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英语学习词典根据词汇控制理论编纂,采用通用词汇、搭配关系和句法结构3种释义方式对英语词汇进行分析说明,但存在着概念表达不清、语境释义缺失等问题。结合现行大学英语教材,着重分析了语篇语境在确定词汇涵义、概念特征和观察视角等方面的价值,语篇释义对词典释义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2.
孔子学院为武术的海外传播开辟了新的途径,为传播中国的武术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孔子学院武术传播也存在师资匮乏、武德教育不足、教学内容不统一、学生兴趣众口难调和缺少效果评估等方面问题。剖析了目前孔子学院武术传播所面临的现状,从严把教师考核关、依据不同群体规范教学内容和制定可行的教学评估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能为促进孔子学院武术教学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近 2 0年来 ,英语教学词典的兴起引起人们广泛关注。这些词典 ,尤其是新词典 ,吸收了近代语法学、词汇学和英语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以英语语料库的最新资料为基础进行修订或编纂 ,旨在帮助外国人学习英语 ,充分考虑英语学习者的实际需求 ,以其丰富的语法信息、语用信息 ,简单明了的释义 ,丰富多彩的例句及附录等特色深受日益增多的英语学习者的欢迎 ,也给各大词典出版机构带来了丰硕利润 ,使英语教学词典的编纂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主要的英语教学词典有《牛津现代高级英语词典》(OALD) ,以下简作《牛津词典》)、《朗文当代英语词典》(L…  相似文献   

4.
竞技武术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极为迅速,由体育总局所创编的规定套路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开来。虽然竞技武术没有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底蕴,但其现实意义却是传统武术不可替代的。然而,这一新生的武术运动形式还存在很多不足,这就需要认清竞技武术的发展现状,在综合考虑武术的科学性、文化性、技击性、功能性等因素的基础上对竞技武术套路动作进行大胆创新,才能确保竞技武术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发展,武术课程的教材体系出现了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和矛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教性、可学性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使得武术专项课程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及人文价值未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从皖北武术之乡亳州、阜阳2地各选3个城市社区居委会和农村村委会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皖北武术之乡武术参与人群的特征、武术练习的组织、指导状况、政府对武术的重视程度等方面进行了调研,针对亳州、阜阳2地武术运动开展的现状,从加强武术与民族传统文化研究与宣传、完善基层武术组织、积极推进武术"六进"工作、武术和民族传统体育推广与《全民健身条例》同行、以品牌赛事和节日活动促发展、加强政府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6个方面提出了大武术观下武术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高校武术运动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的相关文章进行研究综述,研究认为:目前普通高校武术师资队伍缺乏;教学内容以传统的套路教学为主,导致学生兴趣不高;场地器材不足;武术社团少且开展活动少;各省高校间没有或者很少竞赛活动,导致领导不重视、教师和学生竞争意识不高,不利于武术运动的开展等,有些学者提出了“淡化套路,学习技法,注重实践”为主的思想等对策。对普通高校武术运动的研究思路作进一步探讨,以期促进高校武术运动的理论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8.
运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了河南省高职院校武术选项课在教学内容、师资、教学条件与评价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的措施,希望能够有效的改进河南省高职院校武术选项课教学。  相似文献   

9.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辽宁省高校武术运动开展现状。分析了武术课开设、师资力量、课外武术 活动等内容。归纳了武术教学、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高校武术课程建设,夯实武 术文化传承基础;重视高校武术师资建设,提高教师武术文化传承意识;丰富校园武术文化活动,提高大 学生武术文化认同感等武术教育传承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发展社区武术多元化服务体系的意义,提出了构建社区武术多元化服务体系的几点建议和对策:构建社区武术多元化服务体系,适合我国居民的居住条件环境与体育设施现状,有助于丰富社区体育内容,促进社区武术发展,对于拓宽武术发展领域,推动武术大众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加强社区武术组织管理,建立社区武术组织网络体系,加速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的人才建设,丰富社区武术多元化服务内容等措施最大限度的满足社区居民的健身需求,从而达到提高社区居民整体综合素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根据语言类型学 ,汉语属分析型语言 ,英语属分析综合参半型语言。在语序上汉语和英语均属“主谓宾”语言 ,但也存在殊异性。汉英语序的重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定语的位置、状语的位置和宾语的位置。本文从这 3个方面分析了汉英语序的差异 ,并提出在林科汉英翻译中常用的处理方法。参 1 5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英语单词与汉字在文字结构上的差异研究,发现汉字主要是通过偏旁描述世界万物;而英语是通过字母描写事物的特征。这种不同的特征描述方法反映了两种语言描述客观事物的视角的不同。英语视角差异使得两种语言在描述同一事物时表现出不同的思维模式。据此,就词汇识记、构成和词典使用方面向英语学习者建议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13.
英语的静态特征与汉语的动态特征是由中西文化背景和中西方人士思维方式的不同造成的。这一语言现象主要体现在表意功能、句法结构和用词频率的差异等方面,翻译时,搞好英语静态与汉语动态之间的转换是关键。  相似文献   

14.
汉英句子结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意合与形合。意合与形合是两种语言不同的组织特点,各有其深厚的文化传统。汉语注重话题,英语注重主谓,汉语的话题句侧重于语义结构,英语的主谓句侧重于语法结构。汉语句子中动词十分丰富,英语句子只能有一个谓语动词。本 文《红楼梦》及其英译本中的句子为例,分析比较汉英两种语言因句法结构之差异在翻译中所产生的不对应性。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中华武术功能的时代演变,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近代武术的现状,探讨武术功能的转变。研究认为近代武术功能的转变主要表现为保家护院到保家卫国的提升,由无规则的民间技艺发展为体育竞技,小范围的武术传习变为大众教育,习武的个人行为演变为民族大义。  相似文献   

16.
词语语义域是文化习俗的反映,不同的文化习俗决定了词语语义域的差异,颜色词是中英民族使用较频繁的词,通过对比英汉颜色词语能较大程度地反映中英民族由于文化习俗的差异导致的词语语义域的不同,从而对于跨文化交际和语言教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作为英语书面文本中的一种特殊现象, 无灵主语句在英语句型中十分普遍。由于中西思维方式、文化和语言上的不同, 中国学生很难学会使用无灵主语句。本文根据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理论和系统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的“语法隐喻”理论, 意在分析中西不同思维方式的生成机制, 找出理解英语无灵主语句的方法, 从而帮助中国学生克服中式思维, 造出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子。  相似文献   

18.
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以鸦片战争和新中国成立为界,可将这段历史分为三个时期。汉语词汇通过中英直接接触或通过中介语传播,以音译、译借、音译加英语词缀等方式进入英语,并在语音、词形和语义上发生不同程度的同化。英语向汉语的借词是由英语词项缺位和两种语言接触引起的。目前,英语中汉语借词的研究还不够系统且理论化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9.
刘俊 《湖北农学院学报》2002,22(4):362-365,376
在词语文化层面上,动物文化丛的内容涉及面极广。以动物词为研究对象,探讨英汉词语形象的对应与不对应正好说明词语与文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同一动物词语,英汉可具有相同的“文化继承型”形象,也可以具有截然不同的“文化继承型”形象;另外,一种语言具有相对固定的“文化继承型”形象,另一种语言不一定具备,而是以“自然联想型”形象与之对应。  相似文献   

20.
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对语言的理解过程反映了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隐喻性语言因其特殊性,使得对它的理解更加依赖语言使用者的文化积累。本文将选择隐喻为视角,以英语和汉语为例,说明人类思维过程中的文化印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