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不同剂量STZ与高脂饲料联合诱导糖尿病小鼠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不同剂量链脲霉素(streptozotocin,STZ)联合高脂膳食建立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的效果。选择C57BL/6J小鼠,5周龄开始饲喂高脂饲料,持续10周,将膳食诱导的肥胖(dietinduced obesity,DIO)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3个试验组[分别为试验组A(腹腔注射STZ 50mg/kg)、B(腹腔注射STZ 70mg/kg)、C(腹腔注射STZ 100mg/kg)],每组均为10只动物。试验组小鼠腹腔注射STZ后与对照组一起继续饲喂高脂2周。分别检测各组小鼠造模前后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及成模后糖耐量。结果表明试验A、B、C 3组的成模率分别为70%、90%、100%,其血糖含量(分别为229.4±8.72、349.4±6.71、432.5±11.0 mg/dL)显著地高于对照组(168.7±4.18mg/dL);其血浆胰岛素含量(分别为1.83±0.288,0.659±0.058,0.438±0.023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2.95±0.218ng/mL)。不同STZ剂量可诱导不同程度的糖尿病症状。  相似文献   

2.
通过糖尿病小鼠模型,研究不同剂量蚕蛹蛋白酶解肽对链脲佐菌素(STZ)致糖尿病小鼠体重、血糖、糖化血清蛋白、脏器指数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给药 5 周后,200和800 mg·kg-1·d-1的蚕蛹蛋白酶解肽可使STZ 诱导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分别下降 22.2%和34.2%;与高血糖模型对照组相比,蚕蛹蛋白酶解肽可明显降低小鼠糖化血清蛋白含量,改善STZ 诱导糖尿病小鼠心脏指数、肾脏指数、肝脏指数。蚕蛹蛋白酶解肽对STZ致糖尿病小鼠具有一定的降血糖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油茶子饼粕多糖降血糖的活性,构建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研究油茶子饼粕多糖对小鼠造模前后空腹血糖、各脏器指数以及肝脏、肾脏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茶子饼粕多糖显著影响造模前后小鼠的血糖值及各脏器指数,且MDA含量显著降低,抗氧化酶活性升高,说明油茶子饼粕多糖具有显著的降血糖活性。  相似文献   

4.
赶黄草总黄酮对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赶黄草总黄酮对脂多糖(LPS)诱发的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将5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联苯双酯阳性对照组及赶黄草总黄酮高、低剂量组,每组10只。赶黄草总黄酮高、低剂量组分别按照10 mg/kg、2 mg/kg的剂量灌服;联苯双酯阳性对照组按照5 mg/kg的剂量灌服;空白组和模型组分别灌胃等容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4 d,观察小鼠生长状况,末次给药之后2 h,空白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 L/kg,其余各组尾静脉注射5 mg/kg LPS,12 h后眼球取血处死小鼠,测定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以及肝匀浆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同时将肝脏进行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赶黄草总黄酮对小鼠生长有抑制作用。与模型组比较,赶黄草总黄酮高、低剂量组血清中ALT活性分别降低26.53%(P0.01)、16.74%(P0.05),AST活性分别降低12.50%(P0.05)、9.88%(P0.05),SOD活性分别升高26.46%(P0.05)、21.77%(P0.05),MDA含量分别降低48.73%(P0.05)、59.80%(P0.01);小鼠肝脏指数分别降低10.36%(P0.05)、3.80%(P0.05);赶黄草总黄酮各剂量组肝组织病变程度明显减轻。以上结果表明,赶黄草总黄酮对LPS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小鼠母体糖尿病(DM)对胚胎早期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小鼠糖尿病模型后,运用体外受精技术研究母体高血糖对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选取6~8周龄ICR母鼠2次腹腔注射小剂量STZ构建小鼠糖尿病模型,并设实验对照组。成功造模后对实验小鼠眼底静脉丛采血并测定14项血生化指标。通过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配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实验母鼠进行超数排卵,所得卵子与正常ICR公鼠的精子体外受精并培养24h后,观察胚胎的发育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实验组小鼠的空腹血糖明显升高(P<0.001),空腹血糖值≥9.5mmol/L的小鼠比例为76.6%。14项血生化指标中,实验组的谷丙转氨酶、肌酐、低密度脂蛋白、胆碱酯酶和糖化血红蛋白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高血糖模型小鼠卵子与正常精子体外受精后的受精率较正常小鼠低,且有血糖越高比例越低的趋势,说明体外受精技术虽可以改善糖尿病母鼠胚胎的受精率,但母体高血糖仍影响早期胚胎的发育。  相似文献   

6.
采用HPLC对发酵前后的绞股蓝皂苷(Gypenoside)进行了分析,选用75只健康小鼠,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低剂量试验组、中剂量试验组、高剂量试验组共5个处理组,每组5只小鼠,3个重复。阴性对照组每日灌服0.5 m L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每日灌服0.5 m L未发酵的绞股蓝皂苷溶液,3个试验组分别每日灌服发酵的绞股蓝皂苷溶液0.2、0.5、0.8 m L,连续灌服10 d。结果表明,HPLC分析显示,经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后的绞股蓝皂苷成分发生了明显变化,且与对照组相比,经过发酵的绞股蓝皂苷能够显著提高小鼠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P0.05),同时还能显著提高小鼠血清中Ig G和Ig A的含量(P0.05),对小鼠血清中IL-2的产生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说明枯草芽孢杆菌对绞股蓝皂苷具有一定的生物转化作用,且经微生物转化后的绞股蓝皂苷具有促进小鼠免疫器官发育和增强体液免疫的功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2株海洋红酵母突变菌株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方法]将42只小鼠随机分为7组,试验组(1)、(2)和(3)小鼠灌服胶红酵母J6-82菌悬液,试验组(4)、(5)和(6)小鼠灌服粘红酵母J2-75菌悬液,细菌数量分别为1×107、1×109和1×1011个/m L,对照组小鼠灌服灭菌的红酵母培养基,研究胶红酵母J6-82和粘红酵母J2-75对小鼠的急性毒性。[结果]42只小鼠临床健康,无发病和死亡,无病理解剖学变化;试验组小鼠的平均体质量、饮水量、脏器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淋巴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比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试验组小鼠肝脏组织切片无病理组织学变化。[结论]胶红酵母J6-82和粘红酵母J2-75对小鼠无急性毒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不同剂量链脲菌素(STZ)1次注射诱导小鼠糖尿病模型的建立,了解糖尿病发病机理,以及糖尿病小鼠的生殖能力。方法:ICR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200、150 mg.kg-1 STZ组。腹腔注射不同剂量STZ诱导小鼠糖尿病作为动物模型。葡萄糖测定试纸和尿液分析试纸条联合检测小鼠血糖和尿糖的变化,光镜观察胰岛的组织学改变情况,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小鼠血清中胰岛素的水平,并将制作的模型小鼠与正常雄鼠交配。结果:对照组血糖基本无变化,模型组血糖值随时间增加而增加,3周后稳定。高剂量组,血清葡萄糖浓度明显升高(P<0.001),血清胰岛素下降极显著(P<0.001);胰岛破坏严重。低剂量组分小鼠血清葡萄糖升高和未升高组,但血清胰岛素浓度均明显降低(P<0.01),胰岛内可见炎性细胞浸润。血糖升高小鼠交配能力下降,仅为46.9%,流产率73.9%,畸形率为9%,仔鼠出生死亡率20%。结论:不同剂量的STZ均能诱发糖尿病模型,且影响雌鼠的交配能力和子代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
采用纤维素酶制备改性小麦麸膳食纤维,考察了改性小麦麸膳食纤维对糖尿病小鼠血糖指标的改善作用,并研究了其对糖尿病小鼠胰腺和肝脏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灌喂改性小麦麸膳食纤维28 d后,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和糖耐量水平有明显改善,小鼠胰腺和肝脏肿大症状以及病理变化也有一定的缓解。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低聚原花青素(OPC)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用低聚原花青素对昆明小鼠进行口服毒性限量试验;采用STZ小剂量多次注射方法诱导糖尿病小鼠模型;实验组分别按50、100、150 mg/kg体质量灌胃给予OPC,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则灌胃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连续4周;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动态监测实验动物外周血中血糖含量。结果:小鼠口服OPC限量试验结果>5 g/kg体质量,证实OPC安全、无毒性作用;成模小鼠的空腹血糖水平为18.37±2.13 mmol/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出现三多一少的糖尿病症状,表明糖尿病模型制作成功;3个OPC给药组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升高趋势得到控制,血糖随着给药时间延长而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OPC具有控制糖尿病小鼠血糖升高幅度,降低血糖水平、干预糖尿病发生发展进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甘薯叶黄酮(FIBL)的降糖作用及其对糖尿病DNA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采用高糖高脂日粮和链脲佐菌素(STZ)建立Ⅱ型糖尿病(NIDDM)小鼠动物模型,然后将其分为模型对照组(DC)、FIBL低剂量组(FTL)、FIBL高剂量组(FTH)和罗格列酮组(RT组),另取正常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NC)。其中,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小鼠每天灌胃0.2 mL dH2O,FIBL低剂量和高剂量组小鼠每天分别灌胃75 和150 mg/kg 的FIBL,RT组每天灌胃3 mg/kg 罗格列酮,连续灌胃28 d。对小鼠一般情况进行观察,并于灌胃0(灌胃前),7,14,21,28 d尾静脉采血检测血糖;29 d时,断头采血检测血脂,并分离淋巴细胞,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检测DNA损伤情况。【结果】动物模型建模成功后,Ⅱ型糖尿病(NIDDM)小鼠存在多饮、多尿、多食,及一定程度的胰岛素抵抗等情况。FIBL治疗结果显示,FIBL能控制NIDDM小鼠体质量的增长;能有效降低NIDDM小鼠的血糖、血脂水平;对NIDDM小鼠的DNA损伤具有修复作用。【结论】甘薯叶黄酮能改善高血糖症状及脂质代谢紊乱状况;可以治疗和延缓NIDDM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萱草花对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4只小鼠完全随机分为6组,随机定义为空白对照组,阳性药物组及萱草花高、中、低预防组;采用微量酶标法测定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含量;用肝脏右叶匀浆后试剂盒检测SOD活性和MDA含量;数据统计处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GOT、GPT和肝脏MDA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肝脏SOD活力较对照组降低;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预防给药组和高、中剂量萱草花预防给药组中血清GOT、GPT和肝脏MDA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肝脏SOD活力较对照组升高;模型组小鼠肝脏出现退行性病变和肝细胞坏死,中药预防组和萱草花预防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试验成功复制了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护肝片和萱草花提取物预防给药对小鼠四氯化碳引起的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热应激下蛋鸡的生化机制。[方法]将88日龄体重大小均匀一致的蛋鸡随机分为5组,即方剂①组、方剂②组、VC组、空白组(热应激无药组)、正常组(无热应激组),研究不同中药复方对热应激状态下蛋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热应激降低了空白组蛋鸡血钠、血钾、血氯、血磷的含量,并使甘油三酯、胆固醇的含量上升。方剂①组和方剂②组血钠、血钾、血氯、血磷的含量均有明显回升,且能降低甘油三酯、胆固醇的含量,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的含量。方剂①组、方剂②组均比VC组效果明显,但方剂②组效果最为显著。[结论]中药复方对缓解蛋鸡的热应激具有显著功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中药方剂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作用,为畜禽病毒病的防治开辟新的途径。[方法]将15日龄蛋公雏160只随机分为4组,即中药方剂组、病毒灵对照组,攻毒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除健康对照组外,其余3组于15日龄攻毒,并于攻毒后48h饮水给药,连续给药5d,于18、24和30日龄测定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和免疫器官指数的变化。[结果]18日龄时,中药方剂组与病毒灵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但24和30日龄时,中药方剂组各项指标显著增高(P〈0.05),并在30日龄时与攻毒对照组呈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中药能提高IBV感染雏鸡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和免疫器官指数。  相似文献   

15.
翻白草乙酸乙脂提取液抗糖尿病功能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俭  伍贤进  李胜华  代威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103-13104
[目的]研究翻白草乙酸乙脂提取液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功效。[方法]分5个试验组,即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灌胃盐酸二甲双胍100mg/kg,高剂量组灌胃翻白草乙酸乙脂提取液50g/kg,低剂量组灌胃翻白草乙酸乙脂提取液25g/kg。连续灌胃7d,于第8天禁食12h后断尾测血糖。[结果]翻白草高剂量(50g/kg)和低剂量(25g/kg)对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但两者差异不大;但对正常小鼠血糖无显著影响。[结论]翻白草2个剂量组对糖尿病小鼠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草药对人工感染肉仔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肉仔鸡大肠杆菌病的临床防治提供新思路和依据。[方法]根据中兽医理论自拟中药复方制剂,以对分离株大肠杆菌敏感性较高的丁胺卡那霉素作为对照,对人工感染的肉仔鸡大肠杆菌病进行治疗和预防保护性试验,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中药复方制剂和丁胺卡那霉素均能有效控制人工感染大肠杆菌肉仔鸡的临床症状,显著降低死亡率。中药复方制剂和丁胺卡那霉素对大肠杆菌的治疗保护率分别为83.3%和86.6%,均远高于感染对照组。中草药复方制剂对预防肉仔鸡大肠杆菌病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保护率为93.3%,与丁胺卡那霉素相同。[结论]利用中草药防治肉仔鸡大肠杆菌病对解决抗生素的耐药性和药物残留问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中草药结合葡萄糖对断奶仔猪多系统消耗综合征(PMWS)的治疗效果,在确诊感染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3个猪场内,挑选888头(A场288头、B场300头、C场300头)PCV2阳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6组:中草药+30%葡萄糖组、西药+30%葡萄糖组、中草药组、西药组、30%葡萄糖组和空白对照组。各组于处理20 d后开始统计结果。结果表明:中草药+30%葡萄糖对PMWS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高达90.57%;西药+30%葡萄糖组对PMWS的总有效率为79.73%;中草药组、西药组以及30%葡萄糖组对PMWS总有效率分别为87.87%、68.92%及64.87%;而空白对照组的自愈率为52.03%。从而表明中草药结合葡萄糖对治疗PMWS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