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鱼种池混养 这是混养沙塘鳢比较好的一种模式,不仅培育了大规格鱼种,还获得一定产量的商品沙塘鳢,使鱼种池养殖效益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孙燕生 《淡水渔业》1993,23(5):38-38
<正> 1990—1991年新安江水库的最高水位分别达海拔105.9和106.65米。许源鱼种场培育鲢、鳙夏花鱼种的内塘被淹没。1990年该场到邵家鱼种场借用内塘培育鲢、鳙夏花鱼种,鲢、鳙夏花鱼种经长途运输受伤,鲢、鳙冬花鱼种的成活率仅39.66%。1991年该场领导为了提高鲢、鳙冬花鱼种的成活率,首次在本场的倒塘库湾就地培育鲢、鳙夏花鱼种的生产性试验。倒塘库湾的养鱼水面约40亩,库形、底貌比较复杂,水深8—10米。用传统的捕鱼网具—地拖网难于解决该库当时  相似文献   

3.
一、秋季强化培养培育健壮、肥满、规格大且整齐的鱼种,是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的首要措施。秋季鱼种大量摄食,积累营养以供越冬消耗。所以应进行强化培育,多投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如豆饼、菜籽饼等,使鱼种膘肥体壮。另外,在鱼种生产过程中,如果到了秋季,鱼种规格还小或大小参差不齐,体质差,那么,必须调整密度,适当稀放,对小规格鱼种进行强化培育,通过供应充足饵料,保持水质清新,注意防病治病等措施,使鱼种达到规格整齐、体质健壮。二、适时拉网并塘。越冬鱼种并塘时间不宜太早,太早水温过高,鱼种游动活跃,拉网并塘时容易受伤。同时鱼种还未停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嘉定县南翔人民公社水产大队58年利用鱼种塘培育河虾成功,获得了鱼种、河虾双丰收。他们一共利用了58亩鱼种池养河虾,其中有一个是第二鱼种场二号棚的二号塘,面积3.9亩,作为该队的河虾、鱼种、混养试验塘、放养鱼种31,400尾,留养亲虾200多对。年底,这口塘共出鱼种30,000尾,成活率达95%以上,每尾规格3—  相似文献   

5.
钱永年 《淡水渔业》1982,(5):M002-M002
<正> 广西横县西津电站上游的郁江河段,小河叉分布广,数量多,是培育大规格鱼种的良好场所。多年实践证明,利用小河叉培育鱼种有三大优点:一是扩大鱼种培育基地,充分利用小河叉以解决鱼种塘的不足.河叉水面宽,一般水深2~3米,鱼种活动范围大,生长快,培育出的越冬鱼种每尾可达3~6两。二是充分利用天然饵料,降低成本。河叉周围是村庄和农作物区,水质肥沃,在培育鱼种中可以这些天然饵料为主,人工饲料为辅,比在鱼种塘培育的鱼种节约饲料费50~80%。三是鱼病少,鱼种体质健  相似文献   

6.
汉寿县水产研究所于1984年至1985年两年时间,利用鱼种池空闲时间种植稻、稗,实行“以青代精,以塘养塘”培育鱼种的生产方式,取得了亩产鱼种352.25公斤的效果。具体做法是:在放养鱼种前(4月份),排  相似文献   

7.
印江县‘塘、田、库一条龙生产’的经验是:先用鱼苗塘培育出夏花鱼种,然后放入稻田培育成大规格鱼种,最后就近投入池塘、水库中  相似文献   

8.
谢罡  邱波 《河北渔业》2006,(7):19-19
在水质肥沃的水库里,利用网箱进行不投饵培育鲢鳙鱼等鱼种,不仅切实可行,而且具有不占鱼种塘,不花鱼饵料,成本低等优点.在不投饵情况下,利用网箱在水库里培育一尾13cm左右的花白鲢鱼种,成本不到0.10元,而在池塘内培育同样大小的一尾鱼种的成本在0.10元以上;产量按667m2折算,约合15万尾/667m2以上,是内塘的30~40倍.因此,水库网箱不投饵培育鱼种,不仅可培育出大规格鱼种,而且成本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我县以培育鱼种为主的专业户很多,而且培育得都很好。1996年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总成交量达120亿尾。虽然他们年年培育鱼种,年年有一个好收成。可是在鱼种售完之后,大部分的鱼种塘都空闲下来或随便留一些鱼种,让它自生自灭。淮北地区气温相对低些。从鱼种销售完到翌年四月底,这段时间鱼种塘空闲下来实在可惜。故可以利用鱼种塘进行青虾越冬和春季饲养,达到一年双利的效果。经过几年的饲养都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平均亩产量60公斤,最高的产量达80公斤,亩产值700多元。现把饲养方法介绍如下:一、池塘的选择。要求避风向阳,水深1.5…  相似文献   

10.
大口黑鲈     
培育塘经消毒、培育水质放入鱼种(五月份主要是培育大规格鱼种),除投喂水蚯蚓(红虫)外、家鱼幼苗和下杂鱼浆等饲料。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高州县南山水库,自1963年以来,利用1,200多亩水库水面养鱼,16年来,共生产鲜鱼60余万斤,平均亩产31斤,最高亩产达45斤。南山水库养鱼获得高产的几点经验:1.建立水库鱼种、苗生产基地,自繁自养。先后建鱼苗塘16亩,亲鱼培育塘6亩,土栏库湾5亩,做到繁、育、养配套;2.分级培养,库湾标粗。一级在水库鱼苗塘培育由水  相似文献   

12.
新安江开发公司许源鱼种场的鲢、鳙夏花鱼种,历来住该场的内塘培育。鱼种的捕捞比较容易,用小网目的有结网或无结网或无网片的普通的拖网就可以解决。1991年新安江水库的最高水位达海拔106.65米,许源鱼种场的内塘被淹没。该场首次在土拦库湾培育鲢、鳙夏花鱼种的试验,库湾水丽约40亩,一般水深7~8米,最深处达11米。  相似文献   

13.
<正>我区不少养殖户从事鱼种培育多年,效益一直不高。2007年我区开始参与实施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为提高鱼种培育池的利用率和养殖效益,2008年6月,我们选择西亭镇草庙村示范户戴国成池塘进行鱼种池套养小龙虾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一、池塘准备1.选塘该示范户有6口鱼塘,面积共28亩,其中8亩种植河藕,20亩用于培育鱼种。所选试验塘面积  相似文献   

14.
鱼种多茬培育,就是在鱼种生产季节,在同一培育池中采取多次放养多次出塘的强化培育。一茬培育的弊病在于前期密度小,鱼生长快,但后期相对密度过大,水体的供氧、供饵能力与鱼体本身生活消耗需要基本平衡,鱼停止生长。采用多茬培育则每次放养密度都较小,鱼迅速生长,到相对密度过大时,鱼种已长到所需要的规格而出塘,使池塘中的鱼种始终保持适当密度和高速生长状态,因而能够提高池塘生产力,降低饵料消耗。  相似文献   

15.
<正> 研究池塘培育大规格鱼种的技术措施,挖掘现有鱼种培育塘的生产潜力,提高鱼种产量和规格,增加草鱼比例,降低生产成本,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1981年我们采用多茬培育,靠肥水和投喂精料以培育鲢,鳙鱼为主,每亩池塘净产  相似文献   

16.
征订通知     
印江县[塘、田、库一条龙生产]的经验是:先用鱼苗塘培育出夏花鱼种,然后放入稻田培育成大规格鱼种,最后就近投入池塘、水库中养成成鱼。这是近年来印江县推广的[塘、田库]生产模式。去年印江县利用1980亩稻田培育出6.15万斤大规格鱼种,满足了全县塘、库的放养需要还为今年承担农牧渔业部稻田养鱼高产试验课题准备了8万多尾大规格鱼种。  相似文献   

17.
鱼种不足,是发展淡水养殖的一大困难。根据我县和我场的经验,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走国队联营生产鱼种之路。我场是1964年创办的,建场十多年陆续建成亲鱼塘10亩,鱼种塘37亩。由于钟山县地处石山地区,鱼塘渗漏性很大,加以水利冬修,有三个月缺水,能保水过冬的只有10亩亲鱼塘和6亩鱼种塘,其余31亩鱼种塘一年放养鱼苗  相似文献   

18.
我社是一个以养殖成鱼、培育鱼苗、鱼种为主,种植莲藕、菱角、茭筍等多种作物为辅的水产社。全社共有成鱼塘28亩,鱼种塘96亩,藕、菱、茭筍塘29亩。几年来由于党政的正确领导和社员的忘我劳动,连年获得了丰收。1958年,又创造了大面积塘鱼高产奇迹。据9月和11月间省、市两次现场会议打网估算,总产量可达588,000斤,平均亩产21,000斤,比57年增产18倍多。培育鱼苗、鱼种和藕、茭筍等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原采捕鱼苗352万尾,出塘夏花鱼种306.4万尾,平均成活率达87%,藕平均亩产4,194斤,菱  相似文献   

19.
招生启示     
在水质肥沃的水库里、利用网箱进行不投饵培育鲢鳙鱼(花自鲢)鱼种,不仅切实可行,而且具有不占鱼种塘,不化鱼饲料,成本低的优点。在不投饵情况下,利用网箱在水库里培育一尾4寸左右的花白鲢鱼种,成本不到0.02元,而在池塘内培育同样大小的一尾鱼种的成本在0.03元以上;产量按亩折算,约合15万尾/亩以上,是内塘的30-40倍。因此,这是解决大规格鱼种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Ⅰ龄鱼种培育是指把夏花鱼种养到冬季或翌年春季出塘的生产过程。当前江黄颡鱼Ⅰ龄鱼种培育的主要问题是规格小,群体大小参差不齐,给翌年食用鱼养殖高产带来了困难。因此在鱼种培育过程中首先要确立为食用鱼养殖服务的指导思想.目标是培养大规格鱼种和提高成活率。为此必须改革Ⅰ龄鱼种的培育方法,现将“综合强化法”培育江黄颡Ⅰ龄鱼种的10个技术关键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