对照,T1)、尿素(T2)、过磷酸钙(T3)、硫酸钾(T4)4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5-10月,T4可溶性蛋白分别比对照提高了41.45%、70.21%、42.87%、28.99%、44.31%、216.41%,5-9月T2与T4之间无显著差异;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了42.61%、46.65%、41.55%、48.15%、53.66%、60.23%,7月、10月T3显著低于T4;花色素苷含量分别提高了42.29%、84.86%、58.42%、67.62%、74.52%、80.81%,T2显著低于T4;黄酮含量分别提高了95.00%、88.71%,92.45%、118.18%、104.90%、110.45%,T2与T4之间无显著差异;叶绿素a含量提高了13.79%、15.69%、16.67%、22.08%、16.91%、20.73%,T2显著高于T4。综合分析认为,尿素、硫酸钾对银杏生理活性的影响优于过磷酸钙。  相似文献   

17.
干旱胁迫对小叶红叶石楠光合及其他生理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年生小叶红叶石楠扦插苗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控水试验,测定在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下叶片相对含水量、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光响应等生理指标,以分析其生理响应。结果表明:(1)在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下,叶片相对含水量、MDA、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之间无显著(P0.05)差异,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P0.05);在重度干旱胁迫下,叶片相对含水量显著下降,仅为对照的47.16%;MDA含量快速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脯氨酸含量则急剧上升,极显著高于对照;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对照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2)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加剧,小叶红叶石楠光合速率、光饱和点以及表观量子效应均呈下降趋势;(3)综合分析各生理指标,认为小叶红叶石楠在干旱胁迫下,通过减少叶片相对含水量,增加渗透调节物质,降低光合速率等生理响应,来抵御干旱胁迫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笔者以1年生扶芳藤扦插苗木为试材,分别用浓度为0 g/L(对照),2 g/L,4 g/L,6 g/L的Mg Cl2溶液浇灌扶芳藤幼苗,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观测分析Mg Cl2胁迫下扶芳藤幼苗光合作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Mg Cl2胁迫下扶芳藤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都是随Mg Cl2浓度的升高而降低,3者的变化规律一致。盐胁迫中期7月到9月,高盐胁迫会使扶芳藤叶片蒸腾速率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盐胁迫对雷竹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盆栽法,研究了在不同NaCl浓度(0、0.1%、0.3%、0.5%)梯度胁迫下雷竹叶片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①不同盐胁迫下雷竹都保持了较高的SOD活性成分,且在胁迫后期SOD活性成分高于对照或与对照持平;②高盐胁迫后期叶片中POD活性成分和对照相比略有下降,但在初期持平,甚至在中期显著高于对照,中盐胁迫下的叶片中POD活性成分在中期高于对照,后期和对照持平,而低盐胁迫和对照相比变化不是很明显;③盐胁迫下MDA的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其中在后期低盐胁迫下MDA的含量较对照低;④不同处理条件下,各项生理生化指标间的相关性不显著。综合来看,中盐胁迫下SOD和POD活性均保持较高水平,能抑制膜脂质过氧化作用,并使MDA含量保持在较低水平,表明雷竹能在短期内忍受Na~+浓度在0.3%的胁迫。  相似文献   

20.
尿素硝铵溶液对胶东卫矛生长特性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比分析尿素硝铵溶液和尿素对胶东卫矛生长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规律,以期为育苗实践中科学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在田间条件下,设置不施肥(X1)、尿素(X2)、尿素溶液(X3)、尿素硝铵溶液(X4)4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株高X4比X2、X3提高了6.12%、16.26%;叶片含水量X4在5-9月分别比X2提高了3.84%、7.81%、4.02%、4.63%、8.87%,无显著差异;SOD活性X4在7-9月份显著高于X2,8-9月显著高于X3;POD活性X4在8月份比X2提高了19.90%,差异显著,其余月份不同施肥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综合分析认为,X4对促进胶东卫矛生长和提高保护酶活性效果优于尿素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