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6 毫秒
1.
氟中毒和甲状腺肿是世界范围内的两种严重的地方性疾病。研究表明,人和动物甲状腺肿大的发生与氟中毒有显著的相关性。氟化物是诱发甲状腺肿大的因素之一,在世界上某些地区这两种疾病经常重叠发生。本文综述了环境中氟过量与甲状腺肿的关系以及甲状腺肿发生的机理研究进展,以期为氟化物的毒理学,甲状腺肿的病因学以及甲状腺肿的防治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氟化物广泛存在于天然水体中。氟对人体的健康有利也有弊,短时间、小剂量应用于机体会使免疫功能增强,长时间、大剂量感染氟时,则会使免疫功能降低。本文对氟化物的危害以及污染来源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一系列治理措施,同时对氟离子电极法,氟试剂分光光度法,茜素磺酸锆目视比色法以及离子色谱法四种氟化物检测方法进行分析,从而有效降低氟化物污染的概率。  相似文献   

3.
氟是一种活泼的卤族元素,它以氟化物的形式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我国很多地区处于一个高氟低硒的自然地理环境下,氟化物常常通过饮水和饲料途径进入家禽体内。作为家禽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氟在家禽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然而,过量的氟又往往对家禽的生长发育造成极大的危害。由于氟在动物体内生物富集呈渐进性代谢动力学特点,以及家禽具有比其他动物更高的氟耐受力,这就导致了氟中毒对家禽危害的广泛性,非特异性。现有大量研究表明,氟中毒不仅对骨相系统造成损害而且对非骨相系统同样造成损害,因此,家禽氟中毒是一种多…  相似文献   

4.
1982年5月,全国重点蚕业区杭嘉湖平原暴发家蚕氟化物中毒。研究其成因或污染源是今后预报和防治这类中毒的关键。由于这次中毒在横跨数县的大椭园形区域内、在同一时间联片发生显示其与一般由砖瓦厂造成的假设相矛盾。 环境中氟化物的自然迁移是巨大而易被忽略的因素。氟化物的自然迁移途径主要是土尘卷扬和火山爆发。在美国每年有三千万吨土尘进入大气圈,其中含氟化物平均浓度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县因工矿企业生产排污导致桑树发生氟污染的现象时有发生。据统计,自2002年以来,累计6540亩(1亩=1/15公顷,下同)的蚕区发生桑树氟化物中毒,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80余万元。本文通过对桑树氟污染的污染源和毒害机理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桑树氟污染的控制办法。  相似文献   

6.
氟对大鼠甲状腺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氟化物对大鼠甲状腺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将80只SD大鼠分为4组,每组20只,第1组为对照组,其他3组为低、中、高氟组,饮水中添加的氟化钠含量分另9为50、100、200mg·L^-1,饲养150d,复制氟中毒大鼠模型。制备甲状腺组织切片,观察甲状腺结构变化;采集大鼠血液,测定血清中TSH、FT3、FT4水平。结果成功地复制出大鼠氟中毒模型。光镜下可见氟中毒大鼠甲状腺滤泡增多,胶质浓集,间质毛细血管明显增生,甲状腺组织出现明显的增生性结节。与对照组相比,各氟中毒组TSH水平不同程度升高,其中高氟组升高显著(P〈0.05);血清FT4水平与对照组相比高氟组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知,氟化物可引起甲状腺胶质性及结节性肿大,并导致甲状腺代谢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7.
氟中毒(Fluorinc poiSoning)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据有关资料报导,本病分布五大洲三十多个国家,我国人的氟中毒包括河南省在内已知有廿多个省发生,我省人的地方性氟中毒经卫生防疫部门于1979年调查证实,病区涉及全省10个地区,75个县,检出氟中毒患者100余万人,分布的特点基本为两个类型,即盐碱地病区、荧石矿病区。目前我省人的工业性氟中毒的危害也不小,目前正在调查中。  相似文献   

8.
一九六八年以来,在包头地区陆续发现了家畜慢性氟中毒和大田作物枯萎病,经大量调查研究,确认家畜氟中毒和大田作物枯萎病主要是由于在工业生产中氟化物大量排入大气的结果。为了保证农牧业生产的发展,我们特进行了保护家畜和大田作物大气氟化  相似文献   

9.
氟化物是造成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它的排放量虽然没有二氧化硫那么多,但由于对植物的毒性要比二氧化硫大20—300倍,再加氟化物被植物吸收后能在体内转移和积累,并可通过食物链而进入人和动物体中,以致能引起人群和动物的氟中毒,所以它早已为世界各国所重视。如据美国国家资源委员会估计,该国每年排放到大气中去的二氧化硫达3500万吨,而氟化物仅约12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县因工矿企业生产排污导致桑树发生氟污染的现象时有发生.据统计,自2002年以来,累计6540亩(1亩=1/15公顷,下同)的蚕区发生桑树氟化物中毒,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80余万元.本文通过对桑树氟污染的污染源和毒害机理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桑树氟污染的控制办法.  相似文献   

11.
慢性氟中毒又称氟病,是由于从饲料或饮水中连续摄入少量但可引起中毒的氟所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以正在发育中的牙齿出现斑纹和过度磨损以及骨质疏松为特征。常呈地方性群发,世界各国及我国大多数地区均有此病,各种家畜均可发生。  相似文献   

12.
植物的pH值,等电点,细胞膜透性与抗氟化物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不同植物叶细胞的pH值,等电点,细胞膜透性的变化与抗氟性有一定的相关性。pH值高、等电点低的植物抗氟性强,受氟化物危害后细胞膜透性变化小,反之,pH值高,等电点也高的植物抗氟性弱,受氟化物危害后细胞膜透性变化大。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氟化物对甲状腺功能因子代谢的影响,本实验传代培养FRTL细胞,用氟化钠处理对数生长期的细胞,使培养液中氟水平分别为0、1.25、2.5、5、10、20mg/L。分别于24和72h后收集细胞上清液,测定上清液中游离甲状腺激素FT3和FT4,甲状腺球蛋白(TG)以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的活性。实验结果表明,NaF处理FRTL后,细胞上清液中FT3、FT4水平和TPO活性也不同程度降低,且与添加的氟化物浓度呈现显著的负相关(P0.05);上清液中TG的含量除了NaF为2.5mg/L处理组比对照组有所升高外,其他浓度作用的FRLT上清液中TG含量均降低,整体上TG含量与氟化物浓度之间也呈现显著的负相关(P0.05)。氟化物导致FRTL分泌TG不足,TPO活性及FT3、FT4水平下降,从而导致甲状腺功能降低。本实验揭示了氟化物对甲状腺细胞功能因子代谢的影响规律,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揭示氟致甲状腺肿的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一、有机氟中毒有机氟化物中毒,主要是采食被氟乙酰胺,氟乙酸钠所污染的饲料,一般多呈急性发作,其中尤以氟乙酰胺对各种家畜毒害有一定倾向。草食兽中牛、羊侵害心脏较严重;肉食兽侵害中枢神经系统较严重;杂食兽对心脏及神经系统均有毒害。本病主要发生于牛、羊,其次是马、猪和禽类。  相似文献   

15.
牡丹叶尖枯病的症状和发生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牡丹叶尖枯病的症状特点和田间扩展方式,以及对大气和牡丹叶片中氟浓度的测定,结果证实牡丹叶尖枯病是由大气氟污染引起的一种非侵染性病害。污染区的牡丹在生长季节叶片不断地吸收氟化物,当叶片中氟浓度超过了其能够耐受的限度时,即表现枯死症状。由于氟化物在叶片中会随着蒸腾流向叶尖,而使叶尖的氟浓度较高,故枯死症状先在叶尖出现。  相似文献   

16.
牡丹牡叶尖枯病的症状和发生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牡丹叶尖枯病的症状特点和田间扩展方式,以及对大气和牡丹叶片中氟浓度的测定,结果让实牡丹叶尖枯病是由大气氟污染引起的一种非侵染性病害。污染区的牡丹在生长季节叶片不断地吸收氟化物,当叶片中氟浓度超过了其能够耐受的限度时,即表现枯死症状。由于氟化物在叶片中会随着蒸腾流向叶尖,而使叶尖的氟浓度较度,故枯死症状先在叶尖出现。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萤石矿地区水稻田耕作层土壤、灌溉水、空气中的含氟量分析,以及相对应的稻米中含氟量检测,进行环境氟与作物氟的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农田耕层土壤中氟含量平均值为678 mg·kg-1,灌溉水含氟化物浓度平均值为0.86 mg·L-1,空气中氟化物浓度为0.73~2.00 μg·dm-2·d-1,稻米中平均含氟量1.11 mg·kg-1。土壤中氟累积将对稻米含氟量产生显著影响,灌溉水中的氟化物对稻米含氟量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荆马河区域土壤中氟化物总量与浸提态量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因此,以浸提态为评价因子。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已不同程度地受到氟化物的污染,其中以朱庄乡污染尤为突出;氟化物在污染严重的土壤中有明显的向下迁移趋势。该区域污染源附近蔬菜氟含量相当多,表现为叶莱类氟含量大大高于根菜类,并已超过食品卫生标准近10倍;氟化物在蔬菜中的积累主要来自于大气氟化物,很少来自于土壤。  相似文献   

19.
杭嘉湖平原是著名的丝绸之乡,其蚕茧产量在浙江省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该地区的春茧质量在国内名列前茅。但近年来由于砖瓦厂烟囱排放的气态氟化物增加,导致蚕桑生产区春蚕氟中毒事件时常发生,给春茧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为此,浙江省人民政府于1983年就作出了蚕桑区内的砖瓦厂在春蚕饲养期间一律停火的决定。实践证明,砖瓦厂停火可以明显地减轻春蚕氟中毒,但却影响了砖瓦生产,为了在保证蚕茧生产的同时,进行合理的砖瓦生  相似文献   

20.
离子色谱法测定地下水中的氟化物及氟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振涛  李典友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0):52-52,220
氟(F)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缺氟易患龋齿病.测定地下水、井水中的氟化物,并判断其是否适合饮用,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介绍采用离子色谱法分析地下水中的氟化物的具体方法以及怎样消除试验中的干扰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