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初植密度人工兴安落叶松木材物理力学性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老山实验站的人工兴安落叶松林为例.对3种不同初植密度 L21(1. 5 m × 2. 0m)、 L22(3. 0 m × 3. 0 m)、 L23(2. 5 m× 2. 5 m)林分的人工落叶松木材物理力学性质性向变异进行比较研 究。结果表明:①生长速率.晚材率、以及气干时径向、弦向和体积干缩率均表现为:L23>L21>L22;全干时径 向、弦向和体积干缩率均表现为:L23>L22>L21。②生长速率、生长轮宽度、晚材率3项指标差异不显著、生长 轮密度和干缩率则表现为差异十分显著。③力学性质指标中.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横纹局部抗压和横纹全部抗 压强度差异显著.而且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横纹局部抗压和横纹全部抗压强度的平均值表现为: L23>L22 >L21。采用综合坐标法分析.L23林分树木生长速度较快.晚材比重大.主要力学性质好.木材材质较好.  相似文献   

2.
用热压干燥法干燥的速生柳杉材的抗弯强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用我们研制的木材电热热压干燥装置干燥柳杉(Cryptomeriafort-unei)小径材板材,当板厚为25mm,最高温度为170℃,压力0.2MPa,时间70分钟,终含水率10%的试材同温度为60℃,时间为120小时干燥的窑干材相比,抗弯强度与弹性模量分别减少了5.4%和6.5%,而厚度干缩率和密度分别增加了1.3%和1.8%,但统计上均无显著差异。宽度干缩率减小67.9%,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间伐对火炬松木材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为了研究火炬松纸浆材、建筑材定向培育过程中密度调控对其木材性质的影响规律.以12年生、6年生火炬松人工林为材料进行火炬松中、幼龄林间伐试验.结果表明:间伐对火炬松树高生长量无显性影响.对直径和材积有极显影响。间伐强度越大.直径和材积增长越快;间伐对火炬松出材量有极显影响,强度间伐越大.火炬松出材量越高;间伐对火炬松生长轮宽度有显影响.而对晚材率无显影响.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生长轮宽度、晚材率增加;间伐对火炬松木材密度无显影响.但木材密度随间伐强度的增加而提高;间伐对火炬松的木材干缩率有显影响。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弦向干缩、径向干缩和体积干缩率下降;间伐对火炬松木材纤维的长度、宽度与长宽比无显影响,但中龄火炬松木材纤维长度与宽度随间伐强度的增加有所下降。而幼龄火炬松木材纤维宽度随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木材纤维长宽比则为一常数;间伐对火炬松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弹性模量有显影响,对中龄火炬松抗弯强度有显影响.而对幼龄火炬松抗弯强度无显影响.间伐后火炬松的主要力学性质增强。  相似文献   

4.
确定梭梭年龄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确定梭梭的年龄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选取已知年龄的梭梭标准木进行解析测量、分析,然后用多元回归统计的方法探讨生长轮与梭梭生长状况的关系。梭梭的生长轮形态、数量虽不确定,但其生长轮数的年平均值却较为确定,平均为5.3±0.6.梭梭的总生长轮数(y)与梭梭的地径(R)、高度(H)间关系密切,可以用y=7.96+5.83H+2.13R表示,梭梭的年龄(n)用下式计算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方差分析及统计假计检验对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闽粤栲(C.fissa)及丝栗栲(C.fargesii)三种小径阔叶树干容积密度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树干不同高度容积密度之间差异不显著;树干各高度容积密度与树干容积密度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且以0.3H~0.4H之间的差异最小;树干各高度容积密度平均变动系数为6.4%;米槠与闽粤栲、丝栗栲与闽粤栲之间的树干容积密度差异显著,米槠与丝栗栲之间差异不显著;同一树种不同个体之间的容积密度变动系数为6.0%~7.8%.  相似文献   

6.
棉花品种对缺硼的敏感性及其硼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在土壤含热水溶性硼为0.09mg/kg(-B)与外加硼至1.0mg/kg(+B)的条件下,盆栽70个陆地棉(GiosypiumhirsutumL)品种,以检验品种间对缺硼敏感性差异。结果表明,70个品种的地上部干物重敏感系数(-B/+B×100)为26.6~102之间。如以其干物重敏感系数小于50为缺硼敏感品种,大于90为不敏感品种,获得敏感品种3个,不敏感品种5个。在缺硼条件下叶片硼效率(单位硼所产生的干物重)与缺硼敏感系数相关性达5%水准,不敏感品种硼效率高,敏感品种硼效率低。但无论缺硼与否,吸硼量与缺硼敏感性之间没有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方差分析及统计假计检验对米槠(Castanopsiscarlesii)、闽粤栲(C.fissa)及丝栗栲(C.fargesii)三种小径阔叶树干容积密度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树干不同高度容积密度之间差异不显著;树干各高度容积密度与树干只积密度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且以0.3H-0.4H之间的差异最小;树干各高度容积密度平均变动系数为6.4%;米槠与闽粤栲、丝栗栲与闽粤栲之间的树干容积密度差异  相似文献   

8.
速生杉木的材性逊于非速生杉木。气干密度0.345g·cm-3,体积干缩系数0.444%,顺纹抗压强度28.0MPa,静力弯曲强度57.0MPa,静力弯曲弹性模量8.5GPa.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与甜菊干叶产量(Y)有密切关系的6个数量性状(株高x1,茎粗x2,分枝数x3,主茎节数x4,单株叶片数x3,肉质根条数x6)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这6个性状对干叶产量的直接影响依次为x3〉x4〉x5〉x1〉x6〉x2它们与干叶产量的回归关系为Y=9.79551-0.048215x1-0.78821x2+0.11641x3+0.573072x4+0.0082286x5-0.0  相似文献   

10.
林分结构对人工林红松木材材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不同林分结构(纯林、混交林和三株一从)的人工林红松(Pinus koraisensis)木材材质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红松木材生长速率、生长轮宽度、晚材率差异不显著,红松木材的管胞长度,纤丝角、生长轮密度、干缩率和差异干缩、绝大多数力学性质指标差异显著,采用综合坐标法,对不同林分结构的林分木材材质进行品质评定,综合性能和建筑材评定的优劣顺序为混交林、纯林,三株一丛的林分;纸浆材的优劣顺序为混交林、三株一丛,纯林的林分。  相似文献   

11.
浙江速生杉木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速生杉木的材性逊于非速生杉木。气干密度0.345g.cm^-3,体积干缩系数0.444%,顺纹抗压强度28.0MPa,静力弯曲强度57.0MPa,静力弯曲弹性量8.5GPa。  相似文献   

12.
马尾松纸浆材材性变异和采伐林龄的确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报道了马尾松木材管胞长度、管胞长宽比、基本密度和化学组分含量的变异规律。结合林木材积连年生长量给出了不同树龄材性的具体数值。管胞长度径向变异遵循“递增、趋于稳定”模式,纵向变异由基部向上先递增至7.3m高度,而后递减至19.3m;管胞长宽比变异与管胞长度变化趋势一致。基本密度髓心附近较大,由髓心向外递减至最小值后再缓慢增加,并趋于稳定;基本密度纵向变异由基部向上递减,最大值位于树干基部。纤维素含量由髓心附近的38.75%(1~3轮)递增到22轮处的48.98%,净增10.41%;木素、多缩戊糖和苯醇抽出物含量分别由髓心附近的28.35%,14.32%和6.6%递减到树皮附近的24.7%,10.24%和1.22%,3者依次净减3.65%,4.08%和5.38%。马尾松木材幼龄期约14~18a,幼龄期前天然林管胞长度、长宽比和浸提后的基本密度大于人工林,幼龄期后则正好相反。基于不同树龄材性的变化,马尾松短周期纸浆林最低采伐林龄不得低于15a。  相似文献   

13.
为了比较兴安落叶松红、白材在应用上的优劣。本文对与力学品质因数有关的内容进行了木材超微结构与木材分子的研究,其结果:(1)红、白材的生长轮明显,早材管胞至晚材管胞急变。早材管胞腔大而壁薄、晚材管胞腔小而壁厚。红材晚材部分的几排管胞壁层最厚。管泡长度由早材向晚村逐渐增加,白材管胞平均长度大于红材管胞长度;(2)白材年轮较宽,年轮结构均匀,晚材率较低。红材年轮较窄,晚材率较高;(3)轴向管胞之间、轴向管胞与射线薄壁细胞之间、轴向管胞与射线管胞之间,均有不同类型的纹孔对。上述特征,在红、白材之间无明显区别;(4)交叉场纹孔属于云杉型,每一交叉区内有2~6个纹孔,多数呈2列排列,少数为单列;(5)红、白材的木质部均具有裂生树脂道,由泌脂细胞、死细胞、伴生薄壁细胞组成。但红材泌脂细胞数目多,白材少;(6)两种材的木射线均由射线薄壁细胞和射线管胞组成,但红材的射线簿壁细胞腔内树脂与无定形沉积物比白材多;(7)按两种材色,分别测量了早、晚材的管胞长度、径向宽度、胞腔径向直径、长宽比、壁腔比等6项指标,表明,主要差异是白材的管胞长度比红材管胞长。  相似文献   

14.
室内水族箱和室外网箱饲养试验表明,水温20~25℃时,体长8.5~8.9cm和15.0~15.3cm的鲤摄食直径为3.0和4.0mm的颗粒饲料生长最快,饲料系数最低。我国北方网箱养鲤在5、6、7~8和9月应分别投喂直径3、4~5、6和4mm的颗粒饲料。应用最佳饲料的直径与体长比(PFR)时,除考虑鱼体长(口径)外,还应考虑影响鲤消化的相关因素。水温高于20℃,鲤的PFR应为0.026~0.035,  相似文献   

15.
对入选的5个毛白杨优良无性系的生物量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毛白杨各器生物量与D或D^2H有密切的相关关系;生物量积累主要在干材,其分配规律为:6a生前,无性系间各器官生物量分配差异明显;6a生后,其分配趋势为干材>枝>根>干皮>叶;其中328、337,206,12,14号毛白杨无性系干材生物量比对照分别提高616.5%,514.1%,625.7%,357.4%,198.6%;采用相对生长法,对  相似文献   

16.
红松人工林幼龄材与成熟材干缩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红松人工林幼龄材与成熟材气干与全干时的干缩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幼龄材与成熟材气干与全干时干缩系数相比,幼龄材的径向、弦向、体积干缩系数均大于成熟材;气干与全干时差异干缩都是成熟材小于幼龄材。在木材利用上尽量选择成熟材,以提高产品质量,实现较高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于1982,1987,1988和1992年在东北地区的辽宁海城、沈阳、大连和吉林公主岭4个观察圃中系统观测了含有不同抗白粉菌基因的小麦品种和拟等基因系的白粉病病情:Pm1、Pm5、Pm7及Pm3a或Pm3b和Pm3c的病情均达20MS以上,感病严重.Pm2+6,Pm2或Pm4抗性较强,病情仅达0~5HR.采用离体活动圃鉴定法观测表明:1987~1988年各病圃白粉菌出现频率较高的基因为:V7(67.2%~80.4%,平均74.0%),V1(67.9%~78.1%,平均73.1%),V3c(61.9%~71.4%,平均67.6%),V5(62.3%~73.1平均67.3%),V3c(43.0%~51.8%,平均48.7%),V3a(32.7%~47.8%,平均39.5%),V5(15.6%~26.5%,平均20.25%);出现频率较低毒力基因为V2+6(0%~1.6%,平均0.51%),V2(2.1%~7.6%,平均4.05%)和V4(5%~12.6%,平均8.6%)。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与甜菊干叶产量(Y)有密切关系的6个数量性状(株高x1、茎粗x2、分枝数x3、主茎节数x4、单株叶片数x5、肉质根条数x6)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这6个性状对干叶产量的直接影响依次为x3>x4>x5>x1>x6>x2,它们与干叶产量的回归关系为,Y=979551-0048215x1-078821x2+011641x3+0573072x4+00082286x5-00090717x6。用此方程预测干叶产量,其可靠程度可达R2=09998894。  相似文献   

19.
利用相关和通径分析的原理与方法,对28头贵州剑河白香猪5个生长性状进行相关关系研究,剖析3月龄猪5个生长性状与6月龄体重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并进行决定程度分析,揭示各生长性状间的真实关系,结果表明,3月龄体重与3月龄体长、胸围、腹围,3月龄体长与3月龄胸围、腹围,3月龄胸围与腹围密切相关,6月龄体重(y)受3月龄体重(x1)的影响较大。采用逐步回归法,筛选出最优回归方程。因此,剑河白香猪早期生长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钻孔深栽技术和普通造林技术比较研究表明,成活率二者无显著差异,但在高径生长量上差异较大。进一步研究表明,钻孔深栽是科尔沁沙地适宜的造林技术,特别是地下水位较低地类。研究了0.7-3.0m7个深度的成活率和高径生长量表明,1.3m-3.0m5个深度之间成活率、高径生长量无显著差异,0.7m-1.3m之间差异显著(α<0.05)。1.3深度造林成活率已达98%,因此1.3m深度应是生产实践中推广使用深度。对3×3m、4×4m、5×5m、6×6m和6×9m5个密度的6年高径生长量和第10年蓄积量预测研究表明,5×5m密度的蓄积量均大于其它密度,进而指出,科尔沁沙地适合的深栽造林密度为5×5m。本文对深栽利用的苗木贮藏方式和造林时间进行分析研究得出,造林时间春秋两季皆宜,秋季造林宜早,春季造林可早可晚;春季造林苗木必须冬贮(平放、埋深1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