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猕猴桃“特选-815”为安徽农业大学选育的中华猕猴桃新品系。为明确其生物学特性,以美味猕猴桃“海沃德”为对照,对二者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和果实经济性状进行观察测定,对果实采后室温下贮藏的软果率、失重率、好果率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等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萌芽至开花期,“特选-815”的物候期比“海沃德”早3~6d,短果枝比例占50%,平均单果重133g,果实生育期180d左右,盛果期产量可达42000kg/hm2,果肉绿黄、风味甜酸、含酸量较低;室温贮藏条件下,前期“特选-815”果实软化较慢,30d后明显快于“海沃德”;贮藏10d内,“特选-815”果实失重率较低,之后失重率比“海沃德”增大;贮藏45d后,“特选-815”好果率高于“海沃德”。说明中华猕猴桃新品系“特选-815”综合经济性状优于海沃德,在猕猴桃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猕猴桃“特选-815”为安徽农业大学选育的中华猕猴桃新品系。为明确其生物学特性,以美味猕猴桃“海沃德”为对照,对二者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和果实经济性状进行观察测定,对果实采后室温下贮藏的软果率、失重率、好果率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等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萌芽至开花期,“特选-815”的物候期比“海沃德”早3~6d,短果枝比例占50%,平均单果重133g,果实生育期180d左右,盛果期产量可达42000kg/hm2,果肉绿黄、风味甜酸、含酸量较低;室温贮藏条件下,前期“特选-815”果实软化较慢,30d后明显快于“海沃德”;贮藏10d内,“特选-815”果实失重率较低,之后失重率比“海沃德”增大;贮藏45d后,“特选-815”好果率高于“海沃德”。说明中华猕猴桃新品系“特选-815”综合经济性状优于海沃德,在猕猴桃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不同浓度臭氧对皖翠猕猴桃冷藏过程中品质和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浓度的臭氧(10.7、42.8、171.2 mg/m3)定期处理皖翠猕猴桃果实,研究在冷藏(2±1℃)条件下其品质和后熟生理生化的变化。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臭氧(10.7 mg/m3)处理能显著抑制猕猴桃果实的呼吸强度,降低腐烂率,延缓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的上升,维持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保持良好的贮藏品质,皖翠猕猴桃冷藏140 d时的好果率可达95%。较高浓度的臭氧(171.2 mg/m3)处理则加速猕猴桃果实呼吸高峰出现的时间,贮藏中后期果实腐烂率、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快速上升,SOD和POD活性下降,从而加快果实的衰老进程。臭氧处理浓度越高对猕猴桃的贮藏品质和后熟生理损害越大。  相似文献   

4.
王兰菊  吕璞 《华北农学报》1999,14(3):128-131
研究了冷藏和低乙烯气调贮藏下,采收期和入库时间对秦美猕猴桃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采收期间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迅速升高,秦美猕猴桃的适宜采采收指标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6.5%~8.0%,果实采后48h入库贮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贮藏温度对鲜切金艳猕猴桃片货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鲜切金艳(Actinidia chinensis×Actinidia eriantha,黄肉型品种)猕猴桃片为试材,研究了4种贮藏温度(1、5、10、20℃)对包装后猕猴桃片货架期内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贮藏温度对鲜切金艳猕猴桃片包装袋内气体成分、色差L*和b*值、组织相对电导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体感官、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数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1、5、10、20℃条件下,鲜切猕猴桃片的货架期分别为13、10、3、1 d;其中,1℃和5℃条件下贮藏10 d内鲜切金艳猕猴桃片外观和营养品质指标保持良好,各测定指标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翠香"猕猴桃在贮藏和销售中的果实品质,采用乙醇含量为指示的动态气调(0~30 d:1.5%O2+5.5%CO2;30~60 d:2.5%O2+4.5%CO2;60~100 d:3.5%O2+3.5%CO2),并与普通气调(2.5%O2+4.5%CO2)、机械冷藏相比较,研究其对"翠香"猕猴桃贮藏期间生理营养品质变化和冷害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100 d时,与机械冷藏相比,动态气调显著延缓了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保持了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降低呼吸强度和乙烯生成速率;与普通气调相比,动态气调可有效抑制果实的腐烂率和失重率的上升,显著减少贮藏后期冷害的发生,更好地保持果实品质,延长猕猴桃的贮藏期与货架期.动态气调的保鲜效果最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果实后期病害,提高果实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7.
以湖南省凤凰县的红阳猕猴桃为对象,研究了采后不同贮藏条件对红阳猕猴桃果实相关生理特性变化的影响,包括还原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等。结果表明,红阳猕猴桃经过水杨酸或1-MCP处理后,果实的还原糖含量、VC含量以及硬度在不同贮藏期间有较大的变化,尤其是在20~30 d贮藏期内。另外,2种处理对于红阳猕猴桃色泽的影响较大,均可以有效地维持红阳猕猴桃果肉颜色及花青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以徐香、翠香、秦美、海沃德4个猕猴桃品种为试材,研究其在新疆北疆冷棚条件下的引种表现,通过观察记录不同品种猕猴桃的生物学性状,并在植株生长期内对不同品种猕猴桃一年生枝条节长、节粗、总长、基部粗度及叶片黄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4个猕猴桃品种中秦美抗逆性综合表现最好,喜温和气候,喜光不耐高温,不耐盐碱,在盐碱地上轻度黄化;海沃德抗逆性在4个品种中最差,极不耐盐碱,黄花程度最高,不耐高温,生长量最小;秦美的枝条生长量表现出中庸长势,黄化程度最轻。综合来看,秦美较其他猕猴桃品种表现出较好地适应性,适宜在石河子垦区栽植。  相似文献   

9.
动态冰温对红阳猕猴桃冷害与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阳猕猴桃为试材,分别贮藏于(0±0.5)℃(CK)和动态冰温(-1.9~-0.5℃)下120 d,研究果实生理与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贮藏前期,动态冰温可显著延缓猕猴桃硬度的下降和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的上升,降低腐烂率、呼吸强度和丙二醛(MDA)含量;动态冰温贮藏果实的冷害起始于75 d,对照果实的冷害起始于90 d,动态冰温会提前和加重猕猴桃果实的冷害,其典型症状为皮下组织木质化;随着冷害的发生,动态冰温贮藏猕猴桃的腐烂率反而高于对照,VC含量低于对照,硬度和TSS含量达不到正常后熟程度,但无法确定冷害对可滴定酸(TA)含量、呼吸强度和MDA含量的影响。因而,红阳猕猴桃贮藏期≤60 d时,动态冰温可以达到最佳的贮藏效果,冷害的发生限制了其在长期贮藏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以新疆厚皮甜瓜“金凤凰’’为试材,采用O2体积分数为4%-6%、CO2体积分数为0.2%-0.5%的气体指标,在温度为(6±0.5)℃、贮藏湿度65%~70%的条件下进行了新疆厚皮甜瓜CA贮藏试验,并以温度为(6±0.5)℃、相对湿度为65%。70%、无气调控制的普通冷藏为对照,结果表明,在6℃贮藏条件下,CA贮藏显著抑制了甜瓜的呼吸强度,降低了失重率,延缓了果实的衰老,而且有效抑制了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还原糖含量的下降,降低了果实的腐烂程度,保持了较好的品质和风味。  相似文献   

11.
为了测定在不同冷冻温度不同储藏时间下核桃‘温185’、核桃‘新2’枝条的抗寒性。采用室温(CK)、人工模拟低温等不同温度分别储藏5、12、24 h的核桃枝条,并测定比较了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脯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表明,同一储藏时间不同冷冻温度下不同品种核桃枝条的可溶性糖含量、MDA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幅度不大。-10℃低温处理5 h,‘温185’和‘新2’的可溶性糖含量较其他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高,分别比室温增高2.54%、0.56%。‘温185’在受到低温胁迫后MDA含量逐渐降低,而‘新2’枝条MDA含量随着储藏温度的降低呈升高、降低又升高的变化趋势。低温对核桃枝条有一定的伤害,但由于整个过程中脯氨酸变化幅度不大,枝条内脯氨酸积累量的高低与冻害程度相关性不明显。在低温条件下各个品种的SOD酶活性呈降低的变化趋势,‘温185’在5、12、24 h处理时间下枝条SOD酶活性随着储藏温度的降低呈降低、升高、降低又升高的变化趋势,但总的变化趋势是降低。‘新2’在5、12、24 h处理时间下枝条SOD酶活性随着储藏温度的降低呈降低的变化趋势。可溶性糖含量、MDA含量对核桃枝条抗寒性有较大影响。综合分析各品种抗寒性生理生化指标,可初步推测‘温185’抗寒性比‘新2’高。  相似文献   

12.
不同成熟度对‘新美人指’葡萄贮藏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解决设施葡萄集中上市造成的销售困难等问题,通过控制采收期的方式,以4 个不同成熟度的新美人指葡萄为试材,采用PE薄膜袋进行自发气调冷藏,研究不同成熟度对采后葡萄贮藏保鲜失重率、好果率、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C含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贮藏50 天时,8 成熟度失重率不超过5%,好果率达74%,显著优于其他3 个成熟度;可溶性糖含量在贮藏40 天时,8 成熟度达最大值16.25%,可滴定酸含量在贮藏50 天,8 成熟度达最大值0.30%,与其他3 个成熟度达极显著差异;维C含量在整个贮藏期内,8 成熟度变化波动最小。说明‘新美人指’葡萄在8 成熟度采收,有利于延长贮藏寿命,在维持葡萄品质风味方面,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贮藏温度对甜高粱秸秆糖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冷冻(-18℃)、冷藏(5℃)、室温(20℃)等3种不同贮藏温度下甜高粱秸秆的糖分和水分含量的变化规律,讨论贮藏温度对甜高粱秸秆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贮藏水分变化相对平稳,室温下秸秆水分剧烈降低;3种不同温度下秸秆总糖含量之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冷冻贮藏下各时期总糖含量的变化差异不显著,冷藏和室温下总糖含量的变化差异极显著;冷冻条件对贮藏前期茎秆还原糖含量的影响不显著,秸秆还原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平稳;蔗糖含量在整个贮藏期内总的变化均呈降低的趋势,低温处理的茎秆蔗糖含量降低趋势较慢,蔗糖含量明显高于同期的室温贮藏秸秆的蔗糖含量。糖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变化不显著者可认为贮藏效果较好,变化显著者可认为糖代谢活动活跃而影响糖含量的变化,所以3种方法中冷冻贮藏方法较为合适。甜高粱茎秆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如果条件允许以冷冻的方式进行贮藏。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冷破碎工艺和热破碎工艺对番茄酱贮藏期间非酶褐变的影响,将制备的番茄酱在20℃和35℃条件下进行12个月的贮藏。通过对番茄酱的褐变指数、还原糖、番茄红素、5-HMF、VC含量、氨基酸态氮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pH变化的测定以及相关性分析得出美拉德反应与VC氧化分解反应是导致番茄酱在贮藏期间发生非酶褐变的主要原因,番茄红素不是引起番茄酱色泽变化的主要原因,美拉德反应的主要产物是5-HMF。经过液相色谱分析,番茄酱中糖类主要由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组成,冷破、热破番茄酱中的三种糖类含量有差异。通过模拟体系,进一步确定了美拉德反应是导致番茄酱在贮藏期间发生非酶褐变的根本原因,且糖是5-HMF生成的必要条件,5-HMF的产生主要由果糖决定,VC氧化分解反应对5-HMF的生成贡献微弱。因冷破碎工艺温度较低,产品果糖含量较多,更容易褐变,所以冷破番茄酱的贮藏环境应尽可能的保证低温。  相似文献   

15.
以糯米糍等5个品种的荔枝果实为试材,研究经3~5℃冷处理结合护色后,不同贮藏温度(-2~0℃,1~4℃)对荔枝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荔枝采后经3~5℃冷处理结合保鲜剂护色后,快速置于-2~0℃条件下贮藏,可有效降低果实水分和糖、酸、VC等营养物质的损耗,保持良好的果皮、果肉色泽及口感,贮藏100~120d,好果率可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16.
选用7个观赏百合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冷藏处理 (2-5℃)打破种球休眠以及冻藏处理 (-1℃)抑制种球发芽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及MDA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127天的冷藏处理中,SOD、POD、CAT活性在处理的前期、中期持续下降,后期上升,除SOD活性在末期略有下降外,POD、CAT活性持续上升至冷藏结束。在151天的冻藏处理期,3种抗氧化酶类活性在初期下降,后持续升高,至贮藏中后期下降。MDA含量在冷藏处理前中期大幅上升,至后期略有下降。冻藏处理期MDA含量变化变化幅度较小,同一品种大种球MDA含量大于小种球MDA含量。冷藏前期POD酶活性降低对百合种球休眠解除具有重要作用。长期冻藏及冷藏处理所引起的活性氧代谢失调是种球产生低温逆境损伤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以烟草品种N. rustica、Maryland 609和云烟85花粉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参试烟草品种花粉的活力、形态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以烟草品种N. rustica冻存花粉活力检测结果为例,在-196℃和-80℃保存条件下,花粉贮藏16个月后活力分别为0.64±0.06和0.65±0.09,与贮藏前0.66±0.04相比,未出现显著下降,而4℃贮藏的花粉在保存5个月后即丧失活力。花粉电镜图片显示,在-196℃和-80℃贮藏条件下,花粉形态仍然规则饱满,而4℃条件下贮藏16个月的花粉则发生皱缩、畸形,萌发沟扭曲。-196℃贮藏条件下N. rustica的花粉可溶性糖含量(309.276mg/g)、可溶性蛋白含量(55.216mg/g)、游离氨基酸总量(15.817μmol/mg)、脯氨酸含量(1.596mg/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4.284U/g)均显著高于4℃贮藏条件下的花粉;-80℃贮藏条件下花粉脯氨酸含量(1.626mg/g)和SOD活性(5.546U/g)高于-196℃(液氮)条件下贮藏的花粉,可能与不同温度下花粉冻结速度有关。结果表明,-196℃和-80℃条件下保存对烟草花粉的活力保持更有利。  相似文献   

18.
不同贮藏温度下圣女果营养成分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圣女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4、20℃)条件下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还原糖、总糖、VC等果实营养成分及失重率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常温相比,低温冷藏下的圣女果果实营养成分及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缓慢,失重率显著降低,可很好地保持其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9.
采收成熟度对番茄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研究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番茄贮藏品质的影响,以“普罗旺斯”番茄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采收处于绿熟期、变色期、红熟前期、红熟中期和红熟后期的果实,18℃下贮藏。试验结果表明,绿熟期采收的番茄贮藏到完熟期时腐烂率比其它处理高0.87~1.19倍,失重率高1.13~3.62倍,番茄红素低20.1%~25.6%。变色期采收的番茄贮藏期较长,贮藏到红熟后期和完熟期,失重率最低,腐烂率较低,还原糖、糖酸比、蛋白质、维生素C和番茄红素均处于高位值,即营养和风味均较佳。红熟前期和红熟中期采收的番茄贮藏期相对较短,贮藏至完熟期时各项营养指标和风味指标均处于较高水平。红熟后期采收的番茄贮藏期最短,贮藏至完熟期时各项营养指标和风味指标均处于较高水平,腐烂率最低,失重率居中。结论:用于长时间贮藏的番茄应该以采收变色期的果实为宜,用于短时间贮藏的番茄,则以采收红熟前期和红熟中期的果实为好,用于鲜食的番茄可以采收红熟后期的果实。绿熟期采收的果实不利于贮藏。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气调环境对冷藏和货架期间早生新水’梨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筛选其适宜的气调贮藏技术参数,对其冷藏和货架期间果实失重率、腐烂率、糖、酸、叶绿素含量及果皮色差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低温冷藏60d,货架期3d,对照果实果皮和果心出现褐变,固有风味降低。处理Ⅴ的梨果实冷藏和货架期间果皮、果肉和果心严重发黑、果肉呈水渍状,果皮有汁液溢出。适宜比例的O 2、和CO 2气体配比组合可抑制冷藏和货架期间果实糖损耗和果实褐变。综合得出:1% CO2、8% O2 和92%N2 的气体配比(处理Ⅲ)可显著降低冷藏期间果实带皮硬度的下降速率,抑制果实葡萄糖、果糖和山梨醇的降解、以及果实果皮叶绿素尤其是叶绿素b的降解或氧化,延缓果实褐变,较好的保持果实固有风味;较好地保持货架期间胚乳的完整、色泽和果实固有风味,抑制果肉褐变。1% CO2、8% O2 和92%N2的气体配比结合温度为1±0.5 ℃、相对湿度为80%-85%的冷藏参数,可使果实的冷藏期延长至60d,货架期3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