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选用720羽1日龄白羽肉鸡.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基础日粮组、减少日粮中磷酸氢钙6妇分别添加3种(1、2、3号)普通植酸酶和2种(4、5号)耐高温植酸酶.研究耐高温植酸酶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及饲料制粒前后的酶活损失率。结果显示:与基础日粮组对比,在降磷酸氢钙日粮中添加酶的各组(2号酶除外)差异均不显著.其中微颗粒耐高温植酸酶有降低料肉比的趋势.且与普通植酸酶2号酶有极显著差异(P〈0.01);加酶饲料制粒前后的酶活.普通植酸酶的损失率均大于20%.而耐高温植酸酶的损失率均小于10%。  相似文献   

2.
选用720羽1日龄白羽肉鸡,随机分为六个不同日粮的处理组:白羽肉鸡基础日粮、减少日粮中磷酸氢钙6kg分别单独添加3种普通植酸酶和2种耐高温植酸酶,研究耐高温植酸酶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及饲料制粒前后的酶活损失率。试验结果显示:与基础日粮对比,在降磷酸氢钙日粮中添加酶的各组(2号酶除外)均差异不显著,其中微颗粒耐高温植酸酶有降低料肉比的趋势,且与普通植酸酶2号酶成差异极显著(p〈0.01);加酶饲料制粒前后的酶活,普通植酸酶的损失率均大于20%,而耐高温植酸酶的损失率均小于10%。  相似文献   

3.
试验以转植酸酶基因玉米(PTC)为原料,通过烘箱高温处理,研究PTC的耐热性能;通过在不同挤压温度(60、80和100℃)和不同物料(750 U/kg PTC组和6 500 U/kg PTC组)组合下,研究PTC在制粒加工工艺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PTC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能,120℃烘箱处理5 min,其植酸酶酶活损失率为13.38%;但在制粒温度上升时,植酸酶酶活损失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当制粒温度达到100℃时,PTC的植酸酶酶活损失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4.
试验设置70℃、80℃和90℃三个不同的制粒温度的处理组,采用饲养和代谢试验研究经不同制粒温度处理的日粮对艾维茵肉鸡生产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旨在阐明不同制粒温度对饲料品质的影响并找到一个适宜的制粒温度。结果表明:三个处理组日粮对肉鸡营养物质采食量、营养物质消化率和生产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相互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80℃时平均日增重和饲料报酬最好。高制粒温度有降低肉鸡的生产性能的趋势。肉鸡颗粒饲料适宜的制粒温度为70℃-80℃。  相似文献   

5.
选用720羽1日龄白羽肉鸡,随机分为六个不同口粮的处理组:白羽肉鸡基础日粮、减少日粮中磷酸氢钙6kg分别单独添加3种普通植酸酶和2种耐高温植酸酶,研究耐高温植酸酶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及饲料制粒前后的酶活损失率.试验结果显示:与基础日粮对比,在降磷酸氢钙日粮中添加酶的各组(2号酶除外)均差异不显著,其中微颗粒耐高温植酸酶...  相似文献   

6.
植酸酶对于有效释放饲料中的植酸磷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外对植酸酶的研究已经从基础的理论研究向应用研究发展,从天然获取向基因工程发展,通过对目前市面上销售的6个品牌的耐高温植酸酶进行实验室湿热试验和饲料制粒试验,研究这6个经过高温处理后植酸酶的湿热酶活存留率和制粒酶活存留率。结果表明:国外品牌F耐温效果最优,国内品牌A可与之媲美,85℃饲料制粒仍可保留85.92%,显著高于除国外品牌F的其他各品牌植酸酶;另外,实验室湿热法对于饲料实际制粒耐热结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选用960羽樱桃谷肉鸭,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和用100g/t植酸酶替代6kg磷酸氢钙的试验日粮,以研究植酸酶对樱桃谷鸭生产性能、胫骨发育和饲料养分利用率的影响。同时比较普通植酸酶和耐高温植酸酶在饲料加工后酶活损失和对试验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对低的无机磷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可使鸭生产性能改善,养分利用率提高;胫骨中灰分、钙磷的沉积率提高。但是植酸酶是否耐高温对试验指标影响很大,耐高温植酸酶制粒后酶活损失低于10%,饲养效果较好。综合考虑本试验结果可得出,樱桃谷肉鸭饲料中可用100g/t耐高温植酸酶替代6kg的磷酸氢钙。  相似文献   

8.
选用960羽樱桃谷肉鸭,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和用100g/t植酸酶替代6kg磷酸氢钙的试验日粮,以研究植酸酶对樱桃谷鸭生产性能、胫骨发育和饲料养分利用率的影响。同时比较普通植酸酶和耐高温植酸酶在饲料加工后酶活损失和对试验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对低的无机磷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可使鸭生产性能改善,养分利用率提高;胫骨中灰分、钙磷的沉积率提高。但是植酸酶是否耐高温对试验指标影响很大,耐高温植酸酶制粒后酶活损失低于10%,饲养效果较好。综合考虑本试验结果可得出,樱桃谷肉鸭饲料中可用100g/t耐高温植酸酶替代6kg的磷酸氢钙。  相似文献   

9.
为确认经基因工程改造以酵母发酵生产的植酸酶的耐热性及其在肉猪饲粮中的应用效果,本试验结合颗粒饲料生产实际条件检测植酸酶样的耐热性,并以仔猪和生长猪为对象开展饲养试验.以玉米725.00 kg、豆粕203.24 kg、统糠11.26 kg、次粉15.00kg、大豆油15.00 kg和植酸酶30.50kg(5000 U/g)组成混合料,经调质温度为85℃和调质时间为30 s的生产线制粒,分别抽取调质前、调质后和制粒后等3个处理阶段各5个点样,测定各样的植酸酶活量,分别计算出植酸酶在调质前、调质后和制粒后的酶活回收率(%).饲养试验一:90头杜长大仔猪(9.86±0.09)kg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3组分别饲喂3种等蛋白质等能量等钙磷比的玉米-豆粕型试验饲粮(20.0%、13.39 MJ/kg和1.26),为期4周;正对照饲粮含钙0.82%和磷0.65%,负对照饲粮含钙0.62%和磷0.49%,植酸酶饲粮为在负对照饲粮基础上添加植酸酶的饲粮(500 U/kg).饲养试验二:60头杜长大生长猪(22.45±0.67)kg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2组分别饲喂2种等蛋白质等能量等钙磷比的生长猪试验饲粮(17.5%、13.00 MJ/kg和1.0),为期4周;对照饲粮含钙0.66%和磷0.67%,植酸酶饲粮含钙0.56%、磷0.56%和植酸酶(500 U/kg).试验结果表明:(1)调质前、调质后和颗粒产品样的酶活回收率分别为104.8%、73.2%和68.2%(P<0.05);(2)饲养试验一中的植酸酶组仔猪生产性能与正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但负对照的增重和耗料增重比分别显著低和高于正对照的(P<0.05);(3)饲养试验二中的植酸酶组生长猪的耗料量较对照组的降低了9%,耗料增重比降低了11%(P<0.05).增重提高了2%.此酶样经颗粒料生产全程工序后仍具68.2%的存酶活,具较好的耐热性;在低磷饲粮中应用可提高饲料转化率,因而提高仔猪及生长猪的增重,并降低饲料成本.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通过模拟饲料制粒过程及动物胃环境,对不同来源的植酸酶在经过高温和酸处理后酶活变化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为植酸酶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搜集到11种市售的植酸酶产品,编号为1~11采用湿热法,温度分别设置为75℃、80℃和85℃,处理时间为2.5min,p H处理值设定为4.0、3.0和2.5,处理时间为2h。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植酸酶耐温性和耐酸性存在很大差异,从耐温性看,温度在75℃~80℃时,1号样相对酶活最高,而继续升至85℃时,11号样稳定性最好,10号样次之;从耐酸性看,p H值从4.0降至3.0时,10号样相对酶活最高,11号样次之,其他稳定性均比较差。因此,综合考虑,在模拟饲料制粒条件和动物胃环境下评定酶的作用效果,以10、11号样耐受性最好,4、5号样酶活稳定性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