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坤荣 《农家致富》2007,(24):42-42
猪气喘病又称猪地方性流行性肺炎,是猪的一种慢性肺病,主要表现症状是咳嗽、气喘。 流行特点 本病不分个体、年龄、品种均可感染发病,哺乳仔猪及幼猪最易发病,孕后期母猪及哺乳母猪次之,育肥猪一般慢性感染。主要感染途径是经猪的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2.
猪流行性腹泻是以猪腹泻拉稀伴有呕吐、脱水为主要症状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1 发病特点 本病仅发生于猪,多发于11月至来年4月的寒冷季节,各种年龄的猪均能感染发病。哺乳仔猪、断奶仔猪和育肥猪感染发病率为100%,成年母猪为15%~90%。哺乳仔猪死亡率达50%以上,常在4~5周内传遍整个猪场。  相似文献   

3.
猪气喘病又名猪霉形体肺炎、猪地方流行性肺炎,是一种慢性呼吸道接触性传染病。以咳嗽、气喘为主要症状。本病目前在各地、各品种、性别、年龄的猪中均可发生,但哺乳仔猪、刚断奶仔猪和妊娠后期及哺乳期的母猪更易发生。冬春季节,由于天气寒冷潮湿,该病发生率很高,呈急性暴发性流行,对养猪业危害极大。一、临床症状本病潜伏期差异较大,短的1—3天,一般为11—  相似文献   

4.
猪气喘病又称为猪支原体性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呼吸困难、咳嗽、气喘为主要特征。大小猪均有易感性,其中哺乳仔猪及幼猪最易发病,其次是妊娠后期及哺乳母猪。成年猪多呈隐性感染。主要传染源是病猪和隐性感染猪,病原体长期存在于病猪的呼吸道及其分泌物  相似文献   

5.
<正>猪气喘病是由猪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慢性呼吸道疾病,又称猪支原体肺炎、霉形体肺炎,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不同性别、品种、年龄都可感染。但以幼猪多发且死亡率高,其次怀孕后期及哺乳母猪,其他猪隐性感染。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在气候多变、阴湿、寒冷的冬春季节发病严重。病猪在症状消失一年多仍可排出支原  相似文献   

6.
徐植 《福建农业》2004,(11):26-27
猪气喘病也称猪喘气病或猪肺炎霉形体、流行性肺炎,是猪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性疾病。进入冬春季节,由于天气寒冷潮湿,本病发生率很高,呈急性暴发性流行,对养猪业危害极大。其主要表现为,本病发生后,由于带菌病猪的存在,除了发生死亡外,病猪生长发育缓慢;母猪感染后,常影响后代健康,波及良种推广。本病只发生于猪,任何年龄、性别、品种和用途的猪都能感染发病,哺乳仔猪和刚断奶仔猪更易发生,随着病猪咳嗽、气喘、喷嚏等飞沫排出体外,经呼吸道传染给同群猪,因而必须及时防治。一、临床症状急性型:精神不振,少食或绝食,咳嗽,在喂食、夜间、…  相似文献   

7.
骆汉农 《福建农业》2007,(11):29-29
猪气喘病也称猪喘气病或猪肺炎霉形体病、流行性肺炎,是猪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进入冬春季节,由于天气寒冷潮湿,该病发生率很高,呈急性暴发性流行,对养猪业危害极大。该病只发生于猪,任何年龄、性别、品种和用途的猪都能感染发病,其中哺乳仔猪和刚断奶仔猪更易发生;母猪感染后,常影响后代健康,经呼吸道传染给同群猪。  相似文献   

8.
<正>猪气喘病又称猪支原体肺炎,是猪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不同品种、年龄的猪只均易感病,尤以哺乳仔猪和幼猪易感,发病无明显季节性,气候骤变、猪群拥挤、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良,常促使本病的发生与流行。附红细胞体病是  相似文献   

9.
猪气喘病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气喘病又称猪喘气病、地方流行性肺炎或猪霉形体肺炎.是由猪霉形体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慢性、多发性呼吸道传染病。在很多猪场中阳性率极高,是一种“平时不重视。病时很费事”的传染性疾病。1发病特点及危害猪气喘病不同年龄的猪均可发病.以仔猪、育肥猪、怀孕母猪、哺乳母猪发病多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在寒冷、潮湿、多雨、气候骤变的时节,发病率较高,新疫区呈爆发流行,老疫区多为慢性经过。  相似文献   

10.
《当代农业》2013,(21):41-41
一、症状 哺乳仔猪、刚断奶仔猪和妊娠后期及哺乳期的母猪更易发生。潜伏期少则1—3天,多则数月。主要症状为咳嗽和喘气.前期病猪体温、食欲、精神无大变化,后期随病情的发展症状明显。本病以冬春较常见.当气候骤变、阴湿寒冷、饲养管理及卫生条件不良时.可使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11.
本病主要为直接接触传染,也有少数间接接触传染。直接接触传染.如患病母猪传染哺乳仔猪:病猪传染同圈健康猪;受污染的栏圈传染新转入的猪。猪舍阴暗潮湿,通风不良.卫生条件差,咬架殴斗及碰撞摩擦引起的皮肤损伤等都是诱发和传播本病的适宜条件。间接接触传染.如饲养人员的衣服和手,看守犬等。  相似文献   

12.
1 流行特点和发病原因 本病不同日龄和品种的猪均可感染,在新发病猪群中,发病急、传播迅速.一周内可传播各种年龄段的猪群,特别是10日龄内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几乎全部感染;哺乳母猪厌食和无乳从而进一步导致仔猪死亡率上升;成年猪和肥育猪症状较轻,大多能自然康复。在老疫区由于病毒和病猪持续存在,母猪具有抗体,  相似文献   

13.
王三仕 《农技服务》2014,(12):140-140
哺乳仔猪成活率是猪场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要获得高的仔猪成活率,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精益求精地做好接产、人工助产、分娩护理、加强哺乳母猪饲养管理等项技术措施。哺乳仔猪生理主要特点是生长发育快而生理不成熟,易受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这就是仔猪难养,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减少哺乳仔猪死亡、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可为保育阶段提供更多数量的生长育成猪,进而生产出较多的肥育猪,从而提高猪场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因此,哺乳仔猪饲养的好坏,对一个猪场的经济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1发病特点 1.1猪肺炎霉形体只感染猪,不同性别、年龄,品种的猪均可以感染,其中以哺乳仔猪、断奶后仔猪易感性较强,母猪和育肥猪易感性较低,一般不感染其他动物.本病一年四季均可以发生,在寒冷、多雨、潮湿、气候骤变、饲管不良、卫生条件差,可以促使本病的发生,猪肺炎霉形体病通过呼吸道感染或直接接触传播.  相似文献   

15.
封昌亮 《农家致富》2007,(23):43-43
此病可通过空气传播,也可垂直传播。怀孕中期的母猪和胎儿对本病最易感。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母猪可由自然交配由公猪直接传染而发病。 一、临床症状 各种年龄猪均拒食,世猪流产,仔猪出生后呼吸困难,死胎率和哺乳仔猪死亡率均极高。因年龄不同临床表现也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仔猪从出生到断奶为哺乳阶段,该阶段是猪一生最难养的时期,也是猪死亡的高峰期,为仔猪存活的第一关口。仔猪哺乳期间,不但要根据哺乳母猪的特点进行饲养,同时对哺乳仔猪还要把好“三关”,抓好“一防”。  相似文献   

17.
哺乳仔猪从出生到断奶这一阶段主要依靠母猪生活,哺乳期为45—60天,哺乳阶段是仔猪生长强度最大、饲料利用率最高的阶段。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原则应是有利于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与断奶重,为后备种猪和肥育猪提供体质健壮的仔猪。  相似文献   

18.
冬季是猪拉稀病的高发季节.本病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流行性腹泻病毒、轮状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流行性病毒性腹泻病,是影响养猪效益的主要疫病之一.此病多发于寒冷的冬季和早春季节,寒冷、潮湿、卫生不良等是发病的诱因.母猪、公猪、育肥猪、仔猪等各种年龄的猪只都可爆发感染本病.通过综述近年对该病的报道和研究,明确其诊断技术与治疗方法,并归纳在生产各环节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猪气喘病又名猪霉形体肺炎,它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与气喘。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天气寒冷和气候多变季节发病较多,死亡率一般不高,但感染率较高,以哺乳仔猪及幼龄猪最易感染。现将二例猪气喘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1.1病例一松溪县渭田镇巫某饲养的32头猪(体重约15~20㎏),2014年10月19  相似文献   

20.
1流行特点该病主要经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传染源为发病猪、带毒猪及其他带毒动物。病毒存在于病猪和带毒猪的粪便、乳汁及鼻分泌物中,病猪康复后可长时间带毒,有时长达10周。感染母猪可通过乳汁排毒感染哺乳仔猪。各年龄段的猪都易感病,以10日龄内的仔猪发病率和病死率为最高。本病发生和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多见于冬季和初春,多呈地方性流行,新发区可暴发性流行。本病常与大肠杆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或轮状病毒发生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