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种星天牛对引种槭树的危害及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2007年调查上海地区引种槭树受危害情况,发现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严重为害胸径4~8 cm的北美引种槭树大苗。2006年对夕阳红、秋焰、苏氏红、皇家红、挪威红、太平洋晚霞、复叶槭株为害率分别为100%、100%、41.5%、77.1%、8.5%、2.0%、100%,其中夕阳红,秋焰等感虫品种上的产卵刻槽分别达44.7个/株、62.6个/株。2007年夕阳红、秋焰、苏氏红、挪威红、太平洋晚霞等残留虫量的株羽化孔率分别为11.1%、12.2%、0、0、0.5%。并提出推广和培育抗虫品种,应用诱饵树诱杀,化学防治等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赖草属牧草种子及幼苗耐盐性生理基础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对赖草属牧草 8个材料的种子和幼苗的耐盐能力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赖草属植物耐盐性存在明显的种、品种间差异。其中耐盐能力最强的为巨型赖草(50 ) ,其耐盐半致死浓度为 2 .8% ,耐盐极限浓度为 5.6% ;其次为盆地赖草(52 ) ;耐盐力中等的为羊草、阿尔泰赖草(64 ) 、阿尔泰赖草(54 ) ;较差的为盆地赖草(58) ,最差的为大赖草(3 3 ) 和无芒赖草(56) 。试验结果表明赖草属牧草的平均耐盐能力远远高于非根茎类禾草 ,可以作为禾本科牧草耐盐育种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3.
新疆耐盐冬小麦区域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新疆耐盐新品种的审定与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自治区种子管理站在 2 0 0 0——2 0 0 2年布置了耐盐小麦的区域品比试验。参试材料 :新冬 1 7、1 0 1、78、加 1 63、872 4 ,土壤含盐0 .8— 1 .2 5 %。通过发芽试验、盆栽试验、小区试验进行小麦耐盐比较 ;利用盐碱地和非盐碱地进行区域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1 0 1在 Na CL盐水中发芽的盐分浓度的临界值大于 1 .5 % ,盐敏感性小麦的盐分浓度的临界值小于 1 .0 % ;盐土盆栽中 ,常规品种适应的土壤盐分浓度的临界值在 0 .9— 1 .1 %之间 ,耐盐品系 1 0 1、78的临界值在 1 .3— 1 .5之间 ;在盐碱地上的区域试验中 ,土壤当盐分在 0 .8—— 1 .2 5 %之间时 ,耐盐小麦 1 0 1产量达 45 0 0 kg/ha,比对照增产 41 % ;在非盐碱地上 ,1 0 1产量达 60 0 0 kg/ha,具有较好的丰产性。  相似文献   

4.
选用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传统药剂和市场主推药剂共12种,在甘肃省临夏县马铃暮晚疫病重发区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及耐雨淋试验,筛选出高效、低毒且耐雨淋的杀菌剂品种,为大田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细辛叶枯病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确认细辛叶枯病病原菌为槭菌刺孢(Mycocentrospora acerina(Hartig) Deighton),是我国真菌新记录种。该菌分生孢子萌芽和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5~20℃、最适pH7。分生孢子在清水中即可萌芽,条件适宜时0.5h即可产生芽突、5h萌芽率近100%。分生孢子致死温度接近50℃。田间病残叶上的分生孢子230天后仍具9%的萌芽率。新生菌丝在有光条件下可产生鲜艳的玫瑰红色素。该菌在供试的多种培养基上不能形成分生孢子,采用菌块切割、水滴保湿的方法可以诱生大量分生孢子。该菌对细辛有较强的致病性,在人工培养条件下可以产生毒素。  相似文献   

6.
对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盐生植被进行双向指示种分类和模糊数学排序,结果显示:以柽柳和芦苇为优势种的群落V具有最强的耐盐能力;以柽柳、盐穗木和盐节木为共优势种的群落Ⅲ耐盐能力次之;以梭梭为单优势种的群落Ⅳ耐盐能力相对较弱;其他植物群落则属于中间过渡类型.柽柳、盐穗木在高盐环境下,具有很强的种间竞争能力,是绿洲盐渍化环境...  相似文献   

7.
王义平 《植物医生》1995,8(3):16-16,18
糖槭蚧为害葡萄王义平新疆吐鲁番市红柳河园艺场(838000)糖槭蚧Parthenolecaniumcorni(Bouche)属同翅目,蚧科。在新疆乌鲁木齐及伊宁和昌吉等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该虫寄主很多,主要有杏、苹果、园冠榆、葡萄等。1985年在吐...  相似文献   

8.
新疆盐碱地种植耐盐小麦土壤盐分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疆干旱区有大量盐碱地 ,很大程度上限制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盐碱的利用改良和水资源的高效利用的研究 ,面临巨大的挑战。盐碱地上种植耐盐小麦既有生产效益 ,又有改良土壤盐渍化作用。在传统灌溉管理下 ,当土壤原始盐分 2 .0 %时 ,在壤质土壤上种植耐盐小麦 1— 2年 0— 40cm土层盐分可降到 0 .8%。在粘壤土、壤土土质的土壤中 ,种植耐盐小麦 5年时 ,0— 1 0 0cm土层盐分可降到 0 .5 % ;种植 7年后 ,0— 1 0 0cm土层盐分降到 0 .2 %左右 ,且在以后种植条件下 ,土壤盐分趋于平衡状态 ,变化很小。种植耐盐小麦引起的盐分变化 ,灌溉水为主要作用 ,以至经多年种植 ,土壤表现为脱盐碱化现象。  相似文献   

9.
小麦杂交组合早代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00个杂交组合F0代种子盐水发芽实验、F1代植株盐土盆栽试验,研究了杂交组合亲缘与早代后裔耐盐性的关系,旨在寻求耐盐品系选育的最佳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母本为高代耐盐材料的298个组合中,F0代种子发芽组合数占49.33%,母本同亲缘组合较好的耐盐材料×(耐盐材料×本地材料);F1代植株成穗组合占总组合数的6.33%,在成穗19个组合中,最好的2个组合母本亲缘外地材料×耐盐材料;倒3叶干尖比较小的组合母本亲缘为外地材料×耐盐材料;收获粒数较好的为外地材料×耐盐材料,表现最好的为耐盐材料的3交;平均单穗粒数在30以上的组合为4个,3个为多交。由此可见含有耐盐材料母本亲缘的单交,有利于提高F1代植株的耐盐性;含有耐盐材料的母本亲缘的3交,有利于提高盐土中F1代产量。  相似文献   

10.
由槭菌刺孢Mycocentrospora acerina(R. Hartig) Deighton引起的圆斑病是危害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 F. H. Chen的重要叶部病害,严重影响中药材三七的产量和质量。为探索槭菌刺孢对甾醇脱甲基抑制剂类(DMIs)杀菌剂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5株槭菌刺孢对氟硅唑、苯醚甲环唑、烯唑醇、丙环唑和戊唑醇5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并分析了病原菌对这5种杀菌剂敏感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氟硅唑、苯醚甲环唑、烯唑醇、丙环唑和戊唑醇对供试菌株的EC50值分别在0.04~3.81、0.18~6.72、0.08~7.75、0.44~11.38和0.46~29.85μg/mL之间;敏感性频率分布测定结果表明,5种杀菌剂对呈连续单峰频次正态分布的大多数菌株群体的平均EC50值分别为(0.99±0.64)、(1.77±0.97)、(2.37±1.39)、(2.61±1.48)和(3.18±1.58)μg/mL,供试菌株群体中已出现对5种杀菌剂敏感性降低的亚群体,且供试菌株对这5种DMIs杀菌剂...  相似文献   

11.
转基因耐草甘膦作物的环境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每年因草害造成的作物产量损失达950亿美元,为了简便有效地防除多种杂草,农民希望喷施杀草谱广的除草剂。转基因耐除草剂作物的种植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除草剂选择,在扩大杀草谱、提高除草效果、增加作物安全性、改善环境、简化栽培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转基因耐除草剂作物的大面积种植也引起了全球对其环境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本文以耐草甘膦作物为例,对国内外环境安全的相关研究结果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为我国耐草甘膦转基因作物的环境安全评价及耐草甘膦作物的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新疆尉犁县防护林带内四种杨树苗期耐盐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疆尉犁县的防护林带内,乔木的主栽树种是4种杨树,包括中天杨(Populus×xiaozhuanica"Zhongtian")、新疆杨(Populus alba var.pyramidalis)、银新杨(Populus alba×Populus alba var.pyra-midalis)和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文中选择叶片脯氨酸含量、K+/Na+、Cl-含量、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MDA(丙二醛)含量和δ13C值等6个生理生态指标,对4种杨树苗期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为尉犁县建立耐盐型防护林选择适宜树种提供依据。研究的初步结论是中天杨和胡杨的耐盐性较强,所受的土壤盐胁迫较轻,表现在叶片MDA含量较低,δ13C值较高。但是二者的耐盐机理不同,中天杨主要通过提高叶片的Cl-含量和SOD活性耐盐,而胡杨主要通过增加叶片脯氨酸含量和K+/Na+来耐盐。  相似文献   

13.
农田杂草防治是农作物稳产高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化学除草剂以其高效、简便、经济的优势,一跃而成为我国现代农业中杂草治理的重要手段,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药害(对作物不安全)和抗药性问题。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为培育耐除草剂作物品种提供了有力的手段。至今,全世界已培育出大量转基因耐除草剂作物品种。转基因耐除草剂作物的利用为拓宽除草剂的使用范围、减少作物药害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在对国际上转基因耐除草剂作物的研发和商业化应用情况进行概述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作物生产的实际情况和小农户、多种作物混合种植的模式,提出转基因耐除草剂植物在我国开发利用的前景和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期为转基因耐除草剂作物的研究、开发和推广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偃麦草属植物种质材料不同耐盐群体生理指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温室苗期模拟NaCl盐分胁迫方法,对来自于21个国家的偃麦草属8个植物种34份种质材料苗期的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相对电导率(REC)、脯氨酸(Pro)、K+/Na +、相对生长速度变化率、耐盐系数、存活率和出现盐害到死亡时间等指标进行测定, 且将0.9%NaCl浓度下的各项生理指标变化率和生长指标测定值,利用欧氏最大距离聚类分析 ,将34份偃麦草属植物种质划分为3个耐盐群体(级别):即耐盐种质、中度耐盐种质、敏盐种质.在此基础上,对NaCl胁迫下的RWC、REC、Pro和K+/Na+等生理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增加,不同耐盐群体的偃麦草属植物种质材料叶片的各项生理指标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REC、Pro、Na+均呈逐渐增加趋势, 而K+、K+/Na+和RWC则呈逐渐下降趋势,但当NaCl浓度上升至1.2%时,与对照(CK)相比,耐盐种质的REC、Pro和Na+分别增加了121.83%、29.25倍和145.45%,K +、K+/Na+和RWC分别下降了26.89%、74.26%和16.40%;而敏盐种质的REC 、Pro和Na+分别增加了199.20%、75.45倍和617.86%,K+、K+/Na+和RW C分别下降了43.16%、93.55%和27.69%,中度耐盐种质的增加和下降幅度居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15.
为更有效地将耐害性用于小麦病虫害的绿色防控,该文就小麦对麦长管蚜的耐蚜性及其评估方法进行总结。具有耐蚜性的小麦受到一定数量蚜虫为害时,田间产量损失不明显,或能够通过生理生态途径补偿产量损失。耐蚜性不影响蚜虫的取食及生物学参数,对蚜虫进化压力小,因此田间表现更稳定。耐蚜小麦可以允许田间存在一定数量的蚜虫,这不仅可以减轻防治压力,还可以为天敌提供食物,有利于天敌的保护和利用,更符合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理念的核心。然而,目前抗麦长管蚜的小麦抗源鉴选主要是以蚜量为基础的抗生性和不选择性,耐害性被忽视。鉴于麦长管蚜田间蚜量与小麦产量(千粒重)损失率正相关,且峰值蚜量和小麦千粒重受损敏感期在小麦灌浆期重合,因此提出了以耐蚜值(千粒重损失率和灌浆期蚜情指标的比值)为依据计算耐蚜指数来评估小麦耐害性的方法,该方法可弥补抗源鉴选中忽视耐害性的不足,也能克服以田间千粒重损失率为依据评估耐害性时很难实现蚜量统一的不足,同时消除抗生性和不选择性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新疆主要棉花品种耐盐性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发芽试验和水培试验,对新疆30个主要棉花品种进行系统的耐盐性鉴定。结果显示:芽期参试的30个品种中,耐盐级别为1级,属高耐盐的仅占16.67%;耐盐级别为2级,属耐盐品种的占到43.3%;盐敏感材料和中等耐盐材料10份,占品种总数的40.00%。苗期耐盐性结果显示:没有高耐盐材料,有8个品种耐盐级别为2级,耐盐级别为3级的材料占63.30%。此外,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芽期相对芽长与相对根长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相对芽长与盐害指数呈显著的负相关,苗期根冠比与盐害指数呈显著正相关,且棉花芽期的耐盐特性可间接反映苗期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盆栽试验,分别设置1、3、5、7 cm播深,对34个高粱品种在不同播深下的出苗率、幼苗形态和幼苗干物质量进行分析,筛选耐深播性鉴定指标,综合评价高粱品种的耐深播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深度的加大,出苗率、苗长、根长、根数和苗重均呈下降趋势,3、5、7 cm与1 cm播深上述指标测定值的比值分别为0.84~0.60、0.96~0.75、0.83~0.53、0.88~0.64和0.95~0.85;中胚轴长、根重和根冠比呈上升趋势,3、5、7 cm与1 cm播深上述指标测定值的比值为1.52~3.30、1.10~1.25和1.17~1.50;胚芽鞘长在播深间差异不显著。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7.647%,相对根冠比、相对根长、相对中胚轴长和相对出苗率载荷量最大,将其作为高粱耐深播性筛选的主要指标并计算隶属函数值。根据隶属函数值对高粱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34个高粱品种可聚为3类,晋粱白2号等11个品种为耐深播品种,红青壳等14个品种为中等耐深播品种,吉品609等9个品种为深播敏感品种。品种间耐深播性差异明显,杂交种较常规种耐深播性强。  相似文献   

18.
稻瘟病菌对稻瘟灵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952个田间菌株进行测定及筛选离体突变体,获得了耐稻瘟灵(IPT)的稻瘟菌株.耐药菌株的 IPT 毒力公式 y=a+b logc中 a=4.5046-1.0460b,平均抑制中浓度为17.79μg/ml;敏感菌株 a=5.7778-1.1363b,平均抑制中浓度为5.71μg/ml。15μg/ml IPT 对敏感菌株菌丝生长抑制率大于57.26%,据此可鉴别菌株对 IPT 的耐药性。经普查测定,稻瘟病菌抗 IPT 菌株主要分布在南方双季稻区。1988年以广西平南县耐药性菌株频率最高达8.33%,而单季稻区未见耐 IPT 菌株。不同年份耐 IPT 菌株在田间无明显增长。室内耐 IPT 扇形变异频率在0.663%—1.43%之间。  相似文献   

19.
荒漠植物柠条根瘤菌的抗逆性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分离自宁夏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62株柠条根瘤菌的耐盐性、耐酸碱性、生长温度范围和抗生素抗性进行了测定,并采用16S rDNA PCR-RFLP和16S rDNA全序列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柠条根瘤菌具有较强的耐受高温和耐盐、耐酸碱能力,抗逆性较强,但仍存在菌株间差异.70.8%的菌...  相似文献   

20.
红提葡萄是美国选育出的优质晚熟耐贮葡萄新品种,以粒大、穗重、色好、味甜而脆硬和耐贮运等诸多优良性状,在水果市场上颇受青睐.近几年在我国发展较快,经近几年的栽培发现,该品种日烧病发生较严重,特别是在降雨偏多、高温高湿的年份,发生较为严重.现已成为果农关注的一大焦点和难点.笔者根据日烧病的发病原因,结合生产实践,提出了预防措施,现总结如下,供果农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