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稻水蝇是钻心为害水稻上的一种蝇类害虫,自七十年代以来,该虫上升为我县水稻上的重要害虫。多年来对该虫定名较混乱,发生规律不太清楚,防治比较被动,在生产上往往受害较重。现已确定我县的稻水蝇与上海昆虫研究所范滋德先生最近鉴定的菲岛稻水蝇相同,为国内一种新害虫。属双翅目、水蝇科、毛眼水蝇属,种名为(Hydrellia philippinaFerino),中文名称:菲岛稻水蝇,亦称菲岛毛眼水蝇(以下简称稻水蝇)。该虫除为害水稻  相似文献   

2.
稻水蝇过去记载发生在新疆、宁夏、张家口一带稻田。1990年吉林省白城地区的乾安、洮南两县发现,6月中旬调查,每穴有虫最多达30-40头,漂秧现象严重,产量损失较大。 稻水蝇蛆在新疆、宁夏一带一年发生数  相似文献   

3.
蒋际清  周元湘等 《江西植保》2002,25(2):48-48,57
稻茎毛眼水蝇HydrelliasasakiiYuasaetIsitani,俗名黑稻秆蝇 ,属双翅目 ,水蝇科 ,毛眼水蝇属。国内主要分布在湖北省荆州等地。福建省三明市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就普遍发生 ,尤溪等十多个县市区均有分布。其中仅发生严重的 1 985年统计 ,全市就发生 2万hm2 ,占双季晚稻面积的四分之一 ,遍及全市 50多个乡镇。近年来 ,在尤溪等县有猖獗发生和危害上升的趋势。本文就稻茎毛眼水蝇的发生与防治进行了研究 ,现报道如下。1 发生及为害情况稻茎毛眼水蝇在福建三明市一年发生七代。以幼虫在沟边、田边游草 (李氏…  相似文献   

4.
水稻上的主要害虫有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蓟马、稻蝗、粘虫、稻蛀茎夜蛾(大螟)、稻蝽象和稻杆蝇等,而对当阳市水稻生产威胁最大的是水稻螟虫类。  相似文献   

5.
稻茎毛眼水蝇Hydrellia sasakiiYuasa et Isitani为2—2.5毫米大的灰黑色小蝇,双翅目水蝇科。70年代以来,危害越来越重,尤其晚稻被害株率达30—60%,成了水稻生产上的一大障碍。为此,我们对该虫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原产在美国东部原野和山林之中,在野生禾本科、莎草科等潮湿地带生长植物上取食的稻水象甲 Lissorhoptrusoryzophilus Kuschel,19世纪初,随水稻大规模栽培,首先传入密西西比河流域的阿肯色州、密西西比州、路易斯安那州和得克萨斯州等南部稻区,成为美国重要的水稻害虫。1959年6月,在加利福尼亚州沙库剌门特盆地以北的水稻栽培中心发生。1922年传入多米尼加共和国。稻水象甲也分布在加拿大的阿尔巴塔州、墨西哥和古巴。1976年5月首次报道传入亚洲,在日本的爱知县发生。1986年,南、北朝鲜也先后报道发生了稻水象甲。  相似文献   

7.
水稻潜叶蝇是一种比较耐寒的害虫,在东北大部稻区都有发生,以吉林东部稻区发生较重。近年来因水稻栽培条件的改善和耕作制度的改革,导致潜叶蝇连年猖獗发生,给生产带来严重损失。为搞好潜叶蝇的测报和防治,我们对诱  相似文献   

8.
闽东山区稻秆潜蝇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秆潜蝇(chlorops oryzaeMatsumura)又称稻秆蝇,稻钻心蝇,双尾虫,属双翅目,黄潜蝇科,是我县山区单季稻的主要害虫,近年来危害呈上升趋势,每年发生面积6660hm2,占水稻播种面积58.8%,每年造成粮食损失2000t以上。为了摸清闽东山区稻秆潜蝇发生规律,控制稻秆潜蝇的发生为害,确保水稻增产。笔者于2002~2006年对稻秆潜蝇的发生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1发生规律1.1年生活史稻秆潜蝇在南屏县1年发生3代,其中水稻上发生2代,以幼虫在田边禾本科杂草上越冬,越冬幼虫3月下旬至4月上旬化蛹,第1代成虫于4月下旬、5月初陆续迁入单季稻秧田产卵,4…  相似文献   

9.
稻秆潜蝇的发生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秆潜蝇(Chlorops oryzae Matsumura)又称稻秆蝇、稻钻心蝇、双尾虫, 属双翅目,黄潜叶蝇科.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浙南山区发生危害以来, 一直是山区单季水稻的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10.
包维国 《植物保护》1991,17(4):48-49
1990年6月中旬,吉林省洮南市大通乡新开垦的18公顷盐碱地水田,发生稻水蝇虫。开始发现个别稻池的秧苗叶片变黄,部分秧苗死去,拔出变黄秧苗,即见有稻水蝇幼虫钩在稻根上,在水层中也发现有稻水蝇幼虫活动。4-5天后虫量大增,遍及全田,最多的有30余头幼虫及蛹成串地钩在一条稻根上,稻苗成穴死亡,造成漂秧,由于防治的较及时,避免了毁灭性灾害,但遭稻水蝇严重危害,使残存稻苗的生长受到极大影响,造成了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1.
正稻水象甲又名稻水象、稻根象,是农业植物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稻水象甲主要危害水稻,具有危害时间长、传播速度快、防控难度大等特点,近年来在我省发生危害逐年加重,已成为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稻水象甲成虫啃食稻叶,幼虫蛀食稻根,一般造成水稻减产10%~30%,严重的减产50%甚至绝收,严重威胁水稻生产安全。发生情况湖北省2008年在鄂州市华容区首次发现稻水象甲疫情,截止到2017年,全省发生疫情点已  相似文献   

12.
稻水蝇(Ephydra macellaria Egger.)是盐碱土稻区苗期危害最大的害虫。1989年以来,敖汉旗近4万亩稻田普遍发生。据下洼四道湾子两镇几年的多点调查,秧田幼虫蛀食刚发芽的稻种,造成烂秧缺苗。在本田幼虫咬食或钩断水稻初生根和次生根引起漂  相似文献   

13.
沃氏毛眼水蝇又称南美水稻潜叶水蝇,是近年来发现的由南美入侵到美国的一种水稻害虫,在美国严重危害水稻,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本文对该虫的形态鉴别特征、生物学以及检疫意义等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4.
在研究稻茎毛眼水蝇田间调查方法、蛹的分级、不同温度下蛹、卵历期和产卵前期的基础上,提出了该虫的发生期预测方法。1996年对第2代稻茎毛眼水蝇发生期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实发期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5.
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是全国二类检疫性水稻害虫,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粮食安全。阐述了近年来稻水象甲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稻水象甲的分布、生物学特性及其在不同水稻种植区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以期更好地为防治稻水象甲提供参考。湖北省是水稻种植大省,自2008年首次发现稻水象甲以来,年发生面积逐步扩大,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警惕稻水象在中朝边境地区传播蔓延1988年,朝鲜首次报道稻水象的发生,当时仅发现于西部平原的南海道、北道和平安南道,而从目前的综合情况来看,朝鲜的许多水稻生产区均有了此虫的发生,并已扩散到中朝边境地区的平安北道、慈江道和两江道。我国动植物检疫机关对朝...  相似文献   

17.
水稻潜叶蝇(Hydrellia griseola Fallén)是水稻生产中的重要害虫,可造成10%~20%的减产,广泛分布于温带地区,而在海南之前未有该虫发生为害的相关记录或报道。2018年8月笔者在海南三亚发现了疑似该虫为害,经鉴定,确为水稻潜叶蝇,补充了水稻潜叶蝇新的分布记录。评述了该虫对水稻种植及水稻南繁育种制种的的潜在为害,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8.
山区稻秆潜蝇的发生与防治徐宏辉(福建省寿宁县植保站355000)稻秆潜蝇(ChloropsoryzaeMatsumura)又称稻杆蝇,属双翅目,黄潜蝇科。虫体小,发生面广,来势猛,为害重。寄主植物有:水稻、小麦、看麦娘、游草等田边禾本科杂草。一、分布...  相似文献   

19.
稻秆蝇 Chlorops oryzae Matsumura主要发生在贵州、湖南、湖北、浙江、江西等省稻田,一年约发生三代。过去发生很轻,七十年代末,特别是杂交水稻的大力推广,稻杆蝇的发生和危害明显加重。在我县高坪,营盘圩,代家埔,七岭,滁州等五个乡,1980年发生面积4万余亩,占水田面积的56.7%,被害率达48.2%。为一季晚稻主要害虫。作者于1983年至1984年,进行了稻秆蝇幼虫田间分布型的测验,现将结果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长腿水叶甲(DonaciaprovostiFairmaire)又名食根金花虫(下称),属鞘翅目,叶甲科。为害莲藕的也称莲藕食根金花虫或莲食根叶甲;为害水稻也称稻食根叶甲或稻根金花虫。其幼虫又叫地蛆、水蛆、藕蛆等。食根金花虫为害水稻早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就有报道,为害莲藕在湖北省只有仙桃市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