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棉铃虫,又名蛀果虫,钻心虫,是棉花蕾铃期的大害虫,棉铃虫以幼虫为害,钻入幼蕾取食形成“张口蕾”。取食花粉头形成“虫花”,取食青铃形成“烂铃”,被害蕾、花、幼铃、不久脱落,严重时全部脱落光形成‘公棉花”。造成严重减产,棉铃虫是我县棉花上最主要害虫之一。棉铃虫食性杂,除危害棉花外,还能危害蕃茄、辣椒、玉米等。  相似文献   

2.
棉铃虫主要以幼虫危害棉花顶芽,嫩茎,嫩叶,苞叶,蕾和花、铃,使棉株秃顶,蕾铃脱落,从而造成严重减产。再加上棉铃虫发生世代数多,食量大,幼虫有钻蛀的习性,防治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我们应根据棉铃虫的生活习性、发生规律,抓住其生活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防治,才可达到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1棉铃虫1.1为害特点。棉铃虫是一种典型的杂食性害虫,常年发生。主要以幼虫取食棉花的组织,初孵幼虫取食棉花的生长点及上部果枝生长点,随后转移至幼蕾铃为害,虫粪排出蕾外,被蛀棉铃易烂、脱落或成为僵瓣。幼虫有转移为害的习性,1条幼虫一生可咬食蕾铃20个左右。  相似文献   

4.
定华  符平 《农技服务》1999,(9):24-25
<正> 棉花花铃期的主要害虫有红铃虫、棉铃虫、金刚钻、斜纹夜蛾、小造桥虫、红蜘蛛等。危害特点是大多蛀食蕾、花、铃,引起蕾铃大量脱落和烂铃,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这些害虫的发生时间和危害症状各不相同,给防治和用药带来麻烦。现将它们的田间危害症状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一、棉花常见虫害(一)棉铃虫1、为害特点。棉铃虫是一种典型的杂食性害虫。主要以幼虫取食棉花的组织,初孵幼虫取食棉花的生长点及上部果枝生长点,随后转移至幼蕾铃为害,虫粪排出蕾外,被蛀棉铃易烂脱落或成为僵瓣。成虫夜间活动,取食花蜜和交尾产卵,一头雌蛾产卵千粒左右,卵多在上部嫩叶正面,少数产在蕾、铃、苞叶上。2、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6.
棉铃虫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世界性害虫。棉铃虫以幼虫咬食棉花嫩头、嫩叶、边心及钻蛀蕾铃危害,造成蕾铃脱落形成僵瓣棉、烂铃。卵多产千嫩叶正面、顶尖、果枝嫩尖、蕾铃苞叶上。棉花与小麦或豌豆套作时虫害较重,与玉米或高粱间作时可以减轻受害。高温干旱少雨或土壤湿润疏松易大暴发。因防治适期时间短,所以防治必须掌握“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我县常年植棉面积近0.68万公顷,为了控制危害,减低发生基数,提高棉田棉花的经济效应,现对其防治方法提出一些看法,具体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 棉铃虫又叫蕃茄蛀虫,属磷翅目、夜蛾科,食性很杂,寄生植物约有250多种,在菜区主要为害蕃茄、辣椒、茄子、甘兰,大白菜等蔬菜。其中以番茄受害最重,棉铃虫以幼虫蛀食蕾、花、果和幼嫩的茎。叶、芽,蕾受害时,苞叶张开,变成黄绿色,2—3天后脱落。幼虫喜食青果,近老令时多喜食成熟果及嫩叶。1头幼虫一生可为害3—5个果,严重地块,蛀果率达30—50%,花蕾及幼果常被吃空或引起腐烂而脱落,长成的果实虽然只被蛀食部分果肉,但失去商品价值,而且因蛀孔在蒂部,雨水、病菌易侵入引起腐烂。造成严重减产。  相似文献   

8.
王伟 《河北农业》2014,(10):12-13
棉花生产中经常出现大量蕾铃脱落,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和效益。造成蕾铃脱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采取适当措施才可能有效减少落蕾落铃,提高产量和效益。一、影响蕾铃脱落的因素1、品种因素。在同等条件下,由于品种之间存在差异,蕾铃脱落的程度也不尽相同。首先,品种之间的现蕾多少、成铃性高低有很大差异;其次,盲蝽蟓、棉铃虫喜欢在多茸毛的棉花品种上产卵,且多茸毛品种使卵的附着力增加,不容易被风吹落和雨水冲掉,棉花因受害严重而造成大量蕾铃脱落。据中棉所郭香墨试验结果,光滑叶品种比多茸毛品种的蕾铃受害率少40.3%。  相似文献   

9.
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Hubner)]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为害棉花的主要害虫。以幼虫危害嫩茎、叶和芽,并钻蛀果实,尤其在7—8月份,为害程度达到顶峰,在棉花蕾铃期主要蛀食棉花蕾、花、铃,也取食嫩叶,直接影响棉花产量。近年来,棉花棉铃虫在玉门市连续大面积发生,直接造成棉花大幅度减产,给农民造成较大的...  相似文献   

10.
<正>棉铃虫为鳞翅目夜蛾科昆虫,是一种世界性害虫,以幼虫蛀食棉花的蕾、花、铃造成为害为主,其次食害嫩尖和嫩叶,幼蕾被害后,苞叶张开,被蛀棉铃易烂脱落或成为僵瓣。棉铃虫是棉花蕾铃期的主要害虫,在河北一般年份一年发生四代。以二、三、四代危害棉花,90年代曾在全国大爆发,发生量之大、危害之重,令广大棉农谈虫色变。1995年吴桥引进、试种抗虫棉一举成功,并迅速得以推广,90年代末覆盖全县。抗虫棉田一  相似文献   

11.
《现代农业科技》2005,(18):15-16
棉铃虫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世界性害虫.棉铃虫以幼虫咬食棉花嫩头、嫩叶、边心及钻蛀蕾铃危害,造成蕾铃脱落形成僵瓣棉、烂铃.卵多产于嫩叶正面、顶尖、果枝嫩尖、蕾铃苞叶上.棉花与小麦或豌豆套作时虫害较重,与玉米或高粱间作时可以减轻受害.高温干旱少雨或土壤湿润疏松易大暴发.因防治适期时间短,所以防治必须掌握"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我县常年植棉面积近0.68万公顷,为了控制危害,减低发生基数,提高棉田棉花的经济效应,现对其防治方法提出一些看法,具体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 棉尖象甲(Phytoscaphusgossypii Chao)又叫棉小灰象.是我省各棉区棉花幼苗和蕾铃期常发性害虫.主要为害棉花的嫩尖、花、蕾与幼铃的苞叶.1982年7月初,在兰考县爪营公社调查,一般受害棉田有虫株率达100%.单株有棉尖象甲成虫最多49头,最少7头,平均15.2头.幼蕾、花与幼铃苞叶被害吃光者占27%.蕾、铃、苞叶被食后,不久就枯萎脱落,伏前桃减少,影响棉花的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13.
棉铃虫的生活习性及综合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铃虫,鳞翅目,夜蛾科,属昆虫的一种,是棉花蕾铃期的大害虫。广泛分布在中国及世界各地,新疆各植棉区均有发生。寄主植物有20多科200余种,包括棉花、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番茄、豌豆、高粱、多种主要农作物。棉铃虫是棉花蕾铃期重要钻蛀性害虫,主要蛀食蕾、花、铃,也取食嫩叶。了解和掌握棉铃虫的生活习性、防治方法,对提高棉花的产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棉花用科宝为啥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影响棉花产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答:影响棉花产量的主要因素有四个,分别是种植密度、气候、单株成铃数、铃重和衣分。其中,单株成铃数是决定棉花产量高低的最重要因素。盛花期是棉花蕾铃脱落的高峰期,蕾铃脱落率一般高达70%~80%。问:引起蕾铃脱落的原因有哪些?答:原因有二:一、生理脱落。由于营养供应不足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棉株生理失调,受精不充分,引起蕾铃内促进生长的内源激素形成受阻,从而抑制生长的激素(脱落酸等)大量积累,在这部分抑制生长激素刺激下,蕾铃柄基部离层加速形成,导致蕾、铃脱落。蕾铃生理脱落一般占脱落总数的70%…  相似文献   

15.
任志 《北京农业》2012,(28):41-42
正棉花红铃虫俗称花虫、红虫、花蛆,主要以幼虫危害棉花的蕾、花、铃和棉籽,引起蕾铃脱落,导致僵瓣、黄花,使棉花产量和品质严重下降。越冬阶段是棉红铃虫生活史中最薄弱环节,搞好越冬防治是控制棉红铃虫危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一、危害症状 危害棉花的叶螨,总称棉花红蜘蛛.红蜘蛛的成、若螨均在棉叶背面吸取汁液,使叶片变色,一般一片叶上有叶螨5头以下时叶片出现"黄斑";超过5头时出现"红砂"斑,个体较多时,"红斑"扩大,呈火烧状,受害严重时叶片焦枯、脱落(即垮秆).幼苗被害严重时,常造成死苗;蕾铃期受害,则使蕾铃脱落,铃重减轻,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棉花铃蕾脱落的原因,提出了防治棉花蕾铃脱落的思路,以便指导棉花生产。  相似文献   

18.
棉铃虫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湖北省荆州地区选择有代表性的中产棉田两块,进行了棉铃虫不同代别防治指标的研究,初步明确棉铃虫第三代危害期间,棉株有较强的补偿能力。百株低龄幼虫在5头以内时有增产的趋势;5~15头之间蕾花铃总数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当百株虫量大于15头时,则蕾、花、铃迅速下降,第四代发生危害期间,棉株补偿能力已衰退或消失,当百株幼虫量达到5头时,则蕾、花、铃总数迅速下降,因此第三代棉铃虫的防治指标为百株低龄幼虫12头  相似文献   

19.
刘娟娟 《河南农业》2012,(19):16+29
一、危重症状棉盲蝽以成虫和若虫刺吸棉株顶芽、嫩叶、花蕾及幼龄上的汁液,棉花幼苗期生长点受害形成仅剩两片肥厚子叶的"公"棉花,后期棉花顶心和果枝生长点受害后,腋芽丛生,形成"丛生"式的疯杈多头棉,嫩叶受害后,出现褐色坏死小点,棉叶伸展后,出现很多不规则的大量破孔棉叶,进而影响棉花的光合作用。幼蕾受害后发育不良变成黄褐色,干枯后大量脱落;大蕾和幼铃被害后出现黑色小斑造成畸形,干枯脱落;棉铃受害后,产生黄褐斑或流液,影响正常生长,有的开裂、脱落,导致减产。  相似文献   

20.
一、棉花施硼效果 1.保花保铃 试验表明,合理施用硼肥,棉花花器发育和受精都正常,子房发育良好,有利于棉桃的形成和生长,从而降低棉花蕾铃脱落率,提高产量。棉花若缺硼,花器发育不正常,会出现蕾而不花、花而不铃、蕾铃脱落等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