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江 《种子科技》2007,25(2):61-62
玉米杂交制种过程中,常出现秃顶、秃根、缺粒等现象,导致制种产量不高,增加了制种成本,影响品种推广。结实不良的原因受亲本特性和外界环境的制约。如果能找到其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杂交玉米制种产量不高,不仅仅影响制种农户和制种单位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影响制种基地的稳定和杂交种的推广速度和推广面积,甚至于还影响种子的市场竞争能力及品种的使用寿命等。如何采取有效途径提高杂交玉米制种产量,现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浅论提高杂交玉米制种产量的多种技术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玉米制种产量不高,影响的不仅仅是制种农户和制种单位的经济效益,还影响制种基地的稳定,影响杂交种的推广速度和推广面积,而且影响种子的市场竞争能力及品种的使用寿命等.现实中有这样的例子,杂交种的优势很强,表现很好,但因其制种产量太低,致使杂交种推而不广,甚至因难以制种而造成良种夭折.制种产量不高一直是困扰制种农户、制种单位、种子部门的一个难题.因此,有必要对制约制种产量提高的因素进行客观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技术对策,尽可能提高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4.
杂交玉米高产制种一直是制种农户、制种单位、种子企业关注的一个主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渗透和市场竞争的激烈演化,高产制种这一问题更是倍受关注,因为制种产量不高影响的不仅仅是制种农户和制种单位的经济效益,还影响制种基地的稳定,影响杂交种的推广速度和推广面积,而且影响种子的市场竞争能力及品种的使  相似文献   

5.
对提高杂交粳稻制种质量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明辉 《种子世界》2000,(11):30-30
由于杂交粳稻的米质优良,加上单产比常规水稻增产一成以上,推广过程中受到农户的欢迎,种植面积得到不断扩大。杂交粳稻的制种产量,经过十多年来的制种高产栽培技术的摸索,已从产种量35kg提高到现在150kg左右,高产田块达到250kg以上,但是杂交粳稻的推广面积,至今还未超过全市种植总面积的20%,综其原因,制种质量的不稳定,是制约进一步发展杂交粳稻制种和生产的因素之一,下面就根据金山十多年来制种的经验教训,围绕提高杂交粳种制种质量的几个技术问题,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6.
李全衡 《种子世界》2000,(10):10-10
我省1976年引种杂交稻试种成功,1997年突破34万公顷,推广杂交稻已成为我省稻谷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增产措施。推广杂交稻,种子是关键。我省从1977年开始杂交稻制种子自给率也只有30%左右,更多的种子是从省外调入。多年来,杂交稻制种都是在各级党政支持下开展的,至今仍未走出计划经济的圈子,从部门到制种农户在意识上仍然是“要我制”而不是“我要制”,制种规模小,部分地方自产种还销售不完。  相似文献   

7.
田金霞 《种子科技》2010,28(3):33-34
杂交玉米制种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制种农户和制种单位的经济效益,也影响制种基地的稳定和杂交玉米种的推广及种子的市场竞争力。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杂交玉米制种产量,现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提高杂交玉米制种产量和质量的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杂交玉米制种产量质量的高低,不仅影响制种农户和制种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严重影响制种基地的稳定和新品种的推广速度以及种子市场的竞争力.为此,笔者对如何提高杂交玉米制种产量和质量提出几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制约玉米制种产量质量的因素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交玉米制种产量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制种户的经济效益,影响种子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影响新品种的推广速度。笔者现以临沧市的制种实践为例,就杂交玉米制种产量低的原因和提高产量的一些措施作简要论述,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0.
安红嵘 《种子世界》2007,(11):38-39
青海河湟川水谷地和低海拔沟岔盆地农业区,依据其特殊的气候地理条件,推广玉米杂交制种项目已经有两年历史,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总结制种工作的实践经验,玉米制种达到了提高产量和质量,降低成本,满足广大农民需求的目的,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在技术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对玉米制种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及青海地区发展潜力做初步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怀化两系杂交水稻发展的成就,指出了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挥生态优势抓好繁殖制种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玉米杂交制种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制种单位对一个品种的推广及经济效益,如何采取技术措施,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是当前制种单位都在探讨的一个问题。本文分析了影响玉米制种产量的几个因素,以供制种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水稻制种上,抛秧移植新技术是水稻制种技术的一项创新和改革,大邑县杂交水稻制种在1998年、1999年大面积推广母本抛秧栽培技术。2a来的抛秧实践中,我们发现抛秧基本苗应比栽插基本苗增加。为了进一步完善该项技术,量化指标,1999年在本县敦义乡西安村进行了抛秧基本苗控制试验。  相似文献   

14.
山区由于温光自然条件的影响,制种只能是中稻一季。1993年三明市开始大面积示范推广水稻旱育秧技术,并应用于制种的父本育秧,实现早播、早插,使山区中、高海拔的中稻制种改为早稻制种后再抢种一季作物,取得显著效益。其关键技术如下:1确定最佳授粉时段:水稻传...  相似文献   

15.
洪日意 《中国种业》2002,(12):27-28
杂交水稻制种经历20多年的探索、研究和发展,使制种产量和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对杂交水稻的生产、推广影响深远,对我国粮食安全的贡献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6.
正在黄瓜制种生产中,由于环境条件、制种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制种户及同一品种不同年份之间的制种产量差异很大。如何改进制种技术、提高制种产量,是目前农业科研及种子生产部门  相似文献   

17.
王新勤 《种子科技》2006,24(6):63-64
在玉米杂交制种过程中,影响产量的因素很多,其中大家担心最多的是玉米杂交制种的花期调节。在制种过程中,父母本花期相遇不好是造成产量低、成本高的直接原因。笔者也曾探讨过花期调节技术,对玉米杂交制种也有很大的帮助,但后来在实践中发现,要想更好的解决玉米制种过程中父母本的花期相遇问题,还必须对制种地区的气象条件有一个深刻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花期调节技术。  相似文献   

18.
玉米新品种新单26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了提高制种产量和制种效益,加快新品种推广速度,我们对新单26亲本繁殖及高产制种技术进行了研究,以期为下一步大面积制种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9.
席振强  李众桥 《种子》1999,(1):76-76
近年来,由于经济利益驱动,有些农户除了在制种区内搞杂交玉米制种外,还在制种区外搞制种。如果种子公司人员发现不了,砍除不了,这些不合格种子将混人合格种子中.这事必降低总体种子质量,甚至会引起整批种子报废的恶果、我们公司在与这种不良作风作斗争的过程中,总结出一套管理措施,在效地防止了制种区外制种。1制种合同中列上限制性条款在与种子基地签合同时,增加“制种必须在制种区内连片,制种区外制种坚决无条件全部铲除”一条.这就为今后铲除制种区制种提供了依据和保障。2丈量土地,核实面积在与制种村签订合同后,要依合同…  相似文献   

20.
杂交玉米制种的田间管理及收获脱水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建忠 《种子科技》2007,25(1):55-55
在耕地分户经营的灌溉农业区进行玉米杂交制种,管理技术至关重要。它不仅直接影响着制种产量和质量,影响着制种户和制种单位的经济效益,而且决定着基地乡、村的制种产业能否持续发展。杂交玉米制种田间管理关键是把好“三关”,发好“三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