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东花生主要病害种类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东地区花生病害的初步调查和鉴定结果显示,广东花生病害有真菌性病害5种:叶斑病(褐斑病和黑斑病)、锈病、茎腐病、根腐病和冠腐病,细菌性病害1种:青枯病,病毒病1种:花叶病。其中发生比较普遍和严重的病害有青枯病、锈病、叶斑病、茎腐病和根腐病。对这些花生病害要采取农业措施和施用药剂相结合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2.
早春地膜花生枯萎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枯萎病包括青枯病、根腐病、白绢病、茎腐病等多种病害,严重影响早春地膜花生生产. 一、发病特点 其共同特点是:花生茎或叶凋萎枯死,根部变色坏死.一般重茬地及土质较差的地块发病重;轮作换茬地块及肥力高、土质好的地发病轻.开花期高温多雨发病重,特别是雨后转晴的时候,染病的花生秧会很快枯萎死亡.  相似文献   

3.
比较了哈茨木霉菌肥和其它4种抗重茬剂防治花生病害的效果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哈茨木霉菌肥和抗重茬剂1号对重茬花生的青枯病、茎腐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哈茨木霉菌肥经济效益更高,且绿色环保。  相似文献   

4.
致花生枯萎死亡的病害主要有青枯病、茎腐病、根腐病和黑霉病等,应及时防治.  相似文献   

5.
河南花生常见根茎部病害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总结了河南花生茎腐病、根腐病、青枯病、白绢病等根茎部病害的发病时期、症状表现、侵染途径和发病条件,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治措施,以为花生的病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总结广西花生茎腐病、青枯病的侵染途径、症状表现,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对策,以为花生茎腐病、青枯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增施矿质营养对烟草青枯病的控病效果及其作用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增施Ca、Mo等矿质元素对烟草青枯病的控病效果及其对烟株体内防御酶系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从控病效果、生理生化调控途径方面明确供试矿质元素中与控制烟草青枯病发生最相关的矿质营养。【方法】采用室内与田间验证相结合的方式,选择性地给烟草根外增施Ca、B、Mg、Mo 4种矿质营养,进行多重复小区试验;通过调查以叶面喷雾方式根外增施4种中微量元素后,烟草青枯病在室内和田间的发病情况,测定室内喷施4种元素后烟株体内防御酶系指标的变化、4种元素对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的直接抑菌作用以及处理后烟草田间各农艺性状指标的变化情况,统计分析比较不同元素对烟草青枯病的控病效果及对烟株体内防御酶的调控作用。【结果】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在保证烟株正常生长营养的基础上增施Ca、B、Mg、Mo 4种矿质元素对烟草青枯病均有一定的控病效果,Mo处理最好,其次为Ca处理,两者对烟草青枯病的发生均具有一定的推迟、延缓发病作用,病程进展曲线下面积(AUDPC)显著低于其余处理,分别比对照低300.00、244.44 (基于发病率) 和 380.56、352.78 (基于病情指数)。Mo、Ca处理对青枯病菌具有一定的直接抑制作用,处理24 h 后抑菌率最高,分别为35.93%、33.13%;对青枯病的室内最终控病效果分别为64.79%、57.67%;两处理均可显著提高感染青枯病烟株体内POD、CAT、SOD、PPO、PAL活性,分别比对照处理增加3.11、1.10、0.82、1.68、0.60倍和1.26、0.73、0.90、1.00、0.32倍;并可显著降低MDA的含量,分别降低0.50和0.26倍。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烟草上增施Ca、B、Mg、Mo 4种矿质元素,对烟草青枯病均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以Mo、Ca处理最好,两处理对青枯病的田间控病效果分别为49.46%-65.52%、46.80%-57.40% (2011 年)和45.28%-62.17%、42.91%-62.57% (2012 年);此外,补充Mo、Ca矿质营养后烟草株高、最大叶宽、茎围、最大叶面积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对田间烟草的健康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结论】烟株的营养状况与其抗病性密切相关,定期向烟株增施Mo、Ca营养可增强烟草对青枯病的防御能力并提高其抗青枯病的特性,对烟草青枯病具有明显的控病作用;这对植物病害-营养-控病模型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水稻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效应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广西昭平县潴育潮沙泥土上进行水稻测土配方施肥试验,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N、P、K、Zn、Si及Ca对水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N、P、K合理配施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中微量元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效果较为突出,不施N、P、K水稻减产79.5%,在配施N、P、K的基础上加施锌肥和硅钙肥分别增产4.9%和4....  相似文献   

9.
豫东地区花生主要病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阐述了豫东地区近年来花生主要病害包括茎腐病、根腐病、叶枯病、青枯病的发生特点,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提出综合防治技术,以为花生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花生枯萎病是花生重要的病害之一,主要包括白绢病、青枯病、黑霉病、根腐病、茎腐病等五种病害.此病一旦在花生上发生,轻则单株感病,重则导致大面积死亡.因此,掌握其发病规律和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赤红壤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对甘蔗产量与糖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砂页岩发育的赤红壤上种植甘蔗新台糖22号,经过单施或配施中、微量元素Ca、Mg、B、Mo、Cu、Zn、Fe肥,结果表明:单施Ca、Mg、B、Mo肥对甘蔗具有显著增产效果且经济效益较好,而施Fe、Zn肥有负效应;施B、Mo、Mg、Cu肥能显著提高甘蔗含糖量,而Fe、Zn肥呈负效应。B、Mo、Mg、Ca 4种肥料相互配施的增产或增糖效应不优于单施的效应。因此,在砂页岩发育的赤红壤上种植甘蔗,建议单独施用B、Mg、Mo、Ca肥,减少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2.
致使花生枯萎死亡的病害主要有青枯病、茎腐病、根腐病和黑霉病等. 1 花生青枯病 花生青枯病是一种土传细菌性病害,河南省7月份暴雨后骤晴的天气最易发生,一般发病率为10%~20%,严重地块发病率达50%以上.该病发生在花期和结果初期,病株呈失水状萎蔫,3~4d后死亡.  相似文献   

13.
花生茎腐病是花生重要病害,近年来随频繁调种和重茬地块增多呈扩大蔓延趋势,对花生生产影响较大。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本试验研究在农业综合防治的基础上,配以药剂筛选,意在找到一条切实有效的控制、防治花生茎腐病扩展和危害的防治方法,推进辽西地区花生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验证氟啶菌酯悬浮剂、唤醒乳剂对花生白绢病、根腐病、叶斑病及果腐病的防治效果,特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氟啶菌酯对花生白绢病、根腐病、叶斑病、果腐病的平均防效分别为91.75%、83.22%、81.55%、94.84%,平均增产率16.45%;唤醒对花生白绢病、根腐病、叶斑病、果腐病的平均防效分别为91.75%、81.82%、80.25%、94.58%,平均增产率15.87%.说明2种药剂均表现出了显著的防病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5.
花生新品种白院花3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院花3号是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通过系统选育育成的花生品种。根据省区试、生产试验及抗病鉴定结果,该品种产量高,根系发达,抗倒伏,抗青枯病、茎腐病和根腐病。  相似文献   

16.
硼钼锌单施及配施对甘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桶栽试验,研究B、Mo、Zn单施和配施对甘蔗新台糖10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B肥能有效的提高甘蔗的产量、糖分、重力纯度和简纯度,同时还可以降低甘蔗的还原糖含量、纤维分;增施Mo肥能有效的提高甘蔗的产量,增产效果良好,但也会增加甘蔗的还原糖、纤维分的含量,降低甘蔗的重力纯度和简纯度;Zn较有利于甘蔗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但增产效果不如Mo明显,改善品质的效果比不上B.试验还表明,B、Mo、Zn配合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27.1 %;2种微量元素配合时以B、Mo配合最佳,其产量与B、Mo、Zn处理差异不显著,以B、Mo、Zn和B、Mo的增糖效果较好,分别比对照增糖26.16 %和30.55 %,但B、Zn配合的效果最差,甚至比不上单施B和Zn的效果好.成茎率除单施B和Mo、Zn配合施用有降低成茎率的趋势外,其他处理都有增加成茎率的趋势;无论是单施还是2种、3种微量元素配施对甘蔗茎径的影响都不显著(除B、Zn配合).增施微量元素对甘蔗的茎长没有明显的影响(除Mo、Zn比对照显著低).  相似文献   

17.
马尾松一代种子园土壤营养诊断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检测马尾松一代种子园的土壤N、P、K、Ca、Mg、B、Mo等主要营养元素和母株球果产量,分析探讨种子园土壤养分间的相关性、互作规律及对产量的效应,对土壤养分进行诊断,结果表明:P、Ca、Mo、Mg、B以及NMg、N-K、P-Ca、P-K、P-Mo、P-Mg、P-B、K-Mg、Ca-Mo的互作是影响马尾松一代种子园产量的主导因子。P-Ca、P-Mo、P-Mg、P-B以及Ca-Mo的交互对球果产量为正效应,而P-K、K-Mg、N-Mg、N-K对球果产量为负增产效应。营养元素间的相关性,除了N与Mo为拮抗关系外,其它元素之间呈协同关系;种子园土壤养分适宜浓度范围即营养诊断标准为水解N(91.40~116.06 mg/kg),有效P(1.72~2.78 mg/kg),速效K(107.76~136.62 mg/kg)、交换性Ca(36.00~56.88 mg/kg)、交换性Mg(8.18~16.58 mg/kg),有效B(0.31~0.55 mg/kg),有效Mo(0.25~0.47 mg/kg);现实种子园土壤N、P、K、Mo等速效养分含量总体偏低,处于缺乏或极缺乏状态,Ca、Mg、B含量大多处于中等水平;种子园建议施肥配方为:每株施N 25.48g、P2O529.75g、K2O 12.07g、Ca O 55.54g、Mg O 6.05 g、Mo 0.48 g,配比为N∶P2O5∶Ca O∶Mg O∶K2O∶Mo=4∶5∶2∶9∶1∶0.08。  相似文献   

18.
花生茎腐病引起的死苗对产量影响很大,用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不同剂量对花生茎腐病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剂量拌种对花生茎腐病都有防效,死苗率降低,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9.
保护地土壤退化主要是由于受经济收益的驱使,农户在同一地块多年连续种植同一种作物,导致土壤中病原菌和植物自身排泄的有害物质的大量积累而形成,由此导致重茬土传病害的发生,如:青枯病、枯萎病、根腐病、立枯病、黑茎病、茎基腐病、根肿病等病害,致使种植的作物生长势弱,产量  相似文献   

20.
施肥对定西地区马铃薯养分吸收动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氮磷配施低、中、高水平下施钾肥与不施钾肥对马铃薯不同器官氮、磷、钾养分吸收动态以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下各生育期马铃薯全株中元素含量均表现为K含量N含量P含量;整个生育期叶片中的N含量均高于茎和块茎,叶片中P含量除淀粉积累期外一直高于地上茎和块茎,而整个生育期各器官中K含量均表现为地上茎叶块茎。与对照(CK)相比,氮磷配施及氮磷钾配施均能促进马铃薯产量的增加,增产幅度为32.6%~12.5%,以中量氮磷水平配施钾肥(N2P2K)马铃薯的增产效果最明显,比对照增产11.7t/hm2,而且产量最高的N2P2K处理的千公斤薯块的养分吸收量最高,养分吸收比例N:P2O5:K2O为2.46:1:4.06。氮磷配施钾肥能明显提高马铃薯粗蛋白、淀粉和还原糖含量以及干物质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