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年品比和区试试验结果表明:鸿雁7号属灌木型,中叶早芽,无性系新品种,其生长势强,产量高,品比试验3年平均产量比对照福建水仙增产61.5%,在四个省份区试点产量表现均较好,分别比对照种黄棪增产16.85%、22.95%、25.28%和110.34%。适制高香乌龙茶,品质优良。花香浓郁高长,滋味浓爽带花香,汤色黄绿明亮,感官审评比福建水仙高8.6分,全国区试品质审评比黄棪高0.5-3分;花香绿茶滋味浓爽,香气高长,汤色叶底绿明亮,香气品质优于福鼎大白茶。该品种抗寒旱和抗虫能力强,易扦插,种植成活率高,适宜广东、湖南、广西、福建等省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2.
鸿雁1号是以铁观音的杂交后代为亲本,单株选育而成的无性系高香乌龙茶新品种。属灌木型,中叶,早芽种。树姿开张,生长势强,产量高,品比试验3年平均产量比对照福建水仙增产51.6%,在四个跨省区试点产量表现均较好,分别比对照种黄棪增产17.82%、19.41%、23.19%和42.67%。适制高花香乌龙茶和绿茶,制乌龙茶外形绿润,花香浓郁持久,滋味浓爽,汤色绿黄明亮,感官审评比福建水仙高8分,比黄棪高0.1-1.67分;制绿茶外形翠绿细秀,香气高爽,滋味浓醇爽口,品质优于福鼎大白茶。该品种栽培适应性好,抗寒旱和抗小绿叶蝉能力较强,适宜广东、湖南、广西、福建等省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3.
多年选育结果表明:鸿雁9号属小乔木型,中叶早芽,无性系新品种。树姿呈开张状态,树幅扩展能力强。产量特高,品比试验3年平均产量比对照福建水仙增产84.1%,在四个跨省区试点产量表现均较好,分别比对照种黄棪增产4.97%、14.65%、56.32%和180.46%。适制高花香乌龙茶和花香绿茶,品质优异。高香乌龙茶香气浓郁持久,滋味浓滑爽口,汤色橙黄明亮,感官审评比福建水仙高8.3分,全国区域试验品质审评结果表明与对照种黄棪相当;花香绿茶外形绿润,滋味浓爽,香气高显花香,汤香突出,品质明显优于国家级绿茶对照品种福鼎大白茶。该品种抗寒旱和抗虫能力较强,扦插育苗与种植成活率高,适宜广东、湖南、广西、福建等省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所述“白毛2号”是从我省珍贵茶树品种乐昌白毛茶(华茶15号)有性群体中单株连育的高香型无性品系,经1964年收来的系统研究表明,该品系属小乔木中叶种,具有早芽高产.抗性好,适制性广,高香优质等特点。主要技术指标产量,品比四年平均每公顷年产鲜叶15982.9公斤,比对照乐昌白毛群体增产29.9%、芽叶内含物丰富,适制多种高档名优茶,花香突出,品种优异,经济价值高。制绿茶类名茶——根毫茶,外形挺直,白毫厚披,滋味浓醇爽口,汤色黄绿明亮,春茶毫香高长,夏茶兰花香突出,制红茶类名茶——金毫茶,外形秀丽,金毫厚披.花香高长浓郁,滋味浓爽显香,汤色叶底红亮,制功夫红茶和红碎茶亦表现高香优质性状;制青茶类名茶——乌龙茶,表现制优率高,易做出花香,春、夏、秋皆优,成茶兰花香浓郁高长,滋味浓醇爽滑带香。回甘力强,耐冲泡。该品系是发展“三高”茶业的理想品种,适应粤北白毛茶产区及华南名茶产区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5.
2014~2016年以黄棪为对照,对10个红紫芽新品系的生育期、芽梢性状、鲜叶产量、乌龙茶品质、抗旱性等进行鉴定.结果表明:ZY-2、ZY-5、ZY-9、ZY-10品系的生育期比对照黄棪早;1芽3叶长ZY-3、ZY-4、ZY-5、ZY-7、ZY-9、ZY-10比对照长,1芽3叶重各品系均比对照重,发芽密度ZY-3、ZY-4比对照大;ZY-2、ZY-3、ZY-4品系的鲜叶产量比对照高;乌龙茶品质3年平均分ZY-1、ZY-2、ZY-3、ZY-4、ZY-5品系较高,总体表现为花香较显,味较醇爽;抗旱性除ZY-6、ZY-8外,其他品系抗旱性都表现为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以梅占品种加工红茶的工艺,以“重萎凋,偏轻发酵,文焙火”为宜。与黄棪、福云6号、菜茶采制的红茶进行对比,感官审评结果为紧细重实毫显,甜香、花香浓郁,汤色红亮,滋味浓爽带花香、甘香可口,叶底肥壮红亮,品质优异。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黄棪和铁观音2~4叶中或大开面秋季新梢为供试鲜叶,比较了"晒青做青"、"揉捻造型"和"干燥焙火"工艺对闽南乌龙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轻晒轻摇"茶样汤呈黄绿,"重晒重摇"略显橙黄;半球形茶样较条形茶滋味更浓;"足火慢焙"茶样汤香尚清,滋味变淡。铁观音品种以"重晒重摇-直接烘干"的半球形乌龙茶制法品质最优;黄棪品种则以"轻晒轻摇-直接烘干"的条形乌龙茶制法品质最优。各乌龙茶样品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存在品种区分,但同一品种茶样并无明显工艺差别。由此可见,感官鉴定能更为直观地反映制茶工艺对乌龙茶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对3个茶树新品种金玫瑰、紫观音、春桃香在福州的适应性进行鉴定,以黄棪为对照.结果表明,金玫瑰、春桃香的种植成活率高于黄棪,紫观音与黄棪相当;3个新品种的树高、树幅、茎粗等性状均优于黄棪,表现生长势强;金玫瑰的春梢萌芽期比黄棪早1~3 d,为早生种,春桃香、紫观音比黄棪晚10 d左右,均为晚生种;金玫瑰、紫观音、春桃香的1芽3叶百芽重均与黄棪相当,发芽密度均高于黄棪,鲜叶产量分别比黄棪高13.0%、5.0%、7.0%;3年乌龙茶感官品质审评得分分别比黄棪高2.17分、1.00分、3.17分,均表现品质优异;经多年鉴定,其抗寒性与黄棪相当,均适宜在福州中高海拔山区或气候条件相似的区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从广西地方品种——"临桂大叶种"选出的命名为"青茉莉"的茶树品种所制出的乌龙茶花香浓郁,汤色绿黄明亮,滋味醇厚;春、秋茶制优率高,品质相当于国家级乌龙茶良种——黄旦所做乌龙茶品质。  相似文献   

10.
以乌龙茶品种黄棪作对照,对'芝龙'茶树新品系进行形态特征、春梢生育期、产量、制茶品质、抗逆性、生化成分等鉴定.结果表明:'芝龙'新品系为无性系,灌木型,小叶类,早生种;芽期比黄棪迟4~5天;产量与对照种相当;制乌龙茶香清幽,味醇爽、汤中有香,内质评分优于对照种.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水浸出物 51.4%、茶多酚 20.95%、氨基酸4.05%、儿茶素总量13.37%、咖啡碱4.95%.耐寒性强,耐旱与抗病虫害性能均与对照种相当,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1.
以乌龙茶品种黄棪作对照,对‘芝龙’茶树新品系进行形态特征、春梢生育期、产量、制茶品质、抗逆性、生化成分等鉴定。结果表明:‘芝龙’新品系为无性系,灌木型,小叶类,早生种;芽期比黄棪迟4~5天;产量与对照种相当;制乌龙茶香清幽,味醇爽、汤中有香,内质评分优于对照种。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水浸出物51.4%、茶多酚20.95%、氨基酸4.05%、儿茶素总量13.37%、咖啡碱4.95%。耐寒性强,耐旱与抗病虫害性能均与对照种相当,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2.
10个茶树高优新品种的育成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多年来采用杂交育种法与单株选种法,育成国家级良种黄观音、茗科1号(金观音)、悦茗香、黄奇,省级良种金牡丹、朝阳、早春毫和国家一级优异种质黄玫瑰及待审定品种金玫瑰、紫牡丹。这10个新品种为无性系,特早生、早生种与中生种。杂种优势强,品比、区试产量比亲本或对照种福鼎大白茶增产10%至50%以上。制茶品质优异。乌龙茶香浓郁,花香显,味醇厚甘爽。而且制优率高。黄观音、黄玫瑰具有“通天香”特征;茗科1号、悦茗香、金牡丹、金玫瑰、紫牡丹具有“韵味”特征;黄奇融有黄旦与白奇兰的香味特征;朝阳“品种香”独特。早春毫绿茶色绿芽壮毫显,香高长。“栗香”显。叶浓厚回甘。一芽二叶干样生化成分与乌龙茶挥发性香气成分含量丰富。扦插繁殖力强或较强。种植成活率高,抗性与适应性强或较强。乌龙茶新品种适宜在华南、江南茶区栽培,早春毫适宜在气候条件相似福建中低海拔茶区的山地栽培。十个新品种示范推广以来,已发挥了明显的优质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3.
“凌云5号”是从“凌云白毛茶”中经单株选育而成的茶树新品种。通过多年品比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属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春季一芽二叶新梢平均含水浸出物49.6%、茶多酚22.3%、氨基酸3.5%、咖啡碱4.3%;适制绿茶、红茶和六堡茶,制绿茶花香显、滋味清爽甘鲜,制红茶甜花香高长、滋味鲜浓,制六堡茶陈香纯正、滋味浓醇;第1、第2生长周期亩产鲜叶439.01kg、449.88kg,分别比对照福鼎大白茶增产12.82%、7.3%;抗寒性和抗旱性强,抗茶炭疽病。“凌云5号”是高产、优质、高抗的茶树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广东茶业》2000,(1):48-52
1.茶树育种类 《高香优质红茶品种“五岭红”选育研究报告》──李家贤 曾佛桂 苗爱清 何玉媚 林友欣 高香优质红茶品种“五岭红”是以国家级红茶品种英红1号的自然杂交种子为材料单株选育而成的无性系优质,抗寒大叶红茶品种。属小乔木开展型,分枝密度大,封行快,萌芽早,发芽密,芽梢重,萌发力强,具有高产,优质,抗寒的优良性状。品试(1986-1990)5年平均亩产干茶227公斤,比云南大叶增产56.7%,差异极显著特别适制红茶,成茶乌黑油润,汤色红艳,滋味浓强,香气鲜爽带花香,属二套大样高档水平。抗逆性强…  相似文献   

15.
采用系统选种法,从黄旦自然杂交后代中育成了高香型优质乌龙茶新品系瑞香。结果表明,瑞香属中叶类,中生种,一芽三叶期与铁观音相近;鲜叶产量比母本黄旦增产10%以上。制乌龙茶花香显,滋味醇厚有香,耐泡,品质明显优于黄旦,且制优率高。茶多酚总量24.1%、水浸出物总量43.4%,氨基酸总量3.0%、咖啡碱总量2.9%、儿茶素总量14.6%、L-EGCG含量5.4%,成品茶香精油总量128.98,明显高于母本,其乌龙茶香气主要组分为橙花叔醇、吲哚、β-紫罗酮+(Z)茉莉酮、苯甲醛、茉莉内脂等。抗逆性和适应性与对照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金观音等乌龙茶茶树新品种工夫红茶适制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金观音、黄观音、金牡丹和丹桂4个高香型乌龙茶新品种鲜叶原料开展工夫红茶的适制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日光萎凋结合室内萎凋,发酵温度29℃、发酵时间3.5h或发酵温度26℃、发酵时间4.5h,所制工夫红茶有花香,滋味浓醇、鲜,感官品质得分比对照高,说明金观音、黄观音、金牡丹和丹桂等高香型乌龙茶新品种适宜生产高香型工夫红茶。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小乔木型中叶类茶树品种的扁形绿茶的品质水平,以摊放程度、青锅方式、辉锅方式为因素,进行三因素二水平L4(23)正交试验,选用两种高香品种黄棪和梅占,对生化成分、滋味化学鉴定、茶汤色度值和感官品质等品质化学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1)品种不同对扁形绿茶品质化学特征有影响;(2)T2处理(减重率10%~15%→微波杀青后多功能机整形→多功能机辉锅)为最优工艺,可实现扁形绿茶全程机制,生产效率高、容易稳定品质,在提高茶汤亮度和提升叶底品质上有突出优势,并能够形成品种独特的品质特色(黄棪表现为汤色嫩绿明亮,带花香;梅占表现为香气高长、滋味浓爽鲜嫩).  相似文献   

18.
经过连续15年选育高香优质乌龙茶新品种的研究,已从铁观音、黄旦、肉桂等优质乌茶品种1979年度自然杂交后代中,选育出5个高香优质乌龙茶新品种。产量均比其母本增产成以上,保持母本高香优质特性,且制优率高于其母本。抗逆性强,适应性强,其中新选301、304的春茶开采期均比其母本早7-12天。扦插成苗率比其母本高,新品种得到同行专家和茶区种植者的赞誉。从选育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茶树品质性状的遗传有很强的偏  相似文献   

19.
芽叶白化茶树新品系更楼白茶的选育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芽叶白化茶树新品系"更楼白茶"的形态特征、移栽成活率、物候期、早春芽叶性状、芽叶的白化特征、制茶品质以及抗逆性等进行观测,结果表明:"更楼白茶"属灌木型、中叶类,抗性与对照种安吉白茶相当,该品系芽叶乳白、肥嫩,高氨基酸,制绿茶香浓郁、味醇厚,品质好。  相似文献   

20.
乌龙茶品系比较鉴定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1993年对13个乌龙茶天然杂种和人工杂交种的经济性状与生物学性状进行系统观察与比较鉴定。1993年6月同行专家进行现场评佶、茶样审评、资料审阅。结果从参试品系中筛选出101、105、111、114、115等5个早、中、晚生系列无性系乌龙茶新品种,分别命名为悦茗香、黄观音。紫观音、金观音、春桃香。均系铁观音的天然杂种和铁观音与黄金桂的杂交种。其鲜叶产量5年平均比铁观音增产106.8%-242.6%,比黄金桂增产11.2%-53.3%,或与黄金桂平产。加工品质多年表现高香优质,制优率高,内含物质丰富,达到铁观音或黄金桂的品质水平。扦插繁殖率高。在鸟龙茶区鉴定或试种,均表现抗性强,适应性广,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