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正1绥阳县鲟鱼养殖基本情况2009年至今,绥阳县利用辖区内特有山区泉水、河水、溪水等水资源在茅垭、枧坝、旺草、太白、坪乐等镇相继发展了10余家鲟鱼养殖公司(场、户),占地面积800余亩,其鲟鱼流水池养殖水域面积共计50多亩。2017年度生产商品鲟鱼800吨,同比2016年增长14.3%;繁殖孵化鲟鱼苗种300万尾,同比2016年增长19%;鲟鱼产值2700万元,同比2016年增长  相似文献   

2.
朱玲 《农技服务》2006,(10):4-5
鲟鱼是一种大中型经济鱼,具有很高的食用、营养、药用和研究价值。从1999年开始,贵州省陆续引进史氏鲟、俄罗斯鲟、匙吻鲟、西伯利亚鲟以及杂交鲟等品种的鲟鱼卵和苗种,在流水或微流水条件下,进行水泥池和池塘养殖,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养殖技术日趋成熟,并获得较好成效。现在,鲟鱼类的养殖已经延伸到全省各地,如贵阳、遵义、铜仁、安顺等渔业经济发达地区。养殖规模逐年扩大,养殖方式由池塘发展到网箱养殖。目前,鲟鱼的养殖面积已经发展到1.5万平方米,养殖尾数近32万尾,产量约18.5万公斤,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一)存在问题喀斯特山区鲟鱼…  相似文献   

3.
鲟鱼,是生活在淡水中的大型鱼类,背部黄灰色、口小而尖,背部和腹部有大片硬鳞,其肉味道鲜美,没有侧刺,集食用、药膳为一身.特别是畅销国际市场的鱼籽酱,价格高达1公斤2000多元人民币,有“水中黄金”的美誉.近年来,鲟鱼养殖热不断升温,目前,这一品种的养殖已成为我国淡水养殖中的一个热点. 一、我国鲟鱼养殖现状 养殖品种不断增多,养殖数量迅速增加.我国人工鲟鱼繁殖研究起始于1956年,1988年开始鲟鱼人工养殖研究,真正较大规模发展只是近二、三年的事,其中以史氏鲟、俄罗斯鲟、西伯利亚鲟、匙吻鲟为最多.迄今为止,我国人工养殖各种规格鲟鱼数量已达1000万尾.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鲟鱼的生态习性、经济价值、繁育技术和人工养殖方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鲟鱼工厂化养殖面临的问题,指出了鲟鱼工厂化生态养殖发展的方向,以期为鲟鱼的人工养殖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吴长举  李正友 《农技服务》2010,27(2):249-249,265
在鲟鱼规模化养殖中,掌握无公害养殖技术,对养殖的成功和提高鲟鱼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从水源选择、养殖设施、鱼种选择和饲养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喀斯特山区鲟鱼无公害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6.
北京鲟鱼养殖现状与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薇  史亚军 《农学学报》2014,4(9):75-78
在对北京鲟鱼养殖户调研的基础上,从养殖品种、养殖方式、养殖饲料、养殖规模以及商品鱼营销5个方面叙述了北京鲟鱼养殖产业的现状,分析了北京市鲟鱼养殖过程中存在的4个问题:鲟鱼养殖的规模较小,缺乏典型的龙头企业;养殖饲料大多来自外埠,养殖成本较高;市场开拓力度不足,销售的产品形态少;销售渠道单一,消费规格偏小;进而提出了促进北京鲟鱼养殖业发展的5点建议:利用资源优势来塑造绿色鲟鱼品牌、培育龙头企业来延长产业链、宣传烹饪方法来拓展鲟鱼消费市场、转化研发成果来提高鲟鱼养殖技术和强化人才培训来增强鲟鱼产业软实力。  相似文献   

7.
鲟鱼是世界上珍稀的淡水鱼类.现将鲟鱼网箱快速养殖新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国鲟鱼养殖概况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对中国鲟鱼养殖的发展历史进行了总结,介绍了鲟鱼的主要养殖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以及养殖生产的格局和特点,并对当前存在的鲟鱼苗种来源、食用鱼养殖规格、水体利用以及引进种类质量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水域选择、网箱设置、鱼种的放养、管理技术等方面介绍了利用白山湖大水面资源优势发展西伯利亚鲟鱼的网箱养殖技术,实践证明,该技术可使鲟鱼平均规格达到0.75kg,养殖成活率97.5%,饲料系数1.5,产值85.8万元,利润32.4万元,投入产出比1:1.6。  相似文献   

10.
现存的最古老淡水鱼鲟鱼是一种名贵的淡水养殖品种,体型较大、寿命较长,肉质鲜美。鱼肉低脂肪、高蛋白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叶酸,并具有一定的抗癌和美容效果。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鲟鱼养殖在我国许多地方逐渐兴起。本文探讨鲟鱼养殖技术,以促进鲟鱼养殖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利用渔获物统计法对我国鲟鱼主产区黑龙江、长江鲟类十几年的捕获物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由于人为酷捕滥捞、环境污染,黑龙江鲟鱼种群结构严重失衡、资源急剧下降(452t,1987年,120t,1999年);由于长江葛洲坝截流,阻隔长江鲟鱼类的洄游,致使长江的中华鲟性比失调(♀:♂=1:0.39,1996年-1998年),雄性补充群体严重不足,繁殖种群退化,中华鲟岌岌可危。白鲟和达氏鲟现已濒临绝迹。本文叙述了我国鲟鱼的保护和利用现状及今后应采取的措施;并对我国鲟鱼利用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我国鲟类资源状况及保护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渔获物统计法对我国鲟鱼主产区黑龙江、长江鲟类十几年的捕获物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由于人为酷捕滥捞、环境污染,黑龙江鲟鱼种群结构严重失衡、资源急剧下降(452t,1987年,120t,1999年);由于长江葛洲坝截流,阻隔长江鲟鱼类的洄游,致使长江的中华鲟性比失调(♀:♂=1:0.39,1996年-1998年),雄性补充群体严重不足,繁殖种群退化,中华鲟岌岌可危。白鲟和达氏鲟现已濒临绝迹。本文叙述了我国鲟鱼的保护和利用现状及今后应采取的措施;并对我国鲟鱼利用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匙吻鲟肌肉和软骨常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水分、灰分、钙和磷)的含量,对蛋白质的17种氨基酸和主要微量元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匙吻鲟肌肉组织中水分含量为76.50%,粗蛋白含量为15.40%,脂肪含量为5.50%,灰分为1.01%,氨基酸含量最高为谷氨酸,含量最低的为色氨酸;软骨中钠、钾和钙含量比较高,氨基酸含量前3位的是甘氨酸、谷氨酸和亮氨酸,排在最后的是色氨酸和胱氨酸。  相似文献   

14.
3种养殖模式水体中细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16SrDNA克隆文库技术,对位于武汉市少潭河水库养殖基地3种养殖模式[根据放养鱼所占比例,草鱼75%、鲢15%、鳙6%、异育银鲫4%,为模式1(MSH1);草鱼75%、鲢15%、鳙3%、匙吻鲟3%、异育银鲫4%,为模式2(MSH2);草鱼75%、鲢15%、匙吻鲟6%、异育银鲫4%,为模式3(MSH3)]水体中细菌多样性进行研究。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3种养殖模式中细菌的16SrDNA克隆文库的序列总共分布于10个门,分别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蓝藻细菌门(Cyanobacteri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和OP10。对3种养殖模式中细菌的16SrDNA克隆文库的序列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MSH2中细菌克隆文库的多样性指数优于MSH1和MSH3,而MSH3优于MSH1。  相似文献   

15.
葛洲坝枢纽建成后,长江鲟鱼类资源显著衰退。对三峡建坝后宜昌江段鲟鱼类繁殖群体状况作了简要介绍,并就长江鲟鱼类资源增殖与利用的途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江汉平原常见厚淤泥小型池塘为研究对象,以放养鳙的混养池塘为对照,于2009年4-12月研究主养草鱼混养匙吻鲟的池塘中浮游生物的变化,结果表明:浮游植物中蓝藻、绿藻的数量在试验期间较高,处于优势地位,但裸藻生物量对浮游植物生物量的贡献最大;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和数量在6-8月份处于高峰期,但总体处于较低水平;试验期间小型浮游生物(小型浮游植物和小型原生动物)数量增加,并占据优势;氮磷比与绿藻、裸藻的生物量显著相关;匙吻鲟放养池塘中的浮游生物与鳙放养池塘中的差异不明显.可见,在江汉平原常见厚淤泥小型池塘中混养匙吻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发展我国鲟鱼业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回顾了国内外鲟鱼业的现状与进展之后,根据我国的鲟鱼资源和优越的自然条件,并借鉴国外发展鲟鱼业的经验,论证了我国有发展鲟鱼业的巨大潜力,探讨了长江等主要水系及大型水库、湖泊养殖鲟鱼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对发展我国鲟鱼业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水温19—28℃下,测定了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a(14.98g±1.35g~156.42g±23.46g)的耗氧率和窒息点。结果表明:匙吻鲟幼鱼耗氧率有昼夜节律性,一昼夜出现两个高峰值,分别在8:00和18:00,低峰值出现在0:00。耗氧率(Y)与水温(T)呈显著正相关,Y=0.2918T^0.2818(R^2=0.9477);耗氧率(Y)与鱼体重(W)呈显著负相关,Y=0.2924W^-0.1663(R^=0.9326);耗氧量(Y')则与体重呈显著正相关,Y'=4.675W^1.5136(R^2=0.9332);匙吻鲟的窒息点为(2.813±0.056)-(3.468±0.072)mg/L(以O2计)。  相似文献   

19.
匙吻鲟的生物学特性、成鱼养殖技术及消化系统的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匙吻鲟原产北美,吻长,呈扁平状;体表光滑无鳞,背部黑蓝灰色,常有斑点分布;体侧有赭色点状斑,腹部白色;口大眼小,前额高于口部;鳃耙密而细长,鳃盖骨大而向后延至腹鳍,尾鳍分叉,尾柄披有梗节状的甲鳞。匙吻鲟幼鱼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成鱼可制作出鱼子酱,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本文通过对匙吻鲟的生物学、成鱼的养殖及消化系统的研究,使能够更好的了解匙吻鲟的生长、生活及摄食条件,以便使更多的人了解匙吻鲟的市场价值与潜力,便于进行大规模的推广。  相似文献   

20.
越南留学生汉语声调习得偏误量化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声调是区别意义的相对音高,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往往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面对目前云南省越南学生逐渐增多的趋势,本文以越南学生汉语声调为研究对象,采用录音与听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测试的基础上对该国留学生汉语声调的习得偏误做一些量化分析及解释,并提出了教学方面的对策,以便对越南学生的对外汉语教学及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