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1 毫秒
1.
利用土壤筛选紫花苜蓿高效共生根瘤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西北地区土壤试管栽培法对12株不同地区来源的根瘤茵和2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品系)进行接种效果的研究,旨在使筛选结果尽量接近实际生产环境,筛选出符合实际效果的高效共生菌株。结果表明,紫花苜蓿与根瘤菌之间表现出共生效果的多样性。绝大多数接种根瘤菌的紫花苜蓿在总瘤数、有效瘤数、地上部干质量方面与不接种的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7%~240%,10%~367%,7%~150%。根瘤菌与紫花苜蓿品种之间存在着互作关系,且受土壤因子尤其是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初步筛选出的与2个紫花苜蓿品种(品系)最佳共生匹配的根瘤菌菌株分别是:中苜一号的73317,01006,01055;金皇后的83092,01006,01055。  相似文献   

2.
在湖南湘西地区对紫花苜蓿进行了根瘤菌接种试验。结果表明:紫花苜蓿接种根瘤菌,其幼苗结瘤数和结瘤率分别提高137.5%和74.4%,产草量和分枝数分别提高26.6%和32.3%。说明在湘西喀斯特地区紫花苜蓿接种根瘤菌后其生产性能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获得与公农二号紫花苜蓿匹配的根瘤菌,试验采用15株不同的根瘤菌对公农二号紫花苜蓿进行接种,并对其结瘤和生长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接种后,紫花苜蓿的结瘤数和粗蛋白含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67%~933%和1.54%~69.01%;株高和干重分别提高了6.26%~30.79%和85.71%~771.43%。接种根瘤菌可使紫花苜蓿的生长在各个方面都有显著提高,盆栽试验初步筛选出的与紫花苜蓿匹配优良的菌株为NACC1001、NACC1004、NACC1005、DACC2001、DACC2003、HLCC3001、HLCC3002和HLCC3003,田间试验最终选出的优良共生匹配组合为公农2号-HLCC3002。说明苜蓿品种和苜蓿根瘤菌之间存在相互选择性,通过盆栽试验进行初步筛选、再利用田间试验进行复筛可筛选出苜蓿品种和苜蓿根瘤菌的优良共生组合。  相似文献   

4.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根瘤菌接种对紫花苜蓿产量、高度及营养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3个紫花苜蓿品种,分别是"SK3010""巨能2""耐盐之星"。研究结果表明:在包头地区种植紫花苜蓿与根瘤菌接种是提高产量、增加根瘤数的有效方法之一,可应用于较大面积的推广示范。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通过对紫花苜蓿根瘤菌接种,使接菌地固氮提高80%,增产鲜草提高44.4%,说明接种根瘤菌剂是提高紫花苜蓿草产量和固氮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紫花苜蓿自然株高变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测定了9个紫花苜蓿品种生长高峰期的自然株高,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紫花苜蓿6-9周龄生长高峰期,各品种平均自然株高与株龄间呈非常显著(P<0.01)或显著正相关,线性回归方程估测相对误差除Ranger大于5%外,其余线性回归方程估测相对误差均小于5%。第9周龄的Travois和皇后苜蓿平均自然株高显著不显著。第9周龄的Travois和皇后苜蓿平均自然株高显著(P<0.05)高于对照品种敖汉苜蓿平衡自然株高,其余各参试品种与对照品种敖汉苜蓿比较,平均自然株高株不显著。第9周龄平均自然株高排序前4位的品种依次为Travois, 皇后苜蓿,Ranger,Baker。  相似文献   

7.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和根瘤菌是自然界存在的两类重要的共生微生物,分别能与宿主植物形成丛枝菌根和根瘤的共生体系,对宿主植物的生长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建立丛枝菌根真菌-禾本科牧草和丛枝菌根真菌-豆科牧草-根瘤菌的共生体,研究AMF和根瘤菌接种对混播中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ss)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单独接种根瘤菌处理下单播和混播的紫花苜蓿地上单株生物量分别提高了65.42%和53.41%,地下单株生物量提高了96.66%和114.42%。单独接种AMF处理下单播和混播的紫花苜蓿地上单株生物量分别提高了35.33%和23.20%,地下单株生物量提高了40.00%和46.45%。而AMF和根瘤菌双接种处理下单播和混播的紫花苜蓿地上单株生物量分别提高了105.66%和185.64%,地下单株生物量分别提高了167%和121%。综上所述,AMF和根瘤菌双接种对紫花苜蓿生物量的促进作用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8.
以‘甘农3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Gannong No.3’)为材料,采用营养液沙培法,研究了磷及根瘤菌对紫花苜蓿根系形态和根瘤固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根瘤菌或在一定范围内(0~2000 μmol·L-1)提高磷水平,均可显著增加紫花苜蓿的根长、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根体积和根系活力,并使其根瘤数增多,根瘤重增大,固氮酶活性显著增强,植株全氮含量增加;与不接菌相比,接菌提高了紫花苜蓿对磷的需求;本试验条件下紫花苜蓿所需磷素最佳范围为1000~1500 μmol·L-1。  相似文献   

9.
李鹏珍  赵得琴  邓波  杨军  赵国华  赵亮 《草地学报》2021,29(6):1257-1264
试验以接种根瘤菌‘Sm1021’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为材料,将土壤和生物炭按比例混合(0%,0.5%,1%,1.5%,2%),然后进行不同程度(正常土壤水分处理,轻度,中度,重度)干旱胁迫,旨在研究土壤中添加不同水平生物炭与干旱胁迫对接种根瘤菌紫花苜蓿光合效率及生长的影响,探讨生物炭多孔性特性是否能够提高根瘤菌固氮能力,从而促进苜蓿生长。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抑制紫花苜蓿的光合效率和生长(P<0.05),重度干旱抑制作用最显著(P<0.05);添加生物炭能够提高接种紫花苜蓿光合效率,促进植株生长;随生物炭水平升高,紫花苜蓿光合效率和生物量先增加后降低。研究认为,添加0.5%~1%水平的生物炭可增加接种紫花苜蓿叶面积,促进光合效率,缓解干旱胁迫对植株造成的伤害,从而促进生长。  相似文献   

10.
添加不同水平的玉米粉对紫花苜蓿青贮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3种不同含水量(60%、70%、80%)的紫花苜蓿中添加不同水平玉米粉(0%、5%、10%)进行了30天的青贮试验。结果表明:添加10%的玉米粉,紫花苜蓿青贮NH3-N/TN值在0.56%~0.73%之间,显著低于其它各处理组(P〈0.05)和(P〈0.01);含水量70%的紫花苜蓿中添加10%的玉米粉,青贮感官品质较好,粗蛋白损失0.34%,低于其它处理组;添加玉米粉显著降低紫花苜蓿青贮NDF ADF和粗脂肪含量(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