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5种中草药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国胜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940-5941
[目的]研究5种中草药对5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效果,为生产高效植物源杀菌剂提供参考。[方法]用5种中草药(穿心莲、远志、薄荷、胖大海和贯众)的乙醇提取液(浓度为1 000μg/ml)对5种植物病原菌(油菜菌核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小麦纹枯病菌、苹果轮纹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进行了抑菌试验。[结果]5种中草药乙醇提取物对5种植物病原菌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穿心莲乙醇提取物的抑菌作用范围最广,对5种植物病原菌抑菌率均超过50%,尤其是对苹果轮纹病菌抑菌作用最强,抑菌率达到了96.96%,抑菌效果最好。远志乙醇提取物对油菜菌核病菌抑菌率达82.37%,对苹果轮纹病菌达66.55%,抑菌效果明显。[结论]穿心莲和远志抑菌效果较为明显,用作植物源杀菌剂有进一步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草药提取物复配对烟草黑胫病菌抑制作用增效组合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苦参(A)、金银花(B)、黄岑(E)和补骨脂(F)4种中草药提取物对烟草黑胫病菌的抑制作用,建立了毒力回归方程.结果显示,4种药剂的EC50值分别为4.56、5.99、2.65、4.76 mL/L.根据共毒因子法判定4种药剂两两复配后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苦参+金银花、苦参+补骨脂和金银花+补骨脂组合抑菌增效作用明显,提取物复配后对病菌的抑制存在协同增效作用,复配物抑菌效果好于单剂,并筛选出了各组合的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菌核净、苯醚甲环唑、嘧菌酯和代森锰锌对靶斑病菌的生物活性,为防治烟草靶斑病寻找新的高效替代药剂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苯醚甲环唑、菌核净、嘧菌酯、代森锰锌4种杀菌剂对烟草靶斑病菌菌丝生长和菌核形成的抑菌活性,并评价其田间药效。【结果】10%苯醚甲环唑WP、25%嘧菌酯SC、40%菌核净WP和80%代森锰锌WP 4种杀菌剂对靶斑病菌菌丝生长和菌核形成均表现不同抑菌活性。其中,对菌丝生长抑制最强的是菌核净,其平均EC50值为1.72 mg/L,其次为嘧菌酯(15.71 mg/L)和苯醚甲环唑(16.80 mg/L),最弱为代森锰锌。对菌核形成抑制最强的是菌核净,2.5 mg/L处理抑制率达100%,其次为嘧菌酯和苯醚甲环唑,代森锰锌最弱。40%菌核净WP 120 g/667m2、25%嘧菌酯SC 40 mL/667m2、10%苯醚甲环唑WG 60 g/667m2及80%代森锰锌WP 200 g/667m2处理,9 d后防效分别为90.59%、61.76%、52.12%和13.41%;对病斑抑制率分别为53.55%、75.10%、64.09%和7.31%。【结论】苯醚甲环唑、嘧菌酯可作为烟草靶斑病防控的优选药剂。  相似文献   

4.
李豪  兰云  邓永 《农技服务》2009,26(8):100-100
通过6%春雷霉素WP、50%咪鲜胺锰盐WP和40%菌核净WP 3种杀菌剂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第2次施药后14 d的防效分别为62.73%、61.34%和63.06%,均对烟草赤星病有较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不同竹醋液复配剂对田间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竹醋液复配剂对烟草赤星病发病率及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竹醋液复配菌核净与竹醋液复配波尔多液均能有效防治烟草赤星病,且以竹醋液复配菌核净防治效果最好。综合来看,在黔东南烟区喷施竹醋液与菌核净复配剂可有效防治烟草赤星病,提升烟叶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6.
菌核净是目前我国烟草生产上常见的杀菌剂品种,由于菌核净原药的国内生产厂家没有完整环境正式登记资料,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会被农业部农药检定所限制或淘汰。异菌脲与菌核净由于同属于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是高效广谱、触杀型保护性杀菌剂,同时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也可通过根部吸收起内吸作用,可有效防治对苯并咪唑类内吸杀菌剂有抗性的真菌。  相似文献   

7.
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竹醋液复配剂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竹醋液与菌核净复配剂对烟株大田生长及菌核净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剂对烟株大田生长发育与清水无明显差异,但可增加烤后烟叶总糖、还原糖和钾的含量,平均较清水处理增加3.47%、4.28%、15.96%,减少氯的含量,平均较清水处理减少11.11%;复配剂对烟草赤星病的田间防效与菌核净差异不明显,但农药残留量显著降低,平均较菌核净处理下降3.88倍。施用复配剂能够在不影响烟株田间外观表现前提下达到防治烟草赤星病且减少农药残留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肖庆龄  李基光  林中正 《安徽农业科学》2013,(7):2916-2917,2919
[目的]筛选对烟草赤星病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药剂。[方法]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6种药剂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结果]40%菌核净、45%金叶舒菌核.琥铜、40%赤斑特WP 3种药剂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分别达到76.29%、74.12%和76.80%;其次是东旺赤清,平均防效为62.11%;世高和3%多抗霉素WP的平均防效较差,分别为57.29%和58.37%。[结论]40%菌核净、45%金叶舒菌核.琥铜、40%赤斑特WP 3种药剂可因地制宜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竹醋液复配剂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竹醋液与菌核净复配剂对烟株大田生长及烟草赤星病防治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剂对烟株大田生长发育与清水处理无明显差异,但可增加烤后烟叶总糖、还原糖和钾的含量,平均较清水处理增加3.47%、4.28%、15.96%;减少氯的含量,平均较清水处理减少11.11%;复配剂对烟草赤星病的田间防效与菌核净差异不明显,但农药残留量显著降低,平均较菌核净处理下降3.88倍。施用复配剂能够在不影响烟株田间外观表现前提下达到防治烟草赤星病且减少农药残留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9种中药材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9种中药材的乙醇提取液(用药浓度为1000μg/mL),对油菜菌核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小麦纹枯病菌、苹果轮纹病菌、番茄灰霉病菌进行了抑菌试验,结果发现,9种中药材乙醇提取物对5种植物病原菌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穿心莲抑菌作用范围最广,对5种植物病原菌抑菌率均超过50%。尤其是对苹果轮纹病菌抑菌作用最强,抑菌率达到了96.96%,效果最好。远志对油菜菌核病菌抑菌率达82.37%,对苹果轮纹病菌达66.55%,抑菌效果明显。甘草也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对穿心莲、远志、甘草作植物源杀菌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10种中草药提取物对合欢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10种中草药的乙醇提取物及两种化学杀菌剂对合欢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初步分析了利用植物源农药防治合欢枯萎病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同一药剂在不同浓度下(0.005、0.010和0.020g/mL)作用效果不同.其中丁香提取物对合欢枯萎菌的抑制效果最好,0.005 g/mL丁香提取物的抑菌率达到98.7%.0.010、0.020 g/mL浓度下,抑菌率均达到100.0%;大黄(68.6%,74.4%,83.1%),苦参(62.9%,76.7%,80.9%),甘草(63.8%,74.4%,98.7%),蛇床子(71.0%,78.8%,84.5%)的提取物在以上3种浓度下,对合欢枯萎菌的菌丝生长抑制作用均在60%以上,而两种化学药剂的抑制率最高只有46.0%和51.3%.显然,中草药提取物比化学药剂对合欢枯萎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茶山海棠叶提取物对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的抑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烟草花叶病毒植物源农药的研发提供参考,采用半叶枯斑法测定茶山海棠叶提取物对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茶山海棠叶的乙醇提取物,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正丁醇和水相的液-液萃取物对烟草花叶病毒(TMV)活性均具有显著体外钝化效果;当各提取物浓度为10mg/mL时,其对TMV的抑制率为100.00%~64.13%;茶山海棠叶各提取物对TMV的初侵染抑制率为47.57%~18.62%,增殖抑制率为25.56%。  相似文献   

13.
内生芽孢杆菌LP-3对多种植物真菌具有抑制作用,为分析其分泌的抗菌物质的抑菌活性,分别采用5种有机溶剂对抑菌物质进行萃取,比较了抗菌粗提物与两种杀菌剂对梨黑斑病菌的抑菌效果,测定了粗提物对9种植物病原菌的毒力,结果表明,甲醇萃取物对梨黑斑病菌的抑制效果最佳,抑菌率可达68.4%,对病菌菌丝及孢子的EC50分别为1.18mg.L-1和3.61mg.L-1,介于腐霉利和异菌脲之间,显示出良好的抑菌活性,而且该物质抗菌谱广,对9种植物病原菌的EC50在1.18mg.L-1~67.93mg.L-1之间。  相似文献   

14.
白春微  闫金安  魏曙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4,(28):9764-9765,9767
[目的]了解京津地区月季白粉病的发病规律,并筛选出防治效果好、低毒且用量少的杀菌剂.[方法]通过连续10个月的调查,研究了京津地区露地栽培月季白粉病的发病规律,并研究了7种花卉生产中常用的药剂对月季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月季白粉病的发病规律:每年的6、11月为月季白粉病的发病高峰期,每年的5、10月为月季白粉病防治的最佳时期.所选用的7种药剂对月季白粉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10%世高水分散粒剂和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最好,第1次喷药后7d防治效果达80%以上,第2次喷药后7d最高防治效果达90%以上.[结论]10%世高水分散粒剂和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可作为京津地区防治月季白粉病的主要药剂,30%润泽SC、20%粉锈宁、40%福星乳油、45%晶体石硫合剂和12.5%腈菌唑水剂5种药剂可作为备选的辅助药剂,交叉轮换施用;在进行药剂防治时,可在第1次喷药后7d进行第2次补喷,以提高药剂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gfj-4次级代谢产物及其化学杀菌剂复配剂对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抑制活性。文章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接种量、发酵培养时间对抑菌物质的影响及发酵上清液、脂肽粗提物、发酵上清液与化学杀菌剂混配剂的病菌抑制活性。结果表明,种子液最适接种量为0.125%(V/V),最适发酵时间为96 h。生防菌发酵上清液和脂肽粗提物对番茄早疫病菌EC50分别为3.774和0.943μL·m L-1。番茄早疫病菌对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敏感性较高,其中咪鲜胺对病菌EC50达0.095μg·m L-1。发酵上清液和吡唑醚菌酯混配主要表现为相加和增效作用,其中以8.2比例混配毒性比最高为1.26。研究结果可为番茄早疫病防治措施更新和研制新配方农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1989~1991年对增效杀灭菊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四种增效剂中以增效磷效果最好。增效杀灭菊酯对3龄粘虫幼虫的增效倍数为2.51,田间增效性试验也证明增效杀灭菊酯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田间小区试验,增效杀灭菊酯30~45克/公顷(有效成分,下同)防治小麦粘虫施药后1天效果达94.5~98.9%,与杀灭菊酯75~90克/公顷的防效相当;防治大豆蚜用量22.5,~37.5克/公顷,施药后5天防效达91.9~97.6%,与来福灵和乐果的效果基本相同。示范试验,增效杀灭菊酯用量30~60克/公顷防治小麦、玉米粘虫效果在97.3%以上。增效杀灭菊酯的使用成本只是杀灭菊酯的60%。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5种中草药提取物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以鱼类常见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为供试菌,测定了5种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并测定了其中效果较好的中草药的治愈率,确定了其最佳用药剂量。[结果]在相同试验条件下,5种中草药中五倍子(Rhuschinensis Mill)、石榴皮(Punica granatum L.)和诃子(Terminalia chebula Retz)对嗜水气单胞菌有较强的抑菌效果,其中五倍子抑菌效果显著高于其他几种中草药(P0.05)。五倍子治疗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细菌性败血症的最佳治疗剂量为:0.5mg/ml五倍子药液药浴40min,治愈率为100%。[结论]该研究为鱼类暴发性细菌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的用药依据。  相似文献   

18.
姜巨峰  王玉佩  李春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067-20069
[目的]研究5种中草药提取物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以鱼类常见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为供试菌,测定了5种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并测定了其中效果较好的中草药的治愈率,确定了其最佳用药剂量。[结果]在相同试验条件下,5种中草药中五倍子(Rhus chinensisMill)、石榴皮(Punica granatumL.)和诃子(Terminalia chebulaRetz)对嗜水气单胞菌有较强的抑菌效果,其中五倍子抑菌效果显著高于其他几种中草药(P〈0.05)。五倍子治疗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细菌性败血症的最佳治疗剂量为:0.5 mg/ml五倍子药液药浴40 min,治愈率为100%。[结论]为鱼类暴发性细菌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的用药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鲍曼菌素及其复配剂对梨黑斑病菌的抑制效果,为新型生物源杀菌剂的研发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鲍曼菌素及其复配剂对梨黑斑病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田间调查法测定鲍曼菌素复配剂对梨黑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鲍曼菌素对梨黑斑病病原菌孢子萌发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鲍曼菌素与嘧霉胺9种比例的复配剂表现出加和或增效作用,其中,在鲍曼菌素∶嘧霉胺=4~7∶6~3时有增效作用,鲍曼菌素∶嘧霉胺=5∶5时增效指数最高,达2.58。田间试验结果表明,333~500 mg·L-1 40%鲍曼菌素·嘧霉胺复配剂对梨黑斑病的防治效果极显著高于对照鲍曼菌素、嘧霉胺和多菌灵单剂。【结论】鲍曼菌素及其复配制剂对梨黑斑病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有望作为一种新的生物杀菌剂应用于植物病害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