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党中央和毛主席提出发展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农业以粮食为纲,全党全民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方针以后,我们当前的重要任务是如何迅速的普遍提高农作物产量,使粮食过关。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全面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充分发挥人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中的主观能动作用,高速度定向培育肥沃土壤,不断地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2.
我国历来就有施用有机肥料的习惯,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自从党中央提出大办农业,大办粮食之后,对肥料要求尤为迫切,要使粮食过关,首先肥料得过关。  相似文献   

3.
熊毅 《土壤》1961,4(2):1-2
水稻是一种高产作物,南方种植很广,北方水源方便的地区也有种植,低洼易涝地区和盐碱地区种植水稻,不仅是适当地利用了土地,还改良了土壤。在当前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形势下,总结群众增产水稻的经验,尽快地改良土壤,提高水稻产量,对粮食过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贾醉公 《土壤》1961,4(4):6-13
猪粪尿是我国农村中有机肥料的主要来源之一,数量多、施用广、适合各种农作物需要,尤其在贯彻执行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政策时,大量发展养猪积肥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小麦是我国的第三大粮食产物,在我国的粮食产物上地位稳固。近年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小麦种植面积下降,在此背景下,提高小麦种植效益,保证小麦种植的粮食供应量,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通过先进种植技术结合农业机械化提升小麦种植的效益,是保证我国人口小麦的供应和小麦种植地位的重要途径。基于此,从提高优质麦种、改善土壤肥力,合理施肥、施药及提升小麦种植环节的机械化等途径提升小麦种植的效益。  相似文献   

6.
小麦是我国的重要粮食型作物,在全国范围内被广泛种植,尤其是江苏地区,随着小麦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再加上农业补贴力度的增加,小麦种植面积不断增大。通过广泛地推广小麦高产种植技术,并做好病虫害预防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因此,针对小麦高产种植技术进行分析,探析小麦病虫害预防措施,旨在为小麦种植户及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林景亮 《土壤》1961,4(7):39-41
全面迅速提高土壤肥力,是当前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重要工作,土壤肥力不断提高,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的水分、肥、热、气的生活条件,从而获得高额丰产。  相似文献   

8.
黄河中下游广大的冲积平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也是我国北方主要的粮棉产区,因此在该区采取措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扩大耕地面积以迅速增加农业总产量,对保证农业过关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小麦栽培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作为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它的产量高低直接关系着人民的生计。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技术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农业种植结构的优化调整,小麦的品质和产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在小麦日常栽培管理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利用有限的土地生产出高产量及高质量的小麦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基于此,结合小麦栽培管理的现状,对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以期提高小麦栽培管理质量,保证粮食储备安全。  相似文献   

10.
王关禄 《土壤》1961,4(6):20-22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全党全民正为大办农业、大办粮食,千方百计寻找各种肥源,积造各种肥料。城市污水是一种含有大量氮素的肥料,充分利用城市污水灌溉农田在解决郊区农业生产上肥料不足、增加灌溉水源及改善城市环境卫生等方面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小麦也是我国居民最重要的口粮与商品粮之一,常年播种面积、产量分别占全国粮食总量的25%和22%左右,商品小麦的常年收购、销售和库存量均占全国粮食总量的1/3左右。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们食品消费结构的改变,人们对不同品质需求已成为未来小麦消费的发展趋势,也因此对小麦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在种植面积和产量上对于我国的经济结构发展有着及大的影响意义,但小麦在生长的过程中易受到蚜虫、吸浆虫、赤霉病等病虫害的影响,为降低病虫害的影响,提高小麦的产量以及种植质量,对小麦病虫害的"一喷三防"施药时间进行分析和探究,确保小麦产量的提高,完善小麦作物的质量,为农业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之一,种植面积非常广阔。要想实现小麦质量及产量的提高,不断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的整体发展,就要加大优质小麦的推广和宣传,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不断提高小麦栽培技术水平。同时,在小麦的栽培管理过程中根据当地的特性,有针对性地创造管理方法和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提高小麦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农业种植生产的研究上取得了较大发展,通过不断改善作物生长条件并推广优质化生产方式,使得农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小麦是我国居民的主要主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以及生活中对小麦的需求也随之提高,对小麦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推广小麦优质化技术,提高我国小麦品质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种植技术推广面临的新任务。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业结构中,小麦是关键构成部分,在农业生产中处于基础地位,不仅与民生息息相关,对于国家粮食安全也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如何有效提高经济产量是现阶段小麦种植过程中面临的主要任务,基于此,分析小麦生长发育特点和制约小麦经济产量的因素,并结合实践经验提出几点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6.
辛坤乾 《土壤》1961,4(8):55-56
大力开发利用波阳湖滨的湖田、洲地,是江西省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一项重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初识李老,貌不惊人,一个极普通的农业科研工作者。然而,正是他,在西藏试种冬小麦获得成功,并大面积推广,使粮食产量成倍增长,成为改写西藏粮食生产历史的第一人;正是他,提前完成京郊冬小麦品种第五次更换,打破小麦产量多年徘徊在3000kg/hm^2的局面,使小麦产量提高到4500kg/hm^2;正是他,在完成大量区试工作之余选育出冬小麦新品种京411,又使京郊小麦产量上一新台阶,产量由4500kghm^2提高到6000kg/hm^2;正是他,在1998年选育出冬小麦新品种京9428,使京郊小麦生产进入优质与高产相结合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8.
小麦种植是我国农业种植的主要分支,在我国农业种植资源中占有基础性地位。随着我国农业种植技术的逐步开发,国内旱地小麦种植要素分析,在当前小麦种植技术研发中发挥着牵引性作用。基于此,结合国内旱地小麦产量的差异,对旱地小麦栽培、施肥以及主要土壤肥力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以达到进一步提高国内小麦产量,实现国内农业绿色化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单光宗 《土壤》1961,4(5):24-26
自大跃进以来,我国小麦产量获得了巨大的增长,全国各地相继创造了高额丰产的卫星田,出现了我国史无前例的小麦亩产千斤以上的奇迹。然而部分地区只追求小面积高产指标,而忽视了大面积均衡增产,因此,这些地区常常存在有大面积的三类苗,使小麦总产量不能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20.
侯学煜 《土壤》1961,4(8):1-5
在党和政府提出发展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指导以及全党全民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方针后,土壤地理学和其他各门科学一样,都应该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为农业服务。但是任何学科能不能成为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立学科,以及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如何,取决于它是否有独特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