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流域尺度不同水保措施减水效益分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实测资料的基础 ,借助流域网格划分的模型计算方法 ,首次在流域尺度内将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生物农业措施在减少地表径流中的作用分割开来 ,从而为定量评价黄土高原以林草植被建设为主的生态环境治理对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影响提供数据基础。计算结果显示 ,在“六五”基础上王东沟小流域以梯田建设、土地平整、沟坡道路防蚀技术为主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平均减少地表径流 18.1% ,而在“七五”基础上以人工林草植被建设为主的生物措施和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扩大经济林果种植面积的农业措施共减少地表径流 10 .9%。这一结论说明为最大限度地减少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对黄河水资源的影响 ,其治理应以生态、农业措施为主。  相似文献   

2.
定西小流域治理的径流聚散工程体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首先分析了径流调控对于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重要意义,再以甘肃定西地区为例,分别从坡耕地、荒坡地、沟道、村庄、道路等方面具体介绍其径流聚散工程措施,总结其小流域治理的径流聚散工程体系建设经验,旨在为黄土高原其他干旱、半干旱区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及径流调控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历史时期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科学史观简要分析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演变的历史过程,通过分析认为,历史时期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演变不再单纯表现为自然过程,而是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人地互动过程,人为因素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具有双重意义,既通过耕种对自然环境破坏,还进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土地承载能力,其主要是由不同的环境观和社会因素造成的。人类对生态环境影响以资源利用为主,有意识的建设活动较少,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成就巨大,生态环境演变具有明显历史进程,被动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对生态环境演变有特殊意义,历史时期黄土高原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实践及其成效在农不利环境,土壤环境,水土保持等方面表现突出,历史时期生态环境建设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在当今西部大开发机遇下,应借鉴历史经验,加快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建议采用科学的环境修复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同步进行,建设结构 水土保持型大农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径流曲线法在黄土区小流域地表径流预测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径流曲线法是目前国际上预测无径流观测资料地区降水地表产流的主要模型,由于气候、水文及下垫面的差异,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应用受到限制。利用黄土高原地区3个小流域的303场降雨径流资料,针对黄土高原降雨地表径流特点优化模型中的初损率λ,并提出降雨强度修正函数,将降雨强度因子引入径流曲线法。优化后的模型效率E达到0.812,实测径流深与预测径流深的线性回归决定系数R2达到0.822。改进后的SCS.CN模型可用于黄土区小流域降雨地表产流预报,对黄土高原无资料地区侵蚀产流预报、指导水土保持工程配置和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降雨径流的集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降雨径流集存系统由集水、输水和存水三个子系统组成,它把大面积集水区的降雨径流汇集到小面积存水区的土壤水库中,变少雨为多水,是半干旱与干旱地区利用降雨径流资源发展旱作农业的高效系统。根据农田土壤水分平衡方程和植物需水量与供水量的对比关系可以定量确定系统中存水区与集水区的面积比。小型径流场、集流梯田和微型集水区是当前使用最多,效果最好的降雨径流集存形式。  相似文献   

6.
王淑英 《水土保持研究》2003,10(1):127-129,136
提出了黄土高原旱作地区非耕地径流高效利用的基本原则,研究了径流补灌水在果树、温室蔬菜、大田粮食上的补灌效应和效益,认为非耕地径流水应优先用来补灌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其次是大株稀植作物的点浇抗旱保苗。  相似文献   

7.
黄土丘陵区燕沟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的水沙效应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黄土高原大规模的生态恢复必将对水土流失区的生态环境产生深刻影响,其流域尺度的水文效应对理解生态环境响应尤其重要。通过对延安燕沟流域1998-2010年的生态系统恢复进程及其流域水沙变化过程耦合分析表明:燕沟流域治理后径流泥沙发生了深刻变化,尽管流域总径流仍随降雨波动,但洪水径流显著减少,径流中泥沙含量迅速减少,总输沙进一步减少。这种变化趋势与流域进行的治理措施、治理阶段吻合;梯田、坝地等工程措施使得流域径流显著减少,林草植被恢复使得径流减少的同时,径流含沙率减少幅度更大。工程措施配以植被措施基本可以做到泥不出沟。因此,黄土丘陵区治理流域应该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并重,达到控制水土流失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径流曲线数法(SCS-CN模型)是估算地表径流的常用方法,可以快速评估不同地表覆盖对降水径流关系的影响。为探讨径流曲线数法在黄土高原地区人工牧草措施下的适用性,提高植被恢复对黄土高原水资源影响的理解,为黄土高原人工牧草地表径流估算提供理论参考,选取黄河水利委员会天水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罗玉沟试验场7个径流小区中73场降雨径流事件资料,采用步长法对黄土高原人工牧草标准SCS-CN模型的径流曲线数(CN)和初损率(λ)进行优化率定。结果表明:(1)人工牧草最优λ值为0.15,而对照农田为0.18;(2)不同种类牧草CN值差异不显著,约为79,对照农田CN值为81,表明美国土壤保持局推荐的CN值对黄土高原人工牧草径流计算具有适用性,但λ值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率定;(3)根据前期土壤湿度情况修正S值,模拟效果较为理想,修正后的SCS-CN模型适用于黄土高原半干旱人工牧草地区。  相似文献   

9.
50年来水土保持梯田建设、坝库建设、林草建设对推动黄土高原的农业生产起了巨大作用。黄土高原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应从属于控制黄河泥沙的需要和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需要。水土保持措施只能减轻土壤侵蚀 ,要完全遏止土壤侵蚀很困难 ,控制黄河泥沙是一项长期任务 ,需要水土保持措施和水利措施相结合。研究黄河水沙变化时 ,应同等重视水利水土保持对径流泥沙的影响和径流泥沙的故有变化。  相似文献   

10.
基于作物需水与降雨径流调控的隔坡梯田结构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坡地作物普遍存在的干旱缺水与水土流失问题,基于作物需水过程和降雨径流调控理念,利用WEPP模型对不同梯田模式下春玉米生育期的降雨、径流、入渗、蒸发、土壤水进行作物生育期需水耗水过程计算。结果表明:研究条件下,单一模式隔坡梯田不能完全解决春玉米需水与天然来水在时间上的错位问题,且一般情况下需要1∶6~1∶8平坡比收集降雨径流,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结合水窖,不但能大量节约土地资源、满足作物需水,且隔坡梯田作物年产量、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和降水利用效率较无隔坡条件均增加50%以上,基本实现作物增产和减少水土流失的双重目标;得出的典型模式隔坡梯田平坡比取值参考表可供黄土丘陵沟壑区隔坡梯田设计规划参考。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隔坡梯田与水窖蓄水配合,不但可满足作物生长过程需水,而且又可防止水土流失,是适宜推广的坡地降雨径流调控方式,这对坡地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黄土高原小流域不同坡地利用方式的水土流失特征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坡地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坡地利用方式与水土流失的关系研究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植被恢复中的重要基础科学问题。在陕北神木县六道沟小流域内,选择谷子地、黑豆地、退耕撂荒地、荒草地和柠条地等5种利用方式修建标准径流小区,观测了产流产沙状况,分析比较其水土流失特征。结果表明:观测期内谷子、黑豆、退耕撂荒、荒草和柠条等5个小区的产流量分别为2.1、2.2 、1.5、1.2和0.9 m3,径流系数分别为4.1%、4.6%、2.9%、2.4%和1.9%,产流量大小顺序为黑豆>谷子>退耕撂荒>荒草>柠条,最大产流量为最小值的2.4倍。谷子、黑豆、退耕撂荒、荒草和柠条等5个小区的侵蚀产沙量分别为196.6、228.6、27.2、23.3和10.4 kg,其大小顺序为黑豆>谷子>退耕荒草>天然荒草>柠条,最大土壤流失量为最小值的22.0倍,表明草灌木等植被类型在保持水土的作用方面要明显高于坡耕地,为评价流域植被恢复的水土环境效应和水土流失治理模式选择提供了基础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以强化降雨入渗,减少地表径流,阻止土壤侵蚀为目的。因此,治理区降雨入渗量的大小是衡量水土流失治理效果的关键指标之一。目前入渗量的计算多利用年总降雨量,由于在黄土地区小雨量或小强度的降雨具有与水土流失治理的零相关性,因而会导致对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入渗作用估计的较大误差。提出用1a中产生径流的次降雨总量(产流降雨总量)计算入渗量。以西川河流域为例,采用1997—2001年的降雨径流资料,分别用年降雨总量与产流降雨总量推求降雨入渗系数,对比分析了入渗量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利用产流降雨总量能比较清晰地反映流域治理程度对降雨入渗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GM(1,1)灰色动态模型预测西川河流域降雨入渗量随水土流失治理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GM(1,1)灰色模型能够合理地预测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措施对自然流域入渗量影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黄土高原北部水蚀风蚀交错区产流条件及径流系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黄土高原北部水蚀风蚀交错区的产流机制并推求径流系数,为该地区地表水资源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数据,选取具有黄土高原北部水蚀风蚀交错区典型气象与水文特征的六道沟流域为研究区。通过分析实测水文数据,从机制上分别研究了试验流域在表层土壤(5—10 cm)达到饱和及不饱和条件下的产流过程,在长历时低强度降雨条件下,产流的必要条件是表层土壤达到饱和且雨强≥0.12 mm/min;在短历时高强度降雨条件下,表层土壤未达到饱和状态时,产流的必要条件是降雨强度≥0.52 mm/min;径流系数与平均降雨强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以运动波理论的基础方程式结合GIS技术开发了适用于试验流域的分布式降雨—径流数值模型,模型的误差<3%;基于2005—2009年(5 a)的降雨—径流数值计算,得到试验流域在这5 a的平均径流系数为0.11,从而推求出多年平均径流系数为0.10~0.15。  相似文献   

14.
Changes in runoff and sediment loads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river basin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easures. This study compared the suspended sediment dynamics in the Huangfuchuan and Yanhe catchments on the Loess Plateau. Both annual runoff and sediment load displayed significant reductions from 1955 to 2012. The decreasing rates were −0·88 mm a−1 and −2·72 Mg ha−1 a−1 in the Huangfuchuan catchment, respectively, and ‐0.31 mm a−1 and −1·20 Mg ha−1 a−1 in the Yanhe catchment. A total of 183 and 195 events, respectively, were selected to assess the suspended sediment dynamics in both catchments during the periods of 1971–1989 and 2006–2012. The results showed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diment yield and runoff depth in both catchments from 1971 to 1989 and a relatively worse relationship in the Yanhe catchment from 2006 to 2012. The magnitude and frequency of the hyper‐concentrated sediment flow obviously decreased in the 2000s compared with that between 1971 and 1989. A hysteresis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complex and counter‐clockwise loops were the dominant patterns. Various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easures (e.g., afforestation, grassing, terraces, and check dams) played a critical role in runoff and sediment load changes in both catchments. The two catchments showed obvious heterogeneities in runoff and sediment yield because of different lithologies, soil types, and vegetati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 on suspended sediment dynamics and could be used to improve soil erosion control measures on the Loess Plateau. Copyright © 201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雨水资源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难度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区域水土保持的科学内涵,以及水土保持与雨水资源化的关系。认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关键与核心在于如何实现雨水资源化;降雨径流调控与利用不仅可实现雨水资源化,而且可以同步解决制约该区发展的干旱缺水与水土流失并存2大难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亟待研究的科学问题与技术问题,并初步构建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雨水资源化的技术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16.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的地区之一,生态环境建设对区域的发展极为重要。白银市区位于甘肃省中部,属典型的黄土高原矿农交错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以工业为主体的强烈的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共同作用,使白银市区产生了诸如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土地退化面积不断扩大、水资源进一步短缺和天然植被遭到人为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对白银市区生态退化的现状及原因的分析,根据恢复生态学、可持续发展原理和生态经济学理论,根据白银市区实际情况,提出了白银市区生态恢复的原则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人工集水面降雨径流观测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野外降雨径流观测实验研究表明 :土质集水面 (自然黄土坡面、清除杂草自然黄土坡面和夯实集水面 )的降雨产流方式为超渗产流 ,受降雨强度的影响大 ,径流的产生主要是由几次高强度的暴雨引起。此类集水面的年平均集水效率在 7.4%~ 35 .5 %之间 ,因此 ,增大集水区面积是保证土质集水面收集到更多雨水的基本途径。油毡、沥青和混凝土处理集水面的产流过程受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的影响小 ,年平均集水效率在 5 0 %~ 80 %之间 ,但投资成本较高 ,其雨水利用方向是和设施农业相结合 ,修建固定集水面 ,发展高投入高产出农业。塑料膜集水面一次性投入低且平均集水效率较高 ,但寿命较短 ,建议利用简单临时性的移动塑料集水面收集雨水以供大田作物缺水期补灌。  相似文献   

18.
黄土丘陵沟壑区鱼鳞坑雨季土壤水分状况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降水是限制植被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鱼鳞坑作为一种集水措施在人工造林中被普及推广。为研究鱼鳞坑雨季的集水功能,对样地鱼鳞坑内部、上部及侧面坡面典型部位的土壤水分进行了连续性监测,结果显示:7—8月,鱼鳞坑内的平均土壤含水量维持在低于鱼鳞坑外部坡面的水平;鱼鳞坑内20~40 cm土层是土壤水分的主要利用层,鱼鳞坑的集雨效果表现在40~60 cm土层上;单个鱼鳞坑的集雨效果存在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表现在有径流产生的降雨期。单个鱼鳞坑的集雨效果受鱼鳞坑的布置模式、施工工艺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