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恒温25℃保存为对照(CK),分析4种短期冷藏贮运方法(T1,4℃冷藏24 h后转入冰盒,在恒温25℃下保存;T2,12℃预冷12 h后转入4℃冷藏12 h,再转入冰盒,在恒温25℃下保存;T3,4℃冷藏;T4,12℃预冷12 h后转入4℃冷藏)对蓝莓鲜果72 h内果实失重率、硬度、总糖含量、总酸含量、单宁含量等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72 h内采用冰盒模拟贮运或冷藏处理均能使果实保鲜,且冰盒模拟贮运的保鲜效果在短期内能达到与冷藏的效果基本一致;在采后72 h时冰盒模拟贮运(无预冷)的果实失重率为0.61%,低于对照(3.05%);果实硬度为5.57Pa,高出对照1.64 Pa;总酸含量0.55 g/(100 m L),比对照低0.01 g/(100 m L);每100 g鲜果实的单宁含量为16.58 mg,比对照低2.08 mg。冰盒模拟贮运或冷藏配合预冷均能达到较好的保鲜效果,且果实在采后72 h内各项指标均优于无预冷组。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大豆雄性不育系小孢子败育机理,以大豆的花器官为试验材料,对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的花芽分化、花器外部形态及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蕾生化特性进行了观察和研究。花芽分化结果显示,相对于大豆恢复系N1,不育系M2花芽发育进程较缓慢,形成数量较少、大小不等和形状不规则的花粉粒。花器外部形态比较结果表明,N3M4的处理最好,其花长、旗瓣宽、花瓣大小和龙骨瓣开张度分别可以达到9.59 mm、7.66 mm、73.51 mm2和7.83%。除不育系M7和M8外,所有不育系大、中、小花蕾的SOD活性均比3个恢复系高。在中花蕾和大花蕾时期,8个不育系的POD活性均显著高于3个恢复系。随着花蕾的发育,所有不育系的CAT活性都显著低于3个恢复系。在花蕾发育的各个时期,不育系的MDA含量均显著高于恢复系。  相似文献   

3.
紫花苜蓿杂种优势利用是牧草育种研究的重要方向,是提高牧草单产、改进品质及增加抗性的有效途径,而利用雄性不育系生产杂交种是苜蓿杂种优势利用最经济、有效的方法。综述了紫花苜蓿雄性不育系的概念和基础,介绍了国内外苜蓿雄性不育系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辣椒黄绿苗胞质雄性不育系YBM-A6、保持系YBM-B6及96-140绿苗的花蕾和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SOD、POD、CAT活性变化。结果表明:YBM-A6花蕾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明显少于保持系,且呈减少趋势,而不育系YBM-A6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变化趋势与保持系YBM-B6及96-140变化趋势相同;YBM-A6花蕾及叶片CAT活性均低于其保持系;SOD和POD活性则高于其保持系。说明上述物质含量和酶活性变化可能与黄绿苗胞质雄性不育系YBM-A6的不育有关。  相似文献   

5.
用mRNA差别显示技术对白菜核雄性不育两用系中不育株群与可育株群花蕾总RNA进行了比较分析.在6种反转录模板和20种差异随机引物共120种组合的选择扩增中共回收了18个cDNA差异片段,对其中6个cDNA差异片段进行Northern验证,获得了一个白菜核雄性不育两用系可育株群并在花蕾中特异表达的阳性差异片段,简称为B0302-4.Northern验证结果表明它在不育株中的表达受到了明显的抑制,其长度为463 bp.经GenBank BLAST查询,它与拟南芥第一条染色体上编码细胞色素P450的基因CYP86C4核苷酸序列有84.3%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6.
影响苜蓿雄性不育系杂交制种产量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苜蓿雄性不育系 MS— 4与其雄性可育系——草原 1号苜蓿在外部形态上相似 ,仅能从花粉的大小及形态上区分。经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它们在柱头形态上也存在差异 ;在呼市地区传粉昆虫对苜蓿雄性不育系 MS— 4与其杂交父本 (新疆大叶苜蓿间的选择性访花行为不明显 ;将 MS— 4和草原 1号雄性可育系分别与同一父本进行人工杂交试验 ,结果表明 :MS— 4结荚率显著 (P <0 .0 5 )低于可育系 ,而每荚种子数及千粒重均无明显差异。 MS— 4雌性器官的遗传特性可能是影响 MS— 4杂交制种产量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烟草包质雄性不育系与其保持系生长期内源植物激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和激素水平差异。[方法]选取K326、K394和云烟87共3组不育系与保持系为研究材料,取苗期、团棵期、旺长后10 d、现蕾期(叶和花蕾)、中心花开放期(叶和花蕾)的功能叶片和花蕾,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各时期生长素(IAA)、赤霉素(GA)、脱落酸(ABA)、N6-异戊烯腺嘌呤(i PAs)和反玉米素核苷(ZRs)5种植物内源激素含量。[结果]保持系与不育系的IAA含量比值各时期叶片中均大于1,而花蕾小于1。保持系与不育系的ABA含量比值各时期叶片和花蕾中均大于1。保持系与不育系的i PAs含量比值各时期叶片中均小于1,花蕾中大于1。现蕾期保持系和不育系的ZRs+GA比值小于1,其他各时期规律不明显。[结论]该研究为更好地应用烟草的雄性不育现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是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有效途径,分离其不育系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组是深入探究细胞质雄性不育分子机制的重要环节,本研究以紫花苜蓿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1和野生对照植株WT为研究材料,选取新鲜叶片经冷冻匀浆、差速离心分离叶绿体和线粒体、DNase I降解核DNA、蛋白酶K裂解线粒体和叶绿体、酚—氯仿—异戊醇去除蛋白质和用乙醇沉淀叶绿体DNA(cpDNA)和线粒体DNA(mtDNA),结果如下:(1)叶绿体提取液中叶绿体数量的平均值为1 500个/m L,而詹纳斯绿B染色观察发现提取液中线粒体结构完整、含量较多;(2)叶片取材量为4 g时,CMS1(WT)的cpDNA平均产率为0.41(0.47)μg/g,而mtDNA的平均产率为1.15(0.83)μg/g;改进叶片取材量为10 g时,两种苜蓿材料的cpDNA和mtDNA的平均产率升高至2.17μg/g和2.22μg/g,并且纯度好(cpDNA和mtDNA的OD260/OD280均保持在2.0左右);延长蛋白酶K消化处理时间(2 h,4 h和6 h)可以提高紫花苜蓿cpDNA和mtDNA的产率,其中消化4 h的mtDNA质量浓度最高(59.9 ng/μL),而cpDNA浓度则在孵育6 h后达到最高值24.3 ng/μL;(3)紫花苜蓿CMS1和WT的mtDNA和cp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发现,细胞质基因组条带清晰,无拖尾现象,进一步表明采用以上方法提取的紫花苜蓿mtDNA和cpDNA符合分子遗传学研究的标准和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探寻mi RNA在大白菜雄蕊育性调控中的作用,以大白菜雄性不育"两用系"AB03的可育株与不育株花蕾为试材,构建small RNA测序文库并进行高通量测序,最终在两样本中分别检测到132和144个已知mi RNA,其中有19个mi RNA在不育株与可育株花蕾中差异表达。在这19个差异表达的mi RNA中,14个在不育花蕾中上调表达,5个在不育花蕾中下调表达。这些差异表达的mi RNA的靶基因部分与花、雄蕊、花粉的发育相关,例如AP2、果胶甲酯酶抑制剂家族蛋白等,本研究探讨了可能参与花粉发育的mi RNA及其与靶基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利用酶联免疫测定技术研究了波里马(polima)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不同发育阶段叶片和花蕾中IAA、GAs、ABA和iPAs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叶片和花蕾中GAs含量均先降后升,但不育系的含量比保持系的高。(2)不育系叶片中IAA含量先升后降,而保持系的与此相反,且前者的含量在大多数时期高于后者;不育系花蕾中的IAA先降后升,而保持系的却一直降低,且前者的含量高于后者。(3)两系叶片和花蕾中ABA含量变化趋势相似,但以不育系为高。(4)iPAs在整个检测过程中始终低于检测范围。提示不育系叶片和花蕾中IAA、GAs和ABA含量变化出现了异常,且明显高于保持系,这可能与雄性不育有关。  相似文献   

11.
《山西农业科学》2015,(12):1591-1593
通过6种温度处理大白菜雄性不育系材料,研究大白菜胞质型雄性不育系败蕾的情况。结果表明,大白菜胞质型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在植物学性状上基本一致,然而在低温处理下出现败蕾的数量差异大。通过对比二者的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发现,败蕾的出现与花蕾形成过程中植物可溶性糖含量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
通过测定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A(G05106)及其保持系B(G05107)花蕾中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物质含量,研究了胞质雄性不育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结果表明:与保持系相比,不育系中的产生速率、H2O2和MDA含量显著高于保持系,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活性略高于保持系,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相对较低.此外,不育系中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低于保持系.说明活性氧是促使甜椒花蕾败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MS-222麻醉剂对东海带鱼Trichiurus haumela幼鱼的麻醉效果,在水温(26. 0±1. 0)℃条件下,对体质量为(43. 21±0. 52) g的东海带鱼进行了不同MS-222浓度的麻醉试验,根据鱼体在最终麻醉状态和复苏过程中的行为特征,把麻醉程度分为6个时期,复苏过程分为4个时期,测定了麻醉和复苏各期试验鱼的呼吸频率,并利用不同质量浓度的麻醉剂,研究了其对东海带鱼幼鱼的麻醉程度和麻醉效果,以及对血清皮质醇和血糖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S-222麻醉剂浓度低于20 mg/L时,试验鱼的最终麻醉程度为0期;当麻醉剂浓度高于80 mg/L时,试验鱼的最终麻醉程度均能达到6期;试验鱼的入麻时间随着MS-222浓度的升高而减少,复苏时间随MS-222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在本试验条件下,测得的MS-222有效质量浓度为120~140 mg/L;在MS-222浓度为20、40 mg/L条件下,血清皮质醇含量随麻醉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MS-222浓度为60 mg/L条件下,血清皮质醇含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各浓度组试验鱼在6 h时血清皮质醇含量最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 05);各试验组鱼血糖含量随麻醉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均在6 h时降至最低,也无显著性差异(P0. 05)。研究表明,MS-222麻醉剂对东海带鱼幼鱼的有效质量浓度为120~140 mg/L,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测定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A(G05106)及其保持系B(G05107)花蕾中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物质含量,研究了胞质雄性不育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结果表明:与保持系相比,不育系中的产生速率、H2O2和MDA含量显著高于保持系,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活性略高于保持系,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相对较低.此外,不育系中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低于保持系.说明活性氧是促使甜椒花蕾败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自大规模利用高粱杂种优势以来,世界各国高粱生产中所用不育系,都是迈罗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近年,许多国家特别是美国,鉴于玉米大斑病和 T 型不育细胞质连锁造成玉米生产严重损失的教训,十分注意高粱单一细胞质雄性不育源可能产生的危险性。高粱育种家们从各方面努力寻找和培育新的高粱细胞质雄性不育源。1976年美国农业部和得克萨斯州农业试验站合作研究成功了一个新的高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_2Tx2763和其保持系 B_2Tx2753,并已登记供推广应用。A_2Tx2753与康拜因·卡佛尔60A(3197A)在育性反应上完全不同。对于3197A 表现出恢复的某些品系与 A_2Tx2753  相似文献   

16.
青花菜原产意大利,近几年在欧美各国及日本等发达国家迅速发展,中国引种较迟,大规模栽培种植的时间很短,但发展迅猛。由于中国90%左右的种子都是从国外引进,价格昂贵,且大部分为雄性不育,留种困难,给中国青花菜的生产带来了一定困难[1]。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保存不育株在育种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Anderson等[2]最早采用青花菜花芽建立雄性不育系快繁技术体系,用青花菜花蕾、花器官、叶片[3-4]、带柄子叶[5]及腋芽[6]作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均有过报道。本试验以国外引进的不育系杂交种植株上的腋芽和无菌苗的茎尖为外植体进行快繁研究,以期为青花菜繁殖及应用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烟草雄性不育花蕾发育过程中几种物质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烟草雄性不育系和相应的保持系花蕾中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育系花蕾的脯氨酸含量在小花蕾阶段与其保持系的相差不大,但从中花蕾开始,保持系花蕾中的脯氨酸含量急剧上升,而不育系花蕾的脯氨酸含量则基本保持稳定,因而不育系花蕾的脯氨酸含量在大花蕾时期比保持系的低得多。不育系花蕾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都比其保持系的低,而且随着花蕾的发育,这种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不育系花蕾中可溶性糖含量在小花蕾和中花蕾时期都比其相应的保持系的略高,而在大花蕾阶段则又都比其保持系的略低。所有这些差异与烟草的雄性不育性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草原1号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 Martin,cv.‘Caoyuan No.1’)(雄性可育系)和苜蓿雄性不育系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蜜腺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草原1号杂花苜蓿的花蜜腺位于子房与雄蕊之间的花托上。属于花托结构蜜腺。由分泌表皮和泌蜜组织组成。其中雄性不育系和可育系花蜜腺在发育过程中细胞形状、大小、层数和液泡化程度以及淀粉粒的变化规律上无明显差异,但不育系淀粉粒形成的较晚。含量也比同期可育系少(败花期除外)。说明不育系蜜腺分泌物少,直接影响苜蓿雄性不育系的授粉、受精,是导致其杂交制种结实率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为揭示玉米胞质雄性不育的生化机制,以玉米C型雄性不育系C478及其保持系478、恢复系H01为材料,对叶片及雄穗小花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玉米不育系苗期、抽雄期、开花期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保持系、恢复系;三系间可溶性蛋白含量相差小;不育系除抽雄期外叶片中的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保持系、恢复系.玉米雄穗发育过程中,保持系雄穗小花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在雄穗孕育完全但没抽出期(时期Ⅱ)、散粉期(时期Ⅲ)显著高于不育系;不育系小花中各个时期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低于其保持系和恢复系,特别在时期Ⅱ、时期Ⅲ显著低于保持系和恢复系;不育系每个时期小花中的游离脯氨酸含量都显著低于保持系和恢复系.  相似文献   

20.
在(14.5±1)℃水温下,研究MS-222麻醉剂对短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wangchiachii)人工繁殖的影响,采用80 mg/L MS-222对亲鱼进行催产和授精2次重复麻醉,麻醉后人工采卵授精,并于空气中暴露4 min后复苏,测定麻醉和复苏时间,观察记录亲鱼的行为表现。结果表明,雌、雄亲鱼的平均麻醉时间分别为181.3、157 s,麻醉时间与规格大小呈正相关;麻醉后亲鱼的挣扎次数和强度明显减弱,雌鱼离水至采卵完成的平均时间为49 s,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暴露期间雌雄亲鱼分别在110和89 s时,出现头部挣扎,随时间延长挣扎越强烈;在清水中复苏,雌雄亲鱼的平均复苏时间分别为135.5和101.3 s;经分析麻醉组的平均受精率(77.0%)与对照组(74.6%)无明显。说明在80 mg/L MS-222处理下,亲鱼可快速麻醉并顺利采卵授精,但完成时间应控制在89 s内;干法授精可有效降低MS-222对受精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