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第三讲我国棉花原种生产方法和供种体制1、我国棉花原种生产方法。我国50年代在江苏省十多个原种场,用三圃制生产岱字棉15成绩可观,使岱字棉15在生产上保持20余年,对棉花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进起了很大作用。由中国农业科学  相似文献   

2.
我省植棉历史比较悠久。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棉花生产有了很快发展,棉花育种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为了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更好地搞好育种工作,以适应我省棉花生产和纺织工业的迅速发展,仅就我们了解、掌握到的资料和工作实践中的一些认识,对解放三十二年来我省棉花育种工作,作如下回顾和展望。一、主要工作成果1、引种方面:1950年原江西省人民政府建设厅首先引进岱字15号棉种2万磅交彭泽棉场试验,并就近繁育推广3100亩,成为华中区引种该良种最早的省份。经过1950—1953年扩大示范和推广,增产效果非常显著。到50年代中期,全省棉田即扩大到100余万亩。其中岱字15号面积达98%  相似文献   

3.
徐州200原名徐州49—209,是徐州农业试验站在1949年自斯字棉二比中用单株选择培育而成的。五年来在该站比较结果,平均较斯字棉二比皮棉增产15.84%,较岱字棉14号三年平均增产6.28%。1956—1958年参加全国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多处表现增产,尤在洛阳地区三年来都表现突出的增产。试验比较的表现:根据洛阳农业科学研究所的三年试验结果(参看表一).籽棉产量较对照种(斯字棉4号)增产8.9—23.7%。三年平均为17.7%,皮棉增产19.07—40.4%,平均为31.95%。三年来较正在推广的岱字棉15号品种籽棉增产8.5%,  相似文献   

4.
一、杂交经过目的:为了培育短果枝、抗病虫、早熟丰产的优良品种。亲本选择:母本为岱字棉15号;父本为秋葵(当地名“七荔技花”)具有抗虫和单轴结果的特性。杂交方法:1957年在白鸽农业社进行岱字棉和秋葵的有性杂交先将秋葵种子于3月26日播种,岱字棉分别于3月26日和4月8日播种。6月26日,当棉花和秋葵早期开花时,以岱字棉为母本。秋葵  相似文献   

5.
棉花整枝是棉田管理中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抹叶枝、打顶心是整枝的中心内容。尽管关于整枝的增产效应时有争议,但经笔者与本站同志在棉区的试验和调查,认为其增产效果是肯定的。现将试验调查结果整理如下, 一、抹叶枝与棉花生育的关系我县以种植岱字15号棉为主。岱字15号叶枝较多,一般每株有叶枝二至三层,多的有四层叶枝。据试验观察,叶枝的出现和生长,会使现蕾减慢,蕾数减少,如图①:  相似文献   

6.
一九七五年统一布置的试验品种共7个:继续去年试验的有徐州142、遗棉2号、岱字16;新参加的有邢台6871、陕4874、商丘70-11和苗棉1号。其中苗棉1号仅参加本棉区的早熟区北京、临汾两个试点,岱字16则不参加以上两个试点,还有些试点自行参加1—2个品种。对照品种在徐州1818品种推广区为河北满城徐州1818原种,在岱字15和其它品种推广区为江苏沛县敬安岱字15原种,在陕西三原、大荔试点为陕401。试验用种子包括对照,除岱字16外,均为各供  相似文献   

7.
我县棉花杂交优势利用是从1978年开始的,采取试验、示范和测配新组合同时进行,栽培面积迅速扩大,取得了明显的增产、增值效果。目前推广应用的杂交组合是:邢台68—71×中棉所7号和岱字15×鲁棉1号  相似文献   

8.
一、复壮工作情况及其效果徐州专区棉花在1956年全面换种岱字棉15号良种。在产量和质量上都起了显著的提高和改进作用。但岱字棉15号自1950年引进后缺乏完善的良种凡育制度,在不良的自然和培栽的条件影响下,优良种性日渐衰退,根据我场1958年考查结果,场内一  相似文献   

9.
我省棉花良种岱字棉15号已经普及,这对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改进纤维品质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因过去缺乏完善的良种繁育制度,栽培管理不善,因而良种的优良性状逐渐减退,从而降低了良种在生产上的作用。例如,岱字棉15号良种,我省引种初期衣分为38—41%,目前在不少地区已下降到36—37%。为稳定和提高良种在生产上的作用,根据苏联和国内一些研究单位的经验,必须进行定期的  相似文献   

10.
岱字棉和 Spintex两公司试验结果表明 ,传统纺绽式采棉机和重新设计的新型纺绽式采棉机在工作效率方面没有明显差别。供试品种一个为转基因岱字棉 DP451 B/RR,属中早熟品种 ,铃大 ;另一个为转基因岱字棉 DP458B/RR,属中熟品种 ,铃小岱字棉和Spintex两公司对采棉机的试验结果一致@牛巧鱼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棉花品种来源系谱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截止目前,河北省育成审定棉花品种共 40 个,其中,有斯字棉和岱字棉亲缘的品种达 30 个,占 75.0%,遗传基础非常狭窄。  相似文献   

12.
简讯     
一、福建省植棉大有前途福建省从1956年开始试种棉花,经过三年摸索,已获得成功。龙溪后房木棉农场1956年种植长绒3号棉亩产籽棉80斤,1958年种植岱字15号亩产籽棉236斤,其他如长绒德字棉等也都获得了不同的高产,连江县岱字棉的卫星棉田产籽棉1,100多斤。我省无霜期长,多山地,适宜植棉。只要积极改进植棉技术,加强防治病虫害,棉花产量一定会迅速提高。为了解决人民的需要并减少国家调运棉花的负担,我省1959年植棉面积已扩大到5万亩。(福建省龙溪县后房木棉农场康秀山)  相似文献   

13.
我县地处赣北,属于滨湖丘陵地区。适合植棉,是全国重点产棉县之一。历年植棉面积由五十年代4~5万亩试种田发展到现在的稳定面积10万亩。品种由土(铁籽)棉改为岱字棉。红铃虫由少到多,逐年上升,对棉花产量、品级、衣分、长度、扭曲度威胁甚大。现就我县历年红铃虫发生情况初步分析如下。一、红铃虫发生期与发生量红铃虫在都昌,一般每年发生三代,以第三代幼虫进入越冬。只是一九七○年以后,由于逐年改善了棉地灌溉条件,延长了棉花生育期,有部分棉地做到了嫩过八月,九月不早衰,因而在万户、大沙、南丰、芗溪、用溪等乡有四代出现。现就发生期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14.
1954年秋,我站在江苏射阳棉场岱字棉15号棉田中选得单株200棵。1955年在田间观察,发现10—52(即洞庭一号)株系,吐絮集中、畅开、比推广种岱字棉15号(以下简称对照)吐絮期提早6天。这年经室外与室内的选择和淘汰,当选68个品系,1956年进行比较,56—12(洞庭一号)出苗整齐,幼苗生长势较强,抗寒抗病力较好,在生育过程中,一致表现很好,结铃性很强,脱落率少,脱叶早,在十月中、下旬开始脱叶,所以成熟期要早。1957年正式作岱字棉品系比较试验,共6个品系(  相似文献   

15.
论棉种改良     
(一) 我国种植陆地棉的历史已有80多年,先后推广的品种很多,在生产上都曾起过一定的作用。但良种经连年种植以后,容易发生混杂退化。过去长江流域推广的德字棉531,后来全部为岱字棉15号所代替;黄河流域推  相似文献   

16.
岱字棉公司1998年发放的转基因棉花新品种1998年,美国岱字棉公司共发放棉花品种28个,其中,属转基因品种16个(表1)。表1岱字棉公司转基因棉花品种名称熟性麦克隆值叶型绒长/mm强度/gf·tex-1特征DP20B早熟3.4~4.1光叶28.4...  相似文献   

17.
我省的棉花育种工作,五十年代育成了“洞庭1号”,在长江流域中、上游棉区推广面积700万亩。六十年代育成的“岱红岱”遍布全省各产棉县,面积达200多万亩。近七年来,育成无棉毒素棉花品种“无酚1号”,参加了长江区试;新育成的澧4016和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自1918年较有成效地引进国外棉花品种资源至今,直接利用于山东棉花生产的主要有美国金字棉、爱字棉、脱字棉、斯字棉和岱字棉品种。间接利用且成效显著的主要有美国岱字棉、斯字棉、探科特系统种质和乌干达棉系统种质,近50年来,育成山东省审定或大面积推广的棉花品种12个,极大地促进了山东棉花生产和育种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棉33B生物学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棉33B 是美国岱字棉公司与孟山都公司合作 ,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将Bt基因导入由柯字312与DP5415杂交而育成的高抗鳞翅目害虫的抗虫棉新品种。这种棉花可产生内源毒素 ,在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危害棉株初期将其杀死。经过对其副产品进行大量测试 ,证明其对人、畜、鱼类及天敌无害 ,被美国农业部、食品局和环保署列为“安全”级品种。新棉33B 棉子油经河北省卫生防疫部门检测 ,认定无毒且完全符合我国食用油标准。河北省1995年从美国岱字棉公司引进了保铃抗虫棉新棉33B 品种后 ,经试验、示范和审定 ,到1998年全省…  相似文献   

20.
技术问答     
国营肖县棉花原种繁育埸函询1958年岱字15号衣分降低的原因:关于1958年肖县棉花原种繁育埸岱字15号衣分降低的原因,由于栽培过程情况不甚了解,仅能就常理推断,一般在雨水多的年份,水、肥充足的地.或氮肥较多的地,种子长得大一些,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