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探讨Ca 2 + 作为信号分子在水杨酸(SA)诱导白桦悬浮细胞三萜合成中的作用,本文用SA、Ca 2 + 及Ca 2 + 阻断 剂对白桦悬浮细胞进行处理,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细胞中总三萜及其组分的积累量;同时 利用荧光定量PCR 方法检测了白桦细胞中三萜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FPS、SS、SE、BPW、BPY、CAS)和钙调蛋白基 因表达变化。结果显示:水杨酸可诱导白桦悬浮细胞三萜物质(总三萜、齐墩果酸、白桦脂醇、白桦脂酸)的合成及 相关基因的上调表达,且Ca 2 + 的加入使得这种诱导效应更为显著,暗示白桦细胞中钙信号分子介导了水杨酸诱导 三萜物质的合成。而对SA 与各种Ca 2 + 阻断剂互作处理结果显示,Ca 2 + 抑制剂的加入抑制了SA 对细胞中三萜合 成的诱导效果,表明Ca 2 + 作为信号分子介导了SA 诱导白桦悬浮细胞三萜物质的合成。   相似文献   

2.
李正华  王倩  白卉 《安徽农业科学》2015,(7):162-163,169
[目的]优化白桦树皮桦木醇含量高效液相检测方法.[方法]利用均匀试验设计筛选了白桦待分析样品的制备方法,测定了距地面不同高度位置白桦树皮中桦木醇的含量.[结果]在0.5~4.0m高度范围内,距地面1.5m处的白桦树皮中桦木醇的含量最高,为17.56%,距地面4.0m处的白桦树皮中桦木醇的含量最低,为14.51%.整体上,不同高度位置的白桦树皮中桦木醇含量差异不显著.[结论]得到提取桦木醇样品制备的最佳条件:以100%乙醇70℃超声波(40 Hz,150 W)提取白桦树皮样品60 min.  相似文献   

3.
用秋水仙素处理不同家系白桦种子诱导四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0.1%和0.2%秋水仙素分别处理4 个家系白桦种子1、2、3 和4 d,调查其对白桦种子相对发芽率、相对 发芽势的影响和四倍体诱导率,在此基础上研究了2 种桦树共7 个家系在0.2%秋水仙素处理3 d 的条件下四倍体 的发生率。结果表明:1)秋水仙素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有显著影响,随着浓度的增加发芽率和发芽势降低;同一 浓度下随着诱导时间的增加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在诱导3 d 时为最低。2)用 0.2%的秋水仙素处理种子3 d,发现白桦种间和家系间的四倍体诱导率明显不同,欧洲白桦4 个家系的平均诱导率 为3.76%,而3 个白桦杂种家系的平均诱导率仅为0.09%,7 个家系中YB3 的诱导率高达8.86%。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白桦愈伤组织中的三萜产量,以齐墩果酸为标品,以5%香草醛-冰乙酸溶液、高氯酸为显色系统,对白桦愈伤组织中三萜含量的测定进行了评价,发现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重现性,并且显色液在5~50 min内测定吸光值较稳定;对白桦三萜的提取温度和试剂优化发现,白桦愈伤组织样品在20℃,40℃,60℃,80℃等温度下进行超声提取,其三萜含量依次为40℃(1.67 mg/g)>60℃(1.28 mg/g)>80℃(0.47 mg/g)>20℃(0.08 mg/g).在有机溶剂中,其含量依次为:苯(2.58 mg/g)>乙醚(2.04 mg/g)>.乙醇(1.67 mg/g)>氯仿(1.21 mg/g)>甲醇(0.89 mg/g)>丙酮(0.50 mg/g).因此建议,白桦愈伤组织中三萜提取的最佳温度为40℃,提取试剂为95%乙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温度胁迫对白桦丛生苗三萜、黄酮及抗逆酶积累的影响,为提高白桦次生代谢产物积累以及工厂化生产奠定基础。  方法  利用不同浓度(0.5、1.0、2.0和5.0 mg/L)的6-苄氨基腺嘌呤(6-BA),诱导产生白桦丛生苗及建立悬浮培养体系,同时对丛生苗进行温度胁迫诱导次生产物合成。  结果  附加2.0 mg/L 6-BA的NT固体培养基可诱导白桦愈伤组织获得白桦丛生苗。2种温度(45和4 ℃)胁迫下,白桦丛生苗中总三萜含量均比对照(25 ℃)有所提高,其中45 ℃处理4 h,恢复培养6 h后,总三萜含量比对照提高5.03倍。4 ℃处理白桦丛生苗1 h,并在24 h时取样,齐墩果酸含量比对照提高了14.52倍,最高含量达2.33 mg/g。4 ℃处理白桦丛生苗4 h,在恢复培养48 h时,黄酮含量比对照提高38.37%。同时明确温度胁迫下,4 ℃胁迫4 h,恢复培养72 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最高,比对照提高69.77%。经4 ℃处理1 h的丛生苗在96 h 时,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达到最高峰,是对照的1.81倍。4 ℃处理1 h的丛生苗在恢复培养6 h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比对照提高55.29%。当胁迫时间延长至4 h,在45 ℃处理下,黄酮含量与APX酶,SOD与齐墩果酸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P < 0.05);经4 ℃处理,总三萜与APX(P < 0.01)、CAT(P < 0.05)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和显著正相关;黄酮与SOD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 < 0.05);CAT与APX(P < 0.01)、SOD(P < 0.05)相关性达极显著和显著水平,3种抗逆酶协调发挥作用共同参与次生产物合成。  结论  2.0 mg/L的6-BA能成功诱导白桦愈伤组织产生丛生苗,并建立悬浮培养系。短时间高温或低温胁迫均可以刺激3种防御酶发生显著变化,3种酶相互协调共同参与并促进白桦丛生苗总三萜和黄酮物质的合成与积累。   相似文献   

6.
白桦是一种重要的林木资源。研究了白桦树皮中单宁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微波辅助提取桦树单宁的最佳条件为:在乙醇浓度为33%(V/V)、提取时间为92 s、提取温度为80℃、微波功率为75 W的条件下,微波辅助提取桦树单宁的收率达到5.61%,纯度为51.18%。  相似文献   

7.
白桦树皮是白桦采伐与加工剩余物,是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利用均匀设计法优化了超声波辅助提取白桦树皮中单宁的工艺。超声波辅助提取桦树单宁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15%(v/v),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温度35℃,超声波功率500 W;此条件下提取桦树单宁,收率达到6.44%,纯度为45.68%。与传统的水提法、水/乙醇提取方法相比,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具有提取时间短、提取率高的优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白桦是一种重要的林木资源。研究了白桦树皮中单宁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微波辅助提取桦树单宁的最佳条件为:在乙醇浓度为33%(V/V)、提取时间为92 s、提取温度为80℃、微波功率为75 W的条件下,微波辅助提取桦树单宁的收率达到5.61%,纯度为51.18%。  相似文献   

9.
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用超声辅助提取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地桃花根皮及叶的总三萜含量,结果表明:地桃花根皮、叶中总三萜的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3.682%、9.297%,精密度试验RSD分别为1.79%、2.08%;齐墩果酸对照品在0~100μg/mL范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011 3x-0.017 7,相关系数r2=0.999 1。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能为地桃花药用价值的开发及扩大资源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不同播期对怀牛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播期条件下怀牛膝的产量和品质差异,为怀牛膝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设计了7月15,20,25,30日和8月4日5个播期,3次重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分别用高效液相法和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怀牛膝中齐墩果酸和多糖含量。[结果]收获时,各播期的生物产量为:7月25日>7月15日>7月30日>7月20日>8月4日;多糖和齐墩果酸的含量随播期的推迟而减少,但单株的含量却有所不同,以8月25日播期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最高,7月15日播期中的多糖含量最高。[结论]对于以主用齐墩果酸的牛膝而言7月25日播种较为合适;主用多糖的则以7月15日播种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1.
白桦树皮化学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究了白桦树皮的化学组成,内皮的外皮的灰分、抽提物、木质素、多戊糖、综纤维素和软木脂含量。通过GC、GC-MS对外皮中的两种主要成分软木脂单体和三萜系化合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不同径级的三个样品的软木脂脂单体平均含量每公斤外皮(干基,下同)为175g,软木脂单体中以9,10-环氧-18-羟基十八烷酸为主,每公斤外皮为55.1g,占软木脂单体总量的31.5%。可确认的软木脂单体占气相色谱可分谱可分  相似文献   

12.
光皮桦SSR分子标记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硅珠法提取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嫩叶DNA,利用近缘种日本白桦B. platyphylla var. japonica和欧洲白桦B. pendula的引物,建立光皮桦简单重复序列标记(SSR)反应体系。在体系建立过程中,采用单因素法分别对影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反应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20 μL反应体系中,模板DNA用量、Mg2+浓度、脱氧核糖核苷酸(dNTPs)浓度、引物浓度、Taq DNA聚合酶用量分别为60 ng,1.500 mmol·L-1,0.175 mmol·L-1,2.500 mmol·L-1,1.0 × 16.67 nkat时结果最好;引物退火温度比日本白桦扩增时提高1 ℃时效果佳。PCR扩增产物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随机挑取其中3对引物扩增的多态性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对引物的通用性做进一步检验,序列经比对后得到的与原物种序列相似度(max ident值)均在95.0%以上。可见,近缘种日本白桦和欧洲白桦的SSR引物可以在光皮桦上应用。图7表2参17  相似文献   

13.
用已建立的白桦离体再生培养体系对20个白桦杂交优树(Betula platyhylly×Betula pendula)腋芽进行了离体培养,比较它们腋芽再生和愈伤组织再生情况,并分析了无性繁殖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20个优树腋芽启动率存在的差异较大,最高的为4号和7号优树,为75.0%,最低的为17号优树,仅24.4%;3号和16号优树的启动率较高,分别为63.1%、61.3%;3号和 16号优树在腋芽增殖和愈伤组织再生途径中长势都比其它植株好,选择它们用于工厂化育苗,可以满足造林和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4.
白桦不同杂交组合三倍体子代当年生苗木生长性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了选择白桦三倍体杂种子代的优良杂交双亲和杂交组合,以4株中国白桦四倍体(Q14、Q19、Q33和Q34)为母本,5株杂种二倍体(M1、M2、M3、M4和M5)为父本,按测交系交配设计获得了20个杂交组合的白桦三倍体苗木,对各杂交组合三倍体子代的苗高和地径进行方差分析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白桦三倍体家系间的苗高和地径均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苗高和地径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差异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根据白桦各三倍体家系的生长量、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初步选择Q19和Q34为优良四倍体母本,M1和M2为优良二倍体父本,Q34×M2和Q34×M1为优良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5.
四倍体白桦木材纤维性状比较及优良母树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选出不仅生长速度快而且木材纤维性状表现优良适于制浆造纸的四倍体白桦母树。以制种园中31株四倍体白桦为研究对象,测量其胸径生长指标,测定木材密度、纤维长度、纤维宽度以及木质素、纤维素、综纤维素含量等木材品质指标,并对其进行了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各性状在母树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在31株四倍体母树中24株的纤维长显著高于二倍体对照。有13株母树综纤维素含量大于70%,12株母树纤维素含量高于50%,说明白桦染色体加倍后对木材纤维性状影响显著,在四倍体母树中可选出用于纸浆材的优良母树。参试母树胸径生长量为2.00或2.00 cm以上的有8株母树,并且均为四倍体白桦;根据胸径生长量及材性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参试母树进行综合评价,表现最优的7株母树均为四倍体母树,说明染色体加倍可提高白桦的生长量及木材品质。虽然四倍体在树干通直度方面表现较差,仅有42%母树通直度为Ⅱ级或Ⅰ级,但作为纸浆材对该性状的要求可适当放宽,最后初步选出19株母树生长和材性均表现优良,其中5株兼具生长、材性、干型最优。在种子园中,生长及材性性状表现均较差的5株四倍体母树将被淘汰。   相似文献   

16.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青钱柳叶片、愈伤组织及悬浮细胞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考察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在不同色谱柱及流动相下的分离效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确定色谱条件为:色谱柱Waters Sym-mitry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87∶13,V/V),流速0.85 mL/min,检测波长210 nm,柱温40℃。结果表明,齐墩果酸和熊果酸标品进样量在0.1~20μg时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87%、96.91%,RSD为1.90%、2.08%,青钱柳叶片、愈伤组织、悬浮细胞中齐墩果酸、熊果酸的含量差异较大。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青钱柳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分光光度法测定伏牛山区楤木总皂苷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楤木皮、木质部和髓中楤木皂苷的含量。结果表明:皮的皂苷含量最高,髓的皂苷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