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红环瓢虫(Rodolia limbata Motschulsky)在陕西关中1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夏越冬,次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并取食,交配,3月中旬至5月上旬为卵期;4月上旬至6月上旬为幼虫期;5月上旬至6月上旬为蛹期;5月中旬至次年5月中旬为成虫期,采用在林间小面积繁育种瓢,将带种瓢的枝条在草履蚧(Drosicha corpulenta kuwana)发生区挂放,可大面积持续控制草 履蚧的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2.
前言南湾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猕猴(Macacamulatta)为主的保护区,面积约15,000亩,内有猕猴15群,550—650只;其中有2群约80只经驯化能应哨声召来供游人观赏。为了摸清保护区动植物资源和猕猴食性问题,于1983至1985年间,我们对该地区植被进行了多次实地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太行猕猴     
太行猕猴(河南)李青松在河南省与山西省交界的太行山南端,有一处猕猴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总面积15572公顷,为华北地区面积最大的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这里山势雄伟、奇峰秀丽、山泉飞瀑遍布,苍松翠柏满目。植物种类多样,有184种植物是猕猴的食物源,使...  相似文献   

4.
猕猴为国家二类保护珍稀动物。经调查河南太行山有猕猴2000余只,省人民政府1982年批准把济源市漭河、黄栋树、愚公三个国营林场面积15万多亩划为猕猴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外围近30万亩集体林坡划为禁猎区。近几年,美国专家桑斯维克、日本专家  相似文献   

5.
2013年至2014年于野外监测中通过活动痕迹证实了板洞保护区内确有猕猴存在,并于2015年监测到一个由30余只个体组成的猴群。考虑到猕猴生存对保护区的依赖,提出了以下几个保护猕猴的思路:加大对猕猴保护的宣传力度;加强对违法捕猎的执法力度;增加人力物力的投入以加强对猴群的监测,三管齐下达到监测与管护共同进行。  相似文献   

6.
最近都安瑶族自治县林业公安科在当地派出所的大力协助下,破获了一起重大非法猎捕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猕猴案,缴获猕猴9只,并解救出15只正在被围捕中的猕猴。今年6月初,都安县东庙乡地同村弄鲁屯独山上突然出现一群猕猴。6月17日,犯罪嫌疑人蓝元英以猕猴经常下地吃玉米为名,纠集10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国山点火,设岗布套,以来为饵,引猴入笼的办法,从6月17日至7月2日先后捕获猕猴9只,企图出售给野生动物贩子。7月2月12时,都安县林业局接到报案后,副局长韦建炳立即组织干警及林政人员赶赴案发地点,经过15分钟的现场勘查,将窝藏…  相似文献   

7.
1998牟11月3日,龙虎山自然保护区发生枪杀2只猕猴的案件。案件的详情和处理结果新闻媒体已作报道。本文从枪杀猕猴个体对群体行为上的影响进行探讨,为人工驯化猕猴、观赏等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方法上主要通过观察了解和访问调查枪杀猕猴个体后对报群体在行为上前后发生的变化。我们选择游人较少、较多各2天作观察了解,得出情况如下:龙虎山猴群的基本情况1.龙虎山的地理位置龙虎山属广西区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南宁帘的西南,距南宁市约80公里,地处北纬22°42’,东经107°30.126’,面积2万平方米,以人工驯化猕接供观赏旅游…  相似文献   

8.
双斑锦天牛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斑锦天牛对园林绿化树大叶黄杨构成严重危害。该虫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寄主枝条内越冬,7月上旬至11月上旬,3月至5月为幼虫危害期。  相似文献   

9.
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猕猴分布及种群数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1991年和2002~2003年,在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猕猴的分布及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历山保护区内猕猴主要分布于转林沟等7个区域,群体数总计7群,种群数量为480~572只,同时对猕猴栖息地特征、繁殖、食性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祁景良  王玉英 《林业科学》1996,32(6):522-527
云南松梢蚧是云南松叶的主要害虫,为防治这一害虫,研究了它的生物学特性,该虫在昆明一年发生一代,雌成虫发生在4月上旬至6月下旬,雄成虫发生在4月上旬至5月中旬,卵发生期为4月下旬至6月下旬,蛹发生在4月上旬至5月中旬,蛹有聚集于隐蔽物下面的习性。  相似文献   

11.
兰坪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滇金丝猴保护现状及管理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访问与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兰坪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滇金丝猴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得到了保护区内滇金丝猴的巡护监测线路和种群动态变化情况,以及滇金丝猴面临生境萎缩、退化的威胁情况.分析了存在的保护区功能区划分不尽合理,经费短缺,经济发展与保护矛盾突出,保护人员素质和待遇有待提高等问题.藉此,提出了加大能源替代项目建设,对保护区功能区划分进行调整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松尺蠖在云南省宁蒗县1年发生1代,以幼虫危害云南松针叶.幼虫始见于11月下旬,6月上旬老熟幼虫停止取食并吐丝下垂于枯枝落叶中或钻入湿润疏松的土表(约2cm)深处化蛹,蛹期90d.成虫始见于8月,终止于10月上旬.卵始见于8月下旬,终止于11月下旬.8月下旬~9月下旬为该虫最佳灯诱杀虫期,3~5 月为最佳化学防治时期.  相似文献   

13.
对海涂哺鸡竹笋产量分布和竿径变化规律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哺鸡竹出笋不均勾,盛笋期在整个笋期的中前期;笋期从造林后开始逐年推迟,最后稳定在5月上旬左右。竹竿胸径逐年增粗,到成林时基本稳定,受土壤条件影响较深。  相似文献   

14.
甘肃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鳞翅目经济昆虫初步调查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首次报道了甘肃尕海—则岔保护区有经济昆虫珍稀蝶类资源68种、蛾类3种。依据地形、地貌以及蝶类垂直分布情况将蝶类资源分为洮河则岔峡谷区、尕海高原湿润地区和西倾山高山草甸区三个产区,并提出了珍稀蝶类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15.
福建鸳鸯猕猴自然保护区经济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鸳鸯猕猴自然保护区有野生经济植物108科503种,按其用途划分为15类.该区野生植物资源种类丰富、用途广、分布面积大、替代种类较多,且该区具有优越的野生植物再生条件,十分有利于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6.
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与社区居民发展之间的矛盾不断增加,厘清自然保护区人口分布情况是化解冲突的基础。基于2020年WorldPop世界人口格网数据集,对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内部及周边人口情况进行空间分析,从自然保护区等级、功能分区等角度分析全省自然保护区人口分布现状。结果表明:全省377个自然保护区中分布社区居民约57.95万人,平均人口密度约为0.35人/hm2,总量不大,平均人口密度较低,但不同自然保护区之间人口分布不均衡。不同级别、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区及功能区内人口分布状况呈较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柳厚壁叶蜂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厚壁叶蜂(Pontania dolichura)是严重危害柳树的一种害虫.调查结果表明,它在太原地区1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做茧过冬;翌年3月下旬化蛹,4月上旬为化蛹盛期,4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5月上旬为成虫羽化高峰期,成虫寿命10 d左右;成虫出土后,集中在柳树周围的花灌木上取食花蜜以补充营养.  相似文献   

18.
萧氏松茎象的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解剖萧氏松茎象虫害木的研究方法和林间的定期观察,可知该虫在湖南2年发生1代,4月中旬至5月中旬是成虫为林间活动的高峰期,9月下旬为化蛹高峰期.9月上旬到11中旬是人工捕虫的最佳时期.涂杆可减少30%萧氏松茎象入侵,药物注射可达95%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吉林省扶余洪泛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的种类、分布、种群特征,以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种类,进而提出了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羚牛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近年来,受益于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严格管护,与大熊猫同域分布的羚牛种群数量得以快速增长。2005—2008年,对卧龙自然保护区羚牛的分布及其时空动态调查表明:羚牛在保护区内的绝大部分(93.33%)区域均有活动痕迹;且年际间的总遇见次数和遇见率之间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可能是该保护区内羚牛的种群数量增加,分布范围有所扩大的原因。羚牛夏季和秋季主要活动于海拔较高人为活动较少的区域,冬季主要活动于该保护区山体中部的范围,拐棍竹林对羚牛的活动影响较小。保护区管理者需要控制当地村民到海拔较高的区域活动,以避免干扰羚牛的正常活动,或者被羚牛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