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山西早熟夏大豆品种汾豆98为试验材料,研究播期对农艺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筛选早熟夏大豆适宜的播种范围。结果显示,播期为5月4日—7月3日时,早熟夏大豆均可以获得2 250 kg/hm~2以上的产量表现。其中,6月3日播期的产量最高,为3 225 kg/hm~2;大豆的产量、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株高等均较高。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大豆生育期缩短,出苗速度加快,主茎节数降低。因此,汾豆98的适宜播期为6月3日。  相似文献   

2.
选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大豆品种16个,设置8个播种时期,通过分析不同播期大豆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筛选出适合铁岭地区不同时期救灾补种的品种,为当地选择救灾补种品种提供参考。不同播种时间可以选择不同的品种,5月18日播种可以选用长农17、绥农26、吉育93、吉育47;5月28日播种可以选用吉育93;6月17日播种可以选用黑农51、绥农26、绥农28、吉育47;6月27日播种可以选用吉育93、黑农51、绥农26、吉育47;7月7日播种可以选用合丰50、吉育47、绥农26、合丰47。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云南夏播大豆[Glycine max(L.)Merr.]产区的最适宜播期,并从中筛选出适宜不同时期救灾补种的品种及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方法]采用引进和本地的6个大豆品种(冀豆17来自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徐豆18和徐豆14来自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中黄13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滇豆4号和滇豆7号来自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进行分期播种试验(播期分别为5月21、5月31、6月10、6月20日),研究在云南夏播气候条件下,播期对参试品种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云南夏播大豆产区最佳播期是5月21日左右。随着播期的推后,参试品种的生育期逐渐缩短;株高、主茎节数和节间长逐渐降低;产量构成因子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和产量下降趋势明显;蛋白质含量逐渐下降,脂肪含量反之渐增,蛋脂总量逐渐下降;品种间的差异较大。[结论]该研究可为降低自然灾害对大豆生产的影响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以驻豆6号为材料,试验研究了不同播期对大豆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月27日至6月21日期间,播种越早,单株有效荚数越高;在一定播期范围内播种过早或过晚,百粒重和产量降低,河南夏大豆品种一般6月6日左右播种,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5.
阜阳地区大豆品种救灾补种分期播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开展大豆品种救灾补种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参加试验的9个品种在4个播期里均能成熟,但小区产量差异明显,救灾补种品种要选择生育期、百粒重、单株粒重和小区产量上受播种时间影响较小的品种如沧豆11、冀豆12、鲁96150。也可根据补种时间选择补种品种,如7月之前可选择产量较高的品种如徐豆15、中黄13和中黄39等,7月以后补种可选择熟期较早的品种如冀豆12、沧豆11及中黄13等。  相似文献   

6.
播期对旱作区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甘肃东部旱作区选择不同熟期3个大豆品种进行播期试验,对大豆生长发育时期、田间农艺性状、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进行综合分析表明,随播期的推迟,大豆生育期逐渐缩短,从早熟品种到晚熟品种生育期缩短表现出明显增加趋势,播期推迟10 d,生育期缩短5~8 d;播期推迟,大豆植株高度逐渐增加,主茎节数依次减少,百粒重逐渐下降;早熟品种中黄30适宜播期为5月20日,中熟品种晋豆23为5月10日,晚熟品种冀豆12为4月30日,适期播种能够显著提高大豆单株荚数、荚粒数、单株粒数等经济性状,有利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明饲料大豆黔饲豆1号半野生型大豆的适宜播期,为贵州省饲料大豆的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4月15日、4月30日、5月15日、5月30日、6月15日和6月30日6个播期对饲料大豆黔饲豆1号半野生型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播期对饲料大豆的生物产量及农艺性状均有明显影响,其中对生物产量、株高、茎粗和主茎节数的影响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随着播期的延迟,生物产量、茎粗和主茎节数呈显著下降趋势,有效分枝数差异不显著,无明显的变化规律;不同播期生物产量依次为4月30日播种4月15日播种5月15日播种5月30日播种6月15日播种6月30日播种,4月30日播种生物产量最高,达23 345kg/hm~2,6月30日播种生物产量最低,为3 654kg/hm~2;经相关性分析,饲料大豆的生物产量与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和茎粗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黔饲豆1号在贵阳的适宜播期为4月中下旬,其株高、茎粗、主茎节数和有效分枝数均相对表现较优,生物产量最高达23 345kg/hm~2,播期过晚其生物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8.
刘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4,(26):8931-8932,8935
[目的]为发挥菏豆19号大豆品种的高产潜力,探索其高产栽培技术.[方法]开展菏豆19号播期及种植密度试验.播期分别为5月19、30日和6月10、20、30日;种植密度分别为12.00万、17.25万、22.50万、27.75万、33.00万株/hm2.[结果]不同播期对菏豆19号株高、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和百粒重的影响较小,但随着播期的推迟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结荚高度逐渐降低.不同种植密度对菏豆19号百粒重的影响较小,但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结荚高度逐渐增加,而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逐渐降低.5月19日播种且种植密度为12.00万株/hm2时菏豆19号产量最高,随着播期逐渐推后产量逐渐降低.[结论]要想菏豆19号夺高产应遵循“早播宜稀、晚播宜密”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高油大豆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以高油大豆淮豆8号为材料,研究了播期和密度两因子对其产量及品质性状影响。结果表明:①A3B4(播期6月20日、密度30×104株/hm2)是适宜的播期和种植密度处理,籽粒产量达到3103.75kg/hm2;②播期对大豆产量与品质影响大于密度;③随着播期的推迟,单株荚粒数呈下降趋势,随着密度的增加,单株荚粒数由多到少,百粒重与播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大豆品种高产50夏播播期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大豆品种高产50为材料,研究了夏播大豆不同播期对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推后,使大豆品种高产50生育期缩短,株高、结荚高度、单株有效荚数、单株有效粒数明显降低,有效分枝、百粒重变化不明显,单株瘪荚数明显增多。在设计的4个播期处理中,处理B(6月15日播种)综合性状优良,折合产量最高,为2583.3 kg/hm^2。说明大豆品种高产50在清水县夏播的最佳播期为6月15日前后。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出适合黑河地区补种的晚播大豆品种,以黑河地区主栽的6个大豆品种为材料,分为4个播期,研究了播期对不同熟期大豆品种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延后,各品种株高逐渐增高,分枝数差异较大,主茎节数差异不大,单株粒数、百粒重和产量基本上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以水稻组合"中浙优1号"为材料,研究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其常规品质、RVA特征值和米饭质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和密度处理下,供试样品的整精米率、垩白度、直链淀粉、RVA的消减值和回复值以及米饭硬度共6项指标差异达显著水平。不同播期试验中,播期Ⅲ(6/15)稻米的整精米率最高;播期Ⅰ(6/5)、Ⅱ(6/10)样品的淀粉RVA特征曲线接近,且其峰值粘度明显高于后3个播期;后3个播期淀粉RVA特征谱接近;播期Ⅰ、Ⅱ米饭粘性较高,且播期Ⅱ的硬度最小。不同种植密度处理试验中,种植密度Ⅱ(13.5万丛/hm2)处理的整精米率最低,种植密度Ⅴ(27万丛/hm2)的整精米率最高,两者差异达6.1%;种植密度Ⅴ处理的RVA的消减值、回复值和米饭质地的硬度均为最小。"中浙优1号"在温州地区可于6月10日左右播种,并选择27万丛/hm2的种植密度,其RVA的消减值约-50 RVU,米饭硬度约0.5 kg,粘性约20.0 g.mm2,米饭食味品质较好且米饭冷后不易回生。  相似文献   

13.
不同播期和密度处理对超短季棉个体形态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播期和密度处理对超短季棉品种个体发育动态的影响,明晰它们对棉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效应,为黄河流域冀东棉区棉花种植的播期和密度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方法]以超短季抗虫棉546系为材料,探讨了不同播期(播期Ⅰ:5月20日,播期Ⅱ:6月2日,播期Ⅲ:6月14日)和密度(低密度:12万株/hm2,中密度:15万株/hm2,高密度:18万株/hm2)处理对其个体生长发育动态的影响。[结果]不同的播期和密度处理对超短季棉546系的个体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影响,其中播期的影响效力要高于密度的影响效力,而播期对于棉株个体果枝数量发育的影响效力又明显高于对主茎伸长生长和加粗生长的影响效力。[结论]在黄河流域的冀中棉区对超短季棉546系栽培过程中,可以通过播期和密度的调控,有效地促进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夯实其产量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宁夏地区大豆的适宜播种时期。[方法]以17个大豆品种为试材,分7期播种,研究不同播期对大豆生育期、产量、产量结构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宁夏地区4月23日至6月23日播种大豆均可正常成熟,其中4月23日至5月13日播种大豆产量较高;随着播期延迟不同大豆品种的产量、株高、主茎节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呈递减趋势,生育天数缩短。[结论]宁夏春播大豆适宜播种期是4月下旬至5月上旬,夏播早熟品种适宜播期为6月中旬至7月上旬。  相似文献   

15.
播期·密度对夏大豆产量和脂肪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产高油夏大豆的适宜播期和密度组合。[方法]在田间试验中,以高油夏大豆品种鲁豆9号为供试材料,设4个播期4个种植密度处理,研究了播期和密度对高油夏大豆产量和脂肪含量的影响。[结果]随着播期的推迟,夏大豆产量呈递减趋势;随着密度的增加,夏大豆产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当播期为6月5日、密度27.0万株/hm2时,鲁豆9号产量最高(3 565.5 kg/hm2)。随播期的推迟或密度的增加,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每荚粒数均呈减少的趋势。株高随播期的推迟而降低,随密度的增加而提高。主茎节数和分枝数随播期的推迟而降低,主茎节数受密度的影响较小,而分枝数随密度的增加明显减少。夏大豆6月25日后播种或密度大于27.0万株/hm2时,籽粒脂肪含量降低。[结论]适期早播、合理密植,有利于夏大豆的高产、高油。  相似文献   

16.
不同播期密度对超早熟短季抗虫棉群体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以超早熟短季抗虫棉"546系"为材料,在冀中地区不同播期(播期Ⅰ:5月20日、播期Ⅱ:6月2日、播期Ⅲ:6月14日)和密度(低密度:12万株/hm2、中密度:15万株/hm2、高密度18万株/hm2)处理下进行了群体性状相关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随播期推迟和种植密度降低,群体果枝数均明显降低,播期Ⅲ各密度处理有效果枝数只相当于播期Ⅰ的1/2至1/3。(2)随着播期推迟,各时期群体总花蕾数均明显降低,尤以播期Ⅲ下降幅度大。(3)播期Ⅰ各密度吐絮期群体有效铃数差异不明显,播期Ⅱ中密度处理最高,播期Ⅲ高密度处理最高。(4)适当提高种植密度能够有效减弱晚播对干物质积累的不利影响。然而,播期Ⅲ群体营养物质的积累在盛铃后明显落后于另两个播期。(5)群体生殖体干物重受播期及密度影响较为明显,播期Ⅲ在盛铃期群体生殖体干物质积累大幅度低于播期Ⅰ和播期Ⅱ。(6)各播期叶面积指数动态大体表现为:高密度中密度低密度,然而盛铃期开始密度间差异已不明显,播期Ⅲ盛花期之后叶面积指数下降的速度明显快于前两个播期。研究结果为该类型品种(系)示范推广和生长调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不同播期对鲜食春大豆品种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以期充分发挥各鲜食春大豆品种的产量潜力和市场价值,本研究以7个鲜食春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播期,研究不同播期下各鲜食春大豆品种农艺性状、生育期及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苏成2号’、‘苏成4号’、‘苏成6号’、‘苏成7号’、‘新三号’在第2播期产量最高;‘苏成8号’、‘苏新6号’在第3播期产量最高;各品种开花期和采收期随着播期延迟而缩短;并在不同播期下,株高、分枝数、始荚高度、主茎节数、单株有效荚数、百粒鲜重及单株鲜籽重均发生显著变化。综上,只有适期播种,各鲜食春大豆品种才能发挥最高的产量潜力,建议第1播期应选择‘苏成4号’,第2播期选择‘苏成6号’,第3播期选择‘苏新6号’。  相似文献   

18.
姬月梅  罗瑞萍  赵志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718-19720
[目的]为了适时更新宁夏大豆品种资源,筛选高产优质大豆品种,促进大豆发展。[方法]以12个春大豆新品种为材料,主要对农艺性状、生物学性状进行品种的再评价并初步筛选主导品种。[结果]2009年,产量位居前5位的大豆品种依次为承豆6号、晋豆42、晋豆19、K丰70-1和邯豆3号,产量分别为3 826.80、3 726.90、3 593.55、3 420.50、3 366.90 kg/hm^2;品种间没有显著差异。2010年,产量位居前5位的大豆品种依次为邯豆3号、承豆6号、晋遗42、晋豆19和K丰70-1,产量分别为4 942.50、4 646.90、4 311.30、4 231.35、3 660.15 kg/hm^2;除晋遗42与晋豆19品种间没有显著差异外,其他品种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结论]邯豆3号、晋遗42、晋豆19和K丰70-1,各生物学性状及产量表现较优,可进一步大面积推广示范。  相似文献   

19.
为给太原地区麦茬夏播玉米适宜播期和适宜栽培的品种提供理论依据,以早、中、晚3个熟期极早熟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分3个播期处理研究了播期对夏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夏玉米生育期从早熟到晚熟表现延长加剧的趋势.品种间、播期间以及品种与播期互作间玉米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品种间表现为‘九玉5号’>‘并单6号’>‘冀承单3号’>‘九玉早熟1号’,播期间表现为6月25日>6月30日>7月5日,播期与品种互作表现为6月25日夏播‘并单6号’产量最高,6月30日夏播‘九玉5号’和7月5日夏播‘九玉早熟1号’品种均可获得较高玉米产量.播期推迟,百粒重减轻,穗行粒数减少,产量降低.因此,在太原地区冬小麦收获后,6月25日—7月5日可以选择不同熟期极早熟玉米品种进行夏播,早播对实现玉米高产有利,为获得不同播期条件下较高玉米产量必须注重品种熟期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