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将20只成年藏獒犬(♂,2岁)随机分为5组,每组4只,饲喂不同蛋白质水平的饲粮,利用氮平衡试验,研究了成年藏獒犬对多种蛋白原料配合而成的不同蛋白质水平的目粮中蛋白质和可消化蛋白质的需要量.结果表明:食入氮对存留氮的回归关系为y1=1.305x1+2.549,可消化氮对存留氮的回归关系为y2=0.97...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空怀期陕北白绒山羊的蛋白质需要量,为建立和完善陕北白绒山羊饲养标准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将体质量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24只第2胎次空怀期陕北白绒山羊母羊随机分成4组,各组试验羊分别饲喂消化能水平均为NRC(1981)肉用和奶用山羊推荐维持需要量的1.2倍、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NRC(1981)肉用和奶用山羊推荐维持需要量的80%,90%,100%和110%饲粮,进行为期66d的饲养试验(其中预试期7d);同时在试验中期(第25天),每组选择3只羊按照全收粪、尿法进行为期7d的消化代谢试验。【结果】(1)空怀期陕北白绒山羊母羊对4种日粮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为(65.54±0.43)%;(2)供试羊平均日增质量随日粮粗蛋白质和可消化粗蛋白质摄入量的增加呈近似于直线的变化(P0.05),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89 6和0.982 5。【结论】建立了空怀期陕北白绒山羊母羊粗蛋白质(CP)和可消化粗蛋白质营养需要量(DCP)与代谢体质量(W0.75)和平均日增质量(ADG)间的回归方程,确定了空怀期陕北白绒山羊母羊饲粮中粗蛋白质和可消化粗蛋白质水平(以风干样为基础)分别以8.29%~10.43%和5.43%~6.83%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3.
【目的】确立肉仔鸡的维持氨基酸需要模式,并依此估测肉仔鸡用于维持的氨基酸需要量。【方法】以体重基本一致的6周龄AA肉鸡为供试动物,设计无氮和低氮2种饲粮进行氮平衡试验,以无氮饲粮来估测内源氮排泄量,以低氮饲粮来估测肌酐排泄总量和羽毛、皮屑等体表氮损失量(沉积氮量),合计不同途径的氮损失量估算蛋白质维持需要量。通过屠宰试验分析胴体和羽毛的氨基酸组成,并将胴体蛋白质和羽毛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模式,分别作为内源氮中非氨态氮和体表损失氮的氨基酸组成模式,肌酐形式的氨基酸损失以等物质量的甘氨酸、精氨酸和蛋氨酸替代,综合内源氨基酸排泄量和体表氨基酸损失量,确定肉仔鸡的维持氨基酸模式,并根据蛋白质维持需要量和氨基酸组成模式计算维持氨基酸的需要量。【结果】肉仔鸡采食低氮饲粮时的沉积氮量为509.27 mg/d,肌酐排泄量为12.22 mg/d,采食无氮饲粮时内源氮排泄总量为510.71 mg/d。肉仔鸡蛋白质维持需要量(mg/d)为3 414.38×体重0.75。【结论】肉仔鸡维持氨基酸模式(质量分数,%):天冬氨酸7.68,苏氨酸4.52,丝氨酸6.75,谷氨酸10.42,甘氨酸8.20,丙氨酸5.18,胱氨酸4.16,缬氨酸6.30,蛋氨酸1.64,异亮氨酸4.59,亮氨酸7.77,酪氨酸3.17,苯丙氨酸4.16,赖氨酸4.37,组氨酸2.04,精氨酸6.86,脯氨酸7.65,色氨酸0.76。肉仔鸡维持氨基酸需要量(mg/(kg0.75.d))为:天冬氨酸262.22,苏氨酸154.33,丝氨酸230.47,谷氨酸355.78,甘氨酸279.97,丙氨酸176.86,胱氨酸142.04,缬氨酸215.11,蛋氨酸56.00,异亮氨酸156.72,亮氨酸265.30,酪氨酸108.24,苯丙氨酸142.04,赖氨酸149.21,组氨酸69.65,精氨酸234.23,脯氨酸261.20,色氨酸25.95。  相似文献   

4.
试验采用中型"开放式"呼吸测热装置,结合生长试验、消化代谢试验和绝食代谢试验对舍饲东北细毛羊进行生长期能量和蛋白质代谢特点及需要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生长期蛋白质需要量为RCP=10.21+0.18△W/(0.49+0.11△W);可消化粗蛋白质需要量为RDCP=6.4+0.11△W(/0.49+0.11△W);生长期代谢能需要量为MER=271KJ·W-0.75+NEg/Kpf。式中:△W为日增重(g),W0.75为代谢体重(kg);NEg增重净能;Kpf为增重代谢能转化为增重净能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日粮真可消化磷水平对生长猪氮磷消化率和排泄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5头平均体重为27.86 kg健康三元(杜×长×大)杂交阉公猪,采用5×5拉丁方设计,以真可消化磷(True digestiblephosphorus,TdP)为指标,配制了5种日粮真可消化磷含量不同的生长猪试验日粮,并使其总钙与TdP的比例为2∶1,来研究日粮真可消化磷水平对氮、磷的消化率及其排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日粮真可消化磷含量低于0.26%时,日粮磷的真消化率随着日粮真可消化磷含量的上升而升高,当日粮真可消化磷含量超过0.26%后达到0.39%时,磷的真消化率陡然下降,由52.69%下降到49.56%。由试验结果可以推导出,当日粮真可消化磷含量在0.34%左右时日粮磷的真可消化率达到最高56.6%。但是各试验日粮之间磷的真消化率差异并不显著。当以g.kg-1 DMI为单位时,粪磷排泄量随着日粮磷摄入量的增加线性增加,线性方程为:y=0.493x+1.140 9,r2=0.957 4。x表示日粮磷的摄入量,g.kg-1,DMI(DryMatter Intake);y表示粪磷排泄量,g.kg-1,DMI。日粮5对应的粪磷排泄量极显著高于日粮1(P<0.001)、日粮2(P<0.001)、日粮3(P=0.001)和日粮4(P<0.001),试验日粮1、2、3和4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当以g.kg-1 feces DM为单位时,日粮5对应的粪磷排泄量最高(25.82),极显著高于日粮1(P<0.001)、日粮3(P=0.005)和日粮4(P<0.001),显著高于日粮2(P=0.021),日粮4对应的粪磷排泄量最低(21.28),除了显著低于日粮5以外,还显著低于日粮2(P=0.006)和日粮3(P=0.029)。日粮粗蛋白的平均表观消化率为81.6%,且各组之间受日粮真可消化磷含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679 4),而氮的总排泄量平均为12.14 g.d-1,各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259 6),氮的沉积率在66% ̄74%之间,各组之间差异也不显著,可见日粮真可消化磷水平并不影响氮的消化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6.
能量浓度对高峰期褐壳蛋鸡赖氨酸需要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25周龄产蛋高峰期北京红鸡576只,研究了日粮不同代谢能水平赖氨酸需要量的影响。2个基础日粮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1.09和11.51MJ.kg^-1,6个处理的可消化赖氨酸水平分别为:0.57%,0.64%,0.71%(ME=11.09MJ.kg^-1);0.59%,0.66%,0.73%(ME=11.51MJ.kg^-1)。试验为期17周,结果表明,产蛋高峰期北京红鸡日粮适宜代谢能浓度为11.09MJ.kg^-1,可消化赖氨酸与代谢能适宜比值为0.57-0.58g.MJ^-1,或表示为适宜供给量834-856mg.只^-1.d^1可消化赖氨酸。  相似文献   

7.
征稿     
试验旨在评定日粮组成对断奶仔猪(体重为9~24kg)色氨酸需要量的影响。参照CVB(1996)和NRC(1998)中10~20kg体重的仔猪对色氨酸的需要量,拟定了两个无色氨酸的基础日粮:一个以玉米和豆粕为基础日粮;另一个以小麦、大麦、豆粕、豌豆和乳清粉为基础日粮,其中赖氨酸回肠表观消化率(AID)为10.0g·kg-1;色氨酸回肠表观消化率为1.4g·kg-1;色氨酸标准回肠消化率(SID)为1.5g·kg-1。在两个基础日粮中每1kg分别添加0.3,0.6,0.9gL-色氨酸,使日粮中色氨酸的AID分别达到1.7,2.0和2.3g·kg-(1SID为1.8,2.1和2.4g·kg-1)。8个处理中每个处理设定8个重复(每个圈中8头公猪或母猪)。测定平均日采食量、日增重和G:F作为反应的指标。试验28d后,在小麦-大麦日粮组和玉米-豆粕日粮组的比较中以及色氨酸水平增加的不同组的比较中,平均日增重和G:F均显著增加(P<0.05),平均日增重仅随着色氨酸水平的增加而提高(P<0.05)。增加色氨酸水平会显著增加玉米-豆粕日粮组日采食量中的回肠表观可消化赖氨酸(Lys)2.3g·kg-(1回肠标准可消化Lys2...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消化代谢试验、饲养试验和屠宰试验等方法 ,研究大尾寒羊哺乳羔羊蛋白质的代谢规律及需要量。结果表明 ,哺乳羔羊对乳中蛋白质的消化率为 94.6 %,沉积率为 73.3%;全哺乳期和补料期羔羊对粗蛋白维持需要量分别为 3.7和 4.0g kgW~ 0 .75·d ,对可消化蛋白质维持需要分别为 3.5和 3.37g kgW0 .75·d ,对可消化蛋白质的生长需要分别为 0 .196和 0 .2 19gDCP g增重。  相似文献   

9.
32只加利福尼亚肉兔被随机分成4组,采食不同 S-氨基酸饲粮。4组试验日粮分别含有0.43%,0.56%,0.68%和0.81% S-氨基酸,研究加利福尼亚肉兔 S-氨基酸的需要量。基础饲粮含有10.46 MJ·kg~(-1)消化能和15%粗蛋白。进行了3期饲养试验和1次氮平衡试验。结果指出:日增重和每日 S-氨基酸进食量呈强相关,回归分析得到 Y(日增重)=-77.65+260.92X(每日 S-氨基酸进食量)-150.21X~2。加利福尼亚肉兔每日进食0.868 g S-氨基酸获得最佳增重效果。N-平衡试验结果证明;S-氨基酸进食量为0.765 g 时,N 存留量达到最大值。因此认为,每日采食量140.0 g 时,饲粮含0.62%的 S-氨基酸,可获的加利福尼亚肉兔最佳生长效果。  相似文献   

10.
对虾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近年来主要养殖对虾对几种营养物质需要量的最新资料,对虾对饲料中蛋白质的适宜需要量为300-570g/kg,白对虾Penaeus setiferus,凡纳对虾P.vannamei和红额角对虾(蓝对虾)P.stylirostris(280-350g/kg),对饲料中蛋白质的需要量低于斑节对虾P.monodon(360-500g/kg),更低于日本对虾P.japonicus(450-570g/kg),对虾对糖的利用率较低,除纤维素和几丁质外,利用率随糖链组成复杂度的增加而增高,粘肽(PG.petidoglycan) 和β-1,3葡聚糖(glucan)(2.0g/kg),等多糖具较强的免疫作用,商品对虾饲料中脂类的推荐量为60-75g/kg,最大不超过100g/kg,n-3系列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需要量为5-10g/kg,作者还介绍了对虾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量及免疫增强剂(immunopotentiator)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1.
以雷公藤不同质量浓度(100、50、25、12.5 g.L-1)的水浸提液每月1次,每次100 mL浇灌盆栽杉木幼苗,连续处理6个月。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雷公藤水浸提液对杉木的地径、株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建立了地径生长量(y1)与处理后生长时间(x1)和质量浓度(x2)的回归方程为y1=0.97313+0.00164x1-2.01944x2,株高生长量(y2)与处理后生长时间(x1)和质量浓度(x2)的回归方程为y2=49.90149+0.05117x1-75.72222x2。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出经过不同质量浓度雷公藤水浸提液连续处理6个月后,对杉木幼苗地径生长最适宜的雷公藤水浸提液质量浓度为20 g.L-1。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皖麦50的推广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对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产量水平下皖麦50群体的分蘖动态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皖麦50冬前单株茎数与叶龄的回归方程为Y=0.1531e0.6199x;冬前出叶数与总积温的回归方程为z=1.199 10.0042∑1;冬前单株分蘖数与积温的回归方程为y=0.01531e0.01281∑τ;穗粒数和穗粒重与单株穗数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1=36.20+1.7546x和y2=1.390+0.0682x;株高与蘖住高度的回归方程为y=87.6054—1.9791x。当B基本苗为170万~220万/hm2,冬前单株分蘖数为5.5~6.5,群体总头数为950万-1050万/h2,单株成穗数为3.8,总穗数为632.91万/hm2时,皖麦50群体协调、高产。当有效穗数为600万一675万/hm2,穗粒数为33~35粒,千粒重为40~42g时,皖麦50的产量在7500kg/hm2以上。[结论]该品种高产稳产且易干蔷培营弹.在.准北抽.区及苦淮南片砉区有宦辑的庸用莆号.  相似文献   

13.
采用浸渍法和酶活力测定方法研究了顶孢霉菌对小菜蛾的毒力及对小菜蛾体内蛋白质含量和保护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接种后的第5d,顶孢霉菌对小菜蛾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5.32×106个.mL-1,其毒力回归方程为y=2.66+0.35x;顶孢霉菌侵染3龄小菜蛾后,处理组蛋白质含量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及过氧化氢酶(CAT)3种保护酶活性下降,处理组前期,3种保护酶活性与对照差异不明显,但后期处理组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处理组由于顶孢霉菌的侵染,导致小菜蛾有机体丧失免疫能力,SOD、POD和CAT活性下降,并随着时间延长,保护酶活力下降愈明显.  相似文献   

1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二甲基海因含量,色谱条件:Symm etry十八烷基键合硅胶柱(4.6 mm×75 mm,HPLC col-umn);流动相:甲醇+0.02 mol.L-1KH2PO4(15∶85);检测波长206 nm,流速1 mL.m in-1.二甲基海因的质量浓度为8-50μg.mL-1时二甲基海因含量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Y=1.07×104X+1.81×104,回归系数r=0.9999).检测限为3μg.mL-1,方法回收率达97.74%-99.89%,说明这种方法可用于复方溴氯海因消毒剂和相关产品中二甲基海因含量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植物性蛋白饲料的猪消化能值预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预测准确性较高的植物性蛋白饲料的猪消化能值(DE)的公式。[方法]选用8头起始体重(46±2)kg的大×长×内去势公猪,采用2个4×4拉丁方设计,运用套算法(或称替代法,替代量为20%~50%)测定玉米蛋白粉、豆粕、胡豆、豌豆、菜籽粕、芝麻粕、菜籽饼和棉籽粕8种我国常用植物性蛋白饲料的表观消化能(ADE)。[结果]1.猪植物性蛋白饲料消化能值回归预测中,纤维指标是最重要的预测因子,其中ADF是最佳预测因子。2.最佳的预测方程为:(1)DE(kJ/kg DM)=14 741.86-185.01ADF+54.01SCHO+22.45CP(R2=0.988,RSD=67.9,P〈0.01)(推荐使用) (2)DE(kJ/kg DM)=22 223.26-209.58ADF+26.79SCHO-1.09GE(R2=0.989,RSD=66.9,P〈0.01)(推荐使用)。[结论]建立了准确、实用、专一的预测猪植物性蛋白饲料DE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6.
在果实生长发育期,通过测定金太阳杏果实纵、横、侧径、体积、鲜重及干重,建立金太阳杏果实生长模型.结果表明,金太阳杏果实纵、横、侧径、体积与鲜重生长曲线呈"双S"型,生长模型曲线分别为:y=-2.7119+0.3528x-0.007x2+5×10- 5x 3(R2=0.989),y=-2.7518+0.3033x-0.0052x2+3.4×10-5x3(R2= 0.990),y=-2 .5068+0.2767x-0.0048x2+3.2×10-6x3(R2=0.988),y=-22.756+1. 9784x-0.351x2+0.0003x3(R2=0.991),y=-15.344+1.1932x-0.01x2+8.8 ×10-5x3(R2=0 .994);果实干重生长曲线呈"单S"型,生长模型曲线为y=1/(1/7+56.1212×0.880 5x)(R2=0.995).  相似文献   

17.
在室内15、18、22和28℃的恒温条件下,对菜粉蝶越冬蛹冬后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研究,得到发育速率y与温度x之间的直线回归方程y=-0.051884+0.007123x,计算出菜粉蝶越冬幼虫滞育后发育的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7.28(±0.3)℃和140.24(±10.4)d.℃。在自然条件下,越冬蛹在3月初开始羽化为成虫,4月中下旬羽化结束,50%成虫羽化的高峰期出现在高于发育起点7.28℃的总有效积温达到136.46d.℃。应用累积羽化率与有效积温的关系,建立了菜粉蝶越冬蛹累积羽化百分率Y与有效积温x间的Logistic回归模型Y=100/{1+exp[-0.031541(x-136.46)]}。  相似文献   

18.
涂常青  温欣荣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962-5963
[目的]研究分光光度法连续测定土壤中铁和钛的方法,探讨该方法的最佳条件。[方法]在铁、钛标准溶液中加入铁钛试剂,稀氨水滴定pH值,静置显色,在340~800 nm处进行光谱扫描,确定连续测定铁和钛含量的试验参数。并在试验确定参数条件下进行土壤样品分析。[结果]结果表明,以钛铁试剂为显色剂,可在同一份土壤样品中于560 nm处测定铁、于380 nm处测定钛,实现了在同一土壤消解体系中连续测定铁和钛含量的目的,铁含量在0~4 mg/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线性回归方程为-y=0.070 9 x,相关系数r=0.999 3,表观摩尔吸光系数5κ60=4.24×104L/(mol.cm);钛含量在0~0.3mg/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线性回归方程为-y=0.2905x,相关系数r=0.998 6,表观摩尔吸光系数3κ80=1.46×104 L/(mol.cm)。[结论]该方法简便,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用于土壤中铁和钛的测定,结果与常规方法分析结果相符;样品标准加入回收率分别为91.4%~109.1%和91.0%~103.8%,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58%~0.70%和1.10%~1.80%(n=6)。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不同天气类型和夜间在不同深度的测定 ,初步研究了江淮地区农田土壤CO2 排放状况。利用Excel拟合得夜间不同深度土壤CO2 平均排放速率分布公式为 :y =-0 .0 0 62x4 -0 .0 3 42x3+0 .64 13x2 -1.5 80 8x +2 .3 9;阴天的白天为 :y =1.85 49ex+8.892 3 ;晴朗的白天为 :y =0 .3 2 2 7x4 -4 .15 63x3+18.684x2 -3 4.43 4x +2 8.3 5 8。利用地表 0cm的数据计算得江淮地区农田CO2 排放速率为 10 .5mg/(m2 ·h) ,计算得高温期间 ( 5~ 9月 ,共 15 3d)江淮地区农田 (面积约 5 8.2× 10 4 hm2 )土壤CO2 总排放量约2 .2 4× 10 1 1 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