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文磊 《科学养鱼》2005,(11):23-23
近两年来,各地就化肥养鱼的争论比较多,其主要问题在于化肥对水体造成的富营养化,也就是水污染问题。还有多起个案进入了诉讼程序。更有生态专家建言,要严格控制和严厉禁止在水库中开展化肥养鱼等。  相似文献   

2.
李永泉 《内陆水产》1996,22(4):11-11
水库化肥养鱼技术总结李永泉(怀化市畜牧水产局418000)为了充分利用水域资源优势,发展水库渔业生产,怀化市水产工作站于1994年度承担了怀化地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下达的“水库化肥养鱼技术推广”项目。推广示范面积160hm2,起鲜鱼95500kg,平均每...  相似文献   

3.
水库化肥养鱼可以大幅度提高鱼产量,成本低,见效快,是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措施。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一般亩施用3-3.5公斤化肥(碳铵。过磷酸钙等)可长1公斤鲜鱼,生产每公斤鲜鱼需化肥的成本价约为1.80元,总成本价约为3.00元,投人产出比为1:2,经济效益显著。现将水库化肥养鱼点滴经验介绍如下:一、水库条件和鱼种放养水库的库面要开阔,光照充足,交通方便;水库底质以沙壤土为最好,黄泥土为最差;水体酸碱度以中性偏碱,PH在6.5-7.5之间为最好。水库化肥养鱼以花、白鲢品种为主,中型水库亩投放鱼种100-200尾,小型…  相似文献   

4.
化肥养鱼具有肥效快,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等特点。然而,化肥施用不当,往往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甚至会造成严重的损失。现把化肥在池塘施用过程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归纳如下:1.选择适宜的化肥种类,掌握其特性池塘养鱼中选用的化肥应以肥效好,使用方便,易溶于水.安全性好的中性、微酸性或微碱性的化肥为好。碳酸氢按,在高温高温条件下容易分解,致使肥效降低;氨水价格便宜,且含氮量较高,但毒性较强,运输也不太方便,在施用时要严格控制其用量;过磷酸钙,在碱性条件下,容易与其它物质形成难溶性物质,肥效得不到充分发挥。2.…  相似文献   

5.
小水库化肥养鱼的原理是通过向水体中投施化肥,增加水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氮、磷、钾等元素的含量,加快浮游植物的繁生,为鲢、鳙等滤食性鱼类提供更多的饵料,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小水库化肥养鱼具有投资小、见效快、高产高效、技术易掌握等特点,很有发展前途。主要养殖对象是鲢、鳙鱼。 小水库化肥养鱼技术在河南省南阳市应用较为普遍,全市有小型水库484座,养殖水面3133公顷,有50%以上的水库使用化肥养鱼,平均每公顷增产600公斤,个别好的水库增产10倍以上,已显示出小水库化肥养鱼的显著效果和巨大潜力。小水库化肥养鱼要抓住鱼种投放和施肥两个环节。  相似文献   

6.
看了《湖南水产》(现改为《内陆水产》)多期介绍的化肥养鱼文章,深受启发,很有推广价值。特别在当前养鱼精料缺乏,推广化肥养鱼,确是降低成本的好办法。我区许多地方采用2公斤碳酸氢铵拌1公斤过磷酸钙的比例,充分溶解于水,从6~10月,每亩每次泼洒混合化肥5~10公斤,每月泼3—4次,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7.
洞头水库化肥养鱼技术小结陈名发(会同县畜牧水产局418300)为了开发利用我县水库资源,摸索山区水库化肥养鱼高产技术,提高水库鱼产量和经济效益,我们于1994年在洞头水库开展了化肥养鱼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试验条件与方法1.水库条件洞头水库...  相似文献   

8.
花园水库24ha,十几年平均年产鱼411kg/ha.而近几年单产下降,1991年仅为235kg/hg.经调查分析,减产的主要原因是鱼种放养密度过大,鲢,鳙比例失调,水体负荷超载,营养物质缺乏。1992年采取施化肥养鱼措施,共约施尿素30t,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成鱼产量达到639kg/ha,一举扭转连续3年经济亏损的被动局面。说明在大型水库施化肥养鱼的技术路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水产科技》1994,(3):45-46
水库网箱集约化养鱼,是我国近期新兴的一种水产养殖方式,因能充分利用水库水面资源、发挥水体稳定、无污染、操作管理方便等优势,相对投资省、产量效益高、见效快而发展迅速。我县有水库水面约6万亩,以前只发挥水利、水电、防洪功能,今年在县委、县府领导重视下,各部门通力协作努力,实施水库网箱养鱼工程,向荒水要效益,向水库要财富。  相似文献   

10.
熊炎成 《齐鲁渔业》2005,22(1):25-26
1 化肥养鱼的原理与特点,化肥养鱼的原理可以简单地概括为:通过施肥向水体补充营养物质,促进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并使水生维管束植物、固着生物、自养性细菌等数量增加。在满足滤食性鱼类摄食的同时,也为吃食性鱼类提供部分食料。化肥养鱼具有肥效快,利用率高,操作简便。投工量少。便于机械化作业,成本低,效益好等特点。很多发达国家采用化肥养鱼,如美国用化肥养罗非鱼和太阳鱼;  相似文献   

11.
随着水产养殖技术的进步,以强饲为特征的集约化养殖方式更加重了水体分解转化有机氮的负荷,从而造成渔业水质的恶化,引发出诸多病害、药残、食品安全等问题,尤其是鱼类的氨中毒现象。氨中毒在江河、湖泊、大型水库等粗放型养殖水体中极难出现,但在池塘、精养鱼池、网箱养鱼等密养型小水体系中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2.
高光明 《科学养鱼》1996,(10):33-34
池塘施化肥的用量问题池塘中施用的化学肥料主要是氮、磷、钾、钙等种类,其中以氮、磷为最重要。化肥的优点是成份确切、肥效快、污染轻、用量小、操作简便。因此,化肥养鱼成为池塘养殖增产增收的主要手段。但化肥作用强、肥效短、水质变化快,所以,在施化肥时,还应注...  相似文献   

13.
史福成 《水产科学》1994,13(5):46-48
大水面施肥培育鱼种技术初探史福成(内蒙古乌兰浩特兴安盟水产站137400)为了探索在大水面施化肥培育鱼种的可行性和技术要点,我们在内蒙古突泉县一处自然湖泊——八一水库进行了主施化肥培育大规格鲢、鳙苗种试验。87天生长期,500亩养鱼水面共中产秋片鱼种...  相似文献   

14.
歧山水库化肥养鱼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春生 《内陆水产》1997,22(9):13-14
为探索提高水库养鱼产量和经济效益,寻找一条投人少、效益高的水产养殖途径,我们于1994一1996年在我县土市乡歧山水库进行了水库化肥养鱼试验,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报县人民政府科技成果奖。现该技术在全县水库养鱼中推广应用,现将试验总结如下;l试验条件与方法1.l歧山水库条件歧山水库位于我县土市乡歧山村,离乡政府所在地4km,该水库正常库容84万m‘,死库容2.3万m‘,正常库容最深处8m,库底平坦。常年养鱼水面8.67hm’,死库容约ibm’,集雨面积8.65km’,灌溉稻田66.67hm’,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的/J’I型水库…  相似文献   

15.
3.捕捞与鱼产量的关系 (1)多年实施化肥养鱼的水库,肥料系数不断增高,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为:①水体中微量元素消耗殆尽,在N、P能满足饵料生物的同时,仍然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饵料生物的繁殖。  相似文献   

16.
化肥养鱼在我国是一项应用比较广泛的养鱼技术 ,它以传统的放养为基础 ,通过投施氮肥、磷肥、钾肥等方法来强化水体中鱼类的饵料资源 ,某种程度上改变了鱼类的生存环境 ,从而获得更大的鱼产量。该项技术效果较显著 ,且成本低 ,操作简单 ,在我国得到普遍推广 ,特别运用于灌溉用的中、小型水库、大型水库库汊、湖泊和塘堰。然而长期以来 ,人们在应用化肥养鱼技术时只看到它的正面作用 ,却忽视了它所存在的负面效应 ,在人们日益重视环境、重视鱼产品质量的今天 ,重新审视化肥养鱼技术显得较为重要。作者试图对此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1 化肥养…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南郑县有中小型水库61座,水面积7104亩,占全县养鱼水面的56%,该县利用这一优势,积极推广化肥养鱼,确定了一座中型水库、8座小(一)型水库、52座小(二)型水库为精养水库,水面共6013亩,为确保完成水库化肥养鱼任务,他们采取了四项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水库中开展网箱带大库养鱼,投草养鱼和施化肥养鱼试验,并进行效益对比分析,参试水库18座,面积290.2ha。大库单产成鱼987kg/ha,盈利1.66元/kg,投入产出比为1:1.74。对比结果表明:投入产出比和千克鱼盈利以网箱带大库养鱼方式最佳,单位面积的产量、产值,盈利,施化肥养鱼和投草养鱼指标基本接近,网箱带大库养鱼次之。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化肥养鱼越来越被广泛地推广应用,化肥已成为夺取渔业增产丰收的新物质。据广东顺德县试验,每施2.96公斤碳铵可增长鳙1公斤;珠江水产研究所试验,每施180公斤氨水可增长鲢、鳙100公斤;湖北省水产研究所试验,1公斤尿素加2公斤过磷酸钙可增产鲢、鳙3公斤。  相似文献   

20.
我省地处华东南部沿海,光、热水资源丰富,渔业生产自然条件优越。特别是全省小型水库众多(占全省水库总座数的96.8%,总面积的42.7%),利于发展施肥养鱼。近年来,水库化肥养鱼在国内许多省份都获得了成功。为了探索一条适合于我省小型水库渔业发展的新路子,1991年,省水电厅综合经营管理站组织实施了小型水库化肥养鱼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德化县东风水库通过投施化肥,成鱼亩产达161.3公斤的历史最高水平,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把该库1991年化肥养鱼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