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燕麦种苗的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牧草品种抗寒性鉴定是牧草种质资源鉴定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抗寒牧草品种在生产和育种中的应用都应当建立在对其抗寒性的鉴定和抗寒生理的认识基础上。燕麦作为一种重要的饲草饲料作物,在寒冷地区广泛种植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4种豆科牧草抗寒性能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通过对紫花苜蓿、鹰嘴紫云英、红豆草、百脉根越冬前后形态、生理指标比较,研究4种豆科牧草抗寒能力。结果表明,各牧草的抗寒性能与牧草的根茎直径、越冬芽数量呈显著正相关。最后通过对各牧草各项指标作出了综合性价:紫花苜蓿、百脉根抗寒性能明显高于红豆草和鹰嘴紫云英,同时提出可溶性糖含量可作为几种牧草在本区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3.
4种羊茅属牧草幼苗抗寒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羊茅属4种牧草幼苗在低温胁迫下的抗寒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低温下,各牧草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均随着低温胁迫强度的增大和时间的延长呈显著增大趋势(P〈0.05),且种间也具显著差异(P〈0.05);低温胁迫下各牧草电导率和丙二醛、电导率和脯氨酸、脯氨酸和丙二醛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但单一指标并不能准确鉴定出各牧草抗寒能力的强弱。综合分析表明,在评价羊茅属牧草的抗寒性时,应优先选择相对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含量作为鉴定植物抗寒性的指标;4种牧草幼苗的抗寒性为:中华羊茅最好,西北羊茅和毛稃羊茅次之,法恩苇状羊茅最差。  相似文献   

4.
用渗透势评价多年生豆科牧草的抗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用先进的半自动化冰点渗透压计(Ice—Point Osmometer),对田间生长的26份多年生豆科牧草的叶片渗透势进行了测定;在参考越冬性及生态、地理分布等特性的基础上,用渗透势对这些牧草的抗寒性进行了比较和评价。其结果表明,这些牧草生长后期的叶片渗透势与其抗寒性有较好的负相关性,抗寒性较强牧草的渗透势较抗寒性较弱牧草的低;达乌里胡枝子非常抗寒,草原1号苜蓿、杂种苜蓿、工农1号苜蓿、苏联36号苜蓿、小叶锦鸡儿、胡枝子等10份牧草很抗寒,草原2号苜蓿、工农2号苜蓿、润布勒苜蓿、柠条锦鸡儿、细叶胡枝子、扁蓿豆等11份牧草较为抗寒,小冠花、鹰咀紫云英、沙湾苜蓿、山竹岩黄蓍较为不抗寒。  相似文献   

5.
白三叶适应性强,分布范围广,是一种优质的牧草、绿肥、草坪草兼用型草种。在我国北方地区,低温是限制白三叶生长的主要生态因子,因此充分了解白三叶抗寒机制,提高白三叶抗寒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文章从白三叶抗寒角度出发,概述了白三叶抗寒的研究意义,白三叶抗寒在生理生化、细胞超微结构、分子生物学以及新品种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指出白三叶抗寒方面的研究展望,目的在于为白三叶的抗寒性研究和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了草坪草形态特征和生长特性与抗寒性的关系,草坪草抗寒生理反应及抗寒生理机制研究进展,草坪草抗寒性的鉴定研究方法及提高草坪草抗寒性的措施,提出了今后进行草坪草抗寒性研究的趋势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不同产地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 L.)品种的抗寒性,并分析其与根部贮藏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关系,试验选择在吉林省西部松嫩平原开展,选取38个国内与国外紫花苜蓿品种进行对比研究,依据不同品种越冬后的存活植株评分进行抗寒等级分类,并分析根部的贮藏性碳水化合物(可溶性糖、蔗糖、淀粉)含量与存活植株评分相关性。结果表明:38个品种的抗寒性分为极不抗寒(Ⅰ)、不抗寒(Ⅱ)、较抗寒(Ⅲ)和抗寒(Ⅳ)4类,其中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引进的品种抗寒性较差,在东北地区基本无法越冬,而以东北地区选育为主的部分国内北方品种抗寒性表现较好,适宜在本地种植。不同抗寒类别的紫花苜蓿可溶性糖含量无显著性差异;极不抗寒(Ⅰ)的蔗糖含量与抗寒(Ⅳ)之间差异不显著,但是显著高于极不抗寒(Ⅱ)和较抗寒(Ⅲ);淀粉含量在极不抗寒(Ⅰ)和不抗寒(Ⅱ)中极显著高于较抗寒(Ⅲ)和抗寒(Ⅳ)。相关性分析表明,存活植株评分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与淀粉含量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说明具有较高抗寒能力的紫花苜蓿品种入冬前的根系中具有较高可溶性糖和较低淀粉含量,二者可视为衡量抗寒性的指标,而蔗糖与苜蓿抗寒性的关系并不明确,不能成为衡量抗寒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6种禾本科牧草的抗寒性研究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抗寒性强的牧草种质资源,本试验以同德贫花鹅观草(Roegneria pauciflora Tongde)、草原看麦娘(Alopecurus pratensis)、大颖草(Roegneria grandiglumis)、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扁穗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同德短芒披碱草(Elymus breviaristatus Tongde)为研究材料,对不同温度下6种牧草的萌发率进行了研究,并对这6种牧草苗期进行了抗寒锻炼、冷冻及解冻恢复生长处理,分析了不同处理阶段牧草中的丙二醛、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而且采用隶属函数对6种牧草进行了抗寒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同种牧草的萌发率差异显著(P<0.05);6种牧草的丙二醛含量在抗寒锻炼后显著增加,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在抗寒锻炼和冷冻处理后升高,返青后降低;6种牧草的抗寒性依次为无芒雀麦 > 草原看麦娘 > 同德贫花鹅观草 > 同德短芒披碱草 > 扁穗冰草 > 大颖草。本研究为退化高寒草地恢复的物种选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中西部地区优良牧草引种试验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通过对9个豆科牧草和11个禾本科牧草的引种试验,参照层次分析法综合分析了20个优良牧草的抗寒性、产量特性和品质特性.结果表明:公农一号苜蓿Medicago sativa cv.Gongnong NOⅠ,紫花苜蓿品种Medicago sativa cv.AC Lonview,公农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cv.bromegrass,紫花苜蓿品种M.sativa cv.Rangelander和M.sativa cv.Algonquin居前5位,抗寒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可在吉林省中西部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草坪草抗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草坪草形态特征和生长特性与抗寒性的关系,草坪草抗寒生理反应及抗寒生理机制研究进展,草坪草抗寒性的鉴定研究方法及提高草坪草抗寒性的措施,提出了今后进行草坪草抗寒性研究的趋势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低温是限制菠萝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菠萝种植适宜区冬季都会周期性地受到低温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以及近年来频繁受严峻气候环境的挑战,造成减产或失收,严重影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关于菠萝抗寒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抗寒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抗寒性评价方法、生理生化的测定、抗寒基因的初步挖掘和抗寒防治措施等方面,而在菠萝抗寒性的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比较缓慢。本文从菠萝抗寒的种质资源、生理生化机制、分子机制以及防冻措施等方面对菠萝抗寒性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菠萝抗寒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价值资源和理论依据,同时为菠萝在生产防寒冻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低温寒害是限制物种分布及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不同植物对温度的敏感程度不同,即使是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对寒冷的抵抗力也有显著的差异.试验旨在通过紫花苜蓿不同抗寒品种的4项生理指标比较研究,找出评价紫花苜蓿抗寒性更合理有效的条件和生理指标,为苜蓿抗寒品种的选择及生产实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有研究表明,紫花苜蓿根中淀粉和糖的积累与多年生牧草的抗寒性有关[1-2].加拿大的研究学者指出,抗寒性越强的苜蓿品种在秋季积累的糖水平越高.在低温冷胁迫条件下,光合作用不足以维持根中的糖水平;因此,抗性强的品种分解根中淀粉用以维持高糖浓度水平.可见,主根内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浓度与苜蓿抗寒性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抗寒性是紫花苜蓿栽培区划的重要指标之一,一个品种在一个地区适应与否,抗寒能力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之一。2001年,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温克旗4667hm^2苜蓿因倒春寒几乎全部死亡,究其原因,与没有选择抗寒性强的紫花苜蓿品种有很大关系。在我国,紫花苜蓿多种在北方地区。抗寒性更成了品种选择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选用抗寒性存在差异的假俭草品种E142和E022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获得了杂种F1群体;利用电解质渗透法对F1群体及其亲本进行抗寒性鉴定,利用植物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离分析方法分析假俭草抗寒性遗传特征。结果表明,1) 杂种F1群体不同单株间的抗寒变异较大,变异范围为-9.63~-1.45℃,变异系数为-29.27%。2)F1群体的抗寒性呈连续的混合正态分布,符合植物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3)假俭草的抗寒性状最适遗传模型为B-1,即抗寒性状受2对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控制,主基因的遗传率为91.28%。本研究明确了假俭草抗寒性状的遗传规律,为假俭草抗寒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假俭草抗寒育种创造了材料。  相似文献   

16.
1  甘农一号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 Martin.cv.Gannong NO 1)甘农一号杂花苜蓿是从紫花苜蓿和黄花苜蓿杂交后代中采用改良混合选择法,经多次抗寒筛选选育而成的苜蓿新品种。该品种的主要特点是抗寒、越冬性好,使苜蓿向更寒冷的地区推进,对解决寒冷牧区豆科牧草缺乏、蛋白质饲料严重不足、畜群春乏死亡具有重要的意义。该品种在甘南、肃南、青海等地的多点试验证明,其越冬率显著超过了国内外一些著名的抗寒苜蓿品种。该品种1990年通过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992年获甘肃…  相似文献   

17.
苜蓿秋眠性及其与抗寒性和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秋眠性是苜蓿对日照缩短的一种生长反应,用苜蓿在秋季的再生高度来唯一划分.由于传统苜蓿品种的秋眠性与抗寒性之间存在表型相关,秋眠性被普遍用于抗寒性的预测.但许多研究表明,秋眠性和抗寒性是苜蓿适应不同的环境因素、为了不同的原因、同时而又独立进化的.与非秋眠品种相比,秋眠品种在夏末和秋季生长下降,导致全年刈割次数减少,故全年产草量较低.在深入认识秋眠性和抗寒性之间的遗传独立性的基础上,美国育种家致力于非秋眠而又抗寒、高产的苜蓿品种培育,使得新品种的抗寒性超过其秋眠级所预测的水平.随着我国引进苜蓿品种的增加,国内产业界人士有必要对苜蓿秋眠性的科学内涵及在品种改良和适应性选择的意义上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临汾地区草坪草与牧草引种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美清  侯金伟 《草业科学》2003,20(12):42-44
1998—1999年,在临汾地区引入7个草坪草品种和6个牧草品种进行栽培、评价。草坪草品种中。草地早熟禾适宜在该地区种植,尤其是BarVB5649。牧草品种中。多花黑麦草生长快。产量高,但不耐旱、不抗寒,大田推广有困难。苜蓿抗寒耐旱。3个供试品种Baraffa54,Sanditi和Sitel均适宜大面积种植。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赤峰地区牧草与草坪草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云芬  李世雄 《草业科学》2003,20(12):30-33
对自百绿集团引进的6种牧草,5种草坪草进行引种试验。对牧草的出苗速度、产量、抗寒性、抗病性、倒伏性,草坪草的出苗返青速度、盖度、抗寒性、抗病性、颜色等性状在内蒙古赤峰进行了2年的观察。综合表现较好的5个草坪草品种及2个牧草品种,可在当地推广。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96种牛鞭草种质资源在四川省不同海拔、不同区域、不同气候条件下进行了抗寒性评价,为选育抗寒的牛鞭草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