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是根据所研究因子间在动态变化中其变化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因子间的密切程度,关联度是反映这种密切程度大小的度量,关联度越大说明因子间变化的势态越接近,其相互关系越密切。高产育种是大豆主要育种目标之一,然而,数量性状是决定产量的主导因素,因此,必须研究限制产量因子间的关系,以使能合理准确的选择。本文探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玉米杂交种的产量与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8,自引:5,他引:28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度分析法对10个玉米杂交种的6个相关因素与子粒产量的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玉米杂交种产量与其相关因素的关联次大小顺序为:生育期γ1>抽丝或γ2>穗长γ3>穗粗γ4>百粒重γ6>粒行数γ5,明确了各因素对产量影响大小的顺序和主次关系。玉米子粒产量主要取决于与其关联度较高的生育期、抽丝期、穗长等主要因素。为选育高产优质玉米杂交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玉米单交种与产量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敖君 《玉米科学》1997,5(2):030-033
本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分析法,对21个玉米单交种8个与子实产量相关因素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单交种与产量相关各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百粒重>行粒数>穗长>穗粗>生育日数>穗行数>出子率>秃尖长度。依此为进一步选育高产玉米单交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判别尺度。  相似文献   

4.
孙威江 《茶叶》1991,17(1):22-24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分析,探讨茶园土壤微量元素含量与有关土壤性质的关联程度。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与其全量关系最密切,其次是土壤全氮量和有机质含量,而与土壤全磷和全钾含量关系最疏远;但不同的微量元素有效量与各因子间的关联度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5.
利用通径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小麦的主要性状与产量进行了分析。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对产量贡献率大小依次为:有效穗数〉穗粒数〉株高〉小穗数〉穗长〉千粒重。灰色关联分析的结果表明,小麦各性状的重要性排序为: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株高〉穗长〉小穗数。试验通径分析中得到的贡献率大小及次序与灰色关联分析得到的关联度有...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大理州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关系,进而指导育种实践,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大理州29个玉米品种(系)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关联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9-5、卓玉299、海玉92号的产量较其他玉米品种(系)相对要高;玉米品种(系)的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关联度大小为:百粒质量出籽率行粒数穗粗穗行数穗长秃尖生育期株高穗位;在育种实践中,在着重选择与产量紧密度高的农艺性状的同时,也要协调好各农艺性状间的主次关系。  相似文献   

7.
灰色理论在绿豆抗旱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雄  张小虎 《杂粮作物》1999,19(3):19-21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晋西干旱区绿豆5个主要经济性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旱地绿豆产量关联度大小的顺序分枝数〉株高〉单株荚数〉百粒重〉单株粒数。  相似文献   

8.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分析方法,对海南农业经济发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行业增加值与农林牧渔增加值的关联度排序为:γ旅游业>γ商业餐饮业>γ建筑业>γ交通邮电业>γ工业;农业内部各产业总值与农林牧渔总产值的关联度排序为:γ牧业>γ种植业>γ渔业 >γ林业。在此基础上,根据灰色关联的分析结果,为促进海南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小麦产量性状为数量性状,受多基因支配和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且产量构成诸因素间彼此关联。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作物目标性状间的关系,是一种较有效且简便可行的方法。本文通过对1998~2000年福建省小麦区试材料中品种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分析,为今后小麦育种中主要数量性状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玉米PH6WC组合与产量相关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2008~2012年利用PH6WC组配的入选杂交组合9个主要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大小为百粒重>穗长>秃尖长度>穗位高>株高>穗行数>粒穗比>脱粒水分。不同年份由于气候不同,各性状与产量的关系有相应的变化。粒穗比、脱粒水分与产量关系不密切,粒穗比与脱粒水分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11.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影响彩色杂交棉组合F1代产量的主要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其灰色关联度.结果表明:彩色棉F1代杂优组合产量与各农艺性状之间的关联度大小依次是:小区株数>株铃数>衣分>铃重>果枝始节>果枝数>株高>生育期,为选育彩色棉优势组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玉米抗旱性状与株型性状的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不同抗旱品种进行产量与玉米株型性状、抗旱性状关联度分析以及抗旱性状与株型性状关联度矩阵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玉米各性状因素关联序列中,产量与叶片卷曲指数、雌雄开花间隔(ASI)的关联度较大;抗旱性状与株型性状的关联矩阵中关联关系较为复杂,其中叶片卷曲指数、穗秃尖与叶片数的关联最紧密,ASI与雄穗分枝数关联度最大。  相似文献   

13.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我课题组2002年水稻新品系比较试验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估,结果与品系实际表现基本一致。证明由于各性状对品系的重要性不同,在给出不同的权重系数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对水稻新品系进行多性状综合评估比单纯依靠产量结果对参试品系进行评估更具科学性。品6加权关联度最大,明年可参加省区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选取与澳洲坚果生长发育关系密切的5个农业气象因子作为区划指标,通过对澳洲坚果最适生长的气象指标与云南热带和亚热带各地区气象条件的关联分析,初步得到云南热区各地与澳洲坚果最适气象指标之关联度;据此进行云南澳洲坚果生态适宜区区划,并对各分区进行评述,以期为云南省澳洲坚果宜植地区划与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综合评估水稻新品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我课题组2002年水稻新品系比较试验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估,结果与品系实际表现基本一致。证明由于各性状对品系的重要性不同,在给出不同的权重系数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对水稻新品系进行多性状综合评估比单纯依靠产量结果对参试品系进行评估更具科学性。品6加权关联度最大,明年可参加省区试。  相似文献   

16.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高梁品种8个主要经济性状与抗旱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穗长〉生育期〉穗柄长〉株高〉千粒重〉穗粒重〉穗重〉茎粗。  相似文献   

17.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应用于杂交早稻新组合综合评判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法,对1991年长江流域杂交早稻区试中的各参试组合进行了多性状的综合评判。分析结果表明,依据各组合的灰色关联度排序所进行的综合评判结果与组合的实际表现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给鉴定和评价大豆新品种(系)提供依据和方法,本研究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DTOPSIS法对参加2014年河南省夏大豆区域试验的14个品种(系)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将各参试品种的综合性状优劣进行排序,并分析了两种方法在综合评价方面的优劣。为确保综合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本研究利用灰色关联度法确定各性状的权重值,并对这两种方法设置相同的标准品种,以便于对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从而验证灰色关联度法和DTOPSIS法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DTOPSIS法计算出的品种间Ci值差异明显,品种间综合性状的差异表现充分,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计算出的品种间Gi值差异不大,综合评价效果较差;相关性分析表明各品种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DTOPSIS法计算出的品种优劣排名具有一致性,与仅依据品种产量的优劣排名不具有一致性。以上结果说明:灰色关联度法和DTOPSIS法都能对大豆品种(系)作出科学的综合评价,其中DTOPSIS法具有相对更好的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19.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亚麻品种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西北、华北亚麻联合区域试验的8个品种(系)11个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综合描述和量化评估,通过对各品种加权关联度的比较,较为全面、客观地评价其品种的优劣和应用价值,结果表明此方法与单项产量比较法结果基本一致。而且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20.
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全州县1990-2009年的耕地面积动态变化及耕地非农化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全州县耕地面积经历了先增大后波状减小的变化过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人口因素、第三产业发展是影响耕地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