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为了建立一种同时测定钩藤中钩藤碱、异钩藤碱、去氢钩藤碱和异去氢钩藤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色谱柱Phenomenex Gemini C18(250 mm×4.6 mm,5μm),甲醇-0.1%三乙胺水(68∶32∶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流速为1mL/min的条件下进行钩藤中4种生物碱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4种生物碱分离良好,钩藤碱、异钩藤碱、去氢钩藤碱和异去氢钩藤碱分别在0.017 8~0.142 4μg、0.017 2~0.172μg、0.016 6~0.132 8μg和0.023 4~0.234μg的线性良好,4种生物碱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40%、99.24%、97.56%和98.60%,RSD均小于3%(n=6),该方法操作简便,分离度好,适合于测定钩藤中钩藤碱、异钩藤碱、去氢钩藤碱和异去氢钩藤碱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黔产千里光不同溶剂提取物总生物碱的含量及其抗菌作用。[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千里光中总生物碱的含量,并采用牛津杯法观察各提取物的抗菌作用。[结果]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千里光中总生物碱浓度在0.011 0~0.055 0 mg/ml范围内与吸光度的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23.654X+0.021,平均回收率为99.2%,R=0.999 9。千里光浓度60%醇提液总生物碱含量为38.71 mg/g,浓度95%醇提液生物碱含量为52.25 mg/g,水煎液总生物碱含量为60.50 mg/g。浓度60%乙醇提取液对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抑制作用较强;水提液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较强;浓度95%乙醇提取液抗菌作用较弱,对绿脓杆菌无抑制作用。[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黔产千里光中生物碱的含量测定;千里光提取物总生物碱的含量与其抗菌作用无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不同发育时期的对叶百部(Stemona tuberosa Lour.)中总生物碱含量,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以对叶百部碱为对照品,溴麝香草酚蓝为酸性染料,甲醇、三氯甲烷提取,4%盐酸溶解,在413 nm波长下测定。结果表明,对叶百部碱的标准曲线为Y=0.003 7X+0.089(R2=0.995 9),在32~8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23%,平均加样回收率的RSD为2.63%。1年生对叶百部总生物碱含量为1.87~4.55 mg/g;2年生对叶百部总生物碱含量为4.52~9.63 mg/g。酸性染料比色法具有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稳定性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钩藤中钩藤碱的提取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生物碱回流提取方法提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钩藤中钩藤碱的含量进行测定并计算提取率。[结果]专属性考察结果显示,钩藤碱的保留时间约为18.843 min,异钩藤碱的保留时间约在22.323min,两峰分离度良好,且钩藤药材中其他成分不干扰测定;含量测定结果显示,钩藤碱和异钩藤碱的含量分别为23.23、129.17μg/g,加样回收试验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2%、101.33%,RSD分别为1.84%、1.56%。[结论]该方法稳定、有效、准确度高,可用于钩藤中钩藤碱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海南地不容的提取工艺并进行含量测定。以提取的总生物碱为考察指标,醇的体积分数、提取功率、提取时间、次数、料液比分别为考察因素,设计正交试验确定超声提取总生物碱的最优工艺。以盐酸小檗碱为对照品,利用分光光度法在418 nm处测定海南地不容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最佳工艺为醇体积分数80%、超声提取30 min、功率160 W、料液体积比1∶20、提取2次。小檗碱在0.0~18.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99.03%,RSD=2.38%(n=6)。总生物碱含量可达到4.67%。确定的提取工艺简单,用时少,提取率高。建立的测量方法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海南地不容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
以小檗碱为对照品,在pH值为4.5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中,以溴甲酚绿指示液为显色剂,利用分光光度法在628 nm测定斜脉暗罗中总生物碱含量,结果表明,小檗碱对照品在2.0~12.0 mg/L范围内浓度(C)与吸光度(D)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D=0.008 2C+0.167 1,r=0.9991;斜脉暗罗茎、叶和皮中的总生物碱含量分别为0.267 1%、1.473 7%和0.790 8%。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斜脉暗罗总生物碱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对福王草中生物碱含量进行测定,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依据。以盐酸小檗碱为对照品,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福王草总生物碱含量。盐酸小檗碱在20.20 g/m L~121.2 g/m L范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加样回收率为99.66%,RSD=1.43%。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福王草中总生物碱部位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
吴卫  周娜  刘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442-6443
[目的]测定钩藤提取物中有效成分钩藤碱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钩藤提取物中钩藤碱的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无水甲醇-水(60∶40,V/V)并含10 mmol/L三乙胺,冰醋酸调pH 7.5;柱温为30℃;流速为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钩藤碱浓度在11.0~11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6.84%,RSD为1.46%。[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钩藤提取物中钩藤碱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海南粪箕笃总生物碱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以盐酸小檗碱为对照品,溴甲酚绿为酸性染料,在缓冲溶液p H=5.4条件下,于421 nm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结果]粪箕笃在0~15.75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103.21%,RSD=0.30%。[结论]该法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粪箕笃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
张艳焱  徐剑  张永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322-13323
[目的]测定贵州不同产地苗药飞龙掌血中总生物碱和白屈菜红碱的含量。[方法]采用反滴定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屈菜红碱的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浓度0.1%磷酸水溶液(V/V,28∶72),检测波长为270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总生物碱、白屈菜红碱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5%和99.8%;RSD分别为2.71%和0.40%。[结论]该分析方法准确、灵敏、可靠,可用于飞龙掌血中总生物碱和白屈菜红碱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1.
贵州不同生境下种植钩藤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集贵州不同生态环境下种植钩藤的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环境下种植钩藤的土壤pH在4.85 ~ 5.38之间,呈强酸性;钩藤土壤氮磷钾含量为:林地>耕地>荒地;土壤脲酶活性:林地>耕地≈荒地;土壤磷酸酶活性:荒地≈林地≥耕地;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耕地≈林地≈荒地.种植钩藤的土壤pH值与速效磷、有机质与全氮、全氮与碱解氮、速效钾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土壤pH值与磷酸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性,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与脲酶活性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果为掌握贵州三种钩藤种植模式下土壤状况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
摘要: 为进一步探索烟叶分切加工的化学物质基础,以河南浓香型初烤烟叶为材料,从叶尖到叶基分切成10段(HN-1~HN-10),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回归分析研究了叶片不同分切区位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的变化,并基于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对不同区位进行聚类分析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①不同分切区位非挥发性有机酸总量平均为124.22 mg/g,变幅为41.70~193.40 mg/g,各组分平均含量表现为苹果酸(89.38 mg/g)>草酸(18.07 mg/g)>柠檬酸(13.48 mg/g)>丙二酸(3.13 mg/g)>丁二酸(0.17 mg/g);②草酸和丙二酸在不同区位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③丙二酸、柠檬酸含量与分切区位(HN-1→HN-10)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草酸与分切区位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从叶尖到叶基,草酸含量呈逐渐增加的抛物线型变化,丙二酸和柠檬酸含量均呈逐渐降低的线性变化;④可将不同区位聚为两段,第一段(HN-1~HN-7)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为124.68 mg/g,第二段(HN-8~HN-10)含量为123.15 mg/g;⑤两段式分切烟叶样品的感官评吸结果为第一段(43.19分)>整片(42.08分)>第二段(41.04分),且第一段的得分显著高于整片和第二段,说明切除叶基3/10的烟叶有望作为高端原料的替代。  相似文献   

13.
薄层分离-分光光度法测定楝科植物中三萜皂苷含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采用薄层色谱分离-分光光度法测定楝科植物中总三萜皂苷含量。[方法]研究了展开剂组成,显色反应条件,并对该方法的精密度、重现性等进行了探讨。[结果]适宜的展开剂组成为乙酸乙酯:甲酸:水=251:1:,显色反应的适宜条件为:5%的香草醛-冰醋酸溶液0.2 ml,高氯酸0.8 ml,60℃反应15 min。该方法的线性范围是:10~200μg/ml,相关系数r=0.998 5。香椿老叶中三萜皂苷含量为(17.50±1.26)mg/g,香椿籽中三萜皂苷含量为(32.40±0.95)mg/g,香椿树皮中三萜皂苷含量为(32.90±2.03)mg/g,川楝树皮中三萜皂苷含量为(36.30±0.59)mg/g,川楝子中三萜皂苷含量为(26.00±1.14)mg/g。平均回收率为99.94%,RSD为1.08%。[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楝科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采用超高压辅助的方法,以NaOH为提取液,考察了从稻壳中提取阿魏酸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阿魏酸提取的适宜条件为氢氧化钠溶液浓度3%,提取压力350 MPa,保压时间5 min,料液比1∶12(g∶m L)时,阿魏酸的提取率为2.122 mg/g(稻壳)。通过正交试验得到影响阿魏酸提取率的主要因素,其显著性依次为提取液浓度提取压力料液比保压时间。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HPLC分析技术对粉花绣线菊卵圆叶变种引种驯化前后绣线菊生物碱含量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粉花绣线菊卵圆叶变种引种前后绣线菊生物碱A/B含量均值分别为2.0963 mg/g和2.3267mg/g;绣线菊生物碱C/D含量分别为0.4551 mg/g和0.8699 mg/g;绣线菊生物碱A/B或C/D含量在引种前后无显著性差异。经纬度、海拔、年均温等生境差异对粉花绣线菊ATISINE型二萜生物碱代谢未构成实质性影响,以二萜生物碱为目标产物的粉花绣线菊野生变家种在相当的区域范围内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遵义市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及其变化趋势,在14个县(区、市)采集有代表性的耕地土壤样品90 712个,检测其pH、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缓效钾和速效钾含量,应用Excel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遵义市耕地土壤pH、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缓效钾、速效钾的平均值分别为6.82、29.63g/kg、1.76g/kg、146.70mg/kg、17.56mg/kg、309.77mg/kg、130.91mg/kg。按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级标准,全氮处于上等水平,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处于中等水平。与贵州省耕地土壤平均值相比,土壤pH、有效磷、缓效钾分别高10.89%、3.60%、14.21%,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分别低16.58%、10.66%、7.53%、6.26%。与遵义市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相比,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分别增加1.13%、26.67%、122.78%,碱解氮和速效钾降低4.98%、0.09%,碱性和强酸性耕地土壤面积所占比例增加73.87%和16.02%,强碱性、中性和酸性耕地面积比例降低287.50%、69.59%和60.25%。  相似文献   

17.
欧李在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区的引种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适合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区栽种的欧李品种,采用田间试验对4个引进欧李品种的适应性、花期、坐果率和植株高度等进行观察,在室内对其品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欧李3号、欧李4号、欧李5号和内蒙1号4个欧李品种均能在贵州正常生长并安全越冬,栽植成活率分别为93.5%、91.5%、90.0%和92.5%。2)欧李3号、欧李4号和欧李5号的平均坐果率分别为39.2%、43.4%和29.4%,平均植株高度分别为105.7cm、102.1cm和52.2cm。3)欧李3号和欧李4号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其总含量分别为2 870mg/100g和3 647mg/100g;维生素B12含量分别为0.29mg/kg和0.26mg/kg。4)欧李4号的植株高度、开花量、平均坐果率等均优于欧李3号和欧李5号,但欧李3号在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生长状况最好,在开花期和挂果期对欧李3号进行疏花、疏果,并注重水、肥管理,密度控制和修枝,可促进果实良好生长。结论:引进的4个欧李品种均适宜在贵州种植,而且欧李3号、欧李4号和欧李5号的表现均较好,可在贵州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张倩  解成喜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3851-3853
[目的]优化超声提取法和双水相体系相结合提取一枝蒿总生物碱的工艺,对一枝蒿总生物碱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与超声波集成提取一枝蒿中总生物碱,以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含量;通过考察对·OH清除和O2-·抑制能力来评价一枝蒿总生物碱抗氧化能力.[结果]一枝蒿总生物碱最佳的提取条件为:硫酸铵用量8 g,丙醇用量25 ml,醇水比0.60∶1条件下超声提取60 min;在此条件下,一枝蒿中的总生物碱平均提取量0.436 mg/g.当总生物碱浓度为200 μg/ml时,对·OH清除率达到67.65%,对O2-·抑制率达30.92%.[结论]该方法建立了一枝蒿总生物碱提取的最佳工艺,发现总生物碱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