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查明导致新疆五家渠市某规模化羊场羊流产的原因,无菌采集流产羊胎儿的心血、肝脏和胃内容物,用常规微生物学方法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动物感染试验。结果表明:共分离到两株病原菌,通过观察其形态学特性、培养特性及生理生化特性,确定为致病性胎儿弯曲杆菌胎儿亚种。分离株对小白鼠有较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2.
胎儿弯杆菌属于弯杆菌属的成员,包括胎儿弯杆菌胎儿亚种和性病亚种.自McFadyean等(1913)从流产绵羊的阴道分泌物中分离到弧菌样微生物以来,国内外学者己对胎儿弯杆菌进行大量研究,发现胎儿弯杆菌呈世界性分布,是危害人或动物健康的重要病原微生物之一.胎儿弯杆菌胎儿亚种致绵羊流产和牛的散发性流产,性病亚种可致牛流产和不育.也可感染人引致流产、早产、败血症以及类似布鲁菌病的症状,尤其是患有免疫缺陷症的人,感染胎儿弯杆菌后能引起脑膜炎、菌血症、关节炎、腹泻等疾病.胎儿弯杆菌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并给畜牧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对于该菌的检测鉴定就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正>1流行特点一般认为,自然交配引起的弯曲杆菌病是牛发生不育的重要病因,流产是该病的一个特征。研究表明,肉牛中该病的流行更为普遍。胎儿弯曲杆菌是一种能游动的微需氧菌,已经确认的亚种有两种,即胎儿亚种和性病亚种。亚种的鉴别主要基于其抗原和生化特性的不同,例如性病亚种不能在含1%甘氨酸的培养基上生长,但胎儿亚种能。普遍认为性病亚种能够适应牛的生殖道  相似文献   

4.
<正>弯曲杆菌病是由弯曲杆菌属细菌所引起的牛及其他动物的不同疾病的总称。与牛有关的主要有两种病型:由胎儿弯曲杆菌引起的牛不育与流产和主要由空肠弯曲杆菌引起的牛及其他动物的急性肠炎。牛胎儿弯曲杆菌病是由弯曲杆菌中的胎儿弯曲杆菌性病亚种和胎儿亚种引起的牛慢性不显性生殖器官疾病。其感染部位公母牛都局限于生殖器官,通过交媾而相互传播,引起牛的一时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河南省鸡源结肠弯曲杆菌的分布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从养殖场抽取鸡泄殖腔拭子460份进行结肠弯曲杆菌分离培养,采用PCR、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进行鉴定,并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共分离结肠弯曲杆菌42株,分离率为9.13%;分离的结肠弯曲杆菌对环丙沙星、萘啶酸、阿奇霉素耐药严重,耐药率分别为95.24%、90.48%、71.43%。[结论]河南省鸡源结肠弯曲杆菌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应规范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生殖道弯杆菌病是由胎儿弯曲杆菌生殖道亚种引起的牛一种传染性生殖道疾病。感染一般由公牛自然交配或输入污染的精液所引起,主要侵害母牛子宫,阻止母体受孕或引起胚胎早期死亡,少数奶牛也可发生流产。1症状胎儿弯曲杆菌生殖道亚种对奶牛生育力的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7.
牛弯曲杆菌病是由弯曲杆菌属细菌所引起的牛及其他动物的不同疾病的总称。与人畜有关的有2种病型,由胎儿弯曲杆菌引起的牛只不育与流产和主要由空肠弯曲杆菌引起牛及其他动物的急性肠炎。空肠弯曲杆菌目前有2个亚种,即空肠亚种和多伊尔亚种。空肠亚种与兽医学有关的是人畜共患病的重要病原菌。现介绍牛弯曲杆菌性腹泻的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养猪》2017,(2)
从送检的流产胎儿病料中,分离培养得到2株致病菌,经生化试验、药物敏感性试验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分离菌株为致病性大肠杆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显示,该菌对红霉素、多黏菌素B和多黏菌素E敏感;对杆菌肽中度敏感;对青霉素、四环素、阿莫西林等耐药。说明此次引起该猪场流产的主要原因为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9.
弯杆菌病原名“弧菌病”,是由弯杆菌属的细菌引起的多种动物罹患的传染病。羊弯杆菌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暂时性不育、流产等症状。1病原引起动物和人类疾病的弯杆菌主要是胎儿弯杆菌和空肠弯杆菌。胎儿变杆菌又分为两个亚种:胎儿弯杆菌胎儿亚种和胎儿弯杆菌性病亚种。两种弯杆菌分类上均属于弯杆菌属,为革兰氏阴性的细长弯曲杆菌。菌体呈"S"形、撇形或鸥形,但在老龄培养物中可呈球形或螺旋状长丝(由多个S形菌体形成的链)。本菌运动力活泼,为微需氧菌,在10%二氧化碳环境中生长良好,鲜血或血清培养基有利于初代分离培养。2诊断要点2.1流行特…  相似文献   

10.
为了调查一群怀孕母山羊流产的病原,采用细菌分离培养、PCR鉴定和生物学分型方法对流产胎儿体内分离出的病原进行鉴定。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病原为布鲁杆菌,AMOSPCR和生物学分型方法的结果显示分离布鲁杆菌为马尔他布鲁杆菌生物Ⅱ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