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延边地区天然赤松林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平均年龄为40a的天然赤松林进行了生物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密度为1500-2000株/hm^2时,赤松林总生物量为127.389t/hm^2,接近最大值。 木层为127.043t/hm^2,灌木层为0.178t/hm^2;草本层为0.168t/hm^2。此时,乔木层净生产量为17.117t/(hm^2.a)。随着密度梯度的变化,乔木层、灌木怪、草本层生物量以及乔木层净生产量均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锥栗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的研究:Ⅰ.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福建省建瓯市3 ̄10年生锥栗人工林为对象,研究了锥栗Castanea henryi人工林在未结果期,结果初期和盛果初期3个不同的发育时期的生物量。结果表明:随着林分生长年龄的增大,生物量呈明显积累,分别为2.7427t/hm^2,8.2064t/hm^2和33.7801t/hm^2;随着锥栗生长发育年龄的增加,地上部分所占的生物量比例也增大;根系主要分布在距地表60cm内的土层中,侧根发达,主根  相似文献   

3.
对湖南省双牌县低海拔地区12年生的黄柏,杜仲和凹叶厚朴药林的产量结构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3种药材的林分生物量为5.80-20.45t/hm^2·a,净生产量为1.21-2.81t/hm^2·a。林分生物量,净生产量及主要药用部分于皮的策略,均以黄柏为最高,杜仲次之,凹叶厚朴最低,说明在该立地条件下,黄柏的适应性较强,经济效益亦比其他两个树种更佳。  相似文献   

4.
福建青冈萌芽林分结构及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福建青冈萌芽林分生产力高,Ⅳ类地24年生林分生物量193.7t/hm2,其中乔木层185.6t/hm2;林分年均净生产量9.121t/(hm2·a),其中乔木层7.733t/(hm2·a);林分平均胸径11.4cm,平均树高9.8m,蓄积量155.3m3/hm2,萌芽木占全林株数的74%;林分叶面积指数7.515m2/m2,叶对树干净同化率75.5g/(m2·a).  相似文献   

5.
桥山主要森林类型枯落物持水性能及养分含量测定初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麻栎、油松、及其混交林中,通过典型样地调查,测定了枯落物的生物量、持水性能和养分元素含量。结果是:天然林各类型枯落物生物量在10.22~13.89t/hm2之间,差异甚小;油松人工林最高,为23.67t/hm2。净拦蓄量以麻栎林最高,为30.62t/hm2;松栎混交林次之,为20.73t/hm2;择伐油松林最低,为13.77t/hm2。择伐可使油松林枯落物生物量减少约41%,净拦蓄量降低约22%。不同森林类型的枯落物中,养分元素总贮量有很大差异。以松栎混交林最高,为532.92kg/hm2;麻栎林次之,为434.31kg/hm2;油松林最低,为383.80kg/hm2。但各养分元素含量具有很大的一致性,皆为:Ca>N>K>Mg>P  相似文献   

6.
穿龙薯蓣引种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穿龙薯蓣(DioscureaNippoica)采用根茎繁殖,在陕西关中和陕北林区经种生长良好,能正常开花结实,其产量与年龄,密度和施肥关系密切,以生长3a收获为宜;在关中3a生一般产量为16.5t/hm^2陕北林区为11.7t/hm^2;在关中适宜密度为15株/m^2,陕北为25株/m^2;为获得高产需多施有机肥,尤以在基肥中混施磷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7.
间伐后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产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对间伐后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产量的动态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间伐后生态系统生物量由对照的180.05t/hm^2减少至156.58t/hm^2,减少13.04%。系统生物量的减少主要是因为乔木层林木株数、生物量减少所致,乔木层生物量由对照的173.87t/hm^2减少至142.74t/hm^2减少17.90%;但单株木的生物量增加了64.07%,尤以枝、叶和根增长迅速;林下植被生物量、死地被物生物  相似文献   

8.
水杉人工林生物产量及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大围山实验林场16年生水杉人工林的生物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经过两次抚育间伐后的水杉林现存密度为1300株/hm^2,生产力为9.87t/hm^2·a。该场水杉生长良好,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
青钩栲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1994年对三明莘口教学林场小湖工区28年生青钩栲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的研究结果表明:28年生青钩栲人工林总生物量为255.975t/hm2,乔木层总生物量为247.407t/hm2,净生长量为8.836t/(hm2·a);乔木层生物量大小顺序为:干(50.5%)>枝(21.0%)>根(19.8%)>皮(4.8%)>叶(3.9%);树干生物量垂直分布呈金字塔形,活技和鲜叶主要分布在8.5m以上,根系主要集中在土层30cm以上.青钩栲相对较为速生,是值得推广阔叶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10.
紧凑型玉米高产栽培,密度是首要因子,高肥旱平地货产量要达到12t,密度应为7万-7.5万/hm^2,应施碳铵600-750kg/hm^2,并配施磷肥0.9-1.2t/hm^2;一般旱地公倾要达到10.5t产量,应主攻特殊性理和粒重,公顷密度为4.5-5万,施碳铵1.2-1.5t,配施磷肥750kg。  相似文献   

11.
对祁连山不同类型条件下的祁连圆柏群落生物量和营养元素积累量的测定结果表明:祁连圆柏群落生物量为231.20t/hm2,其中乔木层占98.34%,灌木层占1.60%,草本层占0.06%;祁连圆群落年净生长量为4.41t/hm2,其中乔木层为3.96t/hm2,占89.80%,灌木层占7.25%,草本层占2.95%;群落营养元素积累量总计为3633.81kg/hm2,其中Ca、N、K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54.27%、19.55%和11.05%,Zn所占比例最小,仅为0.03%。  相似文献   

12.
宜君县春玉米不同密度及施肥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密度、氮肥、磷肥三因子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筛选出9~10.5t/hm^2的农艺方案;密度51900~60750株/hm^2,施纯N169.5~214.5kg/hm^2;>10.5t/hm^2的农艺方案;密度60750~65700株/hm^2,纯磷58.5~90kg/hm^2。  相似文献   

13.
祁连山林区青海云杉木群落生物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祁连山不同平均林龄下青海云杉群落生物量,结果表明;青海云杉平均生物量为242.98t/hm^2,并呈明显的季节变化动态。  相似文献   

14.
黄泥田连作晚稻氮磷钾肥料效应函数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频率分析方法对模拟的黄泥田连作晚稻氮磷钾肥非典型效应进行寻优,在产量y≥5.4t/hm^2和利润/п野7600元/hm^2的约束条件下,获得晚稻较一和较佳施肥利润的三要素优化施肥组合分别为:N149.541kg/hm^2、P2O547.745kg/hm^2、K2062.194kg/hm^2,y=5.6250t/hm^2,N142.498kg/hm^2、P2O543.499kg/hm^2、K2O  相似文献   

15.
不同龄组马尾松林凋落物量及养分归还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不同龄组马尾松人工林的年凋落物量、林地凋落物现存量及其元素含量和养分归还量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从幼龄林至成熟林,马尾松林的年凋落物量为4.39-11.43t/hm^2,林地凋落物现存量为4.99-13.55t/hm^2,凋落物养分的年归还量为87.74-353.71kg/hm^2,林地凋落物养分的总贮量为101-248kg/hm^2。这说明森林凋落物是一个庞大的养分贮存库,它对于维护林地地力  相似文献   

16.
从关中东部新灌区水资源缺乏的实际出发,在不断改善小麦生产基本条件的同时,通过引进和推广小偃6号,7852和小107等优良品种,建立单产3.0~4.5t/hm^2和4.5~6.5t/hm^2的节水群体结构,并采取田间麦糠(秆)复盖或中耕保等栽培技术,在灌溉1-2次、灌水总量为1275~1800m^3/hm^2的情况下,小麦单产可年均递增8%以上。  相似文献   

17.
乌芽发适应性广,山地、平原、水湿地、房前屋后均能生长,且发鞭发笋率高,经济效益显著。笋产量15744kg/hm^2,留养竹9690株/hm^2平均胸径3.5cm,净收入31960.32元/hm^2.a^-1。新造竹林成林块,投产早,2~3a即可成林,3~4a可产笋出售。  相似文献   

18.
丘陵旱地柿树密植早果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丘陵早地密植柿树的早果丰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柿树成品苗以春季萌芽期定植成活率最高,大面积栽植成活率达96.8%,栽植密度以株行距2m×4m或3m×4m较为适宜,以定干高度60-80cm自由纺锤形整形较好,采用幼树期以中短截为主,4a以后以甩放为主的修剪措施,配合树下管理,保花保果,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达到3a开花,6a最高产24t.hm^-2,7a生最高产36t.hm^-2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351A是安徽省农科院育成的新型早熟早灿不育系,该不育系育性稳定,米质优,抗白叶枯病,柱头外露率高,配合力好。经几年的实践,总结出一套较成熟的高产繁殖技术,1997-1999连续3a繁殖单产达3.375t/hm^2,最高单产达4.05t/hm^2。高产繁殖技术主要有:合理安排抽穗扬花期;控制秧龄,高肥配比早施,。加强病虫防治;推迟使用“九二○”,更新赴粉方式;严格除杂,及时割青。  相似文献   

20.
黄山松人工林生物产量及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湖南省浏阳市大围山实验林场的10年生黄山松人工林为对象,对林分的生物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密度为1530株/hm^2,的林分,生产力为1.675t/(hm^2.a),黄山松在该场生长良好,经济系数较高,保持水土的能力较强,可在海拔1000-1600m范围内适当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