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红富士苹果套袋的背景,红富士苹果套袋技术起源于日本,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引进推广.当时我国的苹果生产以乔化密植为主,果园群体和个体郁闭现象都比较严重,果园通风透光条件差,病虫害发生严重,为了给红富士苹果创造一个局部的庇护空间,就积极引导推广红富士苹果套袋技术.红富士苹果全套袋技术在保障食品质量安全、降低农药残留、改善果面光洁度、提高果品商品率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增加用工、增加生产成本、降低果实内在品质,以及果袋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木材资源,不利于生态环境改善等弊端.  相似文献   

2.
苹果套袋技术在国外已有50余年历史,在我国建国初期就有应用。90年代初,为生产出口红富士苹果,各地进行了小面积套袋。近几年,为提高果品质量,苹果套袋技术已在全国大面积推广,1999年,仅烟台市栖霞市套袋即达18亿个。目前,苹果套袋已成为生产高档果品的重要措施。 苹果套袋后,由于套袋果减少了接触各种杀菌、杀虫剂的次数和时间,因而果实内外农药残留量少,但在套袋前,必须喷施3次以上  相似文献   

3.
于2005年在瓦房店驼山进行了套袋对红富士苹果含铅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套袋苹果果实中的平均含铅量都不同程度地高于不套袋苹果,平均含铅量比不套袋果高54%。套袋苹果含铅量符合无公害苹果标准,但有33%未达到绿色果品的指标要求。从总体看,单层袋苹果含铅量高于不套袋和套双层袋,套不同双层袋苹果果实中含铅量有明显差别,应注意果袋的选择,以降低果实中的铅含量。  相似文献   

4.
红富士苹果目前是我国苹果主栽品种之一。果实套袋可有效防止农药污染。提高果实品质(特别是外观品员),是目前生产无公害果品的一条有效途径。本试验通过对套袋红富士苹果果实生长发育初期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分析,探讨套袋果实外观品质提高和某些内在品质下降的原因及机理。  相似文献   

5.
红富士苹果外观质量很大程度与套袋时间有关,为了探索提高套袋果实的外观质量、生产优质果品的最佳套袋时期,我们于2003、2004年连续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6.
套袋对提高惠民短枝红富士苹果品质的效应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套袋对提高惠民短枝红富士苹果品质的效应孙忠庆,陈宏,吴建军(山东省惠民县林业局果树站,251700)果实着色差、风味淡、果面不光洁、病虫果率高是沿海地区红富士苹果栽培中较突出的问题,采用果实套袋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红富士苹果的果实品质,减少用药和药物投...  相似文献   

7.
红富士苹果套袋技术调查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苹果套袋栽培在日本早已广泛的应用于生产,但在我国则刚刚开始。为了进一步提高红富士苹果的果品质量,适应国内、外果品市场的需求,我们于1990年与辽宁省外贸食品进出口公司共同协作,对苹果套袋技术进行了应用性研究。  相似文献   

8.
不同套袋、除袋时期对苹果质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沂蒙山区红富士苹果不同套袋时期和不同除袋时期、方法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以及不同摘袋时间对日灼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沂蒙山区红富士苹果5月25日~6月5日是套袋的最佳时期,10月3~9日是除外袋的最佳时期,去除内袋适宜时间为外袋摘除后4~6d.  相似文献   

9.
红富士苹果两次套袋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富士苹果分别于5月下旬和6月上中旬采用两次套袋方法,可促进果实增大增重,病虫害减少,果面光滑鲜艳,无农药污染,生产出无公害果品。  相似文献   

10.
红富士苹果进行二次套袋,显著降低了单套纸袋的裂果率和果实红斑发生率,同时克服了单套塑膜袋果品质量低和效益差的缺点。该项技术既能生产出优质高档果品,又能大大提高套袋成功率和经济效益,在秋季多雨地区极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以11年生的红富士苹果为试材,进行了套袋对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套袋可提高红富士苹果外观质量,提高其商品价值,以套内袋双面压光的双层优质果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苹果套袋可显著提高果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因此近几年得到迅速推广普及。但套袋易发生以黑点病为主的果实病害,对苹果生产影响较大;套袋苹果黑点病是由弱寄生菌粉红聚端孢霉(Trichothecium roseum)侵染所致,常用杀菌剂对其均具良好的杀伤效果。然而因套袋后药剂无法直接接触果面,所以套袋前的药剂选择和使用尤为重要。2005年我们对不同杀菌剂组合在红富士套袋苹果上的应用进行了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不同时期除袋对红富士苹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宝鸡苹果套袋研究多集中于套袋时期、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而关于不同时期除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甚少.鉴于这种情况,笔者对不同时期除袋的红富士苹果的着色面积、单果质量、果形指数、硬度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了不同时期除袋对果实品质各项指标的影响,旨在探讨宝鸡地区红富士苹果适宜的除袋时间,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套袋对红富士苹果成熟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果实套袋能提高苹果品质,影响果实的成熟度。为摸清二者的关系,1998~1999年,我们引用新西兰国确定苹果成熟度技术,采用碘—淀粉试验、硬度计、糖量计等方法,研究了套袋对红富士苹果成熟度及品质的影响,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套袋和不套袋对果实品质、耐贮性和农药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套袋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套袋苹果提高1%,达到显著程度;果实硬度方面,二者差异不明显;除着色面积、光洁度等外观品质套袋果优于对照外,其它风味、口感等内在品质,以及果实在贮藏期间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失重率等果实耐贮性特征方面,不套袋明显优于套袋;果实的农药残留量没有明显差别,有机磷、有机氯和菊酯类农药均未检出。套袋果实的外观品质好于不套袋;但不套袋果实的内在品质和风味,以及耐贮性等方面显著优于套袋果实;且不套袋果实的农药残留量并没有超过质检标准。  相似文献   

16.
目前,红富士苹果套袋是生产高档无公害绿色食品的关键措施,但相当部分果农掌握不好套袋的配套管理技术,而果品质量、数量降低,影响了经济收入.自1993年推广应用苹果套袋生产新技术以来,笔者经过多年实践,逐步摸索出了提高红富士苹果套袋管理技术措施,取得了较高经济效益,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红富士套袋后果实鲜艳、果面洁净无污染,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已成为生产优质高档红富士苹果的关键措施之一。但果品套袋后苹果生长环境发生了改变,导致部分红富士苹果病虫害加剧、果锈加重,果实失去商品价值,增加了生产中的损失。本文对荣成市套袋红富士主要病虫害、果锈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18.
套袋对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红富士苹果进行套袋,观察套袋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可促进果实着色,增加果面光洁度,减少病虫害,减少农药污染和残留,提高果实商品价值;但套袋对苹果也有一些不利影响,如降低果实糖度,导致风味变淡等。  相似文献   

19.
苹果套袋栽培可显著提高果实的外观品质,已成为无公害果品生产的主要技术手段.近年来,人们对苹果套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套袋对苹果内在品质、外在质量、贮藏性的影响方面,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套袋对苹果果实含铅量的影响却很少见报道.本试验是研究果袋对果实含铅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提高套袋苹果果实质量效果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苹果套袋可提高果实外观品质,增加商品果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但套袋后果实内在品质下降。对解决苹果套袋后含糖量降低这一问题,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报,由此,本研究于1996年至1997年,在套袋红富士苹果上叶面喷布微肥,探讨提高套袋果含糖量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