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淮阴区农村养蚕蚕病危害加剧.据不安全统计,因蚕病危害年平均损失占总产量的15%以上,蚕病重灾户颗粒无收,严重挫伤了蚕农生产积极性,对淮阴区蚕桑生产的稳定与发展构成了较大威胁.控制蚕病发生,减少蚕茧损失,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鲍克成  王森 《北方蚕业》2004,25(1):40-41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淮阴区农村养蚕蚕病危害加剧.据不完全统计,因蚕病危害年平均损失占总产量的15%以上,发病严重的受灾户颗粒无收,挫伤了蚕农蚕桑生产积极性,对淮阴区蚕桑生产的稳定与发展构成了较大威胁.控制蚕病发生,减少蚕茧损失,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在蚕桑生产中,一般认为僵病不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往往不很重视.2007年晚秋蚕金湖县遇到了较为严重的僵病危害,给晚秋蚕的生产造成了较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赵改侠 《北方蚕业》2005,26(1):53-54
近年来,由于生丝市场波动大,广大蚕农思想认识滞后、养蚕设施落后等原因,农村养蚕生产中仍有大量蚕病发生。据不安全统计,我县每年因蚕病危害损失的蚕茧约占总量的10%~20%左右,发病较严重的少数户几乎颗粒无收,从而挫伤了部分蚕农发展蚕桑生产的积极性,对我县今后蚕桑基地发展和提高产业效益带来了不良影响,因此,控制蚕病发生,减少生产损失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我们蚕技部门和专业技术工作者的当务之急和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5.
在蚕桑生产中,一般认为僵病不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往往引不起足够的重视。去年晚秋蚕我县遇到了较为严重的僵病危害,给晚秋蚕的生产造成了较大的损失。为此,在僵病发生后,我们对全县蚕区进行了调查,走访了养蚕农户,查阅了有关资料,就僵病大发生的原因及今后应采取的对策提出如下浅见。  相似文献   

6.
2014年淳安县晚秋蚕病大面积暴发,通过现场调查、随机抽样、病害诊断、成份检测和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了蚕病损失评估,并系统分析了引起蚕病大面积暴发的气象条件、桑树病虫害、桑叶营养等因素。结果显示:晚秋蚕病大面积暴发是受持续低温阴雨少光照的气候条件影响,多种桑树病虫交错暴发叠加危害,使桑叶减产,叶质下降,造成蚕体质虚弱抗病力下降而诱发。并针对性地提出防止蚕病大面积暴发、提高蚕桑生产效益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家蚕微粒子病是世界蚕病检疫的对象,多年来严重威胁着蚕种场和蚕业生产的发展,给蚕业生产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随着国家“东桑西移”工程的开展,中西部蚕桑面临着一次发展的机会,同时由于蚕桑业的快速发展,也给微粒子病的危害带来可乘之机,为防患于未然,现从家蚕微粒子病的传  相似文献   

8.
2003年秋,淮阴区蚕桑站借鉴“富安模式”的一些做法,开始在淮阴区尝试、摸索“蚕技服务单位+蚕农”的“订单蚕业”的可行性。经过5年不懈努力,淮阴区的“蚕技服务单位+蚕农”的“订单蚕业”从2003年秋的一个组31户50亩生产规模发展到2007年底的56个组2622户近4000亩生产规模。“订单蚕业”这种形式得到了广大蚕农的广泛认同和领导的肯定,并对淮阴区蚕桑生产的生存、稳定与发展产生了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9.
陈沫 《广西蚕业》2011,48(2):45-46
2004年秋,淮阴区蚕桑站借鉴"富安模式"的一些做法,开始在淮阴区尝试、摸索"订单蚕业"的可行性.经过几年艰苦努力,该产业的形式得到了广泛认可,并对淮阴区蚕桑生产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现总结介绍其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10.
射阳县2008年晚秋大量发生蚕病,其发病面积之广,危害之严重在射阳县晚秋蚕饲养的历史上还属首次。据不完全统计,80%的农户不同程度地发生蚕病,发病严重的损失70%以上,个别重灾户颗粒无收,这不仅挫伤了蚕农生产积极性,影响蚕桑生产的稳定和发展,同时增加了行业的不稳定因素。为了总结经验,防患于未然,笔者对2008年秋蚕暴发蚕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1993年宁都县蚕病调查孙华,杜贤明,詹秋生,廖太珍(江西省蚕研所,宁都县蚕桑丝绸总公司)蚕病是蚕桑生产中的大敌,在我省蚕桑工程迅猛发展的今天,蚕病危害损失严重。,为此,寻求蚕病发生规律,调查蚕病造成的养蚕损失,对进一步推动我省蚕桑工稷构实施意义十分...  相似文献   

12.
自2009年开始,在国家蚕桑体系科学家的统一要求指导下,如皋市蚕桑技术指导站通过连续三年9个蚕期采用定点跟踪调查的方法,摸清了如皋养蚕生产上蚕病发生现状及为害损失情况,为系统地开展蚕病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射阳县2004年晚秋蚕发生大量蚕病,其发病量之多,发病面之广,危害之严重在射阳县晚秋历史上还属首次。据不完全统计,80%的农户不同程度地发生蚕病,发病严重的户损失70%以上,个别重灾户颗粒无收,这不仅挫伤了蚕农的生产积极性,影响蚕桑生产的稳定和发展,同时增加了行业不稳定因素,个别农户误认为蚕种质量存在问题。为了总结经验,防患于未来,笔者对2004年秋蚕暴发蚕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蚕药是蚕桑生产必需的生产资料.蚕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蚕茧的产量与质量,甚至关系到蚕桑生产的成败.我市虽然是蚕桑的零星产区,但各种蚕病都有发生,特别是血液型脓病和中肠型脓病等危害严重,如2001年中秋,我市的重点蚕区棠溪乡就有50%以上养蚕户的蚕发生蚕病,造成蚕茧减产15%,有些养蚕户甚至颗粒无收,严重影响了蚕桑生产和蚕农的栽桑养蚕积极性.蚕病的流行与蚕农的消毒防病,天气环境,蚕品种等因素有关,但蚕药的质量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许多蚕农反映现在的蚕药质量差,有的根本就无效,蚕药市场假冒伪劣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15.
蚕农养蚕最怕的就是发生蚕病特别是暴发性蚕病,一旦蚕病暴发,轻者每盒蚕种损失几百元,重者损失上千元,尤其是实行规模化养蚕后,一些单季养蚕达10盒以上的养蚕大户,更要严格控制蚕病暴发,否则,损失将是几千元甚至上万元。因此,在蚕桑生产逐步走向规模化、养蚕逐步向大户转移的今天,如何搞好蚕病防治,特别是如何预防暴发性蚕病是摆在我们基层蚕桑科技人员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更是养蚕大户在生产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杭忠宝 《四川蚕业》2006,34(2):36-36
近年来,在蚕桑生产实践中,农药中毒屡见不鲜,且有趋于严重的迹象,已成为蚕区农民朋友增收的主要障碍,农药中毒造成的损失已远远超过蚕病造成的损失,2004年秋蚕期东台市富安镇因使用的乐果不纯,造成数千张蚕儿中毒,损失了几百万元,2005年春,因空气污染,东台市大部分镇发生不结茧  相似文献   

17.
田小忠  顾光银 《四川蚕业》2006,34(2):35-35,46
蝇蛆病是当前生产上主要蚕病之一,是多化性蚕蛆蝇产卵于蚕的体表,孵化成蛆钻进蚕体内寄生而引起的一种蚕病,发生较为普遍,特别是夏秋蚕,一旦疏于防范,危害会非常严重,造成的损失也将会很大。据调查,危害严重时,蝇蛆病造成的损失约占整个蚕病损失的20%~40%,茧质下降,售茧量低。  相似文献   

18.
王林甫 《蚕桑通报》2012,43(3):50-51,53
近年来,中秋蚕生产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及中毒损失日趋严重、蚕病及不结茧蚕发生程度加剧等多种因素,导致蚕茧产质量不稳定,蚕农生产绩效偏低。而中秋蚕作为全年蚕桑生产的重心,在蚕农收益中仍占有较大比重,实现中秋蚕的稳产高产,意味着将给广大蚕农带来可观收益。因此,对于如何养好中秋蚕,笔者认为,既要理性对待当前蚕桑生产形势和提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又要认真分析中秋蚕生产利弊,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技术到位率,确保秋蚕生产安全高产。  相似文献   

19.
1994年宜黄县蚕病调查与防治措施熊怡文(宜黄县农业局麻桑办)蚕病是制约蚕桑生产的主要因素。蚕农往往想养蚕,但怕养蚕。怕养蚕主要怕蚕发病。为此,调查分析蚕病造成的损失和发病原因,寻求蚕病发生规律,为蚕病防治找出对策;对我县实施第二期蚕桑工程躺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正>加强蚕病防治是蚕桑生产稳产、高产的关键措施。目前许多蚕区真菌病的防治已不再是蚕病防治的重点对象,但是,近几年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真菌病的危害又呈上升趋势。据笔者在射阳县特庸镇、新坍镇以及扬州市邗江等地进行调查了解,每年曲霉病、白僵病、绿僵病造成的损失达5%~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