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红壤的供氮能力及化肥氮的去向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采用盆栽试验 ,研究了由第四纪红色黏土和红砂岩发育的不同侵蚀程度红壤以及施用有机或无机肥 1 0年以上培肥的红壤在不加外源氮肥条件下的自然供氮能力 ,以及施用1 5N肥源后肥料氮在土壤 -作物系统中的去向。结果表明 :红砂岩发育红壤 (红砂土 )的矿化量和供氮量显著高于第四纪红黏土 (红黏土 ) ,同一母质中轻度侵蚀红壤的矿化量和供氮量又显著高于重度侵蚀红壤。培肥后红壤的矿化量和供氮量显著提高 ,其中有机培肥红壤高于无机培肥红壤。侵蚀红壤的氮肥利用率低 ,土壤残留氮率较高 ,氮肥损失率不大 ,其中红砂土的氮肥残留率明显低于红黏土 ,而氮肥损失率却显著高于红黏土。培肥后红壤的氮肥利用率明显增加 ,其中有机培肥红壤的氮肥利用率和残留率显著高于无机培肥的红壤 ,而氮肥损失率却明显低于无机培肥红壤。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的低丘红壤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第四纪初期洪积体-红土层为母质,经长期的自然生物气候条件作用发育而成的红-黄色土壤,农民称为“黄筋泥”。黄筋泥土层深厚,质地一般属粉砂质粘土,呈强酸性反应。另一种是以衢江红砂岩的风化体为母质发育而成的土壤,称为红砂土。第三纪衢江红砂岩地层处在第四纪红土层之下,因此只有在红土层受到侵触,红砂岩暴露出来的地方,红砂土才能形成。在低丘红壤区里,黄筋泥和红砂土交错地分布着,构成复区。  相似文献   

3.
激光微地貌扫描仪测定侵蚀过程中地表糙度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研究激光微地貌扫描仪用于测定南方红壤地区地表微地貌的演变特征和规律的可行性,该研究应用亚毫米级高精度激光扫描和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在野外原位研究了鄂南3个典型红壤(泥质页岩发育红壤、第四纪红黏土发育红壤1和第四纪红黏土发育红壤2)模拟降雨条件下坡面侵蚀过程中的地表糙度变化过程,初步探讨了降雨和径流对红壤坡面微地貌形态演变作用。结果表明:1)随着降雨进行,雨滴打击和径流搬运的联合作用导致地表糙度降低,间歇式降雨后,供试土壤泥质页岩发育红壤、第四纪红黏土发育红壤1和第四纪红黏土发育红壤2的地表糙度分别降低了18.2%、18.4%和11.8%;2)地表糙度变化主要发生在降雨初期,第1场降雨前后,泥质页岩发育红壤、第四纪红黏土发育红壤1和第四纪红黏土发育红壤2的地表糙度降低幅度分别为16.1%、19.7%和9.6%,均达到显著水平。采用亚毫米级高精度激光扫描和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相结合的方法,能很好地定量化研究坡面水蚀过程中地表糙度的演变特征和规律。研究为南方红壤区坡面水蚀过程中地表微地貌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对土壤侵蚀过程模拟与预测模型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亚热带和热带土壤的磁化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亚热带和热带土壤的磁化率X变化大,高的达2000—6000单位(昆明玄武岩红壤),低的只几个单位(沼泽土、强还原性水稻土、磷质石灰土)。大体上是:自型土>潮土>水稻土>沼泽土。在自型土中,砖红壤、红壤的X值大于石灰岩土和紫色土。红壤的磁性受母岩和发育度的影响大。各地的玄武岩红壤的X值为3×102—6×103单位,其他红壤多为100—40单位(中性和酸性岩浆岩,多数沉积岩),或40—10单位(一部分石灰岩、凝灰岩)。灼烧土壤而得到的X-t曲线和“转化率”E,可粗略地反映磁赤铁矿生成的相对程度,进而估计红壤化的程度,似可在红壤的诊断、鉴定中试用。  相似文献   

5.
富里酸对红壤酸度的改良及酸化阻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采自安徽由第四纪红色黏土发育的红壤(红黏土)和采自江西由第三纪红砂岩发育的红壤(红砂土)进行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添加富里酸对红壤酸度的改良效果和红壤酸化的阻控效果。结果表明,添加富里酸显著提高了两种土壤的pH,并且随着富里酸添加量的增加对土壤pH的提升效果逐渐增加,添加50g/kg富里酸处理红黏土和红砂土的土壤pH分别由对照的4.31和4.69提高至5.91和5.97。添加富里酸也提高了两种土壤的pH缓冲容量(pHBC),因而提高了土壤的抗酸化能力。与土壤pH的变化趋势相似,富里酸对土壤pHBC的提升效果也随其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添加50 g/kg富里酸时,红黏土和红砂土的pHBC分别由对照的20.73和7.78 mmol/(kg×pH)提高至35.31和23.30 mmol/(kg×pH),分别比对照提高了0.70倍和1.99倍。添加富里酸不仅可以有效改良红壤酸度,还可以提高红壤的抗酸化能力。富里酸对红砂土酸化的阻控效果明显优于对红黏土。  相似文献   

6.
红壤地区土壤镁素状况及镁肥施用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从南方各地采集7种不同类型土壤126个样品,测定土壤有效镁含量。结果表明,平均有效镁含量37.2mg/kg。几种土壤类型供镁能力排序为:水稻土〉棕色石灰土〉蝉泥质砖红壤〉泥质红壤〉麻硅质红壤〉硅质红壤〉红土质红壤。同样母质发育红壤,其有效镁的含量与植被种类覆盖、土壤侵蚀程度有关,说明植被生态环境对土壤质量产生重要作用。盆栽试验表明,不同镁肥用量对玉米生物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施镁的增产幅度受土壤施钾  相似文献   

7.
母质和微地形条件对变性土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福建南亚热带的地带性土壤为砖红壤性红壤。在本地带沿海漳浦、龙海等县的低丘、台地玄武岩风化物上发育的一种暗色粘质土壤,历史上归属于砖红壤性红壤,经研究其性状明显区别于砖红壤性红壤,我们确定它为典型艳色湿润变性土。这种变性土与砖红壤性红壤呈复区分布。  相似文献   

8.
江西红壤在系统分类中的参比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通报》2019,(5):1009-1015
在江西省选取了由花岗岩、泥页岩和红砂岩发育的46个典型红壤剖面,在明确剖面形态特征及理化性质的基础上,依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确定了其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由此讨论了不同纬度带下,红壤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单元参比关系以及气候和母质对所划分出的系统分类单元的影响。结果表明,46个典型红壤共划分为3个土纲、3个亚纲、6个土类和14个亚类,其中江西省纬度28°N以北主要归属于湿润淋溶土,26°N以南主要归属于湿润富铁土,26°~28°N赣中地区,花岗岩发育的土壤主要归属于湿润富铁土,发育于泥页岩、红砂岩的典型红壤主要归属于湿润雏形土。  相似文献   

9.
庄德惠  郑新吐 《土壤》1959,(7):20-22
根据本站历年来在红壤水稻土(编者注:此系在红壤上经种植水稻后发育起来的一种土壤)上所进行的一些试验表明:在红壤上施用磷肥,对作物都有显着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0.
汪建中 《土壤》1992,24(1):29-32,40
本文根据赣东地区第2次土壤普查资料,论述了该区水稻土、潮土、红壤、黄壤、山地草甸土和紫色土6种主要土壤类型和由不同母质发育形成的红壤的土壤颗粒组成特点及其粘粒含量的变化等。  相似文献   

11.
红壤中高岭类矿物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明奎  何振立  M. J. Wilson 《土壤》1998,30(2):106-110
用Fomamide处理-XRD,红外(IR)和透射电镜(TEM)等方法对我国红壤的高岭类矿物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花岗岩发育的赤红壤中高岭类矿物为结晶良好的高岭石;玄武岩发育的砖红壤为无序高岭石;红壤中也以无序高岭石为主,部分样样含少量埃洛石,而发育度较低的黄壤,红砂土及泥页岩发育的黄红泥土则以埃洛石为主。  相似文献   

12.
周明枞 《土壤学报》1985,22(4):365-376
根据第四纪红粘土起源物的成因和属性及其对土壤发育特性影响的大小,在中亚热带丘陵地区可划分四个土属:(1)硅铁质残积红壤;(2)硅铁质红壤;(3)硅铁质网纹红壤;(4)硅铁质砾石红壤.划分土种的原则方案是:(1)同土属内土体构型相同的土壤;主要根据表层肥力的量级差异划分土种;(2)土体构型不同的土壤,无论表土层的肥力状况如何,都应划分为不同土种;(3)耕种红壤土种的划分,主要视改土培肥及耕作管理措施的强度及其表现在耕作层(含亚耕层)的熟化度高低所决定.低丘地区常见的红壤组合型式有:(1)完整迭合弱侵蚀型;(2)残留链状弱侵蚀型;(3)倒置加积强侵蚀型;(4)斑状水化平直型;(5)垄沟状强侵蚀型;(6)同源母质对称型;(7)异源母质对称型;(8)异源母质带状覆盖型;(9)环状侵蚀型.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田间径流微区定位试验,以中亚热带3种典型母质(花岗岩、红砂岩、红黏土)发育红壤花生坡地为研究对象,以当地常规化肥用量处理为对照,连续3年研究了在常规化肥用量减半条件下配施6个不同用量腐熟猪粪(猪粪含有0,0.5,1,2,4,8倍的对照处理磷用量)对红壤花生坡地水土流失和磷素流失的影响,以期为典型红壤地区合理施用猪粪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化肥减半配施猪粪处理能有效降低红壤坡地的产流产沙,但随着猪粪用量的增加,径流水和泥沙磷含量均呈线性增加,环境风险增大。径流量和泥沙量均为花岗岩红壤红砂岩红壤红黏土红壤。配施3 500kg/(hm~2·a)猪粪,花岗岩红壤的径流量减少了28.0%、泥沙量减少了6.3%,红砂岩红壤的径流量减少了23.2%、泥沙量减少了37.1%;而配施7 000kg/(hm~2·a)猪粪,红黏土红壤的径流量减少了40.7%,泥沙量减少了12.8%。当花岗岩红壤、红砂岩红壤、红黏土红壤的猪粪用量分别达到14 000,28 000,28 000kg/(hm~2·a)时,径流水总磷平均含量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V类限值。径流水总磷含量为花岗岩红壤红黏土红壤红砂岩红壤,而泥沙总磷含量则为红黏土红壤花岗岩红壤红砂岩红壤。在减半化肥用量条件下花岗岩红壤和红砂岩红壤配施与常规化肥处理等磷量[P含量40kg/(hm~2·a)]的猪粪、红黏土红壤配施2倍常规化肥处理磷含量[P含量80kg/(hm~2·a)]的猪粪,可有效减少水土流失,且3年内不会增加磷素流失风险。  相似文献   

14.
水稻土氧化还原交替频繁,使不同形态的硫元素转化的生物化学反应活跃,对水稻生产影响显著。本文以花岗岩和第四纪红色黏土母质发育的红壤性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宏基因组测序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了红壤性水稻土硫循环途径相关功能微生物特征,包括有机硫转化途径、其他(转运)途径、同化硫酸盐还原途径、硫氧化途径、异化硫酸盐还原途径以及硫歧化途径。结果表明:两种母质发育的红壤性水稻土具有相同的硫循环途径特征,即有机硫转化途径微生物功能基因丰度的发生频率最高,每百万个带注释的细菌序列平均检测到16000个有机硫转化的功能基因;硫歧化途径微生物功能基因丰度的发生频率最低,每百万个带注释的细菌序列平均仅检测到116个硫歧化途径功能基因。两种母质发育的红壤性水稻土中主导硫循环的微生物,在门分类水平上,微生物组成没有显著差异,都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为优势菌门,占比分别为55.19%、10.61%、7.18%等。在种水平分类上则差异显著,花岗岩母质发育的水稻土中硫循环途径微生物相对丰度更高,且所有途径的优势菌种都为Deltaproteobacteria bacterium、Acidobacteria bacterium、Betaproteobacteria bacterium,其丰度占花岗岩母质水稻土硫循环微生物丰度的40%以上;而在第四纪红色黏土母质发育的水稻土中参与硫循环每条途径的优势功能微生物更加丰富,如在有机硫转化途径中Gemmatirosa kalamazoonesis丰度最高,在其他(转运体)途径Azoarcus sp.的丰度最高,在同化硫酸盐还原途径丰度最高的微生物是Anaeromyxobacter sp.。研究结果表明:两种不同母质发育的红壤性水稻土中存在相同的硫循环途径特征,两种母质发育的红壤性水稻土中主导硫循环的微生物在门水平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在种水平分类上差异显著,表明不同母质中会存在着独特的优势硫转化功能菌群。  相似文献   

15.
不同母质发育的红壤电荷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勇  陈效民  邓建强  林洁  夏雯 《土壤》2011,43(3):481-486
研究了3种不同母质发育的红壤中电荷的差异,比较了不同母质对电荷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母质发育的红壤中,紫色土发育的红壤中全部负电荷含量明显高于花岗岩发育的红壤和第四纪红色黏土发育的红壤;第四纪红色黏土发育的红壤中正电荷的含量明显高于花岗岩发育的红壤和紫色土发育的红壤;第四纪红色黏土发育的红壤、花岗岩发育的红壤和紫色土发育的红壤中正电荷与pH呈显著性负相关;第四纪红色黏土发育的红壤正电荷与有机质呈显著负相关,花岗岩发育的红壤和紫色土发育的红壤中正电荷与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第四纪红色黏土发育的红壤和紫色土发育的红壤正电荷与黏粒含量呈一元二次线性关系,花岗岩发育的红壤正电荷与黏粒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紫色土发育的红壤吸附的NH4+-N含量最高,第四纪红色黏土发育的红壤吸附的NO3--N含量最高。通过对3种母质发育的土壤电荷特性的研究,可为不同母质的红壤进行合理施肥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红壤性水稻土的形成过程特点及其肥力演变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红壤性水稻土形成过程中,物质转化和移动是在淹水还原占优势的周期性干湿交替和氧化还原交替条件下进行的。它不仅加速有机质的积累,而且E.H./T.H.值和H.A./F.A.比值增大。复盐基作用使酸性和盐基高度不饱和的红壤,发育成为盐基饱和度相当高的红壤性水稻土。氧化还原和络合等淋移作用,导致化学元素在土体中重新分配,红壤富铝化过程减缓,有利于水稻土的培肥熟化。土壤物理性质和剖面特征也发生相应的改变,形成具有核块状结构、胶膜和铁、锰斑淀积明显的渗积层(P层);结构改善;肥力不断提高。上述变化与植稻年限呈正相关趋势,可把红壤性水稻土形成过程划分为雏型淹育型阶段;过渡渗育型阶段;十年左右初步形成具有水稻土基本属性的渗育型水稻土。  相似文献   

17.
福建红壤和砖红壤性红壤的发生和分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果  林景亮  庄卫民 《土壤学报》1987,24(4):352-360
本文研究了发育于福建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13个土壤剖面的理化性质、微形态性质和粘粒矿物性质,讨论了这些土壤的富铝化程度、红壤和砖红壤性红壤土类划分指标的选择及分类问题,结果表明,供试土壤均处于中度脱硅富铝化阶段,但在程度上有差别。以B层粘粒高岭石的平均含量为主要指标,平均硅铝率为辅助指标,将供试土壤分为两个土类:第一类是砖红壤性红壤,其B层粘粒高岭石平均含量大于70%,或介于60—70%之间,但硅铝率小于2.10;第二类为红壤,其B层粘粒高岭石平均含量小于60%,或介于60—70%之间,但硅铝率大于2.10,这里红壤和砖红壤性红壤的概念不完全等同于地带性土壤的概念。  相似文献   

18.
选取赣南地区不同植被覆盖下的花岗岩、红砂岩、第四纪红黏土发育形成的红壤为研究对象,利用原状土冲刷水槽法研究红壤的抗冲性。试验结果表明:(1)赣南地区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在抗冲过程初期抗冲系数缓慢增大,然后随冲刷时间延长呈波浪式变化。从总体趋势分析,在整个冲刷过程中抗冲系数随时间呈逐渐增强的趋势;(2)以裸地来比较不同母质发育的红壤的抗冲系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是花岗岩土壤 < 红砂岩土壤 < 第四纪红色黏土;(3)植被通过根系增强了土壤的抗冲性能,不同植被覆盖的土壤抗冲性一般表现为以下规律:裸地 < 灌草地 < 林草地。探讨赣南红壤抗冲性的动态规律以及母质和植被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为完善土壤抗侵蚀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对于更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前期土壤含水率对红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溅蚀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为了探究前期含水率对南方红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溅蚀的影响,选取泥质页岩和第四纪红黏土发育的4个典型红壤为研究对象,就5个前期含水率(3%、5%、10%、15%、20%)条件下3~5 mm团聚体水稳定性特征及其与溅蚀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消散作用是团聚体破碎最有效的机制,土壤前期含水率越大,团聚体破碎程度越小。随着前期含水率的升高,泥质页岩发育的2种红壤水稳性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wa)显著增大;第四纪红黏土发育的2种红壤水稳性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wa)先增大后减小,拐点出现在含水率为15%条件下。泥质页岩发育2种红壤溅蚀量随前期含水率的升高显著减小;第四纪红黏土发育2种红壤溅蚀量随前期含水率的升高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含水率为15%时达到最小。团聚体水稳性较高的土样,溅蚀粒径分布呈双峰曲线分布,主要分布1~0.5和0.05 mm范围内,且前期含水率越高,0.05 mm溅蚀颗粒含量越大;而团聚体水稳定性较差的土样,除前期含水率为20%外,溅蚀粒径分布呈单峰曲线分布,主要分布在0.25~1mm。该结果为红壤区农业水土工程及机侵蚀机理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对完善坡面水蚀模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广西(山弄)岗自然保护区石灰土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我国碳酸盐岩分布很广,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七分之一,而以广西、贵州和云南最为集中[1]。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由其风化发育的土壤与赤红壤、红壤显著不同,通称为石灰土,归于隐域土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