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钾肥对大白菜和莴苣产量、重金属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酸性土壤上两种钾肥不同用量对大白菜和莴苣产量、重金属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两种钾肥均明显提高了大白菜和莴苣的产量,分别增产9.0 %~20.0 %和8.7 %~52.0 %,增产作用最大的处理均为高钾处理〔30 kg?(667 m2)-1〕。中量硫酸钾配施泥炭(K2S+M)处理较单施硫酸钾处理使大白菜和莴苣显著增产,分别增产14.6 %和12.1 %。施用钾肥明显降低了大白菜硝酸盐含量,但对莴苣硝酸盐含量以提高作用为主,且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呈递减趋势。施用钾肥显著降低了大白菜砷和铅含量,明显降低了莴苣铬含量,对其余重金属的作用不一致。中量硫酸钾配施泥炭处理明显降低了大白菜和莴苣的重金属含量(大白菜汞和莴苣镉除外),提高了蔬菜的食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一、概述 莴苣(Lactuca satival.)为菊科莴苣属,一、二年生草本位物。莴苣可分为叶用和茎用两种。叶用莴苣又称生菜,行结球、花叶、散叶三种类型。茎用莴苣又称莴笋。  相似文献   

3.
以引进的7个散叶莴苣品种为试材,种植在根域体积为445 cm3的栽培容器内,比较了7个莴苣品种的形态指标、叶色和维生素C含量,以期筛选出适合盆栽的莴苣品种.结果表明:绿色叶片莴苣品种‘Tarifa’和紫色叶片莴苣品种‘Mohican’的生长势强,株幅和叶长较大;‘Tarifa’叶片的维生素C含量为185.3 mg/100g,比含量最低的莴苣品种‘Cervantus'高15.5%,‘Mohican'的花青素含量最高,因此绿色叶片散叶莴苣品种‘Tarifa’和紫色叶片散叶莴苣品种‘Mohican’最适宜盆栽.  相似文献   

4.
结球生菜是叶用莴苣的一种,属菊科莴苣类,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作物,具有水分含量高、营养丰富等特点,可直接生食,深受欧美消费者喜爱。近年来,随着国际餐饮业麦当劳、肯德基等连锁快餐店在中国的不断发展,结球生菜的需求量也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5.
不同施氮量对莴苣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国大速生"莴苣为试材,采用小区试验和化学测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氮肥施用量对莴苣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莴苣中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及产量都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硝酸盐含量呈上升趋势;综合分析,莴苣高产优质的尿素施用量为20g/m2。  相似文献   

6.
不同光质对叶用莴苣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光质对叶用莴苣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以不同颜色荧光灯(白光、红光、蓝光、黄光)为光源,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对叶用莴苣照光25d后进行生长和品质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黄光对叶用莴苣的生长效果好,其次是白光,红光和蓝光对叶用莴苣生长不利;可溶性糖含量以黄光处理最高,之后依次是红光、蓝光;可溶性蛋白、Vc、干物质含量以黄光最高,其次是蓝光,硝酸盐含量以黄光处理的最低,而蓝光、红光处理,其含量与对照相比有显著的提高;蓝光处理下植株的Mg、Zn、Cu、Mn含量显著高于白光。结论:黄光对提高叶用莴苣的食用品质效果最好,但蓝光更有利于显著提高叶用莴苣矿质元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不同光质对叶用莴苣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光质对叶用莴苣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以不同颜色荧光灯(白光、红光、蓝光、黄光)为光源,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对叶用莴苣照光25d后进行生长和品质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黄光对叶用莴苣的生长效果好,其次是白光,红光和蓝光对叶用莴苣生长不利;可溶性糖含量以黄光处理最高,之后依次是红光、蓝光;可溶性蛋白、Vc、干物质含量以黄光最高,其次是蓝光,硝酸盐含量以黄光处理的最低,而蓝光、红光处理,其含量与对照相比有显著的提高;蓝光处理下植株的Mg、Zn、Cu、Mn含量显著高于白光。结论:黄光对提高叶用莴苣的食用品质效果最好,但蓝光更有利于显著提高叶用莴苣矿质元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生菜又称叶用莴苣,原产于地中海,是莴苣的一个变种,它的营养价值很高,每100克食用部分含蛋白质1~1.4克,碳水化合物1.8~3.2克,各种维生素、钙、铁含量也很高,其株体内含莴苣素具有镇痛、催眠作用。生菜在整个生长期几乎没有病虫害发生,它是近年来被消费者认可和喜爱的绿色无公害保健型蔬菜。近年来,韩式烤肉专门店在我地区的餐饮业中异军突起、生意火爆。生菜是韩餐的重要辅料,  相似文献   

9.
无公害莴笋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莴笋是莴苣中的一种,莴苣属菊科,分为叶用莴苣和茎用莴苣。茎用莴苣就是人们常叫的莴笋,长日照植物,在春季长日照条件下抽苔开花,是半耐寒性蔬菜,不能忍耐长期-1—2℃的低温,同化作用最适温度17—20℃,超过20℃同化作用减弱,超过30℃时同化物质几乎全部为呼吸消耗。在我国上海、广东、广西.重庆、四川部有栽培习惯,生长期短,耐高温多湿,抗寒,适应性强.丰产、质优。在重庆四季都可栽培,供应市场,茎用莴苣茎、叶均可食用,可炒食,凉拌、做泡菜,还可加工酱莴笋、糖渍莴笋,是广大群众喜爱的蔬菜之一。主要栽培技术是:  相似文献   

10.
千金菜——莴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莴苣原产地中海沿岸、亚洲北部和非洲等一些国家 ,隋唐时引入我国。宋代陶谷在《清异录》中说 :“呙国使者来汉 ,隋人求得采种 ,酬之甚厚。”故名千金菜。现在有些地区仍称莴苣为千金菜。莴苣可分为叶用莴苣和茎用莴苣。叶用莴苣也叫生菜 ,叶片从根部长出 ,有的结成球状 ,称结球莴苣。广州地区的玻璃生菜、青生菜都是其优良品种。茎用莴苣根茎发达 ,除绿色外尚有紫色 ,叶片绿中带有紫色红晕 ,或全紫色 ,云南的紫皮香、重庆的红莴苣都是其优良品种。另有一种台湾莴苣 ,是一种野菜 ,各地均有分布。莴苣的营养价值很高 ,含矿物质、钙、磷、铁较…  相似文献   

11.
不同红蓝LED光照强度对叶用莴苣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叶用莴苣品种永荣为试验材料,探讨了光照强度为100 μmol?m-2?s-1(RB100)、200 μmol?m-2?s-1(RB200)和300 μmol?m-2?s-1(RB300)的红蓝LED光源对叶用莴苣生长与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其他处理相比,RB100处理叶用莴苣植株高度、叶面积、根长、比叶面积等形态指标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增加|RB300处理叶用莴苣中VC含量最高,硝酸盐和叶绿素含量最低。结果表明:300 μmol?m-2?s-1光照强度有利于提高叶用莴苣的品质,而100 μmol?m-2?s-1光照强度有利于叶用莴苣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印度梨形孢对莴苣增产提质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施用化肥既影响蔬菜品质,又会对土壤造成危害,现以印度梨形孢为试材,以莴苣为研究对象,在莴苣幼苗期加入印度梨形孢(Piriformospora indica)菌剂组,以不施加任何肥料为对照(CK),研究了生物菌剂印度梨形孢对莴苣的增产提质作用,以期为莴苣高产高质栽培以及新型菌肥的开发研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施加印度梨形孢的莴苣株高较对照组提高13.7%,叶鲜重较对照提高61.9%,茎粗较对照组提高12.5%,茎鲜重较对照提高53.2%,根鲜重较对照组提高15.1%;品质指标中施加印度梨形孢的莴苣茎和叶中蛋白质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90.0%和15.6%,茎和叶中还原性糖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30.4%和72.9%,茎和叶中维生素C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59.5%和73.6%;建议农民在莴苣种植的苗期施加印度梨形孢菌剂,可显著提高莴苣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3.
东台市地处江苏中部沿海地区,是全国有名的蔬菜瓜果生产大市(县)之一,2009年全市实收蔬菜瓜果达6.77Yhm^2。近年来,各种问套复种模式不断出现,“越冬大棚莴苣-春大棚西瓜-秋莴苣”是其中的一种,现将其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不同营养液浓度对莴苣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范双喜 《园艺学报》2003,30(2):152-156
 以长叶莴苣( Lactuca sativa var.1ongifolia Lam.)为试材,研究了NFT栽培条件下莴苣水分与养分吸收特性,以及NFT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莴苣蒸腾效率前期>中期>后期;整个生育过程中,P、K、Mg的吸收成分组成浓度(养分与水分吸收比,n/w)均低于原始营养液浓度,而Ca则相反;NO3--N因处理浓度不同而异。叶片中各无机成分含量随生育过程而提高,同一生育期随营养液浓度提高而增加;综合莴苣产量因子与商品性状,以3/4倍园试均衡液最佳。  相似文献   

15.
以耐抽薹意大利生菜为试材,采用水培方式研究了纳米胶片不同处理时间对叶用莴苣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T3 处理(24 h)叶用莴苣地上部鲜质量和干质量明显提高,分别比对照增加14.57% 和22.48%,T1 处理(2 h)和 T2 处理(8 h)
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叶用莴苣茎粗和根冠比均无显著差异;T3 处理叶用莴苣叶片数显著增加,可溶性
糖含量和类黄酮含量有所增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稍有降低;叶用莴苣硝酸盐含量随纳米胶片处理时间的增加而显著降低,
降幅为2.05%~62.14%。在本试验条件下,叶用莴苣生长发育和品质改善效果均以纳米胶片处理24 h 最佳。  相似文献   

16.
1育苗技术标准1.1主要内容本标准规定了飞桥莴苣1号茎用、种用莴苣育苗技术规范管理,适于长江以南地区参考。1.2育苗标准1.2.1播种期8月下旬~12月均可播种,其中留种莴苣为12月中下旬播种。1.2.2播种量苗床每10m~2播2.5g。1.2.3苗床准备(1)苗床面积:667m~2栽培大田需苗床4m~2。(2)苗床选择:选地势较高、排灌条件好、有机质含量高的疏松菜园地。因莴苣忌强光及长日照和低  相似文献   

17.
秋季栽培应市的莴苣,称之为秋莴苣。通过多年来的种植实践,逐步摸索和掌握了秋莴苣高产稳产栽培技术和关键措施。一、选择好品种作为秋季栽培的莴苣,应选用对光照长度反应迟钝,且耐高温的中晚熟品种。适合我地栽培的有四川柳叶莴苣,无锡本地中熟种南站莴苣。柳叶莴苣上市略晚,但单株重,不易抽苔,产量高,品质好;南站莴苣对肥料要求较高,上市早、品质好、产量高。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抗坏血酸处理对鲜切莴苣保鲜效果的影响,把鲜切莴苣分别放入0.1%、0.5%、1.0%的抗坏血酸溶液中浸泡5min,然后放置在常温下贮藏,测定每1d鲜切莴苣的多项指标。结果表明:用不同浓度抗坏血酸溶液浸泡处理的鲜切莴苣,能在常温贮藏的6d内保持鲜切莴苣的品质,抑制褐变的效果明显,可以更好地维持鲜切莴苣贮藏期内维生素C、总糖含量保持较高水平,可以有效减缓多酚含量的上升,并降低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其中用1.0%的抗坏血酸保鲜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正>莴苣(Lactuca sativa L.)为菊科莴苣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亚洲西部和地中海沿岸,在我国广泛栽培。莴苣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成分,也可入药,能利五脏、通经脉、清胃热。根据其食用器官不同可分为叶用莴苣和茎用莴苣两种,叶用莴苣又名生菜,茎用莴苣又名莴笋。霜霉病是莴苣的重要病害,分布广泛,在各个生产季节的露地栽培和保护地栽培中几乎都有发生。发病严重时,大量叶片变黄或变褐枯死,影响植株生长和产品质量,给生产造成极大损失。现将莴苣霜霉病的发生特点和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茎用莴苣生长动态及氮磷钾吸收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茎用莴苣(Lactuca sativa L. var.angustana Irish),又名莴笋,为菊科莴苣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以食用肥嫩茎部为主,为我国传统栽培蔬菜。茎用莴苣的高效生产须以科学施肥为基础,由于迄今有关茎用莴苣不同生长期氮磷钾吸收特性和需肥规律的研究很少,所以本文在昆明地区蔬菜主产地——呈贡县的生长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水平下,研究茎用莴苣氮磷钾吸收规律,以期为科学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一、材料和方法试验地点设在昆明地区呈贡县大渔乡,供试土壤为3年菜园土,粘壤,pH 6.1,前作为青蒜。土壤养分含量为:全氮2.50 g/kg(凯氏法),速效钾209.0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